我们怎么会错误地使用我们的神经功能呢?首先,让我们想一想,什么时候身体彻底休息?最长的、也是最香甜的休息应该在夜间睡觉时。睡眠中,身体和大脑并没有从事任何实际工作。睡眠中,任何神经或机体活动不仅没有用处,而且有害处——纯粹是浪费精力,会造成直接的或难以弥补的伤害。要充分意识到,睡眠就是为了休息,睡眠唯一的成果就是休息,为恢复精力——自己却不能彻底放松,就想获得自然规律通过睡眠给与我们的休息,这多么荒唐啊。
假设不吃饭,把食物扔出窗外喂狗,或用于其他目的,就是不按照天性的要求去行使食物该有的功能,反过来却纳闷为什么营养不良,为什么遭受头晕和乏力之苦。同样不可理喻的是,想睡觉,却又奇怪为什么八小时的睡眠不能得到很到的休息呢。可见睡眠疲劳这件事是逐渐才为人们认识到的,所以对此还不十分清楚。尽管自然的睡眠规律简单,可我们还是一味顽固地违背它们,为自己眼前的私利所蒙蔽,养成了不休息的习惯,以至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身体想入睡,可大脑仍在思考、探索、活动。
几乎没有任何假寐着可以彻底放松自己,死沉沉地、重重地躺在床上——让床支撑,而不是自己支撑身体。除个别人(庆幸还有一些人)外,只要注意观察大多数人,就会吃惊地发现人们是怎样自己支撑身体的:肌肉紧张着,差不多是全身的肌肉都紧张着,但疲劳已经使他们意识不到紧张感了,他们此刻正努力地强迫自己入睡。
脊柱似乎是紧张的焦点——它没有顺服地贴在床上,从上到下地轻松地休息;它两端接触到了床,但中间部分却尽力撑起。双膝抬起,腿部肌肉紧张着,双手和胳膊收缩,手指要么紧握枕头,要么互相握紧。
头部没有顺从地听任枕头支撑它的全部重量,而是自己撑着放在枕头上。舌头紧抵上牙堂,喉咙肌肉收缩,脸部肌肉莫名地绷起。
如此恐怖的现象可以罗列一大串儿。尽管一想到说的是睡眠,觉得有些夸张。我们说“人产生疲倦也是自然规律,它是甜蜜的身体恢复剂,”但这有些过于美好了。
当然,大多数人享受睡眠的恬静之美时,身体就不会紧张、僵直地摆出各种花样。但是,无意识地神经紧张或肌肉紧张的人几乎没有;甚至在意识到自己无谓地紧张,也需要时间、警觉和耐心放松身体,因为习惯已经养成了。有人会想,即使睡觉时紧张,但在酣然入睡之后,天性会战胜自我,不由自主地放松肌肉。但多年的积习让自然规律难以承受。尽管她非常慷慨大方,但她只能量力而行,不可对她要求过多。正确的睡眠似乎非常简单;与大多数人固守的错误的方式相比,即便一想到它,就感觉身心畅快。回归正常的睡眠轨道,获得充分的休息,会得到巨大的好处,认清了这一点,过程就变得简单起来。尽管我们因为偏离轨道太远,这一过程似乎缓慢一些。但一旦回归,即使不那么彻底,健康的、正常的神经系统的天敌就再无横行之日。
当然,思想运转过快或者走入歧途,会给我们自由自在的神经系统、放松的机体和轻松自如的睡眠造成巨大的阻碍。经常听到人们抱怨:“要是能让我不想事儿多好。”可这么说既无理由,也无道理。即便明知道大脑在错误的时间运转会让人一无所获或者给人造成损失,也不会影响到劳累过度的大脑——甚至经常让它更兴奋。这就证明,最初精神方面的问题,现在已经紧紧地依附于身体了。我们必须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要训练神经系统,让身体驯服地听从健康大脑的指挥;大脑要注重神经系统的训练,从而恢复正常的指挥功能。
如果无法停止思考,就不要阻止思考,让思想任意驰骋。只需放松肌肉,注意力就会越来越放在肌肉随意放松的这一有趣的过程上(说有趣,只是因为这么做有意义),思想的精灵就越来越难以控制,头脑机器一定会停止毫无意义的运转,因为让机器工作的思想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上了。
身体放松地躺着也可以得到休息,所有睡眠的规律同样适用它。以这种方式充分休息五分钟,要比以普通方式休息一小时或三小时更有好处。记得曾经看见过一位妇女在躺椅上“休息”,她靠着最松软的羽绒枕头,本可以很容易地让头靠在枕头上,但她却让头僵直地挺着,似乎不让头这么挺着都不可能。这种情况并不罕见,相反,倒是司空见惯。那个德国医生认为发现了一种新病,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他发现了并命名了这个早熟的魔鬼的雏婴。他不该感到震惊吗?“人类如此地脆弱,这么容易自我毁灭,似乎魔鬼都毫无用处。”
认真研究一个健康的幼儿如何睡眠,是克服各种扭曲的睡眠和休息的最好方法。身体自由放松,有利于身心的休息,心安理得地抛弃胡思乱想、解除烦恼也更为容易。这样,就能接近自然的睡眠,享受身心爽快的快乐。这种通过想象婴儿的睡眠获得的爽快,就是每天无意识地恢复精力、促进健康的一种方式。
定期地进行睡眠训练,首先放松肌肉——这让我们更容易地抛弃胡思乱想。不要带有任何抵触情绪拒绝思想的干扰,这样,身体获得的自由和休息会让我们的精神焕然一新。这种习惯需要精心培养,不可能一日即成。在今后的章节中还要详尽介绍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