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采石矶的李从嘉还在苦心研制火炮,自第一个大型火炮研制成功,其余型号的二种火炮也相继问世,只需经过最后的实验,确定其性能稳定性,就可以批量生产了,却不想等来大哥李弘翼的一封信。
李从嘉是着实纳闷了,他都已经跑出金陵,更是明说自己已经去修习佛法了,怎么火还能烧到自己呢?看来前世的李煜确实可怜啊!都这样还被逼着走进这样一个政治漩涡,不过李从嘉可不是之前的李煜,他早就打定主意要这个皇位了,只不过是因为这个位子迟早是自己的才没有去争,不过现在李弘翼既然这么想把自己拖下水,那自己就给他好好表演一下,正好这边也快完工了,该要在朝堂之上出现出现,为之后继位做打算了。
李从嘉当即修书数封,一是李弘翼来信之事,将其告知李景遂,并将其来信一同寄去,二是让刘佟将漳泉二州海盐之事让其想办法告知李景遂,但不要透露是自己布局,三是如李弘翼之言,上书李璟,言其战功卓著,当立为太子,四是让林益派人召林仁肇前来相会。
南唐与后周之战,李从嘉一直在寻找自己需要的将领,而林仁肇敢打敢拼,给李从嘉留下深刻的印象,现今火炮研制即将完工,也需军事将领来发挥其威力了。之前虽然已经有林益,但林益毕竟没有经历过战争,而林仁肇则不同,林仁肇戎马一生,虽然一生坎坷,但却不失为名将之称。
金陵城中,李景遂收到李从嘉的来信,颇感意外,李景遂亦是名流雅士,对于自己这个侄子很是喜欢,同时,李从嘉无心权谋,与他并无冲突,所以关系还算亲密,但自李从嘉离开金陵后,李景遂就极少听闻李从嘉的消息,外加战事不休,也就无心理会,只知李从嘉入广济寺修习佛法,却不知现今来信是为何?
李景遂见信封内又有一封书信,并未在意,待看完李从嘉来信,顿时悲愤交加,又急忙拆开另一封信,是李弘翼字迹无疑。李景遂扶额瘫倒,李璟让他主持朝政以来,李景遂事必躬亲,又值南唐新败,惨失江北,国土疆域骤缩,特别是泰州失守,南唐无泰州官盐贩卖,还需向后周高价购买,南唐国库已去十之八九,今战事刚刚平息,千头万绪,都要一一谋划,特别是自己刚刚主持朝政,南唐老臣又多加阻扰,已让李景遂苦不堪言,还未来得及收拾乱局,李弘翼竟然率先发难,幸好李从嘉先与自己知会,否则明日朝堂之上,李弘翼突然提及,自己必无从推脱,适时,将大权旁落。
李景遂速召宋齐丘、冯延巳等人,李景遂虽然不喜冯延巳等人之行径,但值此危难之际,他也顾不上这些了,宋齐丘、冯延巳等人受李璟恩宠,独断专行,与李弘翼有隙,若李弘翼执政,定不会饶恕。自己毕竟刚刚监国,还未来得及培植党羽,现如今自己唯有借其势力,方可与李弘翼一搏。
宋齐丘等人接待李景遂相邀,亦是速速前往,自李璟不事朝纲以来,他们的好日子已经到头了,急需新的朝堂盟友,如今李景遂深夜相邀,定是与萧俨为首的南唐老臣势力有关,自不敢怠慢。
李景遂与宋齐丘等人在书房密谈,无人知道谈了什么,只是双方皆大欢喜,应该是各取所需了。
笠日,朝堂之上,礼部员外郎张泊呈上李从嘉写好的奏折,李景遂昨夜已知,便不意外,同样朝堂之上,分属两派之人都知今日乃是权力之争,对于李从嘉之言,心知肚明,不过一个开端,果不其然。大理寺卿萧俨站出来说道“六殿下上书所言甚是,燕王殿下大败吴越军队以及常州之围,避免我南唐受夹击之势,当赏。今我南唐新败,百姓惶恐,当立储以慰民心,燕王殿下功劳卓著,处事果敢,当为储君。”众人附议。
李景遂虽然料到李弘翼发难会很难办,但却未想到连军中势力也影响如此之大,自己手握南唐兵马大元帅之职十数年,尽不如李弘翼这数年威望之甚,竟有大半节度使上表附议,让李景遂好生意外。
时任宰相冯延巳、右仆射平章事宋齐丘等人上表,“储君之位,乃天下大事,非一人独断尔,今六殿下提议,按宗法制,当由陛下提议,大理寺与礼部共议,三省提名,陛下钦定,才可立下储君,今群臣上表附议,恐有人欲行不轨,臣恳请吴王大人请示陛下,请陛下明示。”
吴王李景遂终于是等到宋齐丘等人言语,当即说道“皇储之位,非我等随言可定,今群臣上书请立太子,非本王所能决断,本王即刻请示陛下。”说完,下令退朝。
李弘翼眉头紧皱,他从李景遂眼中看出了一丝不寻常,同样的,宋齐丘等人竟然也为出言反对,而是提议请示陛下,一切的一切都太反常,让李弘翼感到格外不安。
另一边,李景遂前去拜见李璟,却不说群臣上表欲立皇储之事,只言南唐当前之困局,李璟本就是不欲看到这个局面,才让李景遂主持朝政,现在听到李景遂说这些,顿时心情不畅。李景遂见差不多了,提及群臣提议立储一事,李璟说道“早前在先帝面前,我早已与退身你在父皇面前发誓,兄终弟继,此事无须再提,若无其他事,皇太弟你先行处理朝政吧!朕有些累了。”李景遂起身离去。
值此,又李弘翼发起的一场政治攻势就这样被消弭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