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淄城宫室路寝明堂之内。
明堂中央正有乐官指挥钟磬合奏,演奏的是一首经典的燕乐,一列身姿婀娜的舞女正伴随着乐曲的节奏起舞。
两侧的席位上,则是小白此次宴请的对象,太史籍传、鲍师牙以及刚拔擢为中军将的王子城父。
既然有求于太史籍传,小白对请客吃饭自然不会有所吝惜,齐国内帑即便有些紧张,也不会短少这一顿餐食的花费。
太史籍传刚刚得知小白擢升王子城父为中军将之事,对此没有表现出什么异状。
小白作为君主提拔谁作为大臣本就是他的自由,太史只需要把这件事记载在典册上就够了,是没有权力提出质疑的。
不过太史籍传在听闻了王子城父的身世之后,还是仔细观察了一番王子城父。心里对这件事逐渐有了底。
他摸了摸全变成苍白的胡须,笑道:“君上是有什么事打算问到臣吧?不然怎么会闲来无事,却忽然想起整日守着典藏的臣来?”
小白听他这么说,知道太史籍传已经明白自己请他来的意图,却道:
“太史怎么会这么想。寡人是想起太史在众臣中年纪最大,子又有公职于宫室,因此才想宴请太史。”
太史籍传听了小白的话,不置可否。
小白见太史籍传不接话,只好摆明车马道:“太史深研齐国历史,可知二十多年前北戎越燕侵齐的故事?”
太史籍传却一怔,显然没料及小白问起北戎来,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君上怎么会忽然问起这件事来?”
小白于是把先前在三军营地中见到圉人养之事从头讲了一遍,又描述了一番那种胜过齐国本土马的马种。
太史籍传这才道:“君上应当知道北戎最后为郑太子忽所败了罢?戎师虽然悍勇,但器械甚少,斩获也不过革甲三百,戎车则一辆都无,也只有这些马种颇有价值。”
小白却摇头,问道:“太史可曾听闻这些北戎所擅长种植的作物?”
先前王子城父点出昔日北戎越燕攻齐之事,小白却立即想到了另外一件与山戎密切相关之事。
那就是齐桓公北伐山戎,将所得地尽数交予北燕国,还把齐燕边境的五十里地也送给燕侯,但却并非没有得到任何实质好处。
山戎人虽然不乏游牧习性,但对于农耕却并不是一无所知,他们对种植粟米没有经验,只懂得刀耕火种,农业水平较低,但他们之所以能够坚持,是因为有两种优良品种的作物,相较中夏更为优势。
《管子》中言:北伐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
冬葱,今称之为大葱者。戎菽,则是大豆。
冬葱既然被齐桓公带回中夏,自然广泛种植。盛产之下,鲁菜诞生之初便广为采用,更何况鲁菜始祖就是桓公之侧的那个三佞之一雍人易牙,后世山东省人民吃大葱的习俗与此大约是脱不开干系的。
至于戎菽或有言为胡豆者。但东北广泛分布有半野生大豆,其它地方则不多,而且东北许多大豆品种都似乎有野生性状。
这样综合看来,山戎族先民将野生大豆驯化为栽培大豆无疑是极有可能的,至少比起在这时诸夏地域内代代选育出这样优良的品种,还是前者更靠谱些。
相较戎菽,此时诸夏地域内的菽颗粒不大,也不够饱满,只能作为粟米的替代品,至少国人是不愿意烹煮菽饭来进食的,只是家境贫寒者无奈之下的选择。
所有植物性食物之中,只有大豆蛋白可以和肉、鱼及蛋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蛋白质相媲美,相比之下还更为健康,其价值可见一斑。
更何况加工为豆腐之后,人体对于大豆蛋白的消化率还会极大提升,几乎不会流失。而在现在,只有小白知道用大豆加工豆腐的办法。
东北大豆的价值即便到了清末民国,仍然引来了日本的觊觎之心,并使得侵略者强行以武力胁迫和经济手段掠夺掌握东北大豆的控制权。
那么在这个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春秋时代,一种优良形状的品种究竟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小白在此之前也曾思考过这个问题。
小白确实也想象不到,因为他无法像左传中那些预言家们一样仿佛可以预知未来,见一斑而窥全豹,但他无疑比齐桓公更加懂得其价值所在。
太史籍传自然不知小白所想,他也没料到小白突然问起北戎种植的作物,正在思索之间。
据典籍竹书所载和亲眼所见,那些北戎人单骑走马,与中国不同,其族随畜牧而转移,太史籍传如若不是听小白如此说,也实在是想象不到这些人居然还会从事农耕之业。
因此太史籍传坦然对小白道:“君上,臣遍思所读典册,亦未见北戎务农耕之业的记载,请恕臣无知。看来君上想要找到答案,就非得亲自去问问那些北戎人不可了。”
小白见太史籍传也不知,心知自己也是过高地估计了春秋时人的见识面。不提寻常国人,即便太史籍传这样的齐国太史,也不能知晓北戎人的情况,这就是局限之所在了。
北戎距齐国有一个纵贯燕国南北的距离,有燕国在前面充当肉盾,齐国人可能及其一生都见不着一个山戎人,又怎么对其有所了解呢。
要不是二十年前,燕国人已经被北戎部族欺负得龟缩在高耸城垣之内,不敢开启城门,犹如惊弓之鸟一般,使得已经被贪欲蒙蔽的北戎越燕攻齐,也许到现在也不会有齐国人关注一个远在燕国之北的部族。
想到这里,小白略微有些释然,问道:
“寡人也是先前不经意听闻,北戎人虽然随畜牧转移,但其部族有两种较诸夏优良的农作物,此前不能辨别真假,因此听说北戎才询问于太史。”
听小白这么一说,不仅是太史籍传,连鲍叔牙和王子城父也开始面面相觑了。
不说小白究竟听谁说北戎有农作物,北戎本就是随畜牧而转移的部族,依常理判断绝不可能从事农耕之业,这样惊世骇俗之言,一向性格沉稳的小白怎么会当真呢?
更何况如果真如此人所言戎人有这样的良种,他又是如何得知的呢?要知道即便是齐国也没几人知道北戎,甚至从燕国传来的消息都非常少。
即便这些都可以解释,以北戎人那样掳掠成性的风格,他又是如何见过北戎部族而逃离的?毕竟他说北戎部族从事农耕之业言之凿凿,还知道有两种这么详细,简直就像自己就是北戎人一般。
小白见太史籍传、鲍叔牙和王子城父面露惊异之色,连忙起身笑着说:
“寡人当初也是不信,只是突然想起这么一事。不过不要紧,诸卿有什么疑惑,等一起问过那些作为公室隶臣妾的戎狄,就全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