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马王堆概况
马王堆地处湖南省长沙市东郊,出长沙火车站往东走,过五里牌约1000米处,在广阔的田野中偏北方有一处双土堆———形似一个大马鞍,这就是世界闻名的马王堆。方圆约200米,因形似马鞍,故从前叫马鞍堆。后来传来传去,产生音变,就说成马王堆了。
马王堆共有两个大土堆,成东西向排列,相距23米。东边的堆下葬着一号和三号墓;西边的堆下葬着二号墓。1951年的冬季,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带领一批考古人员来到长沙进行田野发掘,这两个大土堆自然在考察之列。夏鼐先生当即断定是汉墓群。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毛泽东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并向广大军民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湖南省省军区医院从战备需要出发,经过一番策划,决定在两个土堆(他们认为是两座山)下面建一个地下病房。雄心勃勃的地下工程一开始便受到了古人冥冥之中的“干预”,东边的巷道掘进不到10米,便遭遇严重塌方,无法继续施工。
他们找来铁棒四处探查。突然间,从铁棒穿透的小洞里冒出一股气流。人们以为地下是一个空洞,便用水去浇灌。岂料气体压力很大,水被气流喷起。抽烟的人用火去点,气流顿时燃起了蓝色的火苗。大家十分惊异,不知这里面是什么怪物。
赶紧向上级报告,电话到了省军区后勤部,又转到了湖南省委。电话在长沙城里辗转了3天,才转到省博物馆。副馆长侯良一听便焦急起来,赶紧约了一个人一起骑着自行车赶到马王堆。
到现场一看,不少人还在洞口点火抽烟。火苗燃了三天三夜没有熄灭。
搞过考古的同志都知道,这就是神奇的火洞子。什么是“火洞子”呢?是如何形成的呢?专家解释说:在古代,人们把火洞子归结为苍天或者鬼神的意志。现代则一般认为是地下墓室封闭完好积久多时,由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沼气。所以,凡是有火洞子的墓室,里边的随葬品一定会保存得很好。这也是考古人员所期望的现象。火洞子虽说不是千载难逢,但是也很难得碰上一个。至少当时在长沙,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见过了。
侯良从医院借来氧气袋准备收集气体。然而,因为燃了三天三夜,气体已经非常微弱,几经尝试,未能收集成功。
侯良先生遗憾地说:“这毕竟是马王堆汉墓科研工作中的一大缺憾。”
马王堆汉墓发掘纪实
当时湖南省委决定发掘马王堆古墓,报告送到国务院后获得批准,并由湖南省革命委员会拨款8000元经费支持这项计划。
1972年1月14日开始了马王堆一号古墓的挖掘工作。
因为地面有4.5米高的封土堆,一开始用推土机推走一部分封土。当方形的墓口暴露后便开始采用人工挖掘。市区调来了20多个待业人员,有老有少,劳力不强。博物馆内去除下放农村的,剩下的只有40多人,再除去老弱勤杂人员,平均每天只有30多人自带工具早出晚归,来回走五六千米路去马王堆参加艰苦的发掘工作。每天补助3两粮(150克),补助费两角。
经过一段时间挖掘,深邃的墓穴终于出现了。再往下,周围是四层台阶,每层台阶的高度和宽度都是一米左右,每下一层台阶,墓口四周就各收缩一米,非常奇妙。
雨天挑土走在又窄又滑的跳板上,着实让人担心。后来在跳板上绑草绳,撒炉灰,才稍有好转,但进度十分缓慢。发掘人员站在墓坑内,仰望四周土墙笔立,令人生畏。当时有人戏言“搞不好我们大家都要殉葬了”。
为加快进度,博物馆向学校求援,长沙的10多所高校和中学,先后出动了1500多人参加发掘工作。长长的“人工传输带”,把墓坑的土一筐一筐地往外传。黏糊糊的泥巴粘满了竹筐,而且越积越厚,打也打不掉。人们就用手去抠,竹篾常常刺破了手指,鲜血渗入了黏糊糊的泥巴。工程的艰苦可想而知。人们应当记住这悲壮的场面。由此我们也可以想象,当年墓棺下葬的伟大。古人为后人留下了丰碑。
1973年11月中旬,长沙东郊马王堆的考古发掘工地上热闹异常,位于一号汉墓南边的三号汉墓正在开工发掘。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科学考古发掘工作。为了取得完整的科学资料,在发掘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难忘而有趣的事。
由于马王堆一号墓的发掘,出土了面目如生的女尸和上千件的精美文物,引起了国内外的轰动,因而对二、三号汉墓的发掘,也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有的盼能再出土一具完好的古尸,以深化对古尸的研究;考古人员则希望多出一些失传的古籍或其他新奇的文物,以更好地研究汉代的社会历史。为了探讨古尸保存之谜,棺液中是否有意加入了防腐药水?或者这些棺液是由尸解水和棺外的气相水分子渗入凝聚而成?因而要求能在开棺之前就能钻孔取样,立即进行化验。为此,专门研究设计制作了一个仪器,在内棺的东南角钻孔,在开棺之前就取得了未曾与棺外空气接触的气体和棺液样品。后来由于内棺密封不严,尸体已腐烂只存骨架,故这些样品的化验结果的研究价值不大了。但这种设计对今后类似的考古发掘仍是很有用的。
经过20多天的紧张发掘工作,到12月中旬,三号汉墓中的填土、白膏泥、木炭均已挖出,木椁上露出了一幅25平方米的完整竹席,揭去竹席,杉木椁盖板呈现金黄的颜色,揭开三层盖板之后,木椁的四个边箱里,摆满了千余件随葬物品,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但边箱有1米多深,无地插足,人不能下去,如何把这些文物完好地取上来,仍是一个难题。各路来的专家多,办法也多,棺室西壁悬挂的大幅帛画,由北京故宫博物院来的老专家张耀选等同志细心地剥了下来;边箱中的文物,也由有几十年从事考古发掘工作经验的老师傅们一件件完好地取了上来……只有西边箱北端有堆竹简,共有400多技,由于编缀的绳子已经腐朽,竹简已散乱在一些漆器上面,为了要保持原来的编缀顺序,便于今后研究,就要按竹简现状整个地提取上来,谁能解决这一难题呢?业务组负责人正在为难之际,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来支援的对保护文物有“智多星”之称的王振江同志自告奋勇承担了这一任务,只见他蹲在椁板上,拿着自制的许多精巧的工具,在散乱的竹简交叉处用细线系起来,仅一个多小时,这400多枝竹简就按原状连成了一个整体,并提了上来,大家都甚为高兴,不约而同地称赞老王同志的丰富经验和巧妙方法。
1974年1月13日,长沙大雪纷飞,北风呼啸,马王堆考古发掘工地却人声鼎沸,热气腾腾,二号汉墓的发掘进入了最后清理阶段。此墓坟堆同墓主人的妻子的墓(一号墓)一样高大,但墓坑却小得多,形状也特殊,上半部为椭圆形,下半部作长方形,由于白膏泥使用不均,密封不好,加上多次被盗,棺椁早已腐朽,仅存底板,随葬物品也多已腐蚀,或被压碎。墓壁已出现多处险情,必须抓紧清理完毕。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李振军同志冒着严寒在现场亲自指挥,鼓励大家善始善终完成发掘任务。前来支援的解放军同志和省机械化施工公司的同志们也都抱着很高的热情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并盼望能出土新奇的宝物。可是出土的漆器、陶器全是碎片,尸体和丝织品连痕迹都看不到了,大家十分扫兴。不久,考古工作人员从边箱的污泥中摸出了铜鼎、错金弩机、玳瑁卮杯等重要文物,特别是发现了“利苍”玉印和“"侯之印”是龟纽铜印。“"侯之印”是利苍被封侯的爵印,是由汉王朝中央颁发给列候的,印应为“金印紫绶”,因要传给下一代",故随葬的这件爵印是用铜铸成,是专为随葬而制作的明器,仅外表贴附有些金箔,以表示“金印”罢了。有了这两颗印章出土,对正在争论不休的马王堆汉墓的墓主和年代问题,一下子都可解决了。一号汉墓是所谓“双女坟”(即长沙王刘发的母亲唐姬和程姬的墓)说,是第二代或第三代侯之妻的墓说,均可否定,可以确定这三座汉墓分别是第一代"侯利苍,及其妻子和他们儿子的墓。但按《史记》、《汉书》记载,利苍死在“长沙丞相”任上,应该还有一颗“长沙丞相”的官印,虽经反复寻找,仍无踪影,后来发现棺椁底板已裂开宽至2~3厘米,印可能从这些缝隙中漏下去了。于是决定把棺椁底板吊上来之后,把墓底的淤泥全部运回博物馆,经用水冲洗,终于把“长沙丞相”这颗官印冲洗出来了,也是一颗龟纽铜印,因为原物金印要传给长沙丞相的继承者醴陵侯越。由此证明《史记》、《汉书》中关于利苍曾封为"侯,并曾任长沙丞相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所不同者,《史记》中“利苍”的“仓”少了一个草头,《汉书》中把利苍误为“黎朱苍”了。
古尸为什么能保存2000多年而不腐
经过2000多年保存下来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古尸,是一具非常罕见独特的尸体。她外形完整,软组织富有弹性。体重34.5千克,内脏虽有干缩,但外形完整、柔润……
令人们感到惊讶的是,该女尸不仅体形完好,全身柔软,而且肌肉居然仍富有弹性,用手指按下去后放开,凹下去的肌肉和皮肤又会慢慢地起来,恢复原状。浅黄色的皮肤,乌黑的头发,眼睫毛依然清晰可见,左耳薄薄的鼓膜仍然完好。脚趾的趾纹和皮肤的毛孔也仍然清晰可见。四肢可以弯动。用防腐剂进行体内注射时,肌肉随即鼓起,然后又逐渐扩散,竟和活人注射没有差别。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下,各种组织的切片中以胶原纤维保存特别好,几乎和新鲜尸体无异。
有趣的是,女尸是一双大脚,和现在的女人的脚差不多,说明汉代的女人并不裹小脚。
这一考古新发现曾轰动了世界,怪不得有言过其实的传说谓“老太婆”、“容貌如生”、“形如刚死”,甚至有港澳同胞问道“为什么不抢救呢!”
其实古尸并不是未腐败,而是腐败到一定程度被中断而保存下来。展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具“巨人观”的女尸,就是墓主人死后早期腐败的现象。
人死之后,由于缺氧气,细胞发生自身溶解并导致组织自溶,尸体内的细菌与尸外来的细菌在尸体内急剧繁殖,并分泌大量的分解有机物(如蛋白质等)的酶,而引起尸体腐败。腐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体,挤压全身的组织内脏器官,使全身肿胀,张口、伸舌、眼球突出、肛门脱出……法医学称这些早期腐败的现象为“巨人观”。如果死者是孕妇发生了“巨人观”,气体压力可能将胎儿挤出阴道,叫内分娩。当然这具50多岁的"侯夫人不存在这些问题。
既然细菌能引起尸体腐败,为什么尸体不彻底腐烂而又保存完好呢?
尸体腐败,必须有腐败菌的参与。而腐败菌的生存、繁殖或死亡,同温度、湿度、氧气的有无、酸碱度、营养物质等密切相关。要防止尸体腐败,除了化学药物或物理方法来杀灭细菌外,改变腐败细菌的生存条件也可以停止腐败。我国西汉时代的劳动人民,采取了深埋密封等措施,使得马王堆一号汉墓中物理和化学的条件不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因而在尸体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自溶腐败之后,及时地制止了腐败的滋长,形成了无菌的环境而使尸体保存下来。
据考古学家查证,可能古人用香汤和酒给尸体沐浴(抹澡),使尸体去秽、“香美”,还有一定消毒作用,并在入殓时喷洒了酒。棺液化验出乙醇(0.11%)和乙酸(1.03%)等,但棺内放酒浸泡尸体未见于我国历史记载。沐浴之后的尸体用丝麻织物紧裹达20层之多,不但隔绝蝇虫接触尸体而且把棺材填满,造成棺内空气极少,外面又套上密封条件很好的三层棺。诸棺盖封口都用漆封粘,尸体在密封的条件下,棺内的少量空气很快被早期腐败的尸体消耗尽,形成缺氧条件;棺外的椁室内存放大量的随葬品包括食物等的腐败、消耗墓室内的氧气,腐败菌在这样极其有限的空气条件下生存随着氧的耗尽而自身延缓或停止繁殖生长,或死亡,或以芽胞形式停止生长(尸体的肌肉、肝、肾发现大量细菌芽胞),无氧环境抑制了嗜氧菌的生长,而厌氧菌却繁殖起来,继续对尸体起腐败作用,但它由于自身的代谢产物日益积累增多,反而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厌氧菌最后也死亡了,腐败也随之停止。
为说明墓室缺氧,我们还介绍一则有趣的小旁证:在启棺当时,在随葬品中发现了五只小昆虫(三头钩纹皮蠹幼虫和两头米象成虫)的完整尸体。这些昆虫也是2100多年前伴着随葬品活着入葬的。在墓室里,有空气有湿度有营养维持生活,为什么昆虫会死亡呢!很显然是空气被耗尽,昆虫窒息死亡。这说明墓室内形成缺氧后,腐败过程延缓、停止了。
尸体停止腐败,已腐败的部分当然不能恢复,已形成的张口、伸舌、突眼、脱肛也不能复原,而没有腐败的组织被保存下来,仍然维持着器官内脏乃至全身的形状,这些组织保存最完好的是“结缔组织”,在电子显微镜下看到的超微结构十分丰富、接近新鲜状态。
为了保证墓室密闭,墓室的周壁用厚厚的白膏泥构筑,并防止地下水渗入。这样尸体在深埋20米的地下,维持着低温、恒湿密封、避光、又无大地震的恒定条件下,保持了2100多年。如果这种恒定条件遭破坏,尸体就不能保存下来,例如同样是埋在马王堆上的二、三号墓是吕后至汉文帝时期入土的,其地理条件一样,墓葬措施也大体相同,但二、三号墓被盗或墓室密封不严,而引起尸体腐败。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在棺内放有某种防腐药物,尸体才不腐败,这完全可能,如化验棺水发现棺水中有汞(水银)、乙醇(酒精)……古人是将放水银作为防腐措施的,不过科学已证明,汞起不到防腐作用。是否用中草药防腐呢?目前也无确证。我国是文明古国,有许多古尸尚未发掘,化学药物防腐措施的解释让今后出土的古尸研究来证明吧!
西汉古尸解剖轶事
1972年4月28日傍晚,湖南省博物馆的同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马王堆一号汉墓的第四层棺材运到了馆内。
“马王堆挖出了宝贝”,这个消息惊动了省委大院的一些领导,大家不约而同驱车前来。庞大的内棺摆在陈列厅的中央,在明亮的灯光下,考古研究所的白荣金同志打开了棺盖,两层色彩绚丽的丝衾展现在面前,使在场的考古人员喜出望外。此时一种浓烈的酸臭气扑鼻而来,人人都用手帕来捂盖鼻子。当解开九根丝带想揭绣花袍时,用手一摸犹如“豆腐”,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丝帛,决定在一头用小刀划一方块,查看究竟。不料刀子刚下去即发出吱吱的响声(后来知道是保存完好的夏布所致),因已届凌晨两点,即宣布暂停工作,使一些老者十分失望,后来他们埋怨说,宝贝没看上,可手绢三天都没洗干净。
经过一周的细心揭取,震动世界的西汉女尸出现了。
12月,王冶秋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张炳常、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刘雪桐、北京医学院谭增鲁、武汉医学院武忠弼、中山医学院郭景光、湖南医学院李亭植、王鹏程等医学专家云集长沙,因受周总理的委托,大家深感责任重大,于是大家认真讨论了解剖方案,曾提出三种设想。一是内脏完整;二是变薄变脆;三是溶化如豆腐。针对这三种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对策。另外对头部是开颅还是钻孔取髓,胸部是大开膛还是只从腹部切口,以及腹部缝合、填塞等等,均一一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当讨论到由谁来主刀时,各位老专家都相互谦让,此时湖南医学院病理教研组青年助教彭隆祥自告奋勇来主刀,大家一致同意,这大概就是我国俗语中所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吧!
12月11日上午,解剖开始时,大家全神贯注,神情紧张。彭隆祥沉着坚定,下刀果断,切开腹部之后,发现内脏器官十分完整,大家欣喜异常,如释重负。
在解剖方案既定之后,王冶秋曾电告国务院办公厅,周恩来总理在12月10日的电话记录上批示:“即送沫若、西尧两同志阅,如有不同意见,或应注意事项,请郭老批注,西尧以电话告冶秋同志。”郭老批注:“没有不同意见,请探求致死原因,并注意免受尸毒感染。”随后郭老又写信说:“关于马王堆尸体的解剖,我想起一件事,即吸取骨髓,进行血型鉴定(O型、A型、B型等)。此事日本人曾注意到。一般管状骨的两端,是创造血球的地方,骨髓在骨管中想来还保存得相当良好,如就一枝上臂骨或臂骨的两端开孔取髓,便可进行验证,这样既可保护尸体的原状,也能鉴定出2000多年前古人的血型,为尸体解剖增添一项成果,如认为可以,请电告长沙。”
郭老早年学医,因此讲的全是内行话。他的嘱托,使大家感到无比振奋。古尸解剖后,经过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等病理检查,发现她生前曾患有多种疾病,如全身性粥样动脉硬化症、胆石症;右肺上有钙化的结核病灶;右前臂陈旧性骨折;腰脊椎有骨质增生现象,还有日本血吸虫及蛲虫、鞭虫等感染。在这众多的疾病中,何者为致死的原因?经各科专家分析,可能是胆绞痛造成反射性冠状动脉痉挛,以致心率绞乱而一命呜呼。她的血型,已鉴定为A型。郭老的要求已全部达到。
女尸原为西汉诸侯长沙国丞相利苍之妻,但她除有一颗私章上刻“妾辛追”外,则无任何记载,这样即给古尸研究工作带来困难,比如要研究她首先要弄清年龄,于是X光医生透视头部,根据冠状缝、人宇缝、矢状缝等愈合情况,断定为50岁左右;牙科专家认为牙齿磨损度很高,视作65岁;妇科医生确认她处于更年期,属45岁左右;外科医生检查小腿胫骨也认定为50岁。最后大家讨论,同意定为50岁左右。
从女尸的食道到小肠,取出138颗半甜瓜子,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发现瓜子细胞完整,认为有再生的可能,此事引起湖南省博物馆同志的极大兴趣,他们曾设想在馆内空坪隙地满栽汉代甜瓜,让外宾、首长来馆参观时品尝一番,因此每天数次观察,结果失望了,因为发现与遗传有密切关系的琥珀酸脱氢酶等物质已损失,故不能遗传了,大家对此深感遗憾。
当寄生虫研究所报告在肝部发现了血吸虫卵时,又引起了一阵风波,原因是当时全国正盛行唯成分论,哪怕对古人、死人也不能幸免,所以有人说这位古代遗妇人可能出身贫苦,从小下田劳动受到感染;另有人说,封建社会等级森严,凡婚姻嫁娶讲究门当户对,贫苦农民是不能成为丞相夫人的,血吸虫可能是生活用水感染所致。但孰是孰非,无以为证。
对于她的右前臂骨折也有猜测,因为随葬品中有大小164个木俑,木俑是侍者的象征,这足以证明丞相夫人生前是奴婢成群,过着前呼后拥而雍容华贵的生活。那又怎么能跌断右臂呢?于是有人说,该人生前秉性凶恶,具有“黄世仁”的心肠,可能打奴婢时,用力过猛而倒地跌伤。大家认为此一推测,也不无道理。
!侯夫人他杀?自杀?病亡?
马王堆一号汉墓墓主人"侯夫人辛追的死因,读者想知道,科学家们也着重研究它,然而,他们不是猎奇而是想通过研究古尸的死因及探讨古代疾病,取得科研资料,为祖国医学科学服务。
有人说,辛追可能是服毒自杀的,也有的说是被别人一棒子敲死的,还有的说可能是上吊死的……讨论会上的发言各持己见,因为墓葬中没有有关古尸病史的记载。科学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她死前患什么病和死亡原因,主要的是进行尸体病理解剖。解剖开始之前,先作了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妇产科和法医学的检查,以及X射线的复查,然后进行系统的解剖,通过肉眼和病理组织、电镜观察X射线、寄生虫学研究、毒物分析……发现女尸生前患有以下几种主要病理:
(1)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症;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3)多发性胆石症;
(4)日本血吸虫病;
(5)慢性铅、汞中毒。
此外,还有肺结核钙化点,右手骨折畸形愈合,腰椎间盘脱出(或变性),蛲虫,鞭虫感染,会阴陈旧性裂痕,胆囊隔畸形等。
这么多的疾病,哪一种是致死辛追的死因呢?在解剖中发现食管、胃、肠子里有甜瓜子(138颗半)反映墓主人临死前24小时尚能从容进食,是在发病后一天内死亡的。医学上叫做急死或猝死。据统计,猝死的病人多数是死于“冠心病”。原来解剖古尸心脏时就见到她的心脏曾有过心肌梗死(心脏局部缺血坏死),营养心脉的血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壁内面像稀饭皮那样)相当严重,这是墓主人猝死的“病理基础”。科学家分析辛追死因最大的可能性是由于胆结石引起胆绞痛急性发作,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心脏停止跳动而造成猝死。
为什么辛追不是上吊死的呢?因为古尸颈部没有绳索勒痕;身体也没有机械性外伤,所以也不是被一棒打死的。辛追生前有慢性汞(水银)中毒,是否可说是汞中毒死亡呢?也不是。辛追所在的西汉时期,生产技术还不能生产出使她急性中毒死亡的“升汞”。古尸体为什么会有汞中毒的症状?主要是吃进水银。考古学家查证,西汉时期“炼丹”技术已盛行。大概这位"侯夫人想长生不老。服“仙丹”,而造成慢性汞中毒,然而她不可能知道“仙丹”是不能挽救她胆绞痛诱发冠心病致死的短命的下场。
令人惊异的古葬技术
马王堆挖出的一米多厚的白膏泥,它的学名叫微晶高岭土,颜色白中带青,像糯米糍粑一样,又软又粘。
白膏泥的下面,是一片乌黑的木炭,层厚近半米。总共500千克。清去木炭,中间便有一个庞然大物出现了。灰黄色的椁板四角整齐,拼合严密,完好如新。而且深葬方式,令人们再度惊异。棺椁离地面有10多米。
当时,长沙汽车电器厂设计了特制的吊篮,用人工方法和机械方法相结合,终于把数十吨重的棺停吊了上来。完成这项工作是从1月14日至4月28日,历时102天。之后,把木椁的顶部打扫干净,几十个人一齐用劲,巨大的椁室盖板才被掀开。
棺的最外层称椁。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木椁长6.72米,宽4.88米,从垫木至椁顶高2.8米。用板70块,现有成材50多立方米,要用圆木200立方米以上。最大的一块杉木壁板长4.88米,宽1.52米,厚0.26米,重达1500千克。整套棺椁全部用扣接套榫结合,没有一个金属嵌钉。人们疑虑,这几十吨重的棺椁,古人是如何运往墓地墓室的呢?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谜。
椁室成“井”字形,四边的边箱里是琳琅满目的随葬珍宝堆得有一个人那么高。井字中央是乌黑发亮的黑漆木棺。长2.95米,宽1.5米,高14.4米。黑漆木棺里是一口非常美丽的黑地彩绘漆棺。打开这个漆棺,里面是一口朱地彩绘漆棺。再打开,是一口用橘红和青黑二色羽毛贴成菱形图案的内棺。内棺长2.02米,宽69厘米,高63厘米。一口套叠一口,总共四层套棺。
内棺何以要贴上羽毛?大概是古人所言“羽化而登仙”之意吧。王充的《论衡》有言:“谓人能生毛羽,毛羽具备,能升天也。”
人们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好不容易才把内棺的棺盖揭开。内棺盛着尸体,尸体穿着和盖着的高级锦绣丝绸有20层之多,名称异。外面再捆扎了9道丝带。
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傅举有先生介绍说,最上面盖着三床绣花丝锦被,其中两床叫“乘(云)绣,”一床叫“长寿绣”,第四层是一床印花加彩绘的丝绸被子,第五层是叫“信期绣”的丝锦被子,第六层是一件“乘云绣”的绢单衣,第七层是“信期绣”黄绢单衣,第八层是灰色的细麻布,第九层是“茱萸纹绣”的丝绸单衣,第十至十七层分别是“方期纹绣”、“信期绣”、“乘云绣”等多种高级丝绸袍子和丝绸单衣,第十八层是白色细麻布,第十九层是穿在身上的细麻布单衣,第二十层则是贴身的“信期绣”罗绮丝棉袍。尸体没有穿裤子。要把这20层重重包裹的高级丝绸脱下来,前前后后花去了一个星期,最后女尸才出现。
神秘的棺液
当盛装女尸的内棺被打开后,几乎所有的发掘者都对棺中那茶色的液体表示不可思议,当时除认为这些棺液可能会对女尸起到防腐作用外,对其来源感到神秘和难以捉摸。直到女尸出土的几年之后,研究者们对棺液的性能及来源问题依然争论不休。
从发掘的资料来看,马王堆一号汉墓棺椁之中均有贮液,其分布特点是:椁室内贮液深约40厘米,内棺液深20厘米,奇怪的是椁室和内棺壁上均未见其他水线,而在外三层套棺之间,也均无液体潴留,并且棺壁亦未见渍水痕迹。内格的液深虽少于椁室的液深,但由于内棺居全部葬具的中心位置,故棺液的液面实际上高于椁液的液面。为什么在各层葬具之间只有椁室和内棺贮有液体,而在中间的几层棺中都没有贮存液体?这个奇怪的现象,需要从两者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分析判断。
发掘人员通过肉眼看到的是,棺液呈棕黄色,微浑;而椁液基本无色,透明。两者的外观明显不同。借助仪器。从无机分析的结果来看,棺液和椁液有着显著的区别,而椁液和基坑水的积水则比较近似。
至于棺液的来源问题,显然不能用椁室中水位升高而灌进棺里去解释的。这不仅因为在椁室的壁上找不到高于(内棺)棺液水面的渍水痕迹,而且在四层套棺之中,除内棺以外,其余外面的几层棺并无积液。另外,从内棺的制造和棺盖胶封的严密程度来看,也几乎没有棺外的水直接流进内棺的可能性。或许正因为这个不可能出现的现象,不少的医务人员及各学科专家才认为棺液是一种液态防腐剂,是在封棺之前就注入棺内的。因为从马王堆一号汉墓用白膏泥构筑的密闭墓室和髹漆的棺具来看,不易为水渗透。从外面的第二层棺(即黑地漆绘棺)至内棺之间,都留有一些空隙,而这些地方均无水存在。事实上,内棺髹漆较厚,封闭严密,水是渗不进去的。特别是过去所见到过的“火洞子”墓内均无水,如果不是在封棺之前就注入了防腐溶液,则难于解释为什么只在内棺中贮有液体而外面几层套棺中并无积液的奇异现象,也难于解释尸体保存的完好程度。
棺液分析和微生物学试验表明,棺液中所含的有机酸是棺液具有微弱抑菌杀菌作用的重要因素。其来源可以从尸体本身的脂肪蛋白质及殓装蚕丝蛋白的分解作出解释。因此,不能证实棺液是封棺前就注入棺内的液态防腐剂。
棺液既然不是一种液态防腐剂,那么棺液的水分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湖南医学院的王鹏程以及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其来源是:第一,从尸体内部释放出来。据医学上的记载,成人身体所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70%,人死后,在组织的自溶、腐败过程中由于蛋白质、脂肪的分解和体液外渗必然会释放出一部分水分,即所谓“尸解水”。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在死时的体重无记录可查,故不能从体重直接算出当时其体内所含的水量。但从解剖前尚保留有34.3千克的体重来看,可以推测从尸体本身释出的水量还是比较有限的。因此,总量为80升的棺液,其中应包含有“尸解水”,但不能全部来自尸体,还应有其他来源。第二,是墓室内潮湿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经棺壁进入棺内,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经千百年长时间的积聚,才达到了现在80升的总量。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作了如下解释:水蒸气为什么会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水分子能否透过棺壁?墓室内的水蒸气是哪里来的?这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经过他们严格的分析和研究后得出:
(1)当空气里的水蒸气同可潮解的固体物质开始接触并在它的表面生成少量溶液时,这种初生成的溶液,含有很深的溶质,故其水蒸气压便小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这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继续凝结于这些溶液之中并使固体物质进一步溶解。只有当溶液的浓度减少至一定程度,并使它的水蒸气压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相等时,这一过程才会停止。棺液形成的原理基本上也是这样。当“尸解水”在棺内开始产生时,也是一种含有多种溶质且浓度比较高的溶液,即相同于潮解过程中开始形成的溶液那样。如果棺外空间中的水蒸气(即气相水分子)在透过棺壁使棺内空间保持较高的湿度时,则棺内空间中的水蒸气就会不断地凝结于“尸解水”而成为棺液。并使棺液的溶量不断增加。可以设想,在棺液的溶量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棺内各种有机、无机溶质还可能继续溶解进去。因此,只要棺外水蒸气能不断进入棺内,则棺内水蒸气就可以不断地凝结于棺液。
(2)尽管马王堆一号汉墓的棺具有四层套棺,但在探讨水蒸气能否透过棺壁时,可以当做一层棺壁来看待,因为其中的原理是一样的。
从出土的情况看棺壁的基本结构是三层,即内外两面各为一层漆膜,中间层为木质。在潮湿的条件下,木质能吸水这是人所共知的。棺壁能否为水蒸气透过,关键一点是漆膜能否吸水和能否透过水分子。而棺具上髹的漆,无疑是来自漆树的天然漆。这天然漆原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从化学上分析,由高分子化合物形成的薄膜,其分子之间总有一定的空隙,这些空隙正好成为水分子渗透的通道。
棺外的水蒸气(气相水分子)为什么能不断地通过棺壁进入棺内空间呢?这主要是由棺外与棺内的空间中水蒸气分压之差造成的。在棺外空间保持较高湿度的条件下,由于棺内存在着凝结水蒸气的“尸解水”(或较浓的棺液),则棺内空间的水蒸气分压总是小于棺外空间(墓室内)的水蒸气分压,故气相水分子在运动中从棺外进入棺内的总比从棺内到棺外的为多。
棺外水蒸气除了通过棺壁进入棺内的途径外,还不能排除直接通过棺具的缝隙进入棺内的可能性。诚然,那些质量很好、榫合严密的棺具,在当初可能是密闭性能很好或可称为“不漏气”的。但在埋入地下经过相当长时间以后,因棺木吸收水分引起棺盖和棺壁各部分不同方向和不同程度的膨胀,因而在接缝处再产生缝隙(特别是在盖口处产生缝隙)也是可能的。只要一旦有了小缝隙,棺外的水蒸气进入棺内并凝结成棺液的过程,就会大大地加速。想来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内棺也不是铁板一块,产生人的肉眼几乎看不到的缝隙是正常的。
根据棺液是由墓室内水蒸气透过棺壁凝结于“尸解水”而形成的这一设想,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只有内棺中积有棺液,而在外面的几层套棺中并无积液的现象。这是因为外面几层棺中不存在“尸解水”那样可以凝结水蒸气的溶液,所以外层棺中只有较高的湿度而没有液态水的积聚。
(3)如前所述,一号汉墓的墓室,是用一定厚度的白膏泥筑成的,它具有不透气的密闭性能,并能阻挡地下水流进墓室。但是,据测定,白膏泥本身的含水量就达10~20%。因此,只要墓室里存在有吸水物质或存有空间,白膏泥中所含的水分子就可以向墓室内蒸发并为吸水物质(如木炭层)所吸收,而墓室外土壤中的水分就可以渗入白膏泥层,来补充白膏泥中失去的水分。当木炭层吸收水分子到达一定程度时,墓室内的湿度就会逐渐增加,以后的湿度必然越来越大。一号汉墓出土的木炭经湖南省博物馆干燥处理后,失重达38%,这也可间接说明墓室里的湿度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在雨水季节,当土壤中含水量高于白膏泥所含的水分时,水分子往墓室内的移动就会加快,因此可以断定,墓室里的水蒸气,主要是来自周围土壤中的水分。
至于棺液对尸体是否真的有防腐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化学试验得出的结论是:
棺液的微生物分离培养试验未见细菌和真菌生长;尸体胸、腹腔中抽出液的微生物分离培养也是阴性;抑菌、杀菌试验表明,棺液具有微弱的抑菌、杀菌作用。或者说,棺液的防腐性能不大。究其原因,是由于棺液是埋葬后墓室内的水蒸气渗入棺内凝结于“尸解水”经长时间积聚而成的,不是封棺前就注入的。因此,棺液无助于抑制尸体的早期自溶、腐败。但当棺液逐渐积聚到能够浸湿尸体时,对尸体的长期保存就开始产生作用了。特别对于形成一种全身润泽,软组织有弹性,部分关节稍可活动,骨骼脱钙,外形完整,内脏俱在,保存完好的特殊类型的尸体,更有其特定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棺液只能在密闭的墓室和密闭的棺具这一基本条件下才能长期起作用,倘若棺木一旦腐朽,棺液必随之流失,自然也就起不到作用了。
T型帛画再现谜题
在马王堆一号和三号汉墓的内棺,分别覆盖着一幅“T”形帛画,内容也大致相似,尤以一号墓的引人注目。在棕色的绢地上,用朱砂、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绘成神话传说及人物等栩栩如生的图像,为我国考古发现中罕见的艺术杰作。并且其线条流畅、绘画精巧、内容丰富、充满想象。一出土便被列为世界上最贵重的艺术珍品之一。
首届马王堆汉墓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8月末在长沙举行。作为会议东道主之一的湖南省博物馆特地为与会专家学者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节目:让大家观赏“T”形帛画等一批平日不展出的真品,仅仅半天时间,半天之后即送回仓库密藏。观赏时,有军人在远远的地方持枪站立,警惕地守卫着这批真品。
帛画全貌
帛画全长205厘米,上宽下窄,顶宽92厘米,末端宽47.7厘米。习惯将其内容分成代表天上的上部,代表人间的中部以及代表地下的下部。但是,具体的解释,则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已发表的专题研究论文超过40篇。
关于帛画的名称,有“T”形帛画、画幡、铬旌、非衣、嵌旌、怃等6种叫法之争。关于其内容的解释,分歧最大,总体内容的解释有8种之多,具体形象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这也正是需进一步破译的。
帛画上部内容
帛画顶部的正中为人首蛇身像,人首披长发,发的末端搭在蛇身上,上半身穿着蓝色衣,足以下为红色的蛇身,环绕蟠。右上方有大形的红色太阳,中有金鸟(有人说这是祖先关于太阳黑子最早的形象化记载,连美国大文学家海尔也认为这比西方早约2000年),太阳下面为扶桑树,树叶间有8个小形的红色太阳,并有一龙飞舞其间。左上方为新月形,月上载有蟾蜍和月兔,月下有一女乘云飞腾(似属嫦娥奔月)。
帛画中部内容
帛画中部,占1/2画面,由龙、禽、人物等图像构成比较特殊的轮廊,构图诡奇,繁缛生动。最上边由花纹、鸟纹构成三角形的华盖,其下的鸟在飞翔,两侧由双龙交蟠于壁中,壁下系彩羽并悬一磬,彩羽上还立有两只相对的人首鸟身像。一老年妇女(专家证实确为墓主人的遗像)在拄杖缓行,后有3个侍女随从,前有二人跪迎,并捧进盛食品的案,案上置有鼎、壶和重叠的耳环等。
帛画下部内容
帛画下部所占部位极少,正中一力士手托代表大地的白色扁平物,力士脚下横跨一条大蛇,两侧各绘一巨龟,口衔云气纹,背上立一枭。下部的两侧,画有回首相对的两兽。
关于“T”形帛画的象征的争论还会持续很长一个时期。
湘潭师范学院历史系的周士一老先生曾去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研究所工作两年,为李约瑟博士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翻译《周易》。1990年8月,周老先生应邀去英国剑桥庆祝李约瑟博士90寿辰,他带去的礼品是他的一位青年朋友古敏工笔临摹的“T”形帛画分解图。
周士一将15幅“T”形帛画的分解图一一展开,并运用中国古代天文数学进行说明。
如今,这15幅“T”形帛画的分解图已经永远地保存在世界上最美的小河———剑河边上的李约瑟研究所。那里没有都市的尘嚣,有的只是田园的静谧。
国之瑰宝———素纱禅衣
在引人注目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素纱禅衣是一件令人惊叹的稀世珍品。它长128厘米,两袖通长190厘米,其重量包括厚实的领和袖口锦边在内,还不到现在的一两,只有49克。禅衣薄如蝉翼,是目前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制作工艺最精和最轻薄的一件丝绸衣服。
纱,是丝织物中一种单色、纤细、稀疏、方孔、轻盈的平纹织物。在我国古代,称方孔丝织物曰“纱”,纱的经丝和纬线纤细,交织成的孔眼较大,其透光面积一般在75%左右,而且孔眼均匀,布满整个织物表面。再由于纱织物质地轻柔透亮,故在我国古代的诗中,就有“轻纱薄如空”的描述。方孔平纹织物,何以称之纱?一是与丝织物的生产分不开,因为古代丝织物的出现,首先是生产上筛网的需要,由于这种织物的孔眼,只能通过小小的沙粒,故名这种织物为纱(沙)。二是纱织物的经密和纬密都比绢、缣稀少,故纱字形声由“系”和“少”组成。纱织物是我国战国秦汉时期的高级丝织品种之一,又因纱织物轻柔透亮,它就成了秦汉时期做夏服和内衣的一种非常流行的织物。据《中草古今注》记载:“纱衫,盖三代之衬衣也。”相传有一次,汉高祖刘邦与楚霸王项羽战于荥阳,刘邦归帐,汗透中衣,遂改名为汗衫。因此,在我国使用丝织物作纱衫,在西汉初期就开始了,也就是说,汗纱的使用,在我国至少也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素纱蝉衣,据丝织物研究专家鉴定,素纱的织物密度稀疏,经密为58根/厘米,纬密为40根/厘米,每平方米的织物重15克,经纬丝的直径很细,经纬丝的投影宽为0.08毫米,蚕丝的纤度极细,单根丝为10.2~10.3旦,这样微细的蚕丝,不仅和近现代缫出最精细的蚕丝十分相当,和现代轻柔透明的乔其纱织物也无两样。这充分体现了织造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和智慧才能。
地下图书馆
考古学家们在打开马王堆三号墓后,谁也没有想到,利苍儿子的墓穴竟然如一个壮观的图书馆。在一个漆盒里,他们发现了排列整齐的20多种、12万多字的帛书,还有部分简册。被中外学者们誉为“一个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随葬器物中具有特殊价值的随葬品”,在许多学术领域都引起了轰动。
战国秦汉时期,竹简和帛书并用,为主要的书写材料。帛书、又称“素书”,为一种白色生绢,质地平软,极便书写,但在地下却极易腐烂,因此在考古发现中极为罕见。马王堆三号墓的发掘,使人们第一次见识到它的真面目。
这批帛书的宽度约18厘米。有的先用朱砂划好直行,即所谓“朱丝栏”,然后写字,有的未划行格。字体除个别为篆书外,绝大部分是早期隶书,有的书写的十分工整,有的则比较潦草,看来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许,它们就是"侯公子的日常读物。
从内容来说,帛书主要保存了许多古代历史、哲学文献,以及相当一部分自然科学著作和兵书图籍等。经过整理,发现除《周易》、《老子》有今本传世外,其余多为古佚书。主要有:
(1)《老子》和附写佚书。有甲、乙二本。特别是乙本卷前古佚书,被国外学者称为“填补了我们对中国早期思想史认识上的空白”,“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文献”。
(2)《易经》和附写佚书。帛书《易书》要早于目前所传四家(施、孟、梁、宗)注引的《易书》100年左右。
(3)《战国纵横家书》。共27章,其中11章的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其余16章是苏秦游说六国的记录,均为佚文。
(4)《五星占》。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天文学著作,书中根据实际观测,记录了从秦始皇到汉文帝75年间五星在天空中的运行位置,推算出了它们的公转周期,无论在推算数据的准确性和成书时间上,都比《淮南子·天文训》和《史记·天官书》早而且准确。
(5)《相马经》。主要是关于相马外形学的论述。它是汉武帝输入大宛马以前的著作,比传世的《相马经》早600多年,且大多数为后者所没有。
(6)《五十二病方》及卷前佚书四篇。内容主要包括经脉和医学等诸方面。佚书成书时间早于《黄帝内经》,填补了先秦医学史研究的空白。
(7)导引图。图前有一段关于医理方面的论述,图上分四排绘出40多个男女的各种运动姿态,当为后世气功和武术的先声。
(8)地图,共三幅。第一幅是《城邑和园寝图》,画中地形估计是"侯家族墓地及其周边地区;第二幅为《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绘有山脉、河流、道路、居民点等,范围大约为湖南南部潇水流域。地图比例已达17万分之一到19万分之一,反映出当时较高的测绘水平;第三幅为《驻军图》,主要在地形图上绘制了兵力布置情况,采用黑、红和田青分层设色,是世界上现存最早,具有相当水平的实用彩色地图。
世界上最早的地图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幅绘在帛(丝绸)上的边长为96厘米的正方形地图。地图没有标注绘制的年代,但马王堆三号汉墓是公元前168年下葬的,此图绘制的年代当在此以前。据考证,该图大约绘制于吕后末年,即公元前180年左右,距今已2160多年了。
这幅地图的方位为上南下北,与现在的地图上北下南恰恰相反。地图所包括的范围是东经111 °~112 °30′、北纬23 °~26 °之间,地跨今湖南、广东、广西三省区,具体地点大致是今天广西全州、灌阳等地以东,湖南双牌县以南,广东连县以西,南至广东珠江口外的南海。地图有主区和邻区的明显划分:主区详细,邻区简略。主区是汉初诸侯吴氏长沙国的南部,即今天湖南湘江第一大支流潇水流域(地图上叫深水)和九嶷山一带。邻区是汉初诸侯南越国的辖地,主区的比例大致为17万分之一至19万分之一,如果用当时的度量制计算,大约图上一寸相当于实地5000米,即为一寸折十里的地图。邻区的比例大致为主区的3倍。地图的内容非常丰富,既有作为自然地理要素的山脉、河流,又有作为社会经济要素的居民点、道路等,而山脉、水系、居民点、交通网四大要素,正是现代地图的基本要素,所以,这应是一幅相当于现在的大比例尺的地形图。
地图绘制的水平很高,它已经用了统一的图例。全图共有80多个居民点,分为二级,即县级八个,乡里级70多个。县级用方框符号表示,乡里级则用圈形符号表示,同级符号也有大小的区别,这应是居民点大小不同的表示。用方框和圆圈区分居民点的行政等级,一直沿用到近几十年以前。地名注记在方框和圆圈之内,读者一目了然,不会混淆,现代地图采用小符号,只好把地名注在符号旁边,但在居民点稠密处,则容易误读。图中用直线或虚线表示道路,共有20多条,在县城之间以及重要乡里之间,均有道路相通,水道则用弯曲的由细而粗的均匀的线条表示,图中绘制了大小河流30多条,其中9条注明了河流的名称,有的还注记了河流的源头。把帛书地图与现代的地图比较,我们发现河流的骨架,河系的平面图形,河流的流向以及主要的弯曲均与今图大体相似。2000多年前我国地图测绘水平精确到如此程度,真叫人吃惊!图中山脉的画法很科学,它不仅用闭合的曲线表示山脉坐落、山体的轮廓,以及延伸方向,而且还用月牙形、柱形等符号表示山簇、山峰、山头、山谷等内容,尤其是九嶷山采用了类似现代等高线的画法。山脉的这些表示方法,比宋至明清地图采用人字形画法和山水画中山的画法要好得多。
从地图的内容看,这是一幅经过实地勘测的地图。但地图主区所绘的是一个万山磅礴、高山深水的地带,地形是如此复杂,但地图的比例的准确性很高,例如河系的平面图形、山脉的走向、城市的方位与现在同一地区的地图大体相似。两千年以前,绘出了如此高水平的地图,在世界地图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时间上,也还没有发现比它更早的地图。所以,它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绘在绢帛上的地图。
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天文专著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两本天文专著,一本叫《五星占》,另一本叫《天文气象杂占》,这都是目前世界上保存下来最早的天文专著。
《五星占》是关于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这五大行星在天体运行的记载,它指出金星的会合周期是584.4日,比现今天文学家所测得的583.92日,只差了0.48日,误差只有万分之几。而土星的会合周期,帛书记载为 377日,与今天测得的378.09日亦非常接近。帛书谈到金星的会合周期说:“五出,为日八岁,而复与营室晨出东方。”也就是说,金星的五个会合周期刚好等于8年。并且,帛书还利用这个周期列出了秦始皇元年到汉文帝三年之间,共70年的金星动态,也就是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177年的金星动态表。1965年我国翻译出版的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弗拉马利翁的《大众天文学》第二册里说:“8年的周期已经算是相当准确的了,事实上金星的五个会合周期是8年减去2天10小时。”弗拉马利翁还利用这个周期预报了20世纪后半期到21世纪初金星的动态。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中国在2200多年以前,一个没有留下名字的中国天文学家,就发现了这个周期,并利用这个周期列出了从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至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间共70年的金星动态表。据考证,《五星占》的内容是战国时期《甘石星经》的内容,而《甘石星经》成书的年代为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前270年,比世界最早的天文学家伊巴谷还早两个世纪,所以,《五星占》应是目前发现的全世界最早的天文专著了。
帛书《天文气象杂占》里的精华就是它有29幅彗星图。20多年前,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在他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三部分《天学》中谈到彗星时,引用公元1644年我国手绘的一幅彗星图时说,他不知道北京明清两朝的档案中,是否还有这种手绘的彗星图。他认为公元1644年这幅彗星图就是我国最早的彗星图,但他根本没有想到我国早在2000多年前,就绘出了29幅彗星图,而且完好地保存在马王堆汉墓内。这些彗星图都绘有彗核、彗发和彗尾,十分科学,而且这些彗星图都是头朝下,尾朝上的,这是因为彗尾总是背着太阳的缘故。这一规律在国外直到公元1531年才由欧洲人波特尔·阿毕安发现,我国比他早发现1700多年。在国外,直至公元66年才有一个出现在耶路撒冷上空的彗星图;欧洲直到1528年还把彗星画成一个怪物。而我国的彗星图还早了200多年,比西欧则早了1000多年。由此可见,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29幅彗星图是全世界最早的彗星图。
我国现存最古的医方———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医方。
《五十二病方》写在高约24厘米的半幅帛上。书首有目录,正文每种疾病都有抬头的标题,共52题。每种疾病题下分别记载各种方剂和疗法,少则一二方,多则20~30方不等。疾病包括外科、内科、妇产科、小儿科、五官科的病名。治疗方法主要是用药物,也有外科手术、炙法、砭法、角法、熨法及按摩法。书中涉及药名247种,其中一半是《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两书中所没有记载的。医方达283个之多。药的剂型有汤、散、丸、酒、膏等。《五十二病方》内容极其丰富,对于当时的广大人民来说,真是灵丹妙药。
今天人们认为外科手术是西医的事,中医只用汤药。但是,《五十二病方》中记载了外科手术。如“牡痔”一题记载:“巢塞直者,杀狗,取其脬,以穿答龠,入直中,吹之,引出,徐以刀割去其巢,治黄芩而屡傅之,州不可入者,以膏膏出者而倒悬其人,以寒水溅其心腹,入矣。”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的直肠内有了痔疮瘤子之类,就杀狗取出膀胱,套在竹筒上,从人的肛门插入直肠内,用嘴吹胀,将直肠下端患部引出,然后开刀割去患部,在伤口上敷上黄芩。如果直肠不能复位,就涂上膏,使其润滑,倒悬其入,再用冷水溅其心腹,以刺激腹腔,令其收缩,直肠就自动回到腹腔里去了。除此外,还记载了烧灼、结扎、瘘管等搔抓和结扎摘除等手术。说明我国外科手术在2000多年前已经很进步了。
医书中关于用水银软膏治疗肿痛和皮肤病的疗法,是世界医学史上一项重要的发明。在国外,直到公元12世纪才发明这种疗法。
医书中已经有了辨证论治的观念,如对疽病的治疗,有这样的医方:“治白蔹、黄耆、芍药、桂、姜、椒、茱萸,凡七物。蛆疽倍白荃疽黄耆、肾病倍芍药,其余各一,并以三指大撮一入杯酒中,日五六饮之。”这个方子有七味药,针对不同疽病的需要,调整药的比例。这种辨证论治的观念,是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发现。
医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医学方面通过长期实践取得的光辉成就。它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一项历时2100年的古科技试验
在马王堆古汉墓发掘过程中,考古专家们的工作认真而有序,对每一件出土文物物品都编上号。同时也发现了奇观———保存2100年之久的杨梅色泽紫红夺目,有如新摘。藕片如新切,漂浮水上,绿叶如新落之叶,翠绿油然。然而,一接触空气,转眼间一切全变,面目全非,随后消失。这是多么神妙的景象,相当于古人做了一项历时2100年的试验。下面介绍其详细情节。
当考古人员打开一号汉墓东边箱编为133号的陶罐时,人们有些惊奇地发现罐内装有紫红色的杨梅,而且还有果柄,竟和新鲜的差不多。
人们小心翼翼地把陶罐搬出椁室。然而,在搬动的过程中,因为罐内的水在动荡,紫红色的杨梅果肉离开了果核,颜色也变得暗淡起来。在场的人们无不懊丧地看着这变化的一幕。真是可观而不动也!这些变化也给人们留下了遗憾。
另一件编号为100号的云纹漆鼎搬上来,人们打开盖一看,鼎内有半鼎莲藕片浸泡在水中。2000多年前的藕片和今天的新鲜藕片居然没有什么差异。但是,使人不解的是,随着搬动次数的增加和暴露于空气中时间的延长,鼎中的藕片在不断地减少,待到从马王堆运回省博物馆,藕片竟然全部神奇般地消失了。
人们疑虑:紫红的杨梅和漂浮的藕片在地下2000多年新鲜如初。为什么一见天日便分崩离析,并且神奇地消失?
专家们分析认为,出土时清晰可见的杨梅藕片,其时其内部纤维早已腐溶,仅仅保存了一个完整的外形而已。如果人们这时不去晃动它,而又避免空气的氧化作用,其外观是不会改变的。
专家们分析还认为,紫红的杨梅和漂浮的藕片正说明了长沙地区2000多年来很少发生地震,尤其是大地震更是少见。如果经常发生地震,间或还有大的地震发生,杨梅和藕片早就会发生改变。湖南的地震历史资料似乎也验证了这一解释。从东汉至1972年间,湖南发生3.5级以上的地震仅60次,具有破坏性的地震仅有9次。这种解释也许是正确的。但是藕片消失之谜,恐怕是与见光和与空气接触有关,与振动的关系应是次要的。
在发掘三号汉墓时,当一点点挖掘白膏泥时,突然间发现白膏泥中有嫩绿的新鲜树叶。
人们惊异了。人们首先怀疑自己的眼睛。
这不可能是2000年前的绿叶。2000年前的绿叶怎么可能不腐烂呢?肯定是发掘时一阵风把绿叶从别处刮来的,甚至是从山上的树上刚刚掉下来的。
发掘的人说是白泥膏中发现的。围观的人不信。于是有人提议:“再挖一下。如果能再挖出树叶来,就说明刚才的是真的。”
在众目睽睽下,挖着挖着,奇迹又出现了。有人喊:“看!”果然又发现了几片嫩绿的新鲜树叶。
人们投以惊讶的眼光,“真像是刚从树上摘下的呀!”
当人们把树叶小心地从白膏泥中取出时,人们再一次惊呆。这看上去嫩绿的新鲜树叶,取出后不到半小时,嫩绿开始发黄,并像煮过一般,再过一会儿,又渐渐地变黑了。
人们同时从白膏泥中发现了竹子,竹子嫩黄,竹皮青翠。人们同样小心翼翼地用白膏泥把它包裹起来,以为这样总该没问题了吧。
过了两天,人们打开一看,竹心不嫩黄,竹皮也不再青翠,而且已经变黑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简单的下一个结论似乎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地说,古树叶变黄变黑肯定是与氧气接触和空气中的菌类有关。白膏泥的作用和机理还待进一步探究。
马王堆出土文物要求现代科技与古代科技接轨
关于马王堆学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最为急迫的首先要研究的课题是尸体的防腐保存问题。在地下长“眠”了2000多年的侯夫人重见天日之后,如何将她长久地保存下去?这是一个人们普遍关心而又棘手的问题。
负责侯夫人长期保存课题研究的原湖南医学院院长、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学教授王鹏程先生和他的合作者曾嘉明副教授肯定地说:保存一二百年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当年周恩来总理交办的任务。
1974年初,根据专家们的研究建议,决定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大院内建造一座“地宫”。最初的设计完全按照原墓的样子。建成后是一座四层的房子,其中二层在地下,二层在地上。工程历时半年,最底层是用白砖砌成的,室内一端放置着一座透明的棺材,棺内放着“"侯夫人”,用福尔马林药水浸泡着。另一端收着解剖取出的内脏器官。人们通过第二层的两个长2米、宽1.5米的窗口,可观看"侯夫人的全貌。
王鹏程教授说,"侯夫人需保存在密封、防腐、低温恒温、隔绝有害光照、不移动等5个基本条件下,由于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要防止一切氧化过程。
不久,一座古朴奇特的城池———“仿古汉城”将在马王堆原址建起。
1992年8月15日,中港五方联合投资3亿元建造占地360亩的“仿古汉城”项目签字仪式在长沙举行。当时省长陈邦柱特地出席了签字仪式。整个开发项目包括汉城城建、汉墓展览、仿古宅地以及汉墓中医药、丝织品、工艺品研制中心等10个部分。
1992年10月,投资额为6000万元的第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工程竣工后,侯夫人将迁回这里。
据悉,城池建造完成后,参观的人们将用人民币兑换成西汉古钱币后方可进城。城内先生、小姐一律着西汉古装接待游客。
历史景象将有机会再度重现。
马王堆汉墓在国内外已闻名遐迩。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意大利、日本、泰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都有一批研究人员在孜孜不倦的系统整理研究,先后发表论文和专著有上千篇(部),有的论文和专著已经成为海外汉学研究的必修教材。
马王堆汉墓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光荣使者和媒介。已经先后去了香港、日本、美国和法国等地展出,参观人数累计超过70万人次。
在日本,许多日本人携带家眷,排着长队,在万国博览会缓缓移动,为的是一睹马王堆汉墓的风采。
赴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台北等地的展出也在洽谈之中,有的已经签约。
汉学家们说,他们每天在“自说自话”,即自己和自己说话,这是马王堆研究中一个很具体的课题。他们都将持久地努力下去。因为,破译谜题要比发现谜题更难。
马王堆汉墓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它不仅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