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
昔有一聚落,去王城五由旬,村中有好美水。王敕村人,常使日日送其美水。村人疲苦,悉欲移避,远此村去。
时彼村主语诸人言:“汝等莫去。我当为汝白王,改五由旬作三由旬。使汝得近,往来不疲。”
即往白王,王为改之,作三由旬。
众人闻已,便大欢喜。
有人语言:“此故是本五由旬,更无有异。”
虽闻此言,信王语故,终不肯舍。
“译文”
从前有一个村子,距离国王住的都城大约有五由旬远。这个村里的水特别好喝,国王就下诏叫村民天天给皇宫送水。村里的老百姓因为这个又苦又累的差役,都想搬走,远远地离开这个村子。
这时村长告诉大家说:“你们不要搬家,我替你们去禀告国王,让他把五由旬的路改为三由旬,让你们能走得近一些,来来回回就不那么疲劳了。”
村长去京城请示了国王。国王采纳了他的意见,把五由旬改做了三由旬。
大家听了都很高兴。可是有人说:“这本来还是五由旬的路程啊!和以前没有什么差别!”
虽然听了这话,但村民们仍相信国王的金口玉言,最终没有离开村子。
“禅心”
生活不存在个人的幻想中,它都是真实的,不会因为你的欢乐和痛苦而有丝毫的改变。
村民们是愚昧的。那条路不管以何种方式来命名,五由旬的长度是丝毫不会改变的。我们欣喜地看到已经有人提出了异议,但是三人成虎,或者说人们更愿意去相信所谓的权威机构发布的言论。人们已经蒙昧到不相信现实存在的地步,过于神化的个人崇拜让他们迷失了自我。这才是最悲哀的事情。
名称只是用来区别物与物之间关系的代号,真正不同的是事物的本质,可是很多人往往被那多彩的名称所迷惑,忘记了或者根本就不想揭开蒙在事物头上的那层面纱。当然,揭开面纱之后,也许会有惊喜,也许会有遗憾。但是,不管你用何种表情来展示你面对本质时的心态,事物并没有因你而做出任何的改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人生观中的大境界。也许我们无法触及圣人的高度,但是当你明白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时候,你就应该学着用更加客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和烦扰。因为当你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时,你才能处于一个旁观者的位置,能更清楚地看到彼此之间的利弊关系,更能辨别出自己走过的脚步和行进的方向。
有位禅师门下有一个小僧的名字叫“恶者”,他想请禅师为他改一个好听的名字,禅师却让他自己到外面找个最吉利的名字。小僧非常高兴,于是出门走街串巷找名字。
一次,小僧看见亲友正在为一个死者送丧,他上前问道:“这个死者叫什么名字?”
送丧的人说叫“有命”。他一听,摇了摇头,又问:“名字叫有命,为何却没命了呢?”
送丧的人嘲笑他:“名字叫有命或无命,人都难免一死,你为何这么糊涂?”
小僧边想边继续往前走,他经过一户富家大庭,却看见大门口跪着一个女仆,主人正在用鞭子抽打她。
小僧见女仆非常可怜,就问主人:“你为何这般打她?”
主人气愤地说:“她借了我的钱不还,我不该打她吗?”
小僧又问:“这女仆叫什么名字?”
主人说:“她叫宝玉。”
小僧又问:“宝玉这名字多吉利。为什么无钱还债,还要挨打呢?”
主人听了讥笑他说:“叫宝玉又怎么样,她还是一个女仆,它与还不还债有什么关系呢?”
在回去的路上,他遇到一个迷路人,他问那个人叫什么名字?那个人说叫“指南”。小僧很是好奇,就问他:“你名为指南,为何也会迷路?”
迷路人哈哈大笑:“名字只不过是符号而已,叫指南难道我就不会迷路了吗?”
小僧无言以对。
最后,他终于抛弃了对名字的执著和偏见,回到禅师身边。师父问他是否找到了满意的名字,小僧懊悔地说:“我不再找了,我还是叫原来的名字吧,它只不过是一种符号而已。”
符号或者代号只是告诉了我们它是这个事物而已,其他信息则一概不是。那些因为名字而产生个人喜好的人是多么愚蠢啊!面对现实,用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所有的快乐和烦忧,那么快乐必将因你而更加快乐,烦忧也必将因你而变得快乐起来。不要在乎世界是什么模样,而应该关注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生活。这才是生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