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9世纪70年代
人物
.岩仓具视
.明治天皇
19世纪明治维新以及日本与西方国家交流的加深,使日本人在风俗习惯上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进而引发了日本在制度和文化上的巨大转变。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日本人民抛弃了原来以吃海产品为主的传统,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吃牛肉了。
半素食主义的日本人
随着明治维新文明开化政策的进一步推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归国,日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再加上日本政府有意地推行,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学习西方文化,而生活习惯上最为突出的改变则表现在饮食方面。
众所皆知,日本的岛国地理位置,使得日本人民一直以来就以深海中的鱼贝类等海鲜为主食,其中生鱼片在日本的饮食文化中是非常有名的。但在家畜禽类的食用方面,日本人自7世纪开始就有些排斥情绪,不但忌吃牛肉,就连羊、马、猪,甚至是鸡,都在禁食之列,基本处在半素食的状态下。
日本的素食主义可以说由来已久,早在日本立国之初,就确定了以神道立国的观念,而神道思想视稻米为神圣的粮食,肉类就是秽物。同时,由于佛教在日本的流传,不杀生观念也深入日本人心,因此,日本人又从精神上也杜绝了吃家畜禽类肉的习惯。
除此之外,日本还在法律上制定了禁吃家畜禽类肉的规定。早在675年,天武天皇就下诏昭示日本人民,除了狩猎捞捕外,禁止食用牛、马、犬、羊、鸡、猪、鹿等动物肉类。1687年,幕府将军德川纲吉又再次重申天武天皇的禁肉法令,颁布《生类怜悯令》,禁止虐待、宰杀所有牲畜,违者大刑伺候,从此确定了江户无食肉的历史。
日本人民的禁肉生活一直持续到明治维新时期。当时准备出访欧美等国的岩仓晋见了刚满20岁的天皇,当看到涂抹脂粉,高蹙蚕眉,挽发结髻,牙齿用铁浆染成墨色的天皇高高地坐在宝座上时,岩仓知道,维新要成功,必须从改变天皇的形象开始。于是在岩仓等人的大力推动下,自1872年起,天皇开始改头换面,饮食服饰也向西方看齐。到1873年正月的时候,政府就宣称,天皇已经诏令宫内御厨将牛肉纳入了膳房食谱,同时也鼓励国民多吃牛肉,从此开始了日本吃牛肉的历史,进而也引起了日本生活风俗等各方面的改变。
移风易俗的各个方面
随着日本人生活上的改变,日本的很多传统也发生了改变。如在政治上废除了封建世袭身份制,在风气上解放了娼妓令,在习惯上改变了人们熟悉的计时法,并取消了村落自治制度。在宗教上,政府也通过政策的方式,允许日本的立国根本宗教神道的和尚吃肉、蓄发、娶妻。甚至在人们的穿着上,也引领了一代奇装异服的文化。
在身份制的改变上,明治政府废除了江户时代就确立的士、农、工、商、贱民的世袭身份制,剥夺了统治阶级武士的特权,废除了贱民的等级身份,同时废除了对他们职业、婚姻、居住的限制,从而为日本建立一个新社会秩序,为全日本国民的整合埋下了伏笔。
在婚俗方面也有很大变化,目前流行于日本各地的神道式结婚典礼,往往被日本人认为是渊源深远的古礼。其实神前结婚的真正起源是明治维新后期的新礼,当时由于文明开化政策的实行,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模仿西方的结婚形式。于是,1899年政府大力推行节约的神前结婚,后来佛教徒也跟着摹仿,制定出了佛前结婚的形式,渐渐地就发展成为现在日本的结婚形式。同时,以前的女人被认作是污秽之体、禁止女人到寺院或神社去的规定也渐渐被取消了,并大大提高了日本女人的教育素质。
延伸阅读
生鱼片
生鱼片,日语又叫“刺身”、“洒西米”,是日本料理中最有代表性、最具特色的食品,被称为日本国菜。日本人均鱼的年消费量可达100多斤,大大地超过了大米的消费量,其中生鱼片又是日本人的最爱,国宴和平民请客都以招待生鱼片为最高礼节。
江户时代以前,主要以肉色呈白色的鲷鱼、鲆鱼、鲽鱼、鲈鱼为制作生鱼片的材料。明治以后,肉色呈红色的金枪鱼、鲣鱼成了制作生鱼片的上等材料。现在,日本人还把贝类、龙虾等切成薄片来做生鱼片,其中最为名贵的是河豚生鱼片。
生鱼片的制作对材料、刀工,甚至佐料都有细致的要求。材料在进行操作前都必须保持新鲜。切鱼的刀是特制的,且不能沾水,烹调师傅能用这刀把鱼肉切得很薄。佐料以绿色青芥和酱油为主,现在还经常点缀着白萝卜丝、海草、紫苏花等,体现出日本人亲近自然的食文化。
日本料理的种类很多,除了著名的生鱼片、河豚鱼、天麸罗、寿司外,还有关东料理等。
在习惯方面,明治政府也于1872年废除了日本一直使用的太阴历,采用了西方通用的太阳历,并在第二年开始制定了国定假日,废除了农民历上的节气假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剥夺村落自治权的一种方式。因为,自从江户时代开始,假日就属于村落自治范围,即使是领主也无权干涉,政府颁定的新历法与假日规定,实际上是村落自治的丧失,也可以说是近代中央集权国家的特征之一。
在宗教方面,日本明治政府为了进一步推进西方文化思想教育,于1872年4月颁布法令,规定僧侣可吃肉、娶妻、蓄发,法事以外可穿着便服。这无疑摧毁了日本封建文化的最后一根精神支柱,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实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日本政府的倡导下,日本风俗习惯等一切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在服装上也体现了当时的改革风貌。明治初期,最早穿西服的都是都市的军人、官吏、学生等,后来这种风气逐渐传播到了民间。但由于当时是改革时期,人们对西方文化还没有完全了解,所以出现了男士上装是英国式,长裤是美国式,脚穿木屐,肩披和式披风,发型却是长及颈部的披发或是像佐佐木小次郎式的马尾束发的奇装怪服打扮。
小资料·日本
日本“贱民”等级
日本早在江户时期就建立了贱民制度。当时统治阶级将贱民分为“秽多”和“非人”两种,这两者多是世袭的屠宰、皮革等行业的从业者,他们在职业、婚姻、居住上都要受到上一层的限制,是受到人们严重歧视的阶层。
《源氏物语》书影。1014年,日本平安时代的藤原氏女官紫式部所撰,此书文笔优美细腻,描写了当时的宫廷贵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