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令人奇怪的是很少有人会注意到最初工具---人体的作用。
一位老画家对非常欣赏他的朋友说;“你要是能看到我脑海中的画就好了,可是……”他指了指自己的头又指了指自己的手,接着说,“从这儿到这儿的途径太长了!”老画家的悲叹强烈地反映出这个时代的人在艺术面前的力不从心。这个途径要是变得畅通无阻,距离就能缩短。若是途径畅通,手指就能在大脑的指挥下准确无误地把想法表现出来。可事实是途径并不畅通,画家的想法无法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额外耗费了很多精力。要想达到最佳艺术表现效果,完全有必要使身体始终为意识服务。越是这么想心里越感到惊讶,因为人们并未把使身体达到小孩儿的自由程度的训练当回事儿,并不认为它和摄取营养同等必要。
从某些方面说赝品就是一种紧张。因为艺术代表的是自由、平衡、节奏等等一切意味着健康生活和真、善、美的事物。
艺术凌驾于我们之上。如果我们是自由而平静的,那么无论是诗歌也好,音乐、绘画也好都能打动我们的心弦,而我们自己也会为之感到惊讶不已。此后我们不会妄自得意,也不会因用力过度而精疲力尽;恰恰相反,我们会感到一阵强风吹过,而后我们焕然一新。
天才都遵循真正的原则,因为他们都是在不知不觉中依照自己的艺术法则做事,并受其左右。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必须学习天才的法则,因为天才的法则也是大自然的法则。通过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使自己融入大自然。
别人刚刚演奏完,余音未静,此时谁愿意接着在该乐器上演奏呢?那将是什么样的噪音啊!我们的肌肉和神经亦是如此。它们在紧张、杂乱的状态下根本无法达到艺术上的最高要求。因此首要之事就是让它们完全放松,不仅要反复练习,还要训练它们达到瞬间放松的程度,可以随时随地准确无误地反映出心意。
乐器越好,弹奏时用的力应越小。实际上必须要轻轻弹奏,否则美感就被破坏了。弹钢琴或是拉小提琴时无论是低沉委婉还是激昂高亢,演奏的力量都应大小适度;轻松地演奏出激昂高亢的乐曲才能让人惊叹不已。只有轻柔的双手才能弹奏出完美无暇的壮丽乐章。
轻轻地在人体这个乐器上演奏,奏出的乐曲要比任何乐器演奏的都美妙;身体越用力奏出的效果就越差。肌肉配合协调,使伸缩用力均衡。当找到了平衡并保持住了平衡,这时的我们似乎只是在“想”一个动作、一个声调或是一句话,而不是在真做,因为动作太轻柔,轻柔到让人感觉不到在用力。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的确存在。
在人体这个乐器上轻柔地演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艺术活动中最好的法则之一就是“每天较少地用力,每天获得更多的力量”。因为表演艺术是唯一需要全身参与的艺术,所以我们就从缓解紧张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一下表演艺术。演员在演绎了一个极度兴奋的角色之后疲惫万分,这说明他用力过度了。如果我接触到某种情绪并为之打动,在表演时却不能把它百分之百地传达给观众,那么我不但变得缺乏艺术诠释力,还因为这次失败的表演而浪费了太多的能量。这是一个规律,毫无例外。不过尽管规律是正确的,结果也的确如此,但很多人都不相信,甚至连想都懒得想。
演茱丽叶的时候我用内心去感受她,理解她,让她轻轻触动我的心弦,使她通过我展现在观众面前。当我再现茱丽叶时,我与她融为一体,结果滥用了神经力量,下台后筋疲力尽,而观众却并不买帐。目前戏剧发展处于低谷,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演员不能正确认识和使用神经力量。很多年轻、有抱负的人为了进入状态而调动情绪让自己变得温柔或是歇斯底里。这种做法不符合艺术的原则,非常有害。它能致使演员们最终完全丧失控制情绪的能力。毫无疑问他们的错误做法伤害了自己,也使戏剧的前景一片黑暗。最初调动情绪的力量最终使演员不得不更加借助人为的刺激去表演。结果演出结束后,演员的情绪仍处于失控状态。这说明他们错误地使用了神经力量,并用力过度了。这种情况在演说和表演学校最为明显。
克服人为刺激的方法简单、有趣,而且见效快,值得花时间和篇幅做个简要介绍。当然,先要完全放松、平静下来;接下来要能做到行动自如。一个非常简单的做法就是:要绝对放松,声情并茂地背诵一首充满感情的诗或一段戏剧的节选,把当中的情感全部表达出来。一旦又出现紧张,马上就能感觉出来,要马上停下来予以克服。一天练习一个小时仅仅是个开端,以后经过反复练习,对神经紧张的感知会越来越敏锐。这个练习方法的效果绝对值得期待。
训练伊始,先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反复做几次;然后带着各种能想到的情绪边呼吸边喊叫。喊叫时要绝对放松,要像呼吸那样轻松、自由。接下来,照常吸气,在呼气时说些能表达情感的句子---先说些简单的句子,然后随着不断的进步,加大句子难度,直到达到能很轻松地就背出茱丽叶服毒时的台词或是麦可白夫人的慷慨陈词的程度。这会叫人大吃一惊。这仅仅是语言训练,动作训练可以参照前一章提到的方法。
一旦达到训练的目标,演员们就会发现扮演完充满激情的角色后不再感到疲惫不堪。其实,不仅是消除了身体疲劳,连表达能力、激情表演的能力及感染观众的能力都一并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这个方法可以使年轻人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放松使得表达渠道畅通无阻,诗歌或戏剧所表达的情感不再被压抑。这种自由的感觉就像犯人被释放出来一样。由自我意识和神经紧张导致的错误可以通过放松就被完全改正,根本不必放在心上。
戏剧的本质是对各时期人性的敏锐感知,是与人性的快速、强烈的共鸣,是表现人性的一种能力。要想有进一步的发展必须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神经必须要保持自由、放松,用来表达真实的感受;不能允许它大喜大悲,应该让它时刻保持清醒,能清楚地传达出内心所感、对人物的理解或是对诗歌的诠释。
这听起来有些冷酷无情。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缓解表演中的过度紧张的一种方式。它可以消除阻碍,使真正的情感共鸣更强烈,感知更敏锐。演员若是摆脱不了情感对神经的控制,就不能真正领略戏剧的伟大与魅力。
有三个不同的戏剧派别---一个叫歇斯底里派,另一个叫矫情派。前者指的是情感极度兴奋,神经极度疲惫;后者指的是人为刺激产生情感。诚实派是第三个派别,似乎只有它是真正的艺术。在训练中可能会安排演员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达到个人最高的艺术成就,也的确应该这么安排。要是真这么做的话那该多好啊!
身体放松,能对意识指令做出敏锐的反应,这是达到训练目的的必备条件。必须培养快速而敏锐的感知力,能够感知高尚的思想,理解其中的含义,了解内在关系。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在表演中每个想法、每个字都得表达清楚,它们在戏剧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必不可少。
一个演员要想表现出色,就必须拥有广泛的同情心,还要能理解人性的各个层面。若没有博爱之心就很难做到,因为“要想公正评述,就要同情你所评述的人,要同情他们,就要爱他们,要爱他们就要忘掉自我。”所有这些必备条件---身体状况,理解力,博爱之心---似乎都发出一个呼声:轻视肉体,重视灵魂。
这还得通过训练来实现,我一贯主张通过训练来融入自然。正如前面所说,如果艺术是抽象化的大自然,那么在研究艺术前先要认识自然。现在问题就在于在表演方面,艺术与虚假艺术两者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不过一旦认清了,就会发现两者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艺术的根本是表里如一、朴实无华。虚假艺术通常至少要模仿其中一个,但多数情况下做不到。训练的外在影响就是在表演中节省了大量神经力量,但要想使它发挥最大功效,唯一的途径就是真心实意地追求真实的艺术表现。
关于表演就谈这么多。这是一项了不起的研究,比其它艺术形式更追求健康的效果,因为它涉及人的全身。可悲的是现状是如此的病态、不健康。上面讨论的不但适用于戏剧表演,同样也适用于演唱,尤其是舞台演唱,还适用于歌剧,不过在唱歌时更应多加小心。歌唱者根本意识不到唱高音时保持放松的状态是多么重要。身体有了一定的放松后再唱高音就能意识到额外的紧张了;然后试着从容地唱出高音;接着自然与非自然的歌唱方法的区别就显而易见了---不仅唱高音是这样,唱任何音都一样。这里以高音为例,是因为高音典型。大多数高音歌唱家都担心音太高唱不上去。她们的恐惧本身就是一种紧张。为此歌唱者必须学会如何轻松地唱出高音。身体获得了自由才能摆脱束缚、自由歌唱。身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身体自由了,歌才能唱得好听。在自由的前提下,曲调的优美和歌词的深层含义被完美地演绎出来。不过现状与之恰好相反。
如果自由对于提高唱功如此重要,也确实重要,那它在歌剧中更是必不可少了。有了自由,演员的表演就不会那么木讷;有了自由,音乐能使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乐曲和演奏都无可挑剔的前提下,演员在表达情感时似乎与音乐已合二为一了,即使是在演奏间奏曲时演员也能使观众得到视觉上的享受,更别说听觉上的享受了。
我也明白这是一个理想的标准,很难达到,但并非绝无可能。目前的演出状况大多是演员的表演惨不忍睹,观众在欣赏歌剧时竟然只想听,不想看。若是朝着这个理想的标准努力,至少能使目前的状况有所改观。
我们已经研究过身体被当作乐器时的艺术表现是什么样的。即使身体是去弹奏某种乐器,这样的训练也同等重要。
一位钢琴家为了练习十指每天要弹上几个小时,每弹一下都能感受到音乐的灵魂。但他从未意识到尽管浪费了这么多体力和精力,从脑到手指的途径仍然没有通畅;倘若想真正地用脑去弹琴,通畅的途径是必不可少的。
弹钢琴时身体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晃动,与紧张、僵硬的动作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脑到手指的途径是否通畅,从弹奏的动作上就能看出来。而胳膊和手经过训练,其表现与以前相比大有改观。
拉小提琴时同样要保持肌体平衡;事实上,演奏其它乐器亦是如此,因为身体的自由、放松一直是演奏的必备条件。
画画时身体越放松,意识就越能更好地指挥身体。有多少次脑海中已清晰地浮现出直线、曲线或是两者的结合,而手却画不出来?这并不是说只要身体放松意识就能完全控制身体,而是说放松的身体像个称职的仆人,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更直接地为意识服务,更好地表达出心中所想。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艺术,朴实无华的特色在最高层次的艺术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示。
把各种艺术形式一一罗列出来毫无意义。放松的身体可以对接到的指令立即回应、迅速执行、把意图准确无误地传达出去。保持身体放松的必要性无须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