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父母在,不远游,可是现在生活的多彩,让很多孩子在长大之后,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发展、兴趣,所以有了很多背井离乡的孩子。有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孩子的成就,比如说乱世或者一个家庭困难的时候,家中的老大往往会很有出息,有所成就,可是在太平盛世或者一个家庭很富足的时候,有所成就的反而是老幺(最小的孩子或年幼的孩子)。不过自从计划生育之后,只允许一个家庭要一个孩子的时候,造就了特别的80后、90后,他们成了家庭唯一关注的孩子。
如果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儿子,都守在父母身边,父母一定会有所偏向,那样就会产生矛盾,在兄弟之间。本来很亲密的兄弟二人,因为结婚了成家了,而且父母还挺有钱的,那么这两个人都守在身边,难免有觊觎父母财产的嫌疑。如果这个家长又处理不好关系,两个儿子就会产生嫌隙。这个时候,往往需要一个儿子出头他乡,或者放弃争夺的想法,这样往往能维系一个家族的兴旺。这在历史中也有根据,比如周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制,延续一个家族的兴旺,现在并不是什么嫡长子,而是选定一个有才能的人。
可是,家中有一个孩子,就没的选择了,好坏就是他了,这也会产生一个问题。比如燕宇,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亲是教师、母亲是医生,可是他并没有继承任何一方的爱好,既没有读师范,也没有学医学,而是学了金融学,可是最后却跟着自己的兴趣,做着自己认为很值得奋斗的事业。他作为儿子,并没有在父母面前尽孝,他也从来没有想过要继承父母的财产。可是父母培养了一个自立的儿子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呢?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燕宇已经不知道怎么跟父母说话,特别是打电话。反而是父母经常给他打电话。母亲李卓然不知道给他打过多少字电话,而父亲燕政最近也是经常给他打电话。就在燕宇被官司烦得不行时,燕政打来了电话。
“老爹,怎么又打电话了?”燕宇问。
“我听曾莫寒说,你吃上官司了?”燕政说。
“我这个最佳损友,什么事情都给您说啊。”燕宇说,“老爹,您放心,我没事。”
“需不需要,我帮忙?”燕政这句话,倒是让燕宇心中一阵暖流。
“我这么能折腾,你觉得我能摆不平嘛,放心。”燕宇说,“我老妈给我打电话,可是没少跟我发牢骚,你们到底怎么啦?”
“你别听你妈胡搅蛮缠,以前我可能是犯过错,但是我在学校,那是为人师表,绝对没有做出格的事情,你妈就是抓住不放。”燕政说,“我们都吵习惯了。”
“老爹,你也快退休了,别总跟我老妈吵架。”燕宇说。
“我们吵一吵更健康,催进血液循环。你不是经常说生命在于折腾嘛。”燕政说。
“那是我说我们年轻人。”燕宇说。
“你还年轻人啊,都三十多了,还没结婚呢,你赶紧着吧,我怕我等不到抱孙子。”燕政说。
“这个事儿,还真不能急,不过我答应你,肯定尽快。”燕宇说。
“儿子,我想你了。”燕政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让燕宇有些凄凉之感。
“我抽时间回去看你,你这说得我多不孝顺似的。”燕宇说。
“什么孝顺不孝顺啊,父子一场这是缘分,我们健康的时候,你们在哪里都行,就是我死之前,你顶多就是在病床边陪一陪,这一辈子就过去了。”燕政说。
“你这说得这么直白,给我这三十还没有立起来的人说,让我怎么活啊?”燕宇说。
“好吧,不说了,你有时间就回来看看我。”燕政挂断了电话。
挂断了电话,燕宇突然感觉自己这样漂泊着,是不是真的为了自己的梦想?人啊,一旦跳出那些繁琐的工作,就会想很多虚无的东西,仿佛一个本来在事业上很成功的大人物,突然得了一个绝症,可是又大难不死,他突然想明白了很多事情,就变得慢慢沉淀自己,让自己觉得自己没有那么无所不能,没有那么不可替代,他变得真实,变得让自己渺小,因为曾经经历的脆弱,让他明白,黄粱一梦是现实存在的,可是我们又得需要追求的勇气。
曾几何时,燕政、李卓然到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把最好的青春留在了那里。可是,那么多知青回去看望曾经的热土,可是燕政从来没有回去过。他给儿子燕宇讲过很多那时候的故事,草原上的故事,很简单,很淳朴,也很凄美。当燕宇来到新疆,他先走遍了北疆,之后留在了乌鲁木齐,然后用了更多时间去了解南疆。
其实,在很久之前,燕宇就跟父母商量过关于养老的问题。独生子女如果结婚了,一对夫妇要赡养四个老人,还要养孩子,普通家庭压力很大。可是在中国,就是有那么多普通家庭。富二代没有多少,还有很多是穷二代,这让我们进行了更多反思。只是,在传统观念中,都是孩子赡养父母,也就是居家养老,得有孩子在父母年老之后,负责陪伴赡养。可是养老已经探索了很多路径,养老产业也已经慢慢发展起来,养老院曾经被很多人拒绝,现在反而成了一种不错的选择。
在燕宇的心里,他并不喜欢独生子女家庭,因为这个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大多是自私的,而且缺乏牺牲精神。包括他自己,他可以自立,变得独立,可是他并不愿意为了守着父母,尽孝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他喜欢做自己认定的东西,反而觉得父母健健康康的就行,没有自己陪伴,他们一样过得很好。其实,他不知道陪伴才是最大的孝,特别是如今这种家庭模式。
他自从住进了那个老人的小区之后,也强烈感觉到了。李大器有那么多孩子,可是很多孩子不愿陪伴在身边,有一个,还跟自己闹矛盾了。还有那个一直吃着中药的董寿,更是没有见过孩子们来看望他。至于一向乐观的严大锤和游敏,很显然孩子们也没有在身边。
人们,往往因为觉得这是一种常态,而觉得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就是一种正常的。其实,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跟父母在一起,陪伴是一种孝顺。就像,孝顺不光是物质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