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都替孩子做了,他干吗还要积极
——把孩子能做的事,交给孩子
玩具你帮孩子收拾,衣服你帮孩子穿,不让孩子做家务,甚至有些父母连孩子的作业都要帮忙写。父母什么都帮孩子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依赖性,觉得不做也没关系,反正父母会帮忙做。
家长代劳,孩子既拖延又没有责任感
9岁的琰琰是个活泼开朗、聪明可爱的小男孩。但他有个小毛病,不仅做事拖延,还经常为自己辩解,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
比如他刚玩完积木,妈妈让他收拾起来,他就会对妈妈说“过一会儿还玩呢”。可是过了一会儿,妈妈发现琰琰并没有收拾,于是再次提醒他,琰琰又争辩说道:“我累了,想休息一下。”
一次,邻居廷廷来琰琰家玩。廷廷走后,妈妈让琰琰收拾玩具,琰琰却和妈妈说,是廷廷玩的,又不是他玩的,凭什么让他收拾。
琰琰妈妈在旁听一次教育讲座后得到了启发,她想到儿子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直到上小学才回到自己身边。在之前的6年时间里,老人事无巨细什么都管,所以让琰琰失去了锻炼的机会。意识到这一问题后,琰琰妈妈采取了补救措施,利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渐渐地,琰琰的“拖延症”好转了。
父母代劳、包办减少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增强了对父母的依赖心,时间一长,还可能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虽然会被爸爸妈妈骂,但只要假装听不到,他们都会代劳的!这样下去,父母越来越累,而孩子也少了很多锻炼机会,做事能力变弱,想快也快不起来了。不难想象,这样的孩子进入社会以后很难把事情做好,而且还会厌烦别人的催促,觉得自己受制于人,认为人家是故意找麻烦的。这样的人,无论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不会有人喜欢。
满足孩子自己做事的愿望,不要打击他的积极性
大部分父母极少给孩子自己做事的机会。比如对于三四岁的孩子,父母会帮他们穿袜子,帮他们擦干身上的洗澡水,还帮他们铺床叠被。毕竟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已经成为父母的习惯。他们担心让孩子们自己做事,会又慢又乱,甚至做不好的时候没准还会大发脾气,把所有东西都弄得一团糟。
然而事实是,三四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发育阶段,他们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父母所认为的那样,他们已经做好了去探索世界的准备。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明显增加,凡事都喜欢说“我能”“我自己来”,他们已经开始喜欢亲自去尝试和体验了。
父母要珍视孩子独立做事的愿望,并抓住这个关键期,鼓励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吃饭、穿衣、叠被、系鞋带、整理图书等。父母注意要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开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如果父母让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事情,他就能够慢慢长成一个有责任感、与人友好合作的孩子。但是,如果父母坚持帮助孩子做每一件事,他就会养成等着别人来做的习惯。
减少过度帮助,帮孩子做事只做一半
一位妈妈在为双脚沾满泥浆的孩子换鞋袜时,只给孩子穿上一只鞋、一只袜子后就走开了。原来,这是妈妈创造的家庭劳动教育法,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只为孩子做一半,另一半则由孩子独立完成。
譬如,孩子的鞋脏了,就手把手教孩子擦亮一只鞋,另一只鞋交给他自己动手擦干净;孩子洗手时,只给他洗一只手,另一只手让他自己去洗,因为这样可以迫使孩子为了使两只鞋一样亮、两只手一样干净而自己动手将另一只鞋也擦亮,将另一只手也洗干净。
这种为孩子做事情就只做一半,剩下的留给孩子自己动手做的教育,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们都喜欢舒适的环境,喜欢尽情享受,愿意被人照顾,感受不动脑筋、不费力气的幸福日子,孩子也一样。所以,家长长期代劳的结果就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疲惫不堪,而孩子则心安理得地等着被照顾,丝毫体会不到家长的辛苦,自己的行为能力也没有得到提高,责任感也没有培养起来,等到必须自己做事情的时候不紧不慢,磨磨蹭蹭。
写给父母的话:学会放手,培养孩子自己做事的习惯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父母急于帮助孩子,什么事情都包办,就会剥夺孩子探索的机会,扼杀他们学习的兴趣,打击他们解决问题的主动性。父母要学会放手让孩子自己成长,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是充满自信的、有魅力的人。那么,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陪伴而非帮助
孩子很多时候想做一些事情,但是因为肢体发育或者表达的欠缺,做起来不是那么完美,于是很多家长就直接帮着做了。这样一来,孩子就养成了遇到事情就请家长帮助的习惯。那么,在家长力所不及的时候,孩子该怎么办呢?
合理运用对比法
这里所说的合理对比,就是巧妙地和别人对比或与自己从前的成绩对比,找进步,找希望。这里所说的对比是比进步,不是给孩子树立模范榜样让孩子去学习。比如让孩子比较,“自己迅速做完事情的感觉,与听着妈妈替你做事情后的唠叨,哪个心里舒服?”“昨天穿袜子,你自己穿一只,妈妈给你穿一只,你比妈妈慢,今天怎么比妈妈快了?”“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越来越棒了?”我们会发现,孩子的积极性能被调动起来,做事情也越来越有热情了。
故意“耍赖”
我们可以学着故意“耍赖”,逼孩子自己做事。“耍赖”可以说是孩子的法宝,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孩子经常这样做,而且屡屡得逞。我们不妨学习孩子,适时运用一下“耍赖法”,会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比如,孩子要穿鞋到外面去玩,这时他会急着催大人快点儿给他穿鞋、系鞋带,这时不妨磨蹭一下,然后再告诉他,一人穿一只,这样分工快。在求得帮助无望的情况下,他也会自己完成的。当然耍赖法要运用得当,不能太随意,不能频繁使用。
另外,我们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情,要逐步进行,不是一下子什么都不管了,走向另一个极端,否则会让孩子不知所措,产生挫败感,从此对做事产生极大的抵触心理,最后可能会自暴自弃,干脆什么都不做了。
孩子知道如果不做事,最后妥协的一定是你
——绝不姑息,学会温柔坚持
孩子在他的房间里写作业,突然跑到妈妈的面前,央求妈妈让他看一会儿动画片。妈妈看到孩子可怜巴巴的眼神心一软,就让孩子看了一会儿,谁知孩子看起来没完没了,迟迟不肯写作业,这时候妈妈只能强制性地关掉电视,连吼带骂地让孩子去写作业。孩子不情愿地回到房间,坐在椅子上磨磨蹭蹭地不想写。第二天,作业写到一半,孩子又跑出来要看会儿动画片……
轻易妥协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懒惰
晚上7点,客厅里满是小汽车、积木和图画。壮壮的妈妈提醒他:“该收拾玩具了!”壮壮每次都找出一大堆不收玩具的理由,比如“我现在太累了,一会儿再收拾”,或者“我还没玩完呢,等会儿”。之后,不管妈妈提醒壮壮多少次,他依然不肯收拾玩具。无奈之下,壮壮妈妈只好帮壮壮把玩具收起来了。后来,每次玩完玩具,壮壮都等着妈妈给他收拾。
很多时候,孩子的态度往往是由家长的态度决定的。我们要认清这样一个道理:一旦已经给了孩子“不行”的答案,就要坚持自己的立场。如果家长总是在孩子乞求、找借口、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妥协,孩子就会知道,妈妈口中的“不行”并不是真的“不行”,仅仅是“可能不行”,而且这种“可能不行”可以迅速转换成“行”,只要他们拼命吵闹就可以达到目的。
孩子会逐渐摸透父母的底线,知道如果拼命吵闹,父母就会妥协,因此会屡次使用哭闹、发脾气的招数。孩子会变得越来越任性,变成一个懒惰、贪婪、虚荣的人。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说“不”
当孩子要看动画片不肯写作业时,当不给孩子买他想要的东西他就在超市不肯走时,你是否会说出一句“算了算了”“下不为例”?
很多父母会想:“暂时满足他的要求,下次不由着他的性子就行了。”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在该拒绝孩子的时候“心慈手软”,孩子就会在这样的“妥协”中放任自己,甚至变本加厉。
父母在孩子面前是最狠不下心的,总是用一句“下不为例”做出妥协,而忘记孩子已经无理要求两回了。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让孩子尝到了一次甜头,后面就没有罢休的时候。
一些原则性的事情,父母坚决不能答应孩子。比如,原本你和孩子约定好放学回家后先写作业再看电视,可是当孩子向你耍赖非要先看电视时,你就必须让孩子明白,无论他怎么闹,这个无理的要求就是不能答应。孩子“碰壁”了一次,会知道耍赖并没有用,那么下次他也不会如此了。对于过分的要求,没有“下不为例”可言。
中国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曾说过,对孩子说“不”的时间要早一点,一定要在孩子6岁之前。我们千万不要以为“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大一点儿再说吧”,其实孩子都很会看眼色,他提出每一个无理要求的时候都是在试探我们的底线。
只要父母的拒绝还没有坚决到让孩子害怕或绝望,孩子就会继续坚持,甚至用哭闹来要挟父母。如果父母非常坚决,孩子就逐渐放弃了自己的任性行为。相反,如果父母妥协了,孩子的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
写给父母的话:不轻易妥协,学会拒绝孩子
家长一定要清楚,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其目的并不是拒绝孩子,而是以拒绝的方式帮助孩子成长。合理的拒绝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大帮助。那么,父母应该以怎样的方式拒绝孩子呢?
拒绝的话语要简洁
拒绝孩子时,父母说话要简洁:“不行,我们已经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须……”如果孩子继续坚持他的无理要求,你要更简洁地拒绝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执拗地哭闹、喊叫,弄得你很难堪,你可以保持沉默,直接抱起孩子回家。
耐心解释你的感受
美国西北大学争端问题专家雷·汤普森教授建议,要向孩子耐心解释家长为什么不让他这么做。比如,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敲饭桌的时候,家长可以说:“这样敲会把饭桌敲坏的,这会让我很伤心。别敲了,好不好?”跟孩子讲道理似乎是徒劳之举,却会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他的行为影响了别人,要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
对同一件事情,拒绝的态度要一致
对于同一件事情,家长的态度要前后一致、始终如一。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情绪波动决定对孩子的态度——心情好的时候一呼百应,心情不好则一律拒绝。这样不仅不会给孩子树立良好的规范,甚至会伤害孩子。
当孩子提出无理要求并索求无度的时候,家长的坚决拒绝也会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他明白,即使拒绝了对方也不会破坏关系,他就会懂得应该对别人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说“不”。
别对孩子的懒惰视而不见
——引起重视,有意识地让孩子远离懒惰
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家务活都不用做,遇事能拖就拖……孩子的懒惰,在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纵容造成的。很多父母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子非常懒惰,但仅仅是嘴上说说,到头来还会替孩子做。这样下去,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一个好吃懒做的人。
孩子的拖延和你的纵容有关
彦彦的妈妈在电话里为彦彦布置了他今天要完成的作业,可是妈妈加完班回到家时发现彦彦已经睡着了,作业却没有完成。这时,妈妈看着睡得正香的彦彦,心软了,她不忍心叫醒彦彦,就让他继续睡着。
对于孩子的“拖延症”,家长们一定不能忽视,不能认为事情不大就可以姑息,这样惯着孩子,其实是害了孩子。
有些家长纵容孩子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孩子自然会越来越懒。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坚持早上7点左右起床,吃完早餐去上学。如果学校离家不远,可以让孩子骑车或步行上下学,这样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不要因为赖床而迟到,这会对孩子的学习习惯造成不良影响,也会让孩子变懒。
你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动手,孩子自然会变懒
现实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只要求孩子努力学习,家里的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做,比如,孩子的房间、书桌、书包全部由父母整理。时间一长,孩子什么也不会,什么事也不想动手,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小懒虫。
久而久之,孩子开始习惯父母为他们安排一切,缺少主见,一切以父母的期望为中心,而父母也心甘情愿地为孩子服务。当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发现孩子变得懒惰,才抱怨:“这孩子怎么这么懒惰!”
其实,孩子天性勤快、喜欢做事,只是慢慢地,这种能力被很多家长扼杀了。从孩子刚学会走路就想摆脱大人的搀扶,可是很多大人怕孩子摔倒,又嫌孩子走得慢,就喜欢把孩子抱起来;孩子在10个月左右就开始想要自己拿起调羹来吃饭,可是很多家长怕孩子将衣服弄脏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让孩子自己吃;孩子每天早上6点多就会醒来,可是很多家长还想多睡一会儿,就要求孩子再睡一会儿……
如果连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扫地、拖地、洗碗、打扫房间等,父母都替孩子做了,那孩子还有什么事可做呢?玩手机、看小说、打游戏,什么能打发时间玩什么。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让孩子远离懒惰,不再拖延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孩子能够独立思考的,应该让他自己思考。”其实,父母们只要肯放开手,就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他们能做许多超乎父母预料的事情。以下这些事情都可以让孩子独立完成——
让孩子自己上学
很多孩子上下学都由父母接送,因为有了父母的接送,所以他们的作息时间变得很不规律,但如果孩子自己上学,就会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作息时间不规律,第二天上学就有可能迟到。在让孩子自己上学之前,家长应该告诉孩子交通安全常识以及路线。如果家离学校不远,还可以让孩子自己走路上学,这样孩子既能锻炼身体,也能养成不依赖他人的习惯。
让孩子自己完成功课
当孩子做完作业,家长会来检查错误,这样有些孩子会不认真做题,因为他们知道反正父母会帮他们检查。所以建议家长让孩子自己检查作业。家长应从中发现哪些作业是孩子能做好的,哪些问题是孩子能够独立思考的,哪些是孩子做不到的,再从中给予孩子帮助。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家长应该要求孩子做好收拾书包、整理房间这类力所能及的分内事,这样更容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也会让孩子更有责任心。
少说多做,培养孩子的自觉性
面对不认真学习的孩子,很多家长都会在其耳边唠叨个没完,这样只会让孩子厌烦。家长在让孩子做事情之前应该向其灌输守信用的观念,让他们懂得应在规定好的时间内做该做的事。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也就有了自觉意识,克制了欲望,培养了控制力、忍耐力、意志力。
改变孩子的懒惰习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父母必须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父母还应特别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衣服乱丢、灶台上积了厚厚的灰尘也懒得去擦的父母,是教育不出勤快的孩子的。父母的过分勤快是孩子懒惰的温床,父母的过分懒惰也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要学做“身懒而心不懒”的父母。
切勿袒护孩子的拖延,觉得他还小
——治疗拖延越早越好,越大越难改
对于孩子的磨蹭,很多父母会以“孩子还小,长大了就好了”为由不进行管教,任由孩子“为所欲为”。然而,如果孩子小时候养成拖延的习惯,父母没有给予及时纠正,孩子长大后就更难改正了。
孩子还小,拖就拖吧
6岁的畅畅是典型的“拖延症”孩子。一次,老师留的作业本该半个小时写完,畅畅花了两个小时也没写完,妈妈看孩子写得太慢,就忍不住帮畅畅写了。第二天畅畅按时交了作业。
畅畅有好几次因为磨蹭导致上学迟到,但是畅畅妈妈到了学校和老师解释说,是因为自己起晚了没能按时叫孩子起床。有时候看到畅畅这么慢,她心里也着急,但是她又安慰自己:“孩子还小,拖就拖吧,长大就好了。”
孩子的拖延,显示了孩子的不情愿。家长若没有察觉到孩子的不情愿,只是硬压着孩子必须完成任务,孩子的不情愿就会不断累积,越来越拖延。比如写作业拖拉,很多家长会帮忙指点,陪着孩子拖延,有的家长还会给老师写假条,为孩子完不成作业找借口。这样下去孩子并不会改掉拖延的习性,而会越来越依赖父母,越来越拖延。
很多家长认为,给孩子讲了道理,孩子保证了下次不再犯,这样还不够吗?不够。小孩子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和积累去明白抽象的道理,即便孩子能把道理说得头头是道,也不过是鹦鹉学舌,并不代表他们真正懂得。
有的孩子听过道理后就“变好了”,常常是因为他特别服从家长或惧怕家长,很少是因为明白了道理并自觉地奉行。讲道理是有必要的,即便他还暂时不懂得,家长也要告诉他原因,告诉他社会的规范或行为准则。
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无论是接受惩罚还是做出补偿,他必须亲自体会,亲自行动,才能印象深刻。
不要把“孩子还小”当作纵容孩子养成坏习惯的理由
父母经常会为孩子找借口——“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一些就会懂事细心了”……对于孩子的种种坏习惯,父母都会以“孩子还小”为理由加以姑息,然而,这种自欺欺人的处理方法才是真正地害了孩子。
孩子小,不懂事,难免会有些坏习惯,但只要家长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孩子一般都会改正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得要懂事明礼。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3~7岁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充满求知欲,观察力、想象力和记忆力快速发展,所以父母和老师的正确引导就更为重要。一个从小蛮横霸道、没有礼貌的孩子,长大后会自然地变成一个谦和有礼的人吗?当孩子进入学校、步入职场,社会当然不会纵容横行霸道的成年人。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纠正年幼孩子的拖延
孩子的拖延大多是没有时间观念造成的。因此应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帮他们养成不拖拉的好习惯。在3岁前的早期教育阶段就要抓紧为他们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避免孩子长大后做事拖延。
出生~1岁
孩子出生1个月后逐渐地适应环境,会随着家长的作息安排而产生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按时睡眠、按时吃奶、按时要人抱起逗乐的习惯。随着月龄的增长,孩子也逐步感知了时间的概念,到了吃奶的时间就会用啼哭来表达饥饿,吃完奶后间隔一定的时间排出尿,又会用啼哭提示家长调换尿布。当他睡足、吃饱后会哭着要求家长抱起逗乐,玩累了又会在固定的时间自动入睡。若是母亲没有时间观念,致使婴儿生活混乱,他们就不可能对时间建立条件反射,也不可能有良好的时间观念。
1~2岁
这段时期,孩子已经能自由行走了,并能用简单的词配合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每到清晨睡醒后,孩子会爬起来要求起床、穿衣;随后指着毛巾要洗脸、洗手;走到桌边要吃早餐;晚上累了会走到床边要睡觉。这时父母可以指导孩子用动作和语言来培养时间观念,这种时间观念形成后,孩子就可以逐步脱离家长的指导,自然地按时做事,慢慢就会养成做事遵守时间、不拖拉的好习惯。
2~3岁
孩子在2~3岁时已经能够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了,这时应该让他们接受时间刺激来锻炼语言能力。例如,教孩子每天早上7点钟按时起床,7点半吃早餐,8点钟上托儿所,下午4点或5点接他回家,6点或6点半吃晚饭,晚上8点半上床睡觉。这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个玩具钟,将指针拨到一定的位置,使他们逐步感知时间和活动的联系,懂得按时作息。
此外,父母还要帮助孩子严格遵守时间。如画图、玩玩具、做游戏等都要按时进行,按时结束。因为一旦松懈,就会拖长时间,使孩子注意力分散,无法很好地完成他应做的事。
父母越勤快,孩子越懒惰
——适当偷懒,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有人说,中国的妈妈是世界上最累的妈妈。早上,她们要为孩子做好早餐,催促他们起床,帮他们整理书包,送他们去上学;下午,接孩子回家,陪他们读书,给他们检查作业、辅导功课……
不是孩子懒,是你不让他们锻炼
辰辰是一个很喜欢“玩”家务的孩子,每次妈妈动手包饺子,他都嚷着要参加,把面团揉得黑乎乎的。辰辰还跟妈妈抢着扫地,却常扫不干净,还把垃圾桶弄翻。一天,妈妈终于按捺不住了,对辰辰怒吼道:“走开走开,再捣乱妈妈就揍你!”终于有一天,辰辰“懂事”了,再也不想插手家务了。妈妈又开始唠叨起来:“这么大了,还要妈妈给你收拾书包!”“瞧你这孩子,这么懒,一点儿也不知道帮妈妈做家务!”
儿童教育专家表示,引导孩子从事家务劳动不在于孩子家务活的轻重、多少,而在于孩子的参与过程。虽然孩子只是做了一些在成人眼里微不足道的简单家务,如整理报纸、买瓶酱油、擦桌子等,但对孩子来说却意义重大。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简单的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而且有利于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
很多家长总是在孩子喜欢做家务的阶段不让他做,等到孩子不想做了,却抱怨孩子太懒。这是天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状况,也是每天都在重复的错误。我们把孩子培养成了甩手掌柜,然后又抱怨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对孩子呵护备至,然后又唠叨他“娇生惯养”;我们帮孩子安排好了一切,然后又说他不独立。
再心疼孩子,也要舍得用孩子
妍妍12岁,长得白白胖胖。妈妈会在每周日下午带她去游泳。游泳后洗澡时,妍妍一动不动站在那里,等着妈妈给擦拭身体。
穿衣服的时候,衣柜里的包被妍妍不小心扯落在地上,地面湿漉漉的,把包弄脏了。还没等妍妍反应过来,妈妈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把包捡起来,嗔怪道:“你看看你啊,一点儿都不中用!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然后她气呼呼地把包里的衣服掏出来,帮妍妍穿上了。
大多数家长不让孩子做家务,因为在他们眼里,孩子的任务只有学习,其他的都不重要。不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他当然什么也不会干,越来越懒惰。这大概就是多数家长口中的“没用”了。
家长会时常走入这样的误区:孩子是需要被呵护的,所以不舍得让孩子做这做那。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是期望成长和被需要的。他们也需要从父母身上感受到被需要、被认可,进而感受到深深的爱意,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知心姐姐”卢勤说:“孩子自己能做的事,就让他自己去做,千万别替他去做。替孩子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的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他们失去实践的机会,你老不放心,什么事都要插手,就等于告诉他‘你不行,我不相信你’。”父母只有舍得用孩子,从小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才会掌握生存的本领,拥有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做一个会“偷懒”的妈妈
只要是蕾蕾力所能及的事情,蕾蕾妈妈都会让她自己做。房间乱了,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整理;做家务时,让她帮忙扫地、擦桌子;晚上睡觉前,让她自己准备第二天需要用到的书本、文具等;蕾蕾写作业时,妈妈也从不陪在旁边看着她;作业写完了,也由她自己负责检查,妈妈只负责签字。
刚开始,蕾蕾很不高兴地对妈妈说:“别人的妈妈都给他们检查作业,你怎么这么懒?”妈妈就对她说:“如果我都给你检查了,你自己还会检查吗?那考试的时候错了,谁来帮你检查呢?平时出小错,考试出大错啊。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负责。”
一个会“偷懒”的妈妈,并不是对孩子全然不管,而是“身懒心不懒”,冷眼旁观,该出手时再出手。妈妈会“偷懒”,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会慢慢地提高,对妈妈的依赖也渐渐减少,妈妈也会越来越轻松。
会“偷懒”的妈妈,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更强。很多孩子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向妈妈求助时,“勤劳”的妈妈会把答案全部说出来。长此以往,孩子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认为“有妈妈在呢,什么也不用担心”,就不会想着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问题,而是等着父母出主意、想办法。
在这个时候,面对孩子的求助,“懒”妈妈会学着“示弱”,不会直接告诉孩子答案,而是鼓励孩子自己开动脑筋想问题,或者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或借助网络解决问题。在“懒”妈妈的引导下,孩子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他们就会更加有成就感,更加自信。
写给父母的话: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做家务
教育专家认为,让孩子从小练习做家务,是家长对孩子从身体到心灵的一系列培养,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做家务呢?
让孩子陪着你做家务
有时候在爸爸妈妈做家务时,有些孩子非但不帮忙,还会黏着父母。这恰恰是引导孩子做家务的好机会,告诉他,如果想跟你待在一处,就必须帮忙,孩子通常都会答应。
观察孩子对哪些家务感兴趣
妈妈在做曲奇饼干或是爸爸在修玩具时,有些孩子会全神贯注地盯着爸爸妈妈干活,这时候父母不妨抓住这个时机,让他加入家务劳动中。
让孩子自己选择做哪些家务
很多父母让孩子做家务,孩子表示不愿意,可能是刚好这种家务孩子不喜欢做。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这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利,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工作。
大人轻松应对的家务,在孩子眼里有可能是大难题,所以爸爸妈妈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让孩子知难而退。如果孩子刚开始做得不到位,爸妈们也不要训斥他,告诉孩子问题出在哪里,并给出优化的方法。
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下,孩子只能用拖延来反抗
——有参与感,孩子才有主动性
“不要自己倒水,小心烫手!”
“这不需要你操心,你管好学习就行了!”
“听我的,别自己瞎弄!”
“都说了不让你这样干!”
……
这些发号施令的话,家长们经常脱口而出,但正是家长们过多的控制才让孩子习惯拖延。
你觉得孩子还是任由摆布的好?
冉冉妈妈在豆瓣的一个亲子交流小组中抱怨,现在养个孩子太不容易了,本来以为3年不上班把最初的几年度过就省心多了,没想到长大了更操心,还不如孩子小时候任由摆布呢。冉冉妈妈每天要花几个小时陪读,孩子拖拖拉拉,注意力一点儿都不集中,冉冉妈妈看着他那样有时候特别想暴揍他一顿,如果再这么下去冉冉妈妈就要崩溃了。
心理学家分析,凡事都会拖延的孩子,往往有控制欲很强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这些父母总是不断地“督促”和“强制”孩子完成既定目标,很少给孩子选择的机会。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很无助,只能将拖沓作为无意识的隐性对抗方式,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我斗不过你,但是可以拖”,并由此强化了自己的拖拉行为。
在强势父母的控制下,孩子往往没有自由。一个孩子没有了自由也意味着失去了选择权,一个长期处在被动中的孩子也就很难为这些被动选择的事情负起责任。他会觉得完成作业绝大部分是父母的事情,跟自己关系不大,也就越来越缺乏主动性,最后会越来越难完成作业。
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提升参与感
不管在工作或者学习中,喜欢发号施令的人往往都不讨人喜欢。只有当你从心底把自己当作团体一分子的时候,才会真心为你的团体去努力。这个团体也许是你的家庭,也许是你的单位……
对于孩子也是一样,比如,你每天只知道催促孩子写作业,那么在孩子心里,做作业只是在完成老师的要求而已,孩子内心往往抱有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
只有当孩子从心底认同自己是完成作业这项任务的一分子,并且是最重要的主体时,他的大脑才会输出积极主动的信号。换句话说,只有这样,他才会有意识去主动完成作业。
因此,父母不要剥夺孩子的参与感,不要事事帮孩子拿主意,虽然这样做为孩子提供了比较优越、舒服的环境,却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性。一旦孩子的依赖行为成为习惯就很难改掉。父母可以在孩子有了“我愿意做、我会做”的表示时,就让孩子在限定的范围中进行一些选择,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冰激凌的口味,自己决定做作业的时间,自己选择要买的玩具,父母只做正确的引导。随着孩子的成长,父母逐步放权,等他们成年后,就可以完全让他们自己拿主意,自己对自己负责。
写给父母的话:让孩子参与到和其相关的事情的决定中
孩子的主动性往往是从兴趣出发的,如果我们替孩子做出的选择并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他就会很容易厌倦,缺乏坚持的动力,而如果是他经过考虑后自己做出的选择,他会更认真地对待,坚持的时间也会更长,更容易成功。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会让孩子有参与感和主动性呢?
让孩子自己决定写作业的时间
在和孩子沟通时,父母应该尽量把祈使句换成疑问句,比如,把“先去写语文,写完语文再写数学”换成“你想先写什么”,把“吃完饭了,赶紧去写作业”换成“我们现在吃完饭了”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由被动接受转换成主动思考。
和孩子共同制订学习计划
父母可以选择周末或晚上的空闲时间,和孩子一起制订学习计划。对于计划的每一部分,父母都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认真聆听孩子这样制订的原因。如果孩子有好的想法,父母也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表扬。制订计划的过程有利于孩子自我意识的激发和参与感的培养,孩子也就更愿意自觉地去执行。
让孩子自己制订目标和奖惩规则
让孩子自己制定目标的好处是,孩子会更有参与感,当他们完成任务时会更有成就感。目标的制定可以从短期目标开始,比如认真完成作业、不磨蹭、作业正确率高等;也可以从中期目标开始,比如期中考试成绩、1个月内做作业的认真度;也可以从长期目标开始,比如学期末的进步、成绩的提高等。
不管孩子制订什么目标,父母都要充分尊重并加以帮助,做一个温和坚定的协助者。家长要根据孩子自己的目标计划和奖惩规则严格执行。针对孩子的进步,及时加以激励;在孩子没有完成计划时,对于他需要承担的责任也不能懈怠。
因为没规矩,所以做什么都拖拖拉拉
——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
很多家长说,我给孩子订的规矩是每天早上7点起床,穿衣、收拾、吃早餐,8点准时出门,可是孩子起床磨蹭、穿衣拖拉、吃饭慢吞吞,8点钟根本出不了门。对于家长订的规矩,大部分孩子都不愿意遵守,家长普遍感到很烦恼。
和孩子一起制订规则,执行起来更容易
沐沐一直是一个非常遵守规则的孩子。当然,规则是他和妈妈一起商议完成的。比如,早上几点几分出门不会迟到,沐沐必须自己算出来。那么几点几分需要起床,起床后多久必须出门,这些问题都是由沐沐自己说了算的。他每天都按这个时间来执行。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年龄小,制订规则是家长的事,孩子无须参与,只要家长把规则直接告诉孩子,让孩子遵照执行就好了。其实,孩子才是活动的主体,如果不尊重孩子的意愿,不考虑孩子的感受,那规则就可能演变成一种强迫命令,甚至成为压制孩子合理要求和愿望的手段。如果家长习惯以权威的姿态指使孩子,孩子就可能产生敌意,甚至挑战家长的权威,故意破坏规则。
执行规则的时候决不允许孩子讨价还价
诚诚和妈妈一起制订的规则包括每天9点钟必须睡觉。一次,妈妈提前15分钟去诚诚的房间,和孩子一起进行睡前亲子阅读。看完第一本,正好9点,妈妈要求诚诚睡觉,诚诚央求妈妈:“书太好看了,我们再看一本吧。”要求了几遍,妈妈心软了,于是又看了一本。
第二本看完,诚诚兴致更浓了,要求妈妈再看一本,表示这绝对是最后一本。于是妈妈又和诚诚一起看了第三本书,等到诚诚终于睡下,已经比规定的时间晚了50分钟。第二天,诚诚故技重演,而且之后的几天里他和妈妈讨价还价的形势愈演愈烈。
孩子对于规定的睡觉时间总是和家长讨价还价,睡觉这件事往往会演变成两种情况:要么家长放弃规矩,睡觉时间由孩子说了算;要么每天讨价还价,最终双方都精疲力竭。
讨价还价的坏处是,规矩的界限被模糊了。如果晚10分钟可以,为什么晚20分钟不可以?如果“准时睡觉”的规矩可以打破,为什么“不要玩电插座”的规矩就不可以呢?
父母是界限的制订者和执行者,在爱的前提下,要坚定地守住这两个身份,而不是让孩子通过对界限的试探,去碰触父母的底线。
写给父母的话:怎样才能有效地让孩子执行规则
执行规则不是一成不变地固守规则,并将规则凌驾于孩子的情绪、接受程度和真实需要之上。孩子执行的规则是有弹性的,父母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孩子的状态去把握规则执行的严格程度。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有效地执行规则呢?
家长的规则意识清晰
当家长丝毫不为“要给孩子自由还是规则”“是否要执行规则”这些问题困扰,而是温和、坚定地执行规则的时候,孩子一定会特别遵守规则。
孩子的规则意识清晰
家长要清楚地向孩子,尤其是较小的孩子清楚地解释规则。例如,告诉一个刚会爬的孩子“我们不要碰插座,因为有可能会被电到”。即使他不理解你的话,当你把他的手从插座上拿开时他也能明白你的意思。当孩子自己明确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时,他绝对不会因为某个问题跟你讨价还价。
适当采用自然惩罚法
当家长提醒孩子执行规则无效时,就需要家长坚决、冷静地执行惩罚方案。我们不需要反复警告,只要孩子不肯执行规定,就及时施加惩罚。如果孩子发脾气,我们可以让他面壁思过。如果我们着急去上班,不方便惩罚的话,就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的后果。
另外,规则一旦制订,就应该以书面的形式加以明确,而不仅仅是口头协议。因为人的记忆是有时效性的,如果没有书面文字,很容易忘记,从而导致规则变来变去,孩子也不知道到底该按什么标准遵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