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1879
主要事件
.琉球船民事件
.牡丹社事件
琉球国包括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和奄美诸岛,总面积大约为3500平方千米,位于中国台湾省和日本九州岛之间,是太平洋地区重要的战略要地,自古就成为各大国争夺的目标。琉球由于深处海洋,受地域限制,经济、军事发展都相对落后。1609年萨摩藩开始入侵琉球;19世纪70年代,通过明治维新发展起来的日本逐渐隔离了琉球与没落清朝的关系,并入侵琉球王国,这些都引发了长期的中日琉球之争。
琉球国历史
有关琉球最早的历史记载开始于12世纪,记录着琉球群岛的居民已经从原始社会步入了早期的氏族社会——按司时代,并于14世纪出现了琉球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开始进入三山时代。据说最早统治琉球王国的是琉球神话中创造天地之阿摩美久神的后代天孙氏,天孙氏在统治了25世后,遭遇臣子叛乱,最后由浦添按司舜天统一全国,历史称之为舜天王。
之后,琉球开始进入三山时代。三山是指分别位于琉球大岛的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山南、中山、山北三国,其中以中山最强,山北最弱。在三山国出现之前,外岛按司与琉球本岛各按司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但是随着三山国的出现,琉球群岛上的其他各部逐渐走向了衰落,并开始向中山王先祖英祖“进贡”。当历史的车轮碾过13世纪,进入14世纪的时候,这种“进贡”关系开始突破琉球的地域界限。
1372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向琉球三国发布了诏谕,中山国国王察度指派弟泰期出使明朝。次年,山北王怕尼芝和山南王承察度也相继向明朝进贡。至此,山北、中山、山南三国开始向明政府朝贡,成为明王朝的藩属国。明朝作为回报,为三国提供了先进的造船航海技术。
在当时强大的明朝的支持和帮助下,三山国很快发展起来,并于1429年由中山王巴志统治了其他两国,建立了统一的琉球王国,定王城为首里城。统一为琉球的经济、军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琉球王国很快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商业高速发展,开始与中国、朝鲜、东南亚和日本进行贸易。到1478年,尚氏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尚真王统治时期,琉球王国先后征服了八重山、与那国等岛,将势力扩张到整个琉球列岛,确定了北起喜界岛、奄美大岛,南至宫古、八重山群岛的琉球疆界,进入了稳定发展时期。
萨摩藩入侵
17世纪的日本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丰臣秀吉正在极力巩固自己的政权,当时萨摩藩由于参与了入侵朝鲜的战争和著名的关原之战,军费一时紧张,而入侵琉球却可以暂时缓解财政危机。另一方面,琉球与当时中国的良好贸易关系也让日本看到了中间的巨大利润,日本想掠夺一部分贸易利益。因此在明朝册封琉球200多年后的1609年3月,日本借口琉球没有担负日本入侵朝鲜的军费,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率领士兵3000人、战船100多只,自九州岛山川港出发向琉球方向驶去。经过了近一个月的航行,于4月1日在琉球大岛登陆。战争进行得相当顺利,仅5天后,日本就占领了琉球王国的王城首里城。在日本的一系列经济要求遭到琉球人民反对后,于5月17日俘虏了琉球王尚宁和王子官员100余人撤兵回国,并逼迫尚宁写下了每年向萨摩藩输粮8000石的“上贡”誓文,希望以此来证明琉球一向是日本的“藩属”。
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自己在琉球的统治,如由萨摩藩派遣官员、测量分配田地、划清国界、制定赋税、授予萨摩藩所派人员官品职位等。到1632年,琉球被迫在萨摩藩所占领的地区内建立馆舍,并同意两国同时派官员管理来往贸易和税收。此后,随着日本侵入的逐渐加深,琉球王国沦为了萨摩藩的傀儡政权。
但是在1654年时,琉球终于摆脱了日本的控制,并派遣使臣到清朝请求册封,当时的清顺治帝封尚质王为琉球王,确立了琉球是清王朝藩属的地位。
琉球覆亡
1868年,在日本国内,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派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明治维新”运动,并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日本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并进行资本积累初期的向外掠夺。而此时由于清政府的无能,发展缓慢的琉球自然成为日本第一个向外掠夺的目标。
1872年4月,继著名的“琉球船民事件”后,日本小田县民四人遇到了海难漂到台湾,被台湾原住民杀死,引起了日本人的哗然,史称“牡丹社事件”。日本借助“牡丹社事件”,要求严厉惩治清朝和琉球,于是在同年即宣布琉球群岛是日本的领土,并废除琉球国,设置琉球藩,册封琉球国王尚泰为藩王,正式侵占琉球,否认清政府与琉球的宗属关系,日本历史上称这次行为为“ 第一次琉球处分”。
延伸阅读
琉球文化
琉球文化深受中日影响,在各方面都深有体现,如今日琉球国宝是与三弦类似的三味线;琉球国技空手道又称“唐手”,源于中国武术;传统的琉球舞和戏剧与日本的舞蹈和戏剧不同,有闽南文化和马来文化的特色。
另外,琉球有着较为发达的工艺美术业,主要的特色工艺品有“壶屋烧”陶器、漆器用具和家具、红型、蕉叶布。而在饮食方面,琉球人喜欢喝一种名叫“泡盛”的白酒,并在酒内泡入青蛇。琉球人喜吃油多的菜肴,如炖猪腿、醋拌猪耳、酱油猪蹄、苦瓜炒肉等中国式食物。
在清政府方面,由于当时外忧内患的恶劣环境,他们根本无暇顾及琉球,因此在与日本交涉琉球问题过程中,立场极不稳定。后清政府采取了驻日公使所主张的“放弃琉球则伤害了琉球的感情,不放弃琉球则惹怒日本,多树一敌,不如拖延搁置问题”的建议,拖延与日本签订有关解决琉球问题的条约。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于1875年7月派遣内务大丞松田道之赴琉球,强迫琉球国王停止向清王朝朝贡礼仪,断绝了琉球与清朝的外交关系,强行将琉球纳入日本版图。而清政府对此并没有做出有效反应。于是,琉球国被迫终止与清朝的宗属关系。1876年,记载琉球国历史的《中山世谱》、《球阳》的编撰也被迫停止。
1879年3月30日,日本将最后一位琉球国王尚泰和他的儿子尚典流放到东京,并强令琉球王代理,即今归仁王子交出政权,并悍然宣布“废琉置县”,将改藩的琉球国改制为冲绳县,至此,琉球国正式灭亡。在日本历史上,这也被称为“ 第二次琉球处分”。
中日文化对琉球的影响
日本对琉球的“废琉置县”以及琉球与中国的数百年的宗属关系,对琉球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日本方面来看,由于长期与琉球进行贸易往来,促使琉球人学会了日本语言,并且在饮食、音乐、建筑等方面都具有了日本的风俗与特点。
另一方面,深厚的中国文化对琉球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琉球的官方语言一直是汉语,并且有人认为琉球语也与中国的东南方言有密切的关系。琉球的国宝三弦琴,国技空手道“唐手”,以及在屋顶放置石狮子像,在交通要道的路口放置“石敢当”,喜欢喝“泡盛”白酒,吃油多的菜肴,吃猪蹄等习俗,无不浸润着深深的中国风。
琉球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已经成为一个中、日和琉球本地风俗相结合的完美的综合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