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形式愈发恶劣,但近半年多来的火药研制,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虽然威力已经超出自己的预期了,但始终无法真正运用到军事上,那始终是难解南唐之危局。
随着火药的逐步研制,进一步应用于开采矿石,可谓收货颇丰,短短数月,已经囤积数十吨,这还是因为人力不足,反正这个数量还可以往上翻几番。
唯一令自己感到兴奋的,那便唯有刘佟在泉州制盐,已经取的初步进展,第一个盐田已经开展出来,变成成功的制造出第一批海盐。得到这个消息,总算令李从嘉稍稍缓了一口气,盐田的出现,对于失去泰州盐城的南唐来说,是能够打破北方以盐遏制江南发展的战略举措。无须向北方以重金购盐,将能够为江南财政节省出一大笔资金,到时,对于自己开展诸多事宜都不会那么的举足为艰。
今天,照例回到当涂县去陪周娥皇,自从来到这边,几乎每月,李从嘉都会抽出数日回去陪伴周娥皇,与她交流交流,周娥皇深谙曲乐之道,诸多见解都令李从嘉大为赞叹,同样,李从嘉与后世而来,是正儿八经的音乐学院毕业的,对于乐曲的了解,亦是不低,而且后世一些经典曲目同样是让周娥皇为之钦佩。
今日,他们来到离广济寺不远处的太白楼,太白楼面临长江,背依翠螺山,是一座金碧辉煌,宏伟壮丽的古建筑。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长江三楼一阁”、“中国四大历史名楼”,素有“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称。传说诗仙李白常在此饮酒赋诗,最终醉酒捞月,乘鲸飞天,化为神仙。千百年来,享“满楼风光满楼诗”,“风月江天贮一楼”之美誉。登楼环眺,长江美景,尽收眼底;天门雄姿,依稀可见。
面对如此景色,有有意卖弄的李从嘉缓缓吟出“千古人豪去,空山尚有祠。竹深荒旧径,藓合失残碑。云雨罗文藻,溪泉系梦思。老僧殊未解,犹自索题诗。谪仙栖隐地,千载尚高风。云散九峰雨,岩飞百丈虹。寺僧传旧事,词客吊遗踪。回首苍茫外,青山感慨中。”果不其然,引来周娥皇媚眼连连。
夜里从嘉携娥皇畅游采石矶,行至碎星滩,皓月当空,河水如银,塔影桥身,风轻水吟,碧波搅碎月色,那真是一种极致之美。李白曾即兴留诗一首:“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我来兴唐游,与中更无别。(木卉)木划断云,高峰顶参雪。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后人为纪念李白,将太平桥之下练水中的一片浅滩取名为“碎月滩”。此情此景,李从嘉奏曲,娥皇起舞,欢乐异常。
笠日清晨,刚刚苏醒,就有人来报,昨夜潘佑派人来报,坊室有重大突破。李从嘉欣喜万分,也来不及与娥皇辞行,策马扬鞭,赶往坊室。
不一时赶到坊室,只见众人围在试验场,正在进行武器实验,只见远处一人将手中绳索一扯,场中传来一声巨响,山石土砾横飞,待硝烟散去,原地产生了一个数丈大小的坑。
远处李从嘉见此,大为惊喜,这是地雷研发出来了啊,近一年时间,火药的制作,此刻起将真正可以运用在战争上了。这让他对于自己的未来终于有了一丝的憧憬,他明白,在这一刻起,他是真正可以有一丝底气去对抗后周以及不久即将登临皇位的赵匡胤。
后周伐南唐以来,赵匡胤屡立奇功,如今已经位列节度使之职,用不了多久,赵匡胤将真正取代后周柴荣,进行大一统,每当在战事情报中看见赵匡胤的名字时,李从嘉内心都不由的不安,此刻,他却真正期待着与赵匡胤的交锋,他想看看,是他的现代化装备更厉害,还是他赵匡胤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筹。
李从嘉来到众人处,看着欣喜的众人,不禁露出了笑容。看着诸人,他说道“本殿下此前说过,若研制有功者,有重大突破者,赏银百两,你们有此突破,我也绝不食言,来人,将取银两来,我要犒赏众人。”左右侍从抬来一个箱子。“研制出地雷之人,按例赏银百两,功劳次之,赏钱五十贯,再次之者,赏钱三十贯,其次,为感谢众为之功德,本月工钱全员翻倍。”
众人大悦,齐声高呼“谢殿下”
待众人取完银两,李从嘉将此次发明地雷之人邀入房中询问。“赵明宇,此次地雷研制,你细细说于我听。”他想知道,这个地雷研制关键难点是如何解决的,是否又能进一步改进,要知道,地雷虽然是现代化武器中相对简单,成本也不高的,但却能够给敌军造成相当大的困扰,要知道,在二战时期埋下的地雷,经过几十年时间,依旧可以引爆,二十一世纪以后,国家还专门成立扫雷机构,清扫暗雷,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赵明宇见殿下问话,忙将地雷之巧妙之处一一道来。李从嘉听后,略微沉思,向赵明宇说道“你此次研制的地雷,虽然威力不错,但杀伤力方面还可以加强,还有就是,既然是以绳索拉动,以达到触发引爆的效果,能不能做到压力式的呢?就是埋入地中,如果有人或马匹从上面经过,当有人踩到,就引爆呢?”赵明宇听后,也有些迟疑,不过依旧坚定地回道“禀殿下,可以。”
说完,就欲离开,准备去坊室中开始实验,李从嘉做为现代人,有着领先现代千年之久的火药知识,哪怕是之言片语也可以很好的引领现在的工匠一个发展方向,话不多说,赵明宇又召集众人开始按照李从嘉言语开始研制。
地雷是一种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
地雷
到了明朝初年(14世纪),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1580年,中国明朝名将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钢轮发火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多种地雷的详细记载,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欧洲在15世纪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
19世纪中叶以后,各种烈性炸药和引爆技术的出现,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样化发展,从而诞生了现代地雷。
基础知识
地雷是一种便于制造、廉价高效的武器,可以方便地布置在很大的范围内,以阻止敌人前进。地雷一般是人工埋设,但是也有机械化布雷装置,可以按照特定的间隔,挖地埋雷。地雷通常成群排布,称为地雷阵,目的在于防止或迫使敌人穿越特定地区。另外也可用地雷拖住敌人,直到增援部队到来。目前,地雷的种类达350多种,大体可分为两类:
防步兵(AP)地雷
防坦克(AT)地雷
这两类地雷的基本功能相同,但也有一些关键的区别。防坦克地雷通常体积较大,其内部的爆炸物也是防步兵地雷的好几倍。防坦克地雷中的炸药足以摧毁一辆坦克或卡车,并杀死车内或周围的人。此外,引爆防坦克地雷通常需要更大的压力。这种地雷多数分布在坦克可能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大片空旷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