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来社会最应该提倡的品行”中,父母们最看重的是“责任感”,而中小学生最看重的则是“平等待人”。
2000年6月21日,《中国青年报》的“屋檐下”副刊登载了两个令人吃惊的“14条”,一个是一位名叫晓琴的孩子写的《给妈妈的14条建议》,另一个是张新爱的《给晓琴的14条回答》。
晓琴在《给妈妈的14条建议》中写道:
(1)我需要帮助,同时也需要独立。
(2)为了成长,请允许我犯些错误,让我自己在生活中学会如何生活。
(3)请不要强迫我按照您的模式去生活。
(4)请自觉地保护我的自尊心和隐私权。
(5)如果您想成为我的朋友,那就得放下家长的架子。
(6)请不要拿我当您的出气筒。
(7)宠了我就别说把我宠坏了。
(8)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不要把过去的错误扩大化。
(9)多一些建议,少一些命令。
(10)请不要第一百零一次告诉我某事该怎样做。
(11)我不仅学习您告诉我的东西,还学习您身上表现出来的东西,包括坏的习惯。
(12)我不仅需要爱,还需要学会爱别人。
(13)即使您能帮我做所有的事,也请您把它们留给我自己做。
(14)因为我是菊花,所以请别让我在夏天开花;因为我是白杨,所以请别指望从我身上摘下松子。
张新爱在《给晓琴的14条回答》则表达了另外一种观点。她写道:
我女儿今日给我拿来一份《中国青年报》,特地把6月14日七版上一个叫晓琴的《给妈妈的14条建议》用红笔标出来给我。我思考了一夜,写了这么一份回答。
(1)只有我们的帮助,你才能独立。
(2)你打个碗,可以原谅;你要是说谎,绝对不行。
(3)而你要参考我的“模式”。
(4)父母、儿女都有自尊心;若谈“隐私”,你在18岁前的监护权归父母。
(5)你要先把父母当朋友。
(6)若有故意拿自己儿女当出气筒的人,则是天下最无知的人。
(7)能认识到是我宠坏了你,你就别“坏”了。
(8)犯过的错误决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犯了。
(9)我们确应该注意方法和语气。但,同样一句话,是命令、是建议就看你是怎样理解的。
(10)以后最多说三次。
(11)我已给你讲清楚的、我同时也正改的坏习惯,你决不能有同样的坏习惯。
(12)父母最需要爱。
(13)我累时,确实需要有人递杯茶。
(14)父母不是完人,该你学的,该原谅的,该摒弃的,需思考的是你;还有一句,父母不是“省长”,你的要求,大多是不能满足的。
这两篇短文极其鲜明地表达了两代人的不同视角,真可谓爱恨交织出肺腑,针锋相对上歧路。正因为如此,两个“14条”成了破译代际冲突密码的重要材料。《中国青年报》因此发起“两代人能否沟通”的讨论,一石激起千重浪,引起强烈反响是必然的。
代际沟通是家庭幸福的保障,也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性链条。然而,代际沟通的困难似乎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给晓琴的14条回答》的作者张新爱,并不是晓琴的母亲,但她“思考一夜”写出的“回答”,代表了相当多父母的所思所想。在这爱心、泪水、怒气凝成的14条回答的背后,站着一群焦虑无奈的父母。从他们的角度出发,这14条回答句句情深字字义重。可是,照这14条回答去做,很有可能使代际冲突升级,甚至发生各式各样的悲剧。
譬如,张新爱说:“若谈‘隐私’,你在18岁前的监护权归父母。”这位母亲显然把监护权与隐私权弄混了。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的人身及一切合法权益的监督和保护。在不违法的情况下,父母为未成年人的当然监护人,而国家是未成年人的最高监护人。国家法律早已规定,要“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等等。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约有26%的父母经常偷看孩子的日记和信件,成为代际冲突加剧的显著因素。
归结这场讨论的核心问题,也许是两代人之间的权利之争,即父母的教育权与未成年人的发展权之争。如果再深入下去,就会触及儿童或未成年人是不是真正的人、是否具有同成年人平等的权利等本质问题。
自1992年4月1日对中国正式生效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一出生就是一个权利主体,与成年人一样具有独立的人格。儿童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他们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基本权利。
看到这里,有些父母或许会急了:“你讲这么多儿童权利,孩子还有办法教育吗?”实际上,儿童有权利意识不仅有利于其成长,也有利于教育。假若,从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视角出发,再来细读晓琴的《给妈妈的14条建议》,会不会认为这是一篇现代少年的成长宣言和青春宣言呢?尽管,晓琴用的一些词语可能让某些大人不舒服,但想一想青春期表达思想的特点,难道不可以理解吗?平心而论,作为母亲的张新爱的14条回答是否更多一些“霸气”呢?
1998年,在我和郑新蓉教授主持的全国“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状况”调查中,问卷里设计了一个题目,即在下列16种品行中,“你认为未来社会最应该提倡的品行是什么?”父母们最看重的是“责任感”,而中小学生最看重的则是“平等待人”。父母们的选择令人感动,孩子们的选择是否也值得人们深思呢?晓琴的《给妈妈的14条建议》正是平等意识的产物,这是一代未成年人的诚挚呼声!
这里,我还想为张新爱等父母们讲几句话。信息时代动摇了成年人的权威地位。父母虽有一颗包容一切的爱心,却常常落伍于孩子,需要孩子去理解父母的艰难与深情。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而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基石是平等,除此之外无路可走。
父母们怎样才能和孩子平等沟通呢?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把孩子看成一个具有权利的独立个体。要沟通而不要镇压,给孩子以人格上的尊重,尊重儿童的权利。这样,您才会真正平等地与孩子相处。如果不把孩子看成独立的个体,就随时有可能把孩子当成手中的泥巴捏来捏去。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儿童的成长。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哪有不犯错的?如果父母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并及时对孩子的一些行为给予引导,这将有利于孩子成长。而如果成年人用挑刺的眼光看待一切,那么代际冲突是必然的。
要信任孩子,没有信任就没有平等。父母总爱以“为了孩子好”而宽容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但如果您不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即使您是捧着一颗爱心奉献给孩子,孩子也会感到痛苦。因为这份“爱的奉献”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一位中学生说:“父母们总是自以为是,认为把我们从里到外都摸了个底儿掉,可人是多面性的,不能什么事都用1+1=2来解释的。我觉得有时候单纯的反而是他们,而他们却还在自己织的茧里自得其乐。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悲哀,而这种悲哀是双方面的。”当父母们看到了这样的话,是否真的感到了悲哀?
经常回想一下自己的童年。在神圣的爱的名义下,父母们总是不忘自己的责任,但却往往因此而忘记了自己的童年,忘记了孩子也是需要童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