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40900000041

第41章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致诸弟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正月二十三日接到诸弟信,系腊月十六日中省城发,不胜欣慰。四弟女许朱良四姻伯子孙,兰姊女许贺孝七之子,人家甚好,可贺。惟蕙妹家颇可虑,亦家运也。

六弟、九弟今年仍读书省城,罗罗山兄处附课甚好。既以此附课,则不必送诗文于他处看,以明有所专主也。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只,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①,则大不可。罗山兄甚为刘霞仙、欧晓岑所推服②,有杨生(任光)者,亦能道其梗概,则其可为师表明矣,惜吾不得常与居游也。在省用钱,可在家中支用(银三十两,则够二弟一年之用矣,亦在吾寄一千两之内),予不能别寄与弟也。

我去年十一月二十日到京,彼时无摺差回南,至十二月中旬始发信,乃两弟之信骂我糊涂。何不检点至此!赵子舟与我同行,曾无一信,其糊涂更何如耶?余自去年五月底至腊月初未尝接一家信。我在蜀可写信由京寄家,岂家中信不可由京寄蜀耶?又将骂何人糊涂耶!凡动笔不可不检点③。

陈尧农先生信至今未接到。黄仙垣未到京。家中付物,难于费心,以后一切布线等物,均不必付。九弟与郑、陈、冯、曹四信,写作俱佳,可喜之至。六弟与我信字太草率,此关系一生福分,故不能不告汝也。四弟写信语太不圆,由于天分,吾不复责。余容续布,诸惟心照。

兄国藩手具

“注释”

①此眩彼夺:这边眩目,那边也光采夺日,形容贪恋的人欲望没有止境。

②推服:赞许佩服。

③检点:言行谨慎。

“当代阐释”

交友在精不在多

鲁迅曾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朋友之道在于精,而不在于多。一辈子不需要太多的朋友,能有一个能谈知心话的足已。因为一个真正的朋友有双肩让你的泪水湿尽,真正的朋友有你父母的电话在通讯录上,真正的朋友会为你解决困扰。人这一生能有几个一辈子的朋友,真的不需要多,一个足够了。

见异思迁是人容易犯的毛病,在交友中也容易犯这样的毛病。在这封家书中曾氏提出了“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的看法,就是说对待自己的老师和朋友都要专一,求师不专,就会学不好,求友不专,你的朋友也不会真心对你。这里的“专”应该有两方面的理解,首先是数量上的少,其次是交往的亲密。如果一个人仅是热衷于交友的数量,必然就难有精力用心去经营一份友情。

患难见真情。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身边似乎有很多的朋友,但是一旦出现困难、需要别人帮助时,却发现真正能帮助我们的只有少数的几个人,唯有这时候才能认识到平时一同吃喝、一同享乐之人并不能称之为朋友,真正的朋友是永远站在你身后支撑着你的那个人。对于阅历极深的曾氏而言,这些事情是看得非常真切的,所以在他看来,想要在危难时有人协助,平时的交友更为重要,这样也免去了危难之时因认清人心而感慨了。

在这封家书中曾氏就提出了“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的看法,所谓“交不在多, 得一人胜百人;交不在久,得一日喻千古”,无论择师交友,都应该专心去经营,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棰,好像认识好多人,但却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如此即使相识满天下,也是落得相知无一人的境地。

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致诸弟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四月十六日曾写信交摺弁带回,想已收到。十七日朱啸山南归,托带纹银百两、高丽参一斤半、书一包计九套。

兹因冯树堂南还,又托带寿屏一架,狼兼毫笔二十枝,鹿胶二斤,对联条幅一包(内金年伯耀南四条、朱岚暄四条、萧辛五对一幅、江岷山母舅四条、东海舅父四条,父亲横披一个,叔父折扇一柄),乞照单查收。前信言送江岷山、东海高丽参六两,送金耀南年伯参二两,皆必不可不送之物,唯诸弟禀告父亲大人送之可也。

树堂归后,我家先生尚未定。诸弟若在省得见树堂,不可不殷勤①亲近,亲近愈久,获益愈多。

今年湖南萧史楼得状元,可谓极盛。八进士皆在长沙府。黄琴坞之胞兄及令嗣②皆中,亦长沙人也。余续具。

兄国藩手草

“注释”

①殷勤:频繁,反复。

②令嗣(sì):才德美好的儿子。

“当代阐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友当殷勤亲近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语源自晋?傅玄《太子少傅箴》,原文中说:“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意思是说,靠着朱砂的物品会逐渐变红,靠着墨物品会逐渐的变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学好,可以见贤思齐;而接近坏人则很容易使人变坏。生活的环境如同一个大染缸,会将形形色色的人同化于其中。一个人处在修心重德、正气的环境中,他会受到身边人们的言行教化,自觉的约束自己,使自己不断的长進;相反,一个人处在道德颓废、弄虚作假的环境中,他也会受到身边消极观念的影响,使其正邪不分,随波逐流。宋朝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散文和诗词。尤其是他的散文,简洁流畅,丰富生动,富于感染力。欧阳修在颍州府当长官的时候,有位名叫吕公著的年轻人在他手下当行政助理。有一次,欧阳修的朋友范仲淹路过颍州,顺便拜访欧阳修。欧阳修热情招待,并请吕公著作陪叙话。谈话间,范仲淹对吕公著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在欧阳修身边做事,真是太好了。应当多向他请教作文写诗的技巧。”吕公著点头称是。后来,在欧阳修的言传身教下,吕公著的写作能力提高得很快。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刚出生的时候天性本是善良的,人们的性情也很相近,但是因为习染不同就会变得相差的很远。故世人应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交一个道德高尚的好人为朋友,人就能在朋友处获得人格的熏陶,道德的感召,自然是受益无穷。相反,如果交道德低劣、不学无术的人作朋友,那就有可能在损友处受到意想不到的牵连和伤害,甚至误上贼船,无可救药。

所以曾氏在给兄弟们的信中多次不厌其烦地提出“善不吾与,吾强与之附;不善不吾恶,吾强与之拒。”“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良友“不可不殷勤亲近,亲近愈久,获益愈多。”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王朝的兴衰自有天数所定,如果从人为的因素来讲,亲近什么人与疏远什么人也能促成不同的因果关系。敬神敬天、亲近修道与学佛的修炼人,就能种下修炼的机缘;帮助或保护修炼的人就能积大功德而得福报;与坏人为伍的人其结果不言自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世人不可不察之。

“文化常识”

状元

科举考试名列第一者称之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状元起初称为“状头”,原来在唐朝参加考试的士子,经由各州贡送到京城,在应试前需递送“投状”,即类似今日考试报时填写资料的情形一样。考试结束之后,将最高的成绩放在最前面,就叫做“状头”。居首者因曰状头,亦曰状元。

状元就是类似今天高普考的榜首。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鼎之首,亦别称鼎元。目前在史籍中留有名号的状元约有七百多人左右,他们都是在苦读之后,才一举天下知,成为当时科考上的佼佼者。因历朝历代多以文艺及哲理为取才的标准,虽然这些状元中不乏政治家、史学家,但仍以文学家为多。其中较为人知的有,唐代的贺知章、王维、柳公权,宋代的张孝祥、文天祥、吕蒙,明代的胡广、杨慎,清代的翁同龢、张謇等。但古时的状元也不是全部是殿试第一名。唐郑谷及第后,作《宿平康里》诗“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但是郑谷当年是第八名,而不是第一。

明清两代,殿试一二三名,确定其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状元的地位日益特殊,新进状元照例受六品的翰林院修撰。翰林素有“储相”之名,因为这个职位较接近皇帝,升迁的机会比同榜者快。

在清朝的殿试主要以应考者的书法来定优劣,清朝政府原本只是要求试卷形式上的整齐,以利阅卷者评阅考卷。到了康熙年间,中年时的康熙对书法产生爱好之心,于是天下的士子在上行下效的风气下,纷纷勤练书法。而这个风潮对于状元的择取也有莫大的影响力,在康熙三十年,殿试拟吴昺为状元,可是康熙喜欢第二名的戴有祺的书法字,于是戴有祺便成为钦点的状元了。

中国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的刘春霖。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致诸弟

“原文”

澄候、子植、季洪三弟足下:

自四月二十七日得大考谕旨以后,二十九日发家信,五月十八又发一信,二十九又发一信,不审俱收到否?二十五日接到澄弟六月一日所发信,具悉一切,欣慰之至。

发卷所走各家,一半系余旧友,惟屡次扰人,心殊不安。我自从已亥年在外把戏,至今以为恨事。将来万一作外官,或督抚,或学政,从前施情于我者,或数百,或数千,皆钓饵也。渠若到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十,尚不足满其欲,故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的便益①,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将来若作外官,京城以内无责报于我者。澄弟在京年余,亦得得略见其概矣。此次澄弟所受各家之情,成事不说,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彭十九家姻事,兄意彭家发泄将尽,不能久于蕴蓄,此时以女对渠家,亦若从前之以蕙妹定王家也,目前非不华丽,而十年之外,局面亦必一变。澄弟一男二女,不知何以急急定婚若此?岂少缓须臾,恐无亲家耶?贤弟从事,多躁而少静,以后尚期三思。儿女姻缘前生注定,我不敢阻,亦不敢劝,但嘱贤弟少安无躁而已。

成忍斋府学教授系正七品,封赠②一代,敕命③二轴。朱心泉县学教谕系正八品,仅封本身,父母则无封。心翁之父母乃貤封④也。家中现有《搢绅》,何不一翻阅?

牧云一等,汪三入学,皆为可喜。啸山教习,容当托曹西垣一查。

京寓中大小平安。纪泽读书已至“宗族称孝焉⑤”,大女儿读书已至“吾十有五⑥”。前三月买骡子一头,顷赵炳堃又送一头。二品本应坐绿呢车,兄一切向来俭朴,故仍坐蓝呢车。寓中用度比前较大,每年进项亦较多(每年俸银三百两、饭银一百两)。其他外间进项尚与从前相似。

同乡诸人皆如旧。李竹屋在苏寄信来,立夫先生许以乾馆。余不一一。

兄国藩手草。

“注释”

①便益:即便宜,小利益。

②封赠:封建时代推恩臣下﹐将官爵授予其父母。父母存者称封﹐死者称赠。

③敕(chì)命:帝王的诏令。

④貤(yí)封:旧时官员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

⑤宗族称孝焉:《论语?子路第十三》

⑥吾十有五:《论语?为政第二》

“当代阐释”

不占别人半点便宜

俗语说,人情是笔债。你占了别人半分便宜,你就欠了别人半分人情,这种人情是必须要有所回报的,而这回报就有可能破坏自己的原则,危害自己大的利益,可谓得而不偿失也!因此,人生在世,要想有所作为,与人交际时就不能占人半点便宜,宁肯人负我,不肯我负人,要拒绝诱惑,时刻保持头脑清醒,这样才能做到无欲则刚,才能保持住很好的名声,而不会轻易失足。

明代人杨继盛曾经在临终前给他儿子的遗嘱中写道:“宁让人,勿使人让;吾宁容人,勿使人容;吾宁吃人亏,勿使人吃吾之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吾之气。人有恩于吾,则终身不忘;人有仇于吾,是即时丢过。”这既是箴言,也是苦药,更是一个临终老人对人性的彻悟,蕴藉着多么丰富的人生奥义。

曾氏对人性的理解比杨继盛还要深刻。如同他在家信中提到的“从前施情于我者,或数百,或数千,皆钓饵也。渠若到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十,尚不足满其欲,故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的便益①,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将来若作外官,京城以内无责报于我者。”他认为,从前那些施恩于我的人都是另有所图,少则数百,多则数千,不过都是钓饵耳。将来万一我做了总督或者学政,不理他们吧,失之刻薄,理会他们吧,即使施一报十,也不能满足他们的欲望。正是出于这种理解,曾氏在京城八年,从来不肯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不肯占人半分便宜。也许处身官场的人,没有不同意其说法的,这固然包含着对占便宜失身失节的领会,但更多的是一种怕麻烦的心理,总是担心应接不暇,纠缠不断。他是一个精明人,当然想到了这一点。

总之,占便宜,无论哪一种形式,哪一种性质,哪一种目的,都可以一言以蔽之:便宜好占,或者难堪,或者麻烦。正是依据这种“不占人半点便宜“的处世哲学,曾氏能做到无欲则刚,处处拒绝利的诱惑,而终成一代名臣。

咸丰四年十月二十二夜致诸弟

“原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胡二等于初一日到营,接奉父大人手谕及诸弟信,具悉一切。

兄于二十日自汉口起行,二十一日至黄州,二十二日至堵城。以羊一豕一,为文祭吴甄甫师。二十三日过江至武昌县。二十四在巴河晤郭雨三之弟,知其兄观亭在山西,因属邑失守革职,雨三现署两淮盐运使。二十九日至蕲州,是日水师大战获胜。初一、初四、初五陆军在田家镇之对岸半壁山大战获胜。初九、初十水师在蕲州开仗小胜。十三日水师大破田家镇贼防,烧贼船四千余号。自有此军以来,陆路杀贼之多无有过于初四之战,水路烧船之多无有过于十三之役。现在前帮已至九江,吾尚驻田家镇,离九江百五十里。陆路之贼均在广济、黄梅一带,塔、罗于二十三日起行往剿。一切军事之详,均具奏报之中。兹并抄录寄回,祈敬呈父大人、叔父大人一览。

刘一、良五于二十日至田家镇。得悉家中老幼均吉,甚慰甚悉。魏荫亭先生既来军中,父大人命九弟教子侄读书,而九弟书来坚执不肯,欲余另请明师。余意中实乏明师可以聘请。日内与霞、次及幕中诸君子熟商,近处惟罗研生兄是我心中佩仰之人。其学问具有本原①,于《说文》、音学、舆地②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亦皆讲求有年。吾乡通经学古之士,以邹叔绩为最,而研生次之。其世兄现在余幕中,故请其写家信,聘研生至吾乡教读。研兄之继配陈氏,与耦庚先生为联襟③。渠又明于风水之说,并可在吾乡选择古地。但不知其果肯来否?渠现馆徐方伯处,未知能辞彼就此否?若果能来,足开吾邑小学之风,于温甫、子植亦不无裨益。若研兄不能来,则吾心中别无人。植弟坚不肯教,则乞诸弟为访择一师而延聘焉为要。甲三、甲正可同一师,不可分开。科一、科三、科四亦可同师。余不一一,诸俟续布。

兄国藩手草

“注释”

①本原:根底,基础。

②舆(yú)地:地理。

③联襟:夫婿间的相互称呼。

“当代阐释”

择明师以教子侄

韩愈曾经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因此,学习任何学问都应该选择有专精独到能力的明师,不论做学问、学艺和学佛,其道理都是相通的。虽然明师未必出于明师之门,明师门下也未必出高徒,但是追随明师,至少不会指错方向,教错要领,实要比所谓“以盲引盲”来得安全。

“一物不知,儒家之耻”。博学,早就成为中国学人追求的重要目标,也自然成为选择老师时要重点考虑的标准之一。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的基础,古人说:“取法乎上者,仅得其中;取法乎中者,仅得其下。”“学者未必为良师,良师必为学者”广博的文化知识决定着教学实施的广度,教师只有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丰富营养,才能厚积而薄发,才能让学生获益。正所谓“资之深,取之左右而逢其源!”

归纳古人有关教子经验的总结,其中之一就是择师要得人,作为师长首先一个就是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曾氏在为子侄选择老师时,也非常注重这个问题,他想请的老师——罗研生“学问具有本原,于《说文》、音学、舆地尤其所长,而诗、古文辞及行楷书法亦皆讲求有年”,“若果能来,足开吾邑小学之风,于温甫、子植亦不无裨益”。

“文化常识”

小学

“小学”二字最早并不是专指学校的。西汉时称“文字学”称之为“小学”,唐宋以后又称“小学”为自学。读书必先认字,掌握字形、字音、字义,学会使用。周朝儿童入学,首先学六甲六书(六甲指儿童练字用的笔画较简单的六组以甲起头的干支。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所以从前把“文字学”称“小学”,“小学”之名即由此而得。

盖小学者,国故之本,王教之端,上以推校先典,下以宜民便俗,岂专引笔画篆、缴绕文字而已。苟失其原,巧伪斯甚。

——《国故论衡?小学概说》

“小学”开始是指为贵族子弟设置的初级学校,《大戴札?保傅篇》云:“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这类学校要教授学童识字,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段玉裁注云:“国子者,公卿大夫之子弟,师氏教之,保氏养之,而世子亦齿焉。六书者,文字声音义理之总汇也。”有关文字的学问因之渐被称为“小学”。称文字之学为小学始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汉书?艺文志》谓汉法,“太史试学童,能讽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又以六体试之,课最者以为尚书御史史书令史。吏民上书,字或不正,辄举劾。”

咸丰十年七月十五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十三日强中营二勇回,接弟信及各家信。十五早又接弟十一日之信。浮桥办齐,长濠已有八九分工程,甚好甚慰。从此援贼虽至,吾弟必足以御之。冯事,兄处办法与润帅不谋而合,兹将一批一告示付弟览。

翁中丞处复信甚妥,弟意疏疏落落①亦极是。弟总认定是湖北之委员,以官、胡两帅为上司,诸事禀命而行,此外一概疏疏落落。希庵于此等处界限极清,人颇嫌其疏冷。然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之本;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处弟之位,行希之法,似尚妥叶。与翁稿与毓稿均好,近日修辞功夫亦进,慰喜慰喜。

焦君谱序,八九月必报命②。书院图须弟起稿而兄改之,弟切莫咎兄之吝也。弟约初八日专差来,何以至今未到?京货诸件,俟弟处人到,再派人同送。

“注释”

①疏疏落落:表示不与人格外亲近。

②报命:完成任务后回来复命。

“当代阐释”

君子之交需要距离

古人云君子之交谈如水是一句真理。人与人之间,距离太大,就是隔膜、障碍。如果距离太小,又仿佛失去了神秘感,失去了吸引力。就好像对一些太容易得到的东西,我们往往不懂得去珍惜。而对得不到又有机会得到的东西,我们会期待着去争取。在动物园参观,远远看见大老虎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很神秘的美感,可是一旦野兽靠近,就算安全防范做得再好也会让你不寒而栗。人和人之间同样会有一个“安全距离”,如果“安全距离”被破坏,人的心理安全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矛盾也就会如影随形。

朋友之间以诚相待没错,但这并不意味着朋友之间就应该毫无保留,没有一点隐私。在一定的情况下,朋友是最值得信任的,但在有些时候,朋友却也是最危险的人。所以,朋友之间应该时时刻刻保持应有的距离,一旦跨越雷池,受伤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你苦心经营的友谊也会一去不复返的。

古人曰:“与朋友交,敬而远之”,敬也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俗语也说“过近无君子”,“有距离才会有美”,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保持适当的距离,是朋友的距离。换句话说,距离是朋友的氧气。

出门旅游在景点留影时,大多数人会用门匾作背景,并千方百计地突出其特点。这是要把距离拉近,表明自己和那个景点之间的关联。假如这个景点就在自家门口,我们反而忽略了门匾,忽略了特点突出的那一部分。这是要把距离推远,太熟悉了,审美的角度就要变换一下。照相如此,人际交往也是如此。适当的距离,是心灵需要的氧气。氧气没有了,心灵就要窒息。

俗话说,人就像冬天的刺猬,太近了刺人,远了又觉得孤独和寒冷。“在亲密无间中保持距离。”这也许是对距离最好的诠释了。保持距离感决不是设置心灵上的屏障或戒备防线,物理距离也罢,心理距离也罢,决不是感情距离。“距离”没有固定的数字,它因人、因场合而异,掌握了距离这一门学问,我们就学会了尊重和被尊重,就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曾氏赞成老九以疏疏落落的态度与人相处的原则。疏疏落落,即不很亲近,亦不很疏远,不很热火,亦不很冷淡,在不远不近、不冷不热之间。这是一种处世的方式,亦是一种值得借鉴的交往之道!

“国学故事”

伯牙鼓琴遇知音

传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响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成了。”

一天夜里,俞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非常兴奋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后来,钟子期了,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琴。于是“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成为一段佳话流传至今。

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步拨递到二十一夜来缄。李卿云归,又带到十八夜缄。余于初八日交手卷①及日记于杨镇南之哨官萧祥云,不知何以至今未到?应饬杨镇南即将该哨革去。

二十九日记中记作梅之言,不知渠何以全不向余提及。猫面脑之事②,弟克复安庆后,当归家妥办。如洪家执意不肯,只好略略迁改,移于夏家契地③内。但求大致稳妥,不必泥于阴地一线之说,反诒求福太过之讥。

鼎三明年读书,应请先生。余心中无人,请弟与季酌定。朱洪章添两哨,即当批准,弟可先令其速招。鲍镇已奏复勇号,当略高兴。芝生不肯就馆,弟请师,当请严而有恒者,又不专好用自己工夫之人,或请省城朋友亦可。此事关系极大,不可草率。省中间有着名善教书者,却不在学问大也。澄弟信寄阅。

“注释”

①手卷: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

②猫面脑之事:即指其父改葬到台洲猫面脑一处之事。

③契地:承租来的田地。

“当代阐释”

尊师重教,严以择师

杨雄曰:“师哉,师哉,桐之子命也。”即是说,老师啊,老师,你掌握着学生的命运啊。足见古人对择师的重视。

有学者认为,曾氏一门在曾国藩过世的一百多年中始终没有衰败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于教育的重视,曾氏自己也是极看重老师的重要性的,但是他在对如何选则老师的标准上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请师,当请严而有恒者,又不专好用自己工夫之人”,老师可以是“省中间有着名善教书者,却不在学问大也。”

我们可以看出,曾氏所肯定的老师有如下特点:严格、有恒、用心、善教书。

古人在选择老师时,除了考虑老师的学识、品行,最关键的还要考虑老师是否是位“严师”,明代王守仁《严师箴》指出:“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教育最难的是要有严师,教师严格,而讲的道理又具有权威性,教育才能施行。

有恒、用心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这些品质是一个老师应该具备,且要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的,更重要的是如果一个老师每天只想着做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也就是曾氏所谓的“专好用自己工夫”,那对于教育学生之事就不会尽职尽责,对于这样的老师,工作也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

另外,一个老师最重要的特点应该是善于教书,如果你有满肚子的学问,但却不善于表达,不善于把这些知识传递给学生,就好比是茶壶里的饺子,有货倒不出来。这样老师肯定不能称之为一名好老师的。

“国学故事”

严苛的归省禅师

以前有个叫法远的和尚听人说叶县的归省禅师对禅道研究颇深,于是前往拜师取经,当时适逢寒冬大雪,可归省禅师看见跪在雪地里的前来投师的八个人时并没有感动,而是一看到他们就大声地斥骂并驱赶他们走,在他们对斥骂无动于衷时便用冷水泼水他们全身,在寒风潇瑟的冰天雪地里,他们一个个冻得全身冰凉,其中有六个人受不了这种煎熬而愤然离去,只剩下法远与义怀两人仍长跪不起。归省禅师见他们两人仍然不肯走,便更严苛地斥骂,并要用棍棒将他俩赶走,这时义怀受不了也离开了,只剩下法远还跪在那,法远对归省禅师说:“我千里迢迢前来拜师学艺,岂能是被一盆凉水、一顿棍棒就赶走的,如你不收我为徒我就不起来”。归省禅师看到法远如此诚心便同意收留法远。

法远拜师成功并不表示他就可以跟在归省禅师身边静心念佛修炼,他被分配到伙房做饭。有一次,法远没有向常住大师报告就私自取香油煮五味粥给大家吃,此事被归省禅师知道后受到严厉处罚,法远被打了三十香板,并将他的衣物作价赔偿香油钱,更为严厉的是在挨打与赔偿后他还是被归省禅师无情地开除出寺庙。

被赶出寺庙的法远并未灰心,每天仍在寺庙周围徘徊,晚上露宿于寺庙的廊檐下,归省禅师知道后又斥骂于他,说那是寺庙的地方令他按日补偿过夜费,面对这些法远还是未放弃,他每日到街市中诵经化缘来偿还。

没过多久的一天,归省禅师召集寺庙所有僧众开会训示说:“法远是真正参禅悟道的法器”,并派人隆重地将法远请回寺庙,当众给他披上法衣,赠送法号圆监禅师。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归省禅师招收徒弟管理徒弟严苛之极,也正是这种严使其甄选出合格的弟子,如若一开始就将所有投师知人收入寺中,估计其中也有很多人会被其他困难达到,最终也是一事无成,足见“严师”的意义。

同治元年三月初八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火药即日咨请湖北协解五万,不知见许否?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①;求其协助,当亮其力量所能为。弟每求人,好开大口,尚不脱官场陋习。余本不敢开大口,而人亦不能一一应付,但略亮②我之诚实耳。四十万铁究竟有着落否?此时子弹亦极少也。

韩正国、程学启初七日开行,少荃初八早开行,轮船不过三四日可抵上海。余令开字营号补皖勇改淮勇,程云必待沅帅缄谕乃敢改换。亦足见其不背本矣。

广东全省抽厘③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历史中,凡成功者,都是孝顺的典范。且凡成功人士,都是孝顺的典范。专供江浙军饷一摺,本日拜发。大约秋冬以后每月可添银二十万两,春夏则苦不堪言耳。

“注释”

①孚:为人所信服,使信任。

②亮:显示;显露。

③抽厘:即抽取厘金。厘金,是晩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分坐厘﹑行厘两种前者征货物交易税后者征货物通过税。

“当代阐释”

交游当求诚信

诚信是交往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曾氏说“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当你与别人交往时,应该靠诚信使人信服。一个人诚实守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所以,失信于人,无异于丢了西瓜拣芝麻,得不偿失。

古书《郁离子》中曾记载: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木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至。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吧认账了,他只给了渔夫十两金子。渔夫责怪他吧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鱼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吧满足吗?”渔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那富翁后来又一次在那里翻船,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吧算数的人。”于是商人给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渔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人再愿意出手相助。

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说:“世风之狡诈多端,到底忠厚人颠扑不破。世俗以繁华相尚,终觉冷淡处趣味弥长。”意思是说尽管社会上盛行尔虞我诈的风气,但是说到底还是忠厚老实人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腐朽的社会习俗争相以奢靡浮华为时尚,但毕竟还是在清净平淡之中体会到的淡泊趣味更为持久耐长。

这段古训不失为是诚信而高贵的警告。尽管社会上“假”字风行,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丢弃诚信这一做人的美德。诚信不但于整个社会的良性发展有利,也对完善我们自己的品行,是我们能正确与人交往大有好处。

“国学故事”

至诚至信的范式

东汉时,汝南郡的张勋和山阳郡的范式同在京城洛阳读书,是同窗好友,感情非常深厚。学业结束,到了他们分别的时候,两个人都很舍不得对方。张勋站在路口,望着长空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再见……”说着留下了眼泪。范式站在一边也非常伤感,他拉着张勋的手,劝解道:“兄弟,不要悲伤。明年的秋天,我一定去你家拜望你的父母,同你聚会。”如此两人便拜别了。

一年后的秋天,落叶萧萧,篱菊怒放,长空一声雁叫,牵动了张勋的思绪,不由自言自语说:“范式快来了!”于是赶紧招呼母亲还是准备招待客人的饭菜,他的母亲不相信范式真的会来,就对张勋说:“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有一千里的路程呢,你们朋友分别时随口说的一句话怎么能当真呢?”张勋不以为然,对母亲说:“我相信我的朋友一定回来的,因为我知道他是一个至诚至信的人。”张母心中不信,但是拗不过儿子就只好去准备饭菜。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从山阳郡赶到了汝南郡。张母感叹到:“天下竟然真有这么讲信用的人!”范式重信受诺的故事一直为后人传为佳话。

同治三年七月二十四日谕纪鸿

“原文”

字谕纪鸿:

自尔还湘启行后,久未接尔来禀,殊不放心。今年天气奇热,尔在途次①平安否?

余在金陵与沅叔相聚二十五日,二十日登舟还皖,体中尚适。余与沅叔蒙恩晋封侯伯,门户太盛,深为祗惧②。尔在省以谦敬二字为主,事事请问意臣、芝生两姻叔,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十六日出闱,十七八拜客,十九日即可回家。九月初在家听榜信后,再起程来署可也。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此嘱。(旧县舟次)

“注释”

①途次:旅途中。

②祗(zhī)惧:敬惧,小心谨慎。

“当代阐释”

择交是第一要事

朋友交往对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传统的家训中将它提到了“持家莫于择友”的高度。一个人成家立业,逐渐远离父母、老师的教诲后,重要的社会关系就是朋友。人的一生如果结交了好的朋友,就可以患难与共,相互砥砺,不仅可以成为感情的慰藉,也可以成为事业成功的基石。所以,曾氏提出了“择交是第一要事”的训诫。

在这句话中最关键的就在于这个“择”字,因为不是每一个我们身边的人都是值得结交为“朋友”的,

《史记》说:“不知其人,视其友。”实在是经验之谈。因此,虽然你是好人,若是交了坏朋友,也不得不时常防备别人也是把你当成坏人,或是影响了自己的事业,或是无辜的坏了自己的名声。

那么,什么样的人可交呢?古人谈交友不外三个方面,一是贤,一是善,一是好学。

三国时名人刘鼐说:“夫交游之美,在于得贤。”南宋朱熹对他儿子说:“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纪录之;见人好文字胜己者,则借来熟看,或传录之,而咨问之,思与之齐而后己。不拘老少,惟善是取。”明代名人杨继盛这样训谕他的两个儿子:“拣着老成忠厚、肯读书、肯好学的人,你就与他肝胆相交,语言必相逐,日与他相处,你自然成个好人,不入下流也。”曾氏对儿子似乎有更大的期望,他对纪泽说:“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曾氏自己可以说是善于交友的受益者,他的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也可以说是在朋友的的相互砥砺和影响下取得的。因此他深刻地领会到了人生择友的重要性。

所以交朋结友,不可不选而择之。古人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说得至为透辟,不妨录而鉴之。宋人许辈说:“与邪佞人交,如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与端方人处,如炭入薰炉,虽化为灰,其香不灭。”颜之推更是教责后辈:“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薰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洌移默化自然似之……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相关阅读”

(法)莫泊桑:《漂亮朋友》

余华:《兄弟》

七 为官治政

“导读”

曾国藩一生官至总督,由文官带兵将将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满清汉臣第一人,咸丰皇帝赐“勋高柱石”匾。在风雨飘摇的晚清王朝,曾国藩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君王,历时34年。他28岁中进士点翰林;30岁授翰林院的检讨,官品是从七品。他37岁已为从二品的大员。能够有这样的成就,虽然有历史的原因,但是其做官之道是不可不谈的。这在湖南是空前绝后的,在全国范围,这么快速升官的,连他在内也只有三个人。从39岁到42岁,他先后遍兼五部侍郎,本章就是他在“为官治政”方面所做的阐释。

、咸丰元年五月十四日致诸弟

“原文”

澄候、温甫、子植、季洪四位老弟足下:

四月初三日发第五号家信。厥后①摺差不来,是以月余无家书,五月十二摺弁来,接到家中四号信,乃四月一日所发者。具悉一切,植弟大愈,此最可喜。

京寓一切平安,癣疾又大愈,比去年六月更无形迹,去年六月之愈,已为五年来所未有,今又过之。或者从此日退,不复能为恶矣。皮毛之疾,究不甚足虑,久而弥②可信也。

四月十四日考差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经文题“必有忍,其乃有济③,有容。德乃大”,赋得“濂溪乐处”得“焉”字。

二十六日,余又进一谏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其言颇过激切,而圣量如海,尚能容纳,岂汉唐以下之英主所可及哉!余之意,盖以受恩深重,官至二品,不为不尊;堂上则诰封④三代,儿子则荫任六品,不为不荣。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⑤?而皇上圣德之美出于天亶⑥自然,满廷臣工,遂不敢以片言逆耳,将来恐一念骄矜,遂至恶直而好谀,则此日臣工不得辞其咎。是以趁此元年新政,即将骄矜之机关说破,使圣心日就兢业而绝自是之萌。此余区区之本意也。现在人才不振,皆谨小而忽于大,人人皆习脂韦唯阿⑦之风。欲以此疏稍挽风气,冀在廷皆趋于骨鲠⑧,而遇事不敢退缩。此余区区之余意也。

摺子初上之时,余意恐犯不测之威,业将得失祸福置之度外矣。不意圣慈含容,曲赐⑨矜全⑩。自是以后,余益当尽忠报国,不得复顾身家之私矣。然此后摺奏虽多,亦断无有似此折之激直者。此摺尚蒙优容⑾,则以后奏摺,必不致或触圣怒可知矣。诸弟可将吾意细告堂上大人,毋以余奏摺不慎,或以戆直干天威为虑也。

父亲每次家书,皆教我尽忠图报,不必系念家中。余敬体吾父之教训,是以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计此后但略寄数百金偿家中旧债,即一心以国事为主,一切升官得差之念,毫不挂于意中,故昨五月初七大京堂考差,余即未往赴考,侍郎之得差不得差,原不关乎与考不与考。上年已酉科,侍郎考差而得者三人:瑞常、花沙纳、张带是也。未考而得者亦三人,灵桂、福济、王广荫是也。今年侍郎考差者五人,不考者三人,是日题“以义制事以礼制心论”,诗题“楼观沧海日”得“涛”字。五月初一放云贵差,十二放两广、福建三省,名见京报内,兹不另录。袁漱六考差颇为得意,诗亦工妥,应可一得,以救积困⑿。

朱石翘明府初政甚好,自是我邑之福,余下次当写信与之。霞仙得县首,亦见其犹能拔取真士。

刘继振既系水口近邻,又送钱至我家求请封典,义不可辞。但渠三十年四月选授训导⒀,已在正月二十六恩诏之后,不知尚可办否?当再向吏部查明。如不可办,则当俟明年四月升袝恩诏,乃可呈请。若并升袝之时推恩不能及于外官,则当以钱退还。家中须于近日详告刘家,言目前不克呈请,须待明年六月乃有的信耳。

澄弟河南、汉口之信皆已接到。行路之难,乃至于此!自汉口以后,想一路戴福星矣。刘午峰、张星垣、陈谷堂之银皆可收,刘、陈尤宜受之,不受反似拘泥。然交际之道,与其失之滥,不若失之隘。吾弟能如此,乃吾之所欣慰者也。西垣四月二十九到京,住余宅内,大约八月可出都。

此次所寄摺底,如欧阳家、汪家及诸亲族不妨钞送共阅。见余忝窃高位⒁,亦欲忠直图报,不敢唯阿取容,惧其玷辱宗族,辜负期望也。余不一一。

兄国藩手草。

“注释”

①厥(jué)后:那次以后。

②弥:越,更加。

③济:成事,成功。

④诰封:明清对五品以上官员及其先代和妻室以皇帝的诰命授予封典,谓“誥封”。

⑤建言 :通过口头或文章提出的有益的意见。

⑥天亶(dǎn):即指帝王的天性。

⑦脂韦唯阿:比喻阿谀奉承的样子。

⑧骨鲠(gěng):比喻个性正直、刚健。

⑨曲赐:敬词。称尊长的赐予、关照等。

⑩矜全(jīn):怜惜而予以保全。

⑾优容:优厚宽容。

⑿积困:长年的危难。

⒀训导:学官名。明清时府、州、县儒学的辅助教职。

⒁忝(tiǎn)窃高位:谦言愧居高位。

“当代阐释”

关键时刻敢于出手

勇敢是指在困难和险境为完成任务和决定所表现的大无畏精神。具有勇敢品质的人,他们坚信自己事业的正确性,清醒地意识到行为的后果及其价值,愿为事业做出任何牺牲,在关键时刻敢于出手就是一种勇敢的表现。

在曾国藩的处世经中,人们都知道他处处以小心谨慎、谦忍退让、委屈求全作为准则,而不知道他的处事之道中还有另外的重要一条,那就是“敢”字,就是“勇毅”。他的“敢”、“勇毅”虽然体现并不算多,但却往往是用的适时、适机,对以后的成败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封家书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二十六日,余又进一谏疏,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具体地说,当曾氏由内阁学土升为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时,由于洞悉了清代的政情弊端、官场风习、山川形势、民生疾苦与武备弊坏,目睹时局危急而政风颓靡,遂因皇帝下诏求言而勇敢地先后上了几道条陈时务的奏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这道《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文中直率指出如要转变政治风气,培养有用人才,全在皇帝个人的态度。这一道奏疏,不但足以看出曾国藩忠君爱国及有作为、有胆识、有担当的耿直风格,也对他此后的“平乱”事业,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在这道奏疏中,他指出专制政治的最大弊病,就是皇帝自智自雄,视天下臣民如无物。其最后所至,必将是“直言日觉其可憎,妄谀日觉其可亲,流弊将靡所抵止。”然而这些话却不是自矜才智的专制皇帝所乐意听闻的。而且在积威之下,大多数的人为了自保功名富贵,也决不肯把这种逆耳之言向皇帝直说,以免皇帝一旦发怒,自己将顿罹不测之祸。就当时的情形来说,除了曾国藩,也不曾有人上过这样激切亢直的谏疏。所以后人说他有古大臣“亢直之风”。曾国藩这种读书经世的风骨,在这里可以充分看出。

曾国藩所上的这一奏疏,对当时的政治风气、皇帝个性,可以说是痛下针砭。如果皇帝果真因此发怒,曾国藩的命运,真是为不可知之数了。据说咸丰皇帝在初次见到此疏时,确曾大为震怒,将原疏掷之地,并欲将曾国藩重加惩治。幸赖军机大学土祁隽藻一再疏解,咸丰皇帝经过一番深刻的思想斗争之后,才终于为曾国藩忠君爱国的本意所感动,曾国藩之敢言不仅未予加罪,且降旨褒奖,命兼任刑部侍郎。如曾氏在家书中谈到的“余之意,盖以受恩深重,官至二品,不为不尊;堂上则诰封三代,儿子则荫任六品,不为不荣。若于此时再不尽忠直言,更待何时乃可建言?而皇上圣德之美出于天亶自然,满廷臣工,遂不敢以片言逆耳,将来恐一念骄矜,遂至恶直而好谀,则此日臣工不得辞其咎。是以趁此元年新政,即将骄矜之机关说破,使圣心日就兢业而绝自是之萌。此余区区之本意也。现在人才不振,皆谨小而忽于大,人人皆习脂韦唯阿之风。欲以此疏稍挽风气,冀在廷皆趋于骨鲠,而遇事不敢退缩。此余区区之余意也。”

政治家的远见和抱负,在这一些话中已经透露得很清楚了。曾国藩之必能成就日后的事业,于此亦可窥见其端倪。

“文化常识”

考差制度

考差是清代对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的选拔考试。清制,乡试考官届期从京官中差遣,称为“试差”,而对其之选拔考试,即称“考试试差”,简称“考差”。考差乃清代之创制,体现了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各省乡试正副主考官一律由京官担任,这是清初制定的方针,也是自明嘉靖以来的一惯做法。考差沿袭了这一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只有京官才有资格参加考差。

考差的时间,没有严格的规定。具体日期由皇帝颁旨决定。考差的地点,均在宫中殿廷之内,故时人又将此考试称为“廷试”。具体地点,亦无固定。雍正朝是在太和殿;乾隆三年在保和殿,其后多在正大光明殿;嘉庆、道光朝多在上书房,间或在正大光明殿、保和殿、乾清宫;至光绪初又在保和殿。

考差的内容,雍正三年规定为“试以《四书》文二篇”,乾隆时增加排律诗一首。嘉庆二十四年奉上谕:“考试试差人员,自此次为始,《四书》题文两篇内著减去一篇,添《五经》文一篇,仍用五言八韵排律诗一首。著为令。”至此形成定制:“考试试差,钦命《四书》题一道,《五经》题一道,诗题一道。”

考差只进行一天,所有应试差者集中于殿廷考试,自备试卷笔砚,当日交卷,试卷弥封,但不誊录。至于阅卷评定等第,以定去取,则几经变化。所有试卷均由阅卷大臣评阅,并排定名次。有时还将考取名次发单传知本人。一般来说,名次靠前者,多放江南、浙江等省,以至每次差遣时,外问多有猜测。

关于考差的各项规定,至嘉庆时均已成为定制,其后少有变化。而前后表现出的不同,多是执行中的问题。

咸丰七年十月初四日致沅弟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二十二日写就一函,拟交首宅来足带省。二十二夜灯后右九、金八归,接弟十五夜研发之信,知十六日已赴吉安矣,遂不寄首宅信。屈指计弟二十四日的可抵营,二十五六当专人归来,今日尚未到家,望眼又复悬悬。

九月二十四日六叔父六旬晋一冥寿,焚包致祭。科一、科四、科六亦往与祭。关秀姑娘于十九日生子。临三、昆八于十月初一日散学,拟初间即往邹至堂处读冬书,亦山先生之所荐也。枚谷先生十月中旬可散学,亦山先生不散学。科四己读《离娄》八叶,科六读至“点尔何如”,功课尚算有常。家中诸事,弟不必挂虑。

吉字中营尚易整顿否?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阙一不可。弟之综理密微精力较胜于我。军中器械其略精者,宜另立一簿,亲自记注,择人而授之。古人以铠仗①鲜明为威敌之要务,恒以取胜。刘峙衡于火器亦勤于修整,刀矛则全不讲究。余曾派褚景昌赴河南采买白蜡杆子,又办腰刀分赏各将弁,人颇爱重。弟试留心此事,亦综理之一端也。至规模宜大,弟亦讲求及之。但讲阔大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颟顸②,毫无条理,虽大亦奚③足贵?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则器局宏大,无有流弊者耳!顷胡润芝中丞来书,赞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余甚爱之。才根于器,良为知言。

湖口贼舟于九月八日焚夺净尽,湖口梅家洲皆于初九日攻克,三年积愤,一朝雪耻,雪琴从此重游浩荡之宇。惟次青尚在坎?之中,弟便中可与通音问也。润翁信来,仍欲奏请余出东征。余顷复信,具陈其不宜。不知可止住否?彭中堂复信一缄,由弟处寄至文方伯署,请其转递至京。或弟有书呈藩署,末添一笔亦可。李迪庵近有请假回籍省亲之意,但未接渠手信。渠之带勇,实有不可及处。弟宜常与通信,殷殷请益④。

弟在营须保养身体。肝郁最易伤人,余生平受累以此,宜和易以调之也。兹着王芝三赴吉,报家中近日琐事,并问迩好。余侯续具。

兄国藩手草

外澄弟信一件,温弟信一件,绎山写信一件,陈心壶家信一件,京信一件。

“注释”

①铠仗(kǎi):铠甲和兵器。

②颟顸(mān hān):漫不经心的意思。

③奚:代词,什么,何。

④请益:向人请教。

“当代阐释”

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

规模远大,指的是大抱负,大规划,大目标。对于办大事者而言,这好比是旗帜,是方向,它能使人不会满足于小得小成,也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不会被前进路上的各色诱惑所迷惑,一步步地引导你走向辉煌的成功,这是一种豪迈之情。但是要做大事,必须兼有豪迈与细心两种美德。气势豪壮的人,喜欢高瞻远瞩,但如果没有心细周密做依托,就是纯粗,派不上用场。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经验:读书历事之时受到某人某事的触发或激励,会立刻也为自己立下宏伟志愿,更有甚者将名言警句贴在随身可以看到的地方,或者制订好完整详细的计划。然而这些计划与志愿究竟有多少是从翌日开始做起,又有多少能够坚持下去呢?世界上往往有两种不同做事情的人,一种人做什么事都可以做好,而另一种人往往借口小事无需为而大事也未见其成。

东汉陈蕃年轻时,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懒散成性。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到访,看他住房里外又脏又乱,就说:“你家里来了长辈、贵客,也不稍加收拾吗?”陈蕃说:“大丈夫处世,当横扫天下,哪用得着在小小几间屋子上下工夫!”薛勤反问:“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被问得张口结舌,无言以对。从此尽扫狂傲之气,不捐细谨,终于成为东汉声望卓著的学者、官员。可见能扫一屋,方可论理天下。

纵观曾氏一生,几乎时时立志,事事立志,年轻初做翰林时立志,德业惊人,咸丰三年愤走衡阳时立志“打落牙齿和血吞”,终练成湘军。然而在这封家书中,他认为成大事者除了“规模宏大”,即立下远大的人生志向之外,还须具备另一方面的素质:综理密微。即具体细微的行为。

曾氏此言可以分成两个方面去看问题:纵观人的成才路线,步步为行,脚踏实地,铢积寸累,积跬步以成千里;横向看待做事步骤,分毫不乱,丝丝入扣,环环相绕,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而世人多易立下恢弘志愿,一心攀爬向上实则好高骛远,对世情险恶多始料未及,却不如一味向平实处用功,现在经历的点点滴滴将会在个人未来的生命中串联起来,无论好恶臧否。而当时过境迁回首之时,往往感叹,未料当时一切竟会成日后一种冥冥中的谶语。

天下之事难者众,故成功者少。事态往往自成系统,多数人在局外呐喊议论;而部分躬自入局者初担此事时,难于一时困惑摸不着头绪,理不清思路,故而选择放弃;而少数意志坚定者能够挺膺负责,坚持到底,层层斟酌,一丝不苟,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力争处理好事态的每一个细节,推开看似疑局的拦路虎,并且在过程之中受益匪浅,终成大事。

古之有才者不占少数,但并不是所有有才华之人都能成功成仁。根源正在于曾国藩所言“才大器大”“才根于器”,才华能够结合实际,结合适时随境,才能大放异彩,如虎添翼,愈行愈远,愈远愈明。

咸丰七年十二月初六日致沅弟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初四日午刻萧大满、刘得二归,接二十八日来信,借悉一切。吉水击退大股援贼,三曲滩对岸之贼空壁宵遁①,看来吉安之事尚易得手。

二十九日祖母太夫人九十一冥寿,共三十三席,来祭二十一堂。地方如王如一、如二、罗十、贺柏八、王训三、陈贯三等皆来,吉公子孙外房亦来。五席海参、羊肉、蛏蚌。祀事尚为诚敬。初一日,余与轩叔至三亩冲拜三舅婆八十一寿,抬盒一架,因接定二舅爹至腰里住五日。王大诚所借先大夫钱百千,收租十石者十余年,收六石九斗者又已二十年,实属子过于母。澄弟与余商:“王氏父子太苦,宜焚券而蠲免②之。”初三日请大诚父子祖孙来,涂券发还,令元一每年量谷二石以养其祖,量谷二石一斗分济其叔。三房下首培砂工程已办一半余。

日内作报销(其摺稿下次寄吉安)。大概规模摺一件、片三件,交江西耆公代为附奏。兹由萧大满等手带至吉安,弟派妥人即日送江西省城,限五日送到。耆、龙、李三处并有信,接复信,专丁送家可也。

左季高待弟极关切,弟即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距。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

李迪庵新放那中方伯,此亦军兴以来一仅见之事。渠用兵得一暇字诀,不持其平日从容整理,即其临阵,亦回翔③审慎,定静安虑。弟理繁之才胜于迪庵,惟临敌恐不能如其镇静。至于与官场交接,吾兄弟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迪安妙在全不识世态,其腹中虽也怀些不合时宜,却一味浑含④,永不发露。我兄弟则时时发露,终非载福之道。雪琴与我兄弟最相似,亦所如寡合也。弟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绝不发露。将来养得纯熟,身体也健旺,子孙也受用,无惯习机械变诈,恐愈久而愈薄耳。

李云麟尚在吉安营否?其上我书,才识实超流辈,亦不免失之高亢,其弊与我略同。长沙官场,弟亦通信否?此等酬应自不可少,当力矫我之失而另立途辙⑤。余生平制行有似萧望之、盖宽饶一流人,常恐终蹈祸机,故教弟辈制行早蹈中和一路,勿效我之褊激也。黄子春丁外艰⑥,大约年内回省,新任又不知何人。吾邑县运,如王、刘之没,可谓不振;迪庵之简放,可谓极盛。若能得一贤令尹来,则受福多矣。余身体平安。近日心血积亏,略似怔忡之象。上下四宅小大安好,诸儿读书如常,无劳远注。顺问近好。

兄国藩手草

“注释”

①空壁宵遁(dùn):所有的人都乘夜逃跑。

②蠲(juān)免:除去;免除[租税、罚款、劳役等。

③回翔:反复,形容很谨慎的样子。

④浑含:含蓄。

⑤途辙:比喻行事所遵循的途径或方向。

⑥丁外艰:遭逢父亲丧事。

“当代阐释”

难得糊涂

清代画家郑板桥有一方闲章,其中“难得糊涂”四个字一经刻出,便成成了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仿佛有许多人生的玄机一下子从这四个字中折射出了哲学的光辉。于是,世上便有了糊涂哲学。

其实,要做到糊涂其实不易,这不仅需要一定的修养,还需要一定的雅量。曾氏言:“大抵世之乱也,必先由于是非不明,黑白不分,愿诸弟学为和平,学为糊涂。”“迪安妙在全不识世态,一味浑含,永不发露。我兄弟则时时发露,终非载福之道。弟当以我为戒,一味浑厚,绝不发露。”这表现了他的糊涂观。

“糊涂”也有诸多好处。其一,减少不必要的烦恼,在我们身边,无论同学、朋友之间,甚至萍水相逢,不免会产生一些摩擦,引起一些烦恼,如若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往往越想越气,这样很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做到遇事糊涂些,自然烦恼少很多。其二,有利于集中精力工作和学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在个人得失,名誉地位上兜圈子,或把精力白白地浪费在勾心斗角,玩弄权术上,就不利于工作和学习。世上有所建树的人大凡有股糊涂劲儿,古今中外,不乏其例。郑板桥、曹雪芹如此;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亦如此。其三,有利于消除隔阂,以图长远。人生苦短又何必为区区小事而耿耿于怀呢?即使是“大事”,别人有愧与你,糊涂些反而会感动人,从而改变人。

至于官场上的糊涂,那更是一种生存之道,为官之法了。在升任两江总督、统辖苏皖浙赣四省军务后,曾国藩在写给其弟的信中说:“周俊大兄昨来家中,以久试不进,欲投营博一功名。渠若果至吉营,望弟即日填功牌送之,兼送以来往途费。如有机可假,或恰逢克复之日,则望保以从九县丞之类,以全余多年旧好。余昔在军营不妄保举,不乱用钱,是以人心不附,至今以为诟病。近日揣摩风会,一变前志,上次有孙、韩、王之托,此次又有周君之托。”从信中可知曾氏为了“全余多年旧好”,他要弟弟移花接木,“糊涂”地给从未上战场的朋友记功,慷朝廷之慨,送朋友一顶九品乌纱。这时的曾国藩可以说是凭手中权力故意把事情弄得糊涂,以便从中捞好处。

正因为曾国藩懂得糊涂之妙在制作而且身体力行,所以活着时封为一等侯爵,死后又得“文正公”的美谥,只是这种糊涂是否值得宣扬值得我们思考。

咸丰十年七月十二日致沅弟季弟

“原文”

沅季弟左右:

十二早接弟贺信,系初七早所发,嫌到此太迟也。兄膺①此巨任,深以为俱。若如陆、何二公之前辙,则诒我父母羞辱,即兄弟子侄亦将为人所侮。祸福倚伏之几,竟不知何者为可喜也。默观近日之吏治、人心及各省之督抚将帅,天下似无戡定②之理,吾惟以一勤字报吾君,以爱民二字书报吾亲。才识平常,断难立功,但守一勤字,终日劳苦,以少分宵旰③之忧。行军本扰民之事,但刻刻存爱民之心,不使先人之积累自我一人耗尽。此兄之所自矢者,不知两弟以为在否?愿我两弟亦常常存此念也。沅弟多置好官、遴选将才二语,极为扼要,然好人实难多得,弟为留心采访,凡有一长一技者,兄断不敢轻视。

谢恩摺今日拜发。宁国日内无信,闻池州杨七麻子将往攻宁,可危之至!

“注释”

①膺(yīng):担当,接受重任。

②戡(kān):平定。

③宵旰(xiāo ɡàn):指皇帝。

“当代阐释”

刻刻存爱民之心

蔡锷云:“古今名将用兵,莫不以安民爱民为本。盖用兵原为安民,若扰之害之,是悖用兵之本旨也。”一个心怀仁德的将官不只爱兵,也会爱民,而这是更重要的。

荀子认为,亲民、附民是用兵行军之本,“兵要在乎善附民”。可见,荀子对民众的力量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的,他还曾两次用“舟水关系”来比喻民之重要:“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还把民众力量之得失视作邦国强弱存亡的关键:“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因此,君主应爱民、亲民、为民,这样民才能为己用、恳为己死。人民军队战无不胜其实最根本的一条也就是这种亲民爱民而得到了民众拥护。

曾氏也提出,行军之本是“爱民”。他说:“兵法千言万语,一言以蔽之曰:爱民。”他告诫部将说:“总宜时时警省:以爱民为行军第一要义。”他所说的“爱民”就是“不扰民”,他的“八本”格言之一是“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作为军事思想来看,曾氏是从国家、社会的全局看军事,看“爱民”。他说:“凡天之立君,国之设官,皆以为民也。……统兵而不知爱民,即百战百胜,也是罪孽;居官而不知爱民,即有名有位,也是罪孽。”又说:“戒扰民,戒吸烟,勤字,廉字,人生之根本,即我楚师水陆两军之根本也。”他认为,人生之根本,即军事之根本。在他看来,人生的主要内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包括军事在内,所以其根本都是一个。他是从整个人生看军事,看爱民;表现在学问上便是从外礼内仁的统一看军事,看爱民。

这里特摘录他所撰写的《爱民歌》以观其爱民思想: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间去打馆。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总要支账房。莫进城市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人有小事莫喧哗,人不躲路莫挤他。无钱莫扯道边菜,无钱莫吃便宜茶。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啼哭不安居。娘哭子来眼也肿,妻哭夫来泪也枯。从中地保又讹钱,分派各团并各都:有夫派夫无派钱,牵了骡马又牵猪,鸡飞狗走都吓倒,塘里吓死几条鱼。第三号令要严明,兵勇不许乱出营。走出营来就学坏,总是百姓来受害,或走大家讹钱文,或走小家调妇人。……在家皆是做良民,出来当兵也是人。……军士与民如一家,千记不可欺负他。日日熟唱爱民歌,天和地和又人和。

这首歌并不只是唱唱而已的教材,而是列入《营规》的《禁扰民之规》,以军法执行的纪律。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四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接弟二信,因余言及机势①,而弟极言此次审机之难。弟虽不言,而余已深知之。萃②忠、侍两酋极悍极多之贼,以求逞于弟军久病之后,居然坚守无恙。人力之瘁,天事之助,非二者兼至,不能有今日也。当弟受伤,血流裹创,忍痛骑马,周巡各营,以安军心,天地鬼神,实鉴此忱。以理势论之,守局应可保全。然吾兄弟既誓拚命报国,无论如何劳苦,如何有功,约定终始不提一字,不夸一句。知不知,壹③听之人,顺不顺,壹听之天而已。

审机审势,犹在其后,第一无贵审力。审力者,知己知彼之切实工夫也。弟当初以孤军进雨花台,于审力工夫微欠。自贼到后,壹意苦守,其好处又全在审力二字,更望将此二字直做到底。古人云兵骄必败,老子云两军相对哀者胜矣。不审力,则所谓骄也;审力而不自足,即老子之所谓哀也。

药二万、银二万及洋枪一批,日内准交轮舟拖带东下。其余银米子药苦于逆风不能到皖,望弟稳守,不可急于出濠打仗。十月间,吾再添派护军前往助弟。弟之新勇,十月亦可赶到。昨日风雨,余极忧灼也。

“注释”

①机势:局势;形势。

②萃(cuì):聚集,聚拢。

③壹:一概;一律。

“当代阐释”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荀子在《天论》篇中说:期望着时机而等待它,远不如顺应时机而使用它。时机稍纵即逝,逝去就不会再来。

光绪年间,四川盐茶使在赵藩游览武侯祠,追思诸葛亮治军理政功绩时,并联想新任四川总督岑春煊备用武力镇压民众的情况,遂书写“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一联。联语虽意在“讽谏”,但客观上却对诸葛亮一生用兵和施政的功业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认为诸葛亮“治蜀”的特点就是“审势”,即对形势的准确把握。经验证明,只有对形势的特点有了准确的判断之后,才能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否则,不明形势随意施政,则政策如何,都是注定要失误的。

曾氏在指导其弟如何治军是也提出了“审机审势”“审力”的要求。作战时要“审力”,就是做足知己知彼的功夫,治国是要审势,就是要做出适当的判断,制定适宜的政策。

据《战国策》记载:郑国子产患病,对子太叔说:“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意思是说,“我死后,你一定会执掌国政。只有有德行的人能够用宽和的政策来使百姓服从,其次就不如严厉的政策。火猛烈,百姓远远看见就会害怕,所以,很少有人被火烧死;水性柔弱,百姓轻慢而玩弄它,就会有很多人死在水里,所以施行宽政难度大。”子产病了几个月后就去世了。 太叔执掌政事,不忍心施行猛政而用宽政。郑国出现很多盗贼,聚集在萑苻泽中。太叔后悔了,发动步兵去攻打萑苻泽里的盗贼,全部杀了他们。盗贼稍止住了。

可见实施不当的政策最终害的还是百姓。如果打仗的人,能使对方知道自己的错误,知道自己的力量远远不及,使他不战或不敢战,心悦诚服,那么以后就不致再谋反叛乱。如果不审察时势,而一味用严或用宽,都会带来严重后果,都是错误的。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二十三日张成旺归,接十八日来缄,旋又接十九日专人一缄,具悉一切。

弟读邵子诗,领得恬淡冲融之趣,此是襟怀长进处。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上,其志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襟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如李白、韩退之、杜牧之则豁达处多,陶渊明、孟浩然、白香山则冲淡处多。杜、苏二公无美不备,而杜之五律最冲淡,苏之七古最豁达。邵尧夫①虽非诗之正宗,而豁达、冲淡二者兼全。吾好读《庄子》,以其豁达足益人胸襟也。去年所讲生而美者,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一段,最为豁达。推之即舜禹之有天下而不与,亦同此襟怀也。

吾辈现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趣利②,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此中却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余所以令刻“劳谦君子”印章与弟者,此也。

无为之贼十九日围扑庐江后,未得信息。捻匪于十八日陷宿松后,闻二十一日至青草塥。庐江吴长庆、桐城周厚斋均无信来,想正在危急之际。成武臣亦无信来。春霆二十一日尚在泥汊,顷批令速援庐江。祁门亦无信来,不知若何危险。少荃已克复太仓州,若再克昆山,则苏州可图矣。吾但能保沿江最要之城隘,则大局必日振也。顺问近好。

国藩手草

“注释”

①邵雍:北宋哲学家。字尧夫,谥康节。隐居苏门山百源之上,后人称他为百源先生。屡授官不赴。后居洛阳,与司马光等人从游甚密,传说他的卜术很准。

②趣利:追逐财利。

“当代阐释”

锤炼品性,养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无巨大的人格力量,取决于他平时自我修养的功夫;而衡量这种力量的主要标准在他做人有无“浩然之气”上。

曾氏说:“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以诗言之,必先有豁达光明之识,而后有恬淡冲融之趣。”“吾辈既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却须有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

人活着,如果一直浑浑噩噩而不知所谓“豁达光明之识”、“恬淡冲融之趣”为何物,而只是“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趣利”,那是很难做成什么大事的;不但事业做不好,人也活不到应有的程度。

怎样来达到圣贤的境界呢?曾氏极赞孟子养气说和庄子的逍遥说,从中可见他在这两个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养气说是孟子人生修养方法中最有特色的学说,即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的“养气”实际上是—种锻炼人格意志和身体素质的方法,它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使某种意志信念高度集中凝聚,然后让其充沛完满,贯注全身。此时,人的身心成为意志和信念的凝聚体,而意志和信念也找到自己的物质载体。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种充溢着刚性的“力”,这种刚性之力并非来源于人体质的健壮和权势的显赫。身强力壮和位高权重固然有某种威慑力量,但若没有仁义礼智的信念做精神支柱,则不过是“匹夫之勇”和“妾妇之道”而已,因为它们只能让人口服达不到使人心服。

曾氏庄子的逍遥说,认为庄子冲淡、超旷的人生理念与孟子的“浩然之气”有异曲同工之效。他说:因思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到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于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于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睥面,孔、颜、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养浩然之气,做一个心胸豁达的大丈夫,这既是修身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成大事的必备条件之一。当今的成功人士,无不虚怀若谷。但一个豁达的心胸并不是与身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不断的修养与培炼而达到的,这需要我们向以往的圣贤学习,同时也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培育浩然之气!

“国学故事”

易学大师邵雍受《 河图》《 洛书》

邵雍,北宋著名易学家。他早年在苏门山苦读,因为安贫乐道,勤奋好学,渐渐以才学出了名。当时的共城县令姓李,名之才,字挺之,学问广博,专门研究《易经》。他听说邵雍在苏门山苦读的事,大为叹赏,就亲自登上苏门山看望邵雍。

李之才叩门而进,看见邵雍正生火煮饭,手中还拿着书卷。挺之赞叹地说:“早闻你志向专一,以读书为乐,今日一见,果然和此!”邵雍说:“书卷之外,别无乐趣。”挺之说:“你并非读死书之人啊!你觉得物理性命之学如何?”邵雍摇了摇头笑而不答。挺之便起身告辞。

第二天,又有人来敲门,邵雍打开门见外面站着一位差役。没等邵雍开口,差役便问道:“先生可是邵雍邵尧夫?”邵雍点头说:“正是。”差役从身上取下一个布包递给邵雍说:“这是县令大人送给你的,请务必收下。”说完转身就走,等邵雍明白过来,早就没了踪影。

邵雍回到屋中,打开布包一看,是一对瓷猫枕,黑白两色,塑得活灵活现,半卧着身子,眼珠瞪得瞪得溜圆,象在盯着面前的老鼠。这瓷猫枕,既可玩赏,又能做枕头,炎热的夏天要是枕着它睡觉,又凉快,又舒服。

一天晌午,天气闷热,邵雍读书疲倦了,就枕着瓷猫躺下来休息,可两只老鼠乘机出来找食吃,在地上窜来窜去,碰得锅碗瓢盆叮当直响。一会又争起食来,你抢我夺,“滋滋”乱叫。吵得邵雍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实在烦了,腾地坐起来,抓过瓷猫就朝两只老鼠砸去。结果老鼠没砸着,瓷猫却撞在墙上“砰”的一声碎了。奇怪的是从瓷猫的肚子里掉出一张纸条。邵雍下床捡起纸条一看,上面写着四个字:“因鼠而破。”邵雍心想,这字是谁写的呢?莫非是李大人,难道他先知先觉,早就料我要用瓷猫击鼠?这样寻思着,又躺到了床上,把另一只瓷猫拿过来枕上。

可是,等屋里安静下来,那可恶的老鼠又出来作乱。邵雍心里一急,心想索性这只瓷猫也不要了,我倒要看看它里面还有什么名堂。于是抄起第二只瓷猫朝老鼠投去。哗啦啦,瓷猫变成了碎片片,又露出一张纸条,邵雍拿起来一看,也是四个字:“一破再破。”落款是“李挺之。”这下邵雍可给惊呆了,想不到县令大人如此料事如神,看来他的物理性命之学真可谓登峰造极呀!

时隔不久,李之才第二次来苏门山探望邵雍。邵雍恭恭敬敬地把他迎进屋内,忽然双膝跪倒,叩头施礼,说道:“学生不才,愿拜大人为师”李挺之哈哈一笑,扶起邵雍。然后从怀里取出一部《周易》交给他。

从此以后,邵雍专心研读《周易》,简直像中了魔,白天不知吃饭,黑夜不知睡觉。他用小楷把《周易》全部抄写下来,贴在墙壁上,抬头口读,低头默诵,每天重复几十遍。然后逐字逐句,苦心琢磨,心领神会。

有一天挺之询问邵雍可有所悟,邵雍回答说:“仍在雾中。”挺之说:“要洞彻《周易》真谛,不懂象数之学不行啊!”于是把自己珍藏多年的《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图象,拿给邵雍看,邵雍把图打开观察了好久,却茫然不解。挺之就开始给他讲解,并告诉邵雍这些图象,能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阴阳消长,物事变通,无所不包。只要掌握了它就能揽天地于心中,万事自能先知。可惜秦汉以来这些古易图已经鲜为人知了。邵雍问:“那这些易图您是怎么得到的呢?”挺之回答说:“我所珍藏的这些易图源于华山道士陈抟,陈抟传给种放,种放传给河南穆修,我早年曾从穆修求学,便得此真传,如今我把这些图传给你,希望你将其发扬光大。”邵雍听后,激动地说:“学生决不辜负先生厚望!”

自从得到古易图,邵雍更加专心致志,整整三年没有离开苏门山每天闭门观图,探究隐微,洞察奥秘。终于悟得了其中的涵义,掌握了易图的奥秘,创立了先天象数学的体系。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七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二十七日接二十一日来信,具悉一切。

弟辞抚之意如此坚切,余二十二日代弟所作之摺想必中意矣。来信“乱世功名之际尤为难处”十字实获我心。本日余有一片,亦请将钦篆、督篆二者分出一席,另简大员。兹将片稿抄寄弟阅。吾兄弟常存此兢兢业业之心,将来遇有机缘,即便抽身引退,庶几善始善终,免蹈大戾乎?至于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中庸》学、问、思、辨、行五者,其要归于愚必明,柔必强。弟向来倔强之气,却不可因位高而顿改。凡事非气不举,非刚不济,即修身养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巢县既克,和、含必可得手。以后进攻二浦,望弟主持一切,函告鲍、萧、彭、刘四公。余相隔太远,不遥制①也。顺问近好。

国藩手草

弟公文不宜用咨呈②,用咨以符通例。

“注释”

①遥制:在远处加以控制。

②咨呈:旧时公文的一种。用于下级对上级或平行机关之间。

“当代阐释”

功成身退,方可善始善终

一个人的事业、功绩,发展到了非常时期,尤其要知道怎样去妥善对待、处理。及时的引退是保全自己的最佳选择。翻开中国史册,常见这样一些故事:与人相处,共患难易,共成功难,功高震主者更是自身难保。“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在中国历史上是条定律,中国历史中总是在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求取功名是人的追求,特别是身逢乱世,追随一明主,九死一生,功成名就之时,谁能放得下到手的功名利禄。然而功劳大,本领也大,同时威胁也大,创业时本领大是好事,守业时本领大就是威胁,得天下后,一边是抱住权力不想放的功臣,一边是要收回权力的主子,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主子只有杀人了。遇到刘邦、朱元璋这样的主子,只能说命苦,遇到赵匡胤,给你杯酒释兵权,就算是好命了。

这些记载都提醒人们,成功之位不易处,尤其是在握有生杀大权的君王面前,立有盖世之功的臣子更难自安。这种事情发生,是由主客两个方面决定的,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某一方。上司的防范猜疑,同事的眼红嫉妒,属于客观的情形;自我膨胀,不懂进退之道则属主观的原因。曾氏对这种种人性和社会性,看得透彻,透彻到洞若观火的地步。他多次对家人说,自古以来,建立大功又得善终的人不多。

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削平)之,人满则天概之。”曾氏告诫诸弟,天之平人原本无形,必然要假手于人。待到他人来平灭而后才悔悟,就已经晚了。当家运正处于丰盈的时期时,不必等到天来平,人来平,自己应当设法来平。自己平自己不是说自己消灭自己,而是自我限制、自我克制、自我钳制、收敛锋芒、韬光养晦。

同治三年,五十四岁的曾氏,已是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湘军统帅,在经过十几年的千辛万苦后,终于打下南京,取得对太平天国作战的决定性胜利。朝廷在给予封侯之享的同时,对他及其手下的十余万虎狼之师——湘军已经开始高度警惕。与曾氏同处于一个战场的其他将帅,一面颂扬恭维,一面在暗中竭力挑刺,恨不得将他一棍子打死,在九弟及其吉字营忙于抢掠财富,忙于争功的时候,曾氏则在尽力淡化自己头上的光环,缩小中箭的靶的。他主要做了下面五个方面的工作:(1)把功劳归之于先帝、太后和朝廷,归之于协同作战的友军,自己则做事不多;(2)动员牢骚满腹的九弟辞职回家养病;(3)大量裁减湘军,90%裁掉;(4)大撤厘金局;(5)修复江南贡院,收买士人,堵住他们的口。就这样,曾氏及其所代表的湘军集团,较为平安地度过了表面风光内里危机四伏的政治险滩。

或许曾氏的过人之处也正在于此,他即使在尚未完全成功之时也不停地提点着自己的兄弟,该抽身时便抽身,当引退是定引退,如此方能善始善终啊!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二十日接十六日信,二十一日接十一日交雷哨官信,具悉一切。

杏南未愈而萧、伍复病,至为系念。亲兵独到而丁道之匠头未到。丁道以前二年在福建寄信来此,献崩炮之技。去年十一月到皖,已试验两次,毫无足观。居此半年,苟有长技,余方求之不得,岂肯弃而不用。渠在此无以自长,愿至金陵一为效用,余勉许之。至欲在雨花台铸炮,则尽可不必。待渠匠头来此,如需用他物,或可发给,若需锅铁之铸炮等物,则不发也。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往年攻安庆时,余告弟不必代天作主张。墙壕之坚,军心之固,严断接济,痛剿援贼,此可以人谋主张者也。克城之迟速,杀贼之多寡,我军士卒之病否,良将之有无损折,或添他军来助围师,或减围师分援他处,或功隳①于垂成,或无心而奏捷②,此皆由天意主张者也。譬之场屋考试,文有理法才气,诗不错平厌抬头,此人谋主张者也。主司之取捨,科名之迟早,此天意主张者也。若恐天意难凭,而必广许神愿,行贿请枪;若恐人谋未臧,而更多方设法,或作板绫衣以抄夹带,或蒸高丽参以磨墨。合是皆无识者之所为。弟现急求克城,颇有代天主张之意。若令丁道在营铸炮,则尤近于无识矣。愿弟常存畏天之念,而慎静以缓图之,则善耳。顺问近好。

兄国藩手草

弟于吾劝诫之信,每不肯虚心体验,动辄辩论,此最不可。吾辈居此高位,万目所瞻。凡督抚是己非人、自满自足者,千人一律。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不特吾之言当细心寻绎③,凡外间有逆耳之言,皆当平心考究一番。逆耳之言随时随事皆有,如说弟必克金陵便是顺耳,说金陵恐非沅浦所能克便是逆耳。故古人以居上位而不骄为极难。兄又及。

“注释”

①隳(huī):失败。

②奏捷:取得胜利,获得成功。

③寻绎(yì):反复探索,推求。

“当代阐释”

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功与名,是曾国藩一生所执着追求的。他说:“古人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他至死都以自己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而感到惭愧。然而曾国藩是一个饱读历史的人,他非常熟悉历史上因为过于汲汲于名利而丧身败家的先例,并且时时引以为戒。他认为,无论是为人、做官,都不能太贪心,不能太过于执着,人必须懂得知足,在名利问题上,应该学会“尽性知命”。

他在日记中写道:“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所能辨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橫逆之來,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名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他认为由于名利之心太切,世俗之见太重,没有一天是坦坦荡荡地度过的,所以必须从“淡”字上着力。功名富贵一概淡然忘却,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心境自由自在。

同治年间,曾氏的九弟曾国荃一心想得到一个人打下南京的大名,但是打了很长时间,却是孤城难下,外面由此有了很多对曾国荃很不利的说法,湘军内部的矛盾也一天一天尖锐起来,曾国荃十分焦躁,以至生了肝病。曾国藩多次写信相劝。劝他“不要代天主张”,认为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对于名利二字,要看得淡一些才行。他说: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此次军务,如克复武汉、九江、安庆,积劳者即是成名之人,在天意已算十分公道,然而不可恃也。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著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

他告诫老九,即使攻克了南京,也应该明白不要居功的道理,认为“富贵功名,都是人世间的浮荣”,只有“胸襟开阔”,才是“真正的财富”。同治三年六月十六日,湘军最终攻下天京,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镇压了下去。这是曾国藩与湘军苦战多年的结果。然而,曾国藩却在上疏中将攻克南京之功完全归于朝廷,表现得十分理智。

“相关阅读”

周公:《诫伯禽》

爱新觉罗?玄烨(清 康熙皇帝):《庭训格言》

八 统兵用人

“导读”

“大厦非一木所能支撑,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曾国藩提出,“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在延揽、造就人才方面,他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则,他说,“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教、严绳。”在用人上,他指出,“人材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不可眼孔太高,不必拘定一格,要使人人各得显其所长,去其所短。”这些理念对我们今天仍然具有宝贵的借鉴作用。

咸丰七年十月二十七日致沅弟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二十三夜彭一归,接弟十五书,具悉一切。

吉安此时兵势颇盛,军营虽以人多为贵,而有时亦以人多为累。凡军气宜聚不宜散,宜忧危不宜悦豫。人多则悦豫①,而气渐散矣。营虽多而可恃者惟在一二营,人虽多而可恃者惟在一二人。如木然,根好株好而后枝叶有所托;如屋然,柱好梁好而后橡瓦有所丽。今吉安各营,以余意揆②之,自应以吉中营及老湘胡、朱等营为根株,为柱梁。此外,如长和,如湘后,如三宝,虽素称劲旅,不能不侪之于枝叶椽瓦之列。遇小敌时,则枝叶之茂椽瓦之美尽可了事;遇大敌时,全靠根株培得稳柱梁立得固,断不可徒靠人数之多气势之盛。倘使根株不稳,柱梁不固,则一枝折而众叶随之,一瓦落而众椽随之,败如山崩,溃如河决,人多而反以为累矣。史册所载战事,以人多而为害者不可胜数。近日如抚州万余人卒致败溃,次青本营不足以为根株为梁柱也;瑞州万除人卒收成功,峙衡一营足以为根株为梁柱也。弟对众营立论虽不必过于轩轾③,而心中不可无一定之权衡。

来书言弁目④太少,此系极要关键。吾二十二日荐曾纪仁赴充什长,已收用否?兹冯十五往吉,若收置厨下,亦能耐辛苦。凡将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⑤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峙有胆,迪厚有胆有识),四曰营务整齐。吾所见诸将于三者略得梗概,至于善觇敌情,则绝无其人。古之觇敌者,不特知贼首之性情技俩,而并知某贼与某贼不和,某贼与伪主不协。今则不见此等好手矣。贤弟当于此四大端下工夫,而即以此四大端察同僚及麾下之人才。第一、第二端不可求之于弁目散勇中,第三、第四端则末弁中亦未始无材也。

家中小大平安。葛亦山先生回家六日未来,闻其弟喉痛,或未愈耳。科一、科四、科六皆在馆。甲五课之点读尚居安静。弟可放心。尧阶于二十二来,二十八可归。洪、夏所争之地,余意欲买之。以东阳叔祖极称其好,不知可得否。胡润之中丞奏请余率水师东下,二十七日送寄谕来家。兹抄寄弟营一阅。余俟续布。弟初九日所发之信由省城转达者,亦二十七始到也。顺问近好。

兄国藩手草

亦山不在此,命科四等写一禀安帖。

“注释”

①悦豫:喜悦愉快。

②揆(kuí):大致估量现实状况。

③轩轾(xuān zhì):车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这里指优劣的比较。

④弁(biàn)目:清代低级武官的通称。

⑤觇(chān):侦察。

“当代阐释”

将才难得,应懂识别

将才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从历史上来看,往往是“一将难求”,真正的将才决定着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兴衰,所以不能苛求。

唐朝名相狄仁杰也以举贤荐能而名垂青史,尤其是他举用契丹降将的故事,更为时人所称许。李楷固、骆务整原为契丹大将,多次领兵侵扰唐朝边境,骁勇异常,深为唐军将士所忌恨。不久,李、骆两位因形势所迫,率军投降了唐朝。很多唐将主张斩杀二人,以扬国威。狄仁杰却力排众议,说服满朝文武,委任两将以官爵。数年后,李、骆二将奉命领军北伐契丹,两将因熟悉敌情和战术,统率唐军势如破竹,大获全胜。武则天亲自在宫中设宴为两将庆功,此后,李、骆二将赤心效忠唐朝,屡立战功。

将才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基础,历史上因为择将不当而造成战争失败的例子也不胜枚举,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诸葛亮对马谡的误用。

马谡是诸葛亮好友马良的胞弟,史称其人“才器过人”,因而深受诸葛亮的赏识,让他担任参军之职。马谡开始时也的确不负诸葛亮的倚重,在军事上曾屡有建树,如提出“攻心为上”的建议,为诸葛亮“七擒孟获”、顺利平定汉中立下了重大功绩。然而,他毕竟缺乏实践经验,又不听从诸葛亮的指挥,终于造成街亭惨败。

有了这么多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教训,曾国藩选起将来当然更会得心应手,尤其是曾国藩选将与他的相人术相结合,更是神乎其神。在这封家书中,曾氏为帮助初出茅庐的老九遴选将才,传授了自己识拔将才的经验“将才有四大端: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即从知人用人、熟悉敌情、临阵发挥和日常管理四个方面来观察识别将领之才与不才。又特别指出前两点是对较高级别的人而言,而具备后两点的才能的人,即便在低级武官中也有。

在另一封给朋友的信中,曾氏对带兵之人提出了四个方面的要求,即才堪治兵、不怕死、不急急名利、耐受辛苦。又说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三个字。这里所侧重的是将领的个人修养,可以看出曾氏的“将才论”的全面观点。

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致沅弟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正七、有十归,接弟信,备悉一切。

定湘营既至三曲滩,其营官成章鉴亦武弁中之不可多得者,弟可与之款接①。

来书谓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②,此却大不可。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往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我生平坐犯无恒的弊病,实在受害不小。当翰林时,应留心诗字,则好涉猎他书,以纷其志。读性理③书时,则杂以诗文各集,以歧其趋。在六部时,又不甚实力讲求公事。在外带兵,又不能竭力专治军事,或读书写字以乱其志意。坐是④垂老而百无一成。即水军一事,亦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弟当以为鉴戒,现在带勇,即埋头尽力以求带勇之法,早夜孽孽⑤,日所思,夜所梦,舍带勇以外则一概不管。不可又想读书,又想中举,又想作州县,纷纷扰扰,千头万绪,将来又蹈我之覆辙,百无一成,悔之晚矣。

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整顿营规、讲求战守次之,《得胜歌》中各条,一一皆宜详求。至于口粮一事,不宜过于忧虑,不可时常发禀。弟营既得楚局每月六千,又得江局月二三千,便是极好境遇。李希庵十二来家,言迪庵意欲帮弟饷万金。又余有浙盐赢余万五千两在江省,昨盐局专丁前来禀询,余嘱其解交藩库充饷。将来此款或可酌解弟营,但弟不宜指请耳。饷项既不劳心,全副精神讲求前者数事,行有余力则联络各营,款接绅士。身体虽弱,却不宜过于爱惜。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每日作事愈多,则夜间临睡愈快活。若存一爱惜精神的意思,将前将却⑥,奄奄无气,决难成事。凡此,皆因弟兴会索然之言而切戒之者也。弟宜以李迪庵为法,不慌不忙,盈科后进⑦,到八九个月后,必有一番回甘⑧滋味出来。余生平坐无恒流弊极大,今老矣,不能不教诫吾弟吾子。

邓先生品学极好,甲三八股文有长进,亦山先生亦请邓改文。亦山教书严肃,学生甚为畏惮。吾家戏言戏动积习,明年吾在家当与两先生尽改之。

下游镇江、瓜洲同日克夏,金陵指日可克。厚庵放闽中提督,已赴金陵会剿,准其专摺奏事。九江亦即日可复。大约军事在吉安、抚、建等府结局⑨,贤弟勉之。吾为其始,弟善其终,实有厚望。若稍参以客气,将以鼓志,则不能为我增气也。营中哨队诸人气尚完固⑩否?下次祈书及。家中四宅平安。澄弟十四日赴县吊丧。余吾它事,顺问近好。

兄国藩草

“注释”

①款接:款待。

②兴会索然: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③性理:即指宋儒程 (程颢、程颐)朱( 朱熹 )派理学。本于程颐“性即理也”之说。因别于 陆九渊、王守仁“心即理也”之说,故清儒以“性理之学”标举程朱派理学。

④坐是:因是之故,因此。

⑤孽孽: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⑥将前将却:想进又想退。

⑦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⑧回甘:回味甜美,滋味由涩变甜。

⑨结局:结束;收场。

⑩完固:饱满;充沛。

“当代阐释”

体察人才为第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天下无贼》中葛优这么说,当今世界什么最贵?答曰两个字:人才。用人的得失,关系到政治的兴隆,国家的盛衰。古代圣人说:“一人可以兴邦,一人可以败国”。

申子说:“君子要懂得知人的道理,臣子要懂得知事的道理”。然而人才的鉴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孔子以貌取人,失之宰予;以言取人,失之子羽,更何况是常人呢。

大家都熟知,刘邦有一段著名的“三不如”的对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刘邦本一个乡村无赖,他的最大的官职只做到亭长,顶多只相当于现在一个村长,但他却夺取了天下,而出身富贵人家的项羽却丢了天下,这里面的关键在于项羽不会用人,刘邦会用人,而且会用各种不同人才,将他们的才干充分调动出来,服务于自己的大事业,这正是刘邦的成功之处。刘邦所说的,其实也是一切领袖成事的第一秘诀。

刘邦给了我们一个什么启示呢?作为领导者,不一定要有很深的专业知识,但要懂得领导知识,特别是识人用人知识,识人用人知识越精通越好。刘邦是个不爱看书不会武艺的市井之人,但他精通识人用人之术,最后夺取了天下。项羽出身于官宦之家,武艺高强,但他不会识人用人,最后只好演出了一场《霸王别姬》了事。

曾氏的成功之道中极重要的一条,还在于他有杰出的识才用才的本事,首先他对人才非常重视,在写给诸弟的信中可窥一斑:“带勇之法,以体察人才为第一”、“外和军旅,內检琐务,大小人才,悉心体察,庶可补余之短”另外,他善于发现人才,当时人说他善于衡人,尤擅长相士。

曾氏用人的原则是德为主,才为辅,先看德行操守,次看学识,再看才具。他对人才广收慎用,因量器使。识别后,将他们一一合理使用。在识与用之间,他还善于培养人材。他的教育之点立足在褒奖,也就是多用奖励,少用苛责,他有两句名言“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就是在公开场合多多地褒扬下属,私下里在去耐心地教育训诫。在十多年的战争岁月里,曾氏依仗着千万人才成就了大事业,同时,他也通过这些战事培养了一批卓越人才。这批人才,对晚清政治、军事、文化、外交各个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

“文化常识”

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是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和南宋理学家朱熹思想的合称。

程颢、程颐二人曾在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的门下学习,他们的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河南程氏遗书》。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原,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去人欲,存天理”,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他认为,太极是宇宙的根本和本体,太极本身包含了理与气,理在先,气在后。太极之理是一切理的综合,它至善至美,超越时空,是“万善”的道德标准。在人性论上,朱熹认为人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源于太极之理,是绝对的善;后者则有清浊之分,善恶之别。人们应该通过“居敬”、“穷理”来变化气质。朱熹还把“理”推及人类社会历史,认为“三纲五常”都是理的“流行”,人们应当“去人欲,存天理”,自觉遵守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规范。朱熹学说的出现,标志着理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历代统治者多将二程和朱熹的理学思想扶为官方的统治思想,程朱理学也因此成为人们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识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南宋以后6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程朱理学在促进人们的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理、陶冶人们的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它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不少人把程朱理学视为猎取功名的敲门砖,他们死抱一字一义的说教,致使理学发展越来越脱离实际,成为于世无补的空言,成为束缚人们手脚的教条,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从而反映出它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日致沅弟季弟

“原文”

沅、季弟左右:

十九日专弁二人至,接两弟来信、沅附寄润帅信、黄南坡兄信、季附寄汪大锺卷并名单,具悉一切。汪生文果清健,乱后尚能不废学如此,信①不愧大邦之风。另一片信所关甚大。方此军初至东流、众口赞之时,雪琴即有信来,言其勇不可恃②。沅弟平日曾言,造塔者须下一层好,其理至精。将来恐须全行遣散,另招二千人耳。

次青事,须渠来营一次,乃能定案。今天下虽已大乱,而法律不可全废。如普不重惩,即无以服江楚军民之心;重惩普而不薄惩青,即无以服徽人,亦无以服普之心。

澄弟之病,据来信已愈,且言宜服清润之品,不宜补也。左、鲍十七八尚未开仗。润、坡信付还,习字三张批还,卷付还。

“注释”

①信:果真,的确。

②恃(shì):依赖,仰仗。

“当代阐释”

赏罚分明,用人之本

战争需要铁的纪律。要想使得某项主张得以贯彻,必须抓住两点:首先是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申明道理、做法,让人们知道如何行动;其次便要照章办事,如有违抗或玩忽职守者,便拣其首恶者,严加惩治,以收惩一儆百之效。而对执行得好的则需加以表彰与奖励。

奖惩分明是曾国藩用人的一个基本原则。他对部属要求极为严格,尤其是立下的军令,更要求必须做到。他认为“视委员之尤不职者,撤参一二员,将司役之尤不良将,痛惩一辈”,那么“自然人知做慎,可望振兴”。赏罚作为治军的手段,要让士兵和将领们懂得履行职责的重要性,要教育士兵,使之遵守将令。

李元度是曾国藩的“辛苦久从之将”,曾国藩自称与李“情谊之厚始终不渝”,在靖港、九江、樟树镇屡战屡败的艰难岁月中,他一再得到李元度的有力支持,但李元度丢失徽州以后,仍被曾国藩弹劾而去职,咸丰十年,太平军攻徽州。徽州是祁门老营的屏障,徽州得失关系重大,李元度领兵前去救援。因其擅长文学,不精于兵,曾国藩恐其有闪失,特与他约法五章,一再告诫要守住徽州,不得轻易接仗。然而,当太平军李世贤部来攻时,李元度却违反曾国藩“坚壁固守”的指令,出城接仗,结果一败涂地,丢失徽州。曾国藩悔恨交加,为严肃军纪,决定上疏劾之,一班文武参佐群起反对,有人甚至指责他悖离恩义,有失恢宏之气。李鸿章也表示要“率一幕人往争”,但曾国藩仍不为所动。像李元度这样与曾国藩交情深厚,且有过大功的将领一旦违反军令,也丝毫不予姑息,这一轰动事件传出后,众将为之凛然,盖知军法无情,不容苟且。

“国学故事”

赏罚不能各打五十大板了事

康熙用人向来功过分明,一是一,二是二。同时他也不允许手下人在这个问题上模棱两可。

康熙帝晚年,噶礼、张伯行互参案一时震惊朝野,引入瞩目。康熙五十年,江西举行乡试期间,两江民怨沸腾。新任江苏巡抚张伯行上书参劾噶礼的罪行,反被噶礼倒打一靶,扣上了七条罪状。当时,噶礼是满族贵族勋臣,而张伯行则是被康熙誉为“天下清官第一”的名臣。因此,对于此事的处理康熙十分慎重。他先后委派自己信任的尚书张鹏翮、总漕赫寿、尚书穆和伦赶赴江南调查案情。他们摄于噶礼的权势,硬把此案说成是总督与巡抚之间因为关系不和互相寻衅参劾,各打五十大板,貌似公允,实际上则对罪恶昭著的噶礼进行了袒护。这样—来,使本来不复杂的案情,经过他们一查反而难辨是非了。

康熙帝对于自己派出的干员竟出这样的结果,十分失望。为了促成案子的公正处理,他明确表示,自己早就不信任噶礼的操守,而张伯行为官清正,享有盛誉,希望朝臣体会他保全清官的苦心。但是九卿大臣廷议的结果仍是要将两人一一革职。康熙帝对于朝中官官相护的黑幕是洞察明悉的,并且深恐如此偏袒噶礼会激起江南民变。因此,康熙帝对九卿大臣们说:“张伯行居官清廉,人所共知,其家也殷实。朕巡河工时,适彼为按察使,知人甚悉,但才见略短耳。噶礼办事历练,至其操守朕不能信,若无张伯行,则江南地方必受其胶剥削一半矣。朕为天下主,如此等清官朕不为保全,则凡为清官者亦何所倚恃以自安乎?”于是亲自做出决定,令张伯行仍留原任,依议革除噶礼职务。但是,噶礼并未因此立即受到严办。

围绕科场受贿展开的这一场官场争斗,虽然康熙帝力图赏罚分明,公正查处,最后也以皇帝的明断而结束,但是它说明了一个问题,贪赃枉法这一封建制度的痼疾是难以根治的,赏罚分明也不可能彻底执行。但毕竟康熙的处理十分英明,真正做到了对正确与错误的泾渭分明。

同治元年四月十一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李世忠穷困如此,既呼吁①于弟处,当有以应之。三千石米,五千斤火药,余即日设法分两次解弟处,由弟转交李世忠手。

此辈暴戾险诈,最难驯驭。投诚六年,官至一品,而其党众尚不脱盗贼行径。吾辈待之之法,有应宽者二,有应严者二。应宽者:一则银钱慷慨大方,绝不计较。当充裕时,则数十百万掷如粪土,当穷窘时,则解囊分润②,自甘困苦;一则不与争功,遇有胜仗,以全功归之,遇有保案,以优奖笼之。应严者:一则礼文疏淡,往远③宜稀,书牍宜简,话不可多,情不可密;一则剖明是非,凡渠部弁勇有与官姓争讼,而适在吾辈辖境,及来诉告者,必当剖决曲直,毫不假借④,请其严加惩治。应宽者,利也,名也;应严者,礼也,义也。四者兼全,而手下又有强兵,则无不可相处之悍将矣。

水师独攻金柱关,恐难得手,不如不泄此机,待陆兵渡江,再行下手为妙。

少荃于三月二十七日谕旨饬署苏抚。广东督办厘金,放晏端书,以其为戊戌同年而派。朝廷之用心,良可感矣。

“注释”

①呼吁:请求援助、支持。

②分润:分享利益(多指金钱)。

③往远:来往。

④假借:宽容。

“当代阐释”

宽在名利,严在礼义

古往今来,用人者,成就大事者,都懂得在无害于大局的情况下满足人们的各种利益要求,从而获得人心,获得人才。古代谋略家黄石公说:“贪者丰之,欲者使之,畏者隐之,谋者近之。”意思是说,如贪利的可以给他丰厚的收入,想立功的可以让他去冲锋陷阵,有隐私的要替他隐瞒,有谋略的要对他亲近信任。

李渊曾说:多给一些人封官,用官来笼络住他们,虽然破费点,总比他们造你的反要好吧。《三略》里面也说: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在功,通志于众。

曾氏也提出:一则银钱慷慨大方,绝不计较。当充裕时,则数十百万掷如粪土,当穷窘时,则解囊分润,自甘困苦;一则不与争功,遇有胜仗,以全功归之,遇有保案,以优奖笼之。

然而溺爱不可以治家,宽纵不可以治军。治军之中的宽不是没有原则的,部队要规矩森严,进止划一。也需要严的管理。在这方面,曾氏要求将士恪守“仁礼”、“忠信”和“君臣父子”,“上下尊卑”,“秩然如冠履之不可倒置”的秩序,在军内形成一种“辨等明威”的“军礼”,以维系上下之间的等级关系;同时要求将领以父兄待子弟一样的仁爱之心关怀士兵,使他们知恩知威,从而有效地控制部队。自称 “独仗忠信二字为行军之本”,军队应首重忠君教育,而忠君必先敬畏长官。又说“诚便是忠信”,期望将领之间以诚相待,诚朴求实,力戒虚伪浮滑之风。此制定营制、营规以为准绳,编《水师得胜歌》、《陆军得胜歌》、《爱民歌》等歌诀让士兵学唱,以求自觉遵守。提出治军应宽严相济,宽在利和名,严在礼和义;四者兼备,即使骄兵悍将也能统驭。

当捻军的起义在苏皖豫一带越演越烈的之后,有一名叫李兆受的豪强在安徽霍邱崛起事,拥有部卒三万余人,在安徽一带攻城略地,与捻军相呼应。

咸丰八年,李兆受向清朝政府投诚。清政府把他的部卒改编为“豫胜营”,封李兆受为营官。李从此改名为李世忠。李的军饷不从朝廷领取而靠自己贩卖私盐来获取。这个人为人强悍跋扈,为争盐与湘军多次械斗,因此与湘军结怨。

在曾氏的眼里,李虽为一品衔提督,但始终是个异类。和他相处的方法,与其他从太平军、捻军中投降的将领是同样的:宽在名利,严在礼义。也就是说,在钱财和官位上,可以大方地给与,以便笼络;在情感上则严守亲疏的关系,不与他有过多的往来。这样驾驭降将,确实收到了实效。

“文化常识”

厘金

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最初是地方筹集饷需的方法,又叫做捐厘。

咸丰三年(1853)清政府为了给江北大营筹措镇压太平军的军饷,在扬州里下河设局劝捐,按土地肥瘠和业田多寡,照地丁银数分别抽捐,大致每亩起捐从八十文到二十文不等。同时,对米行商人推行捐厘的方法,向扬州附近的仙女庙、邵伯等镇米行,规定每一石米要捐钱五十文作为饷银。咸丰四年三月起,此法推行到里下河各州县米行,并对其他行业的大型铺户开始照捐抽厘,大致是值百抽一。捐厘的行业逐渐增多,遍及百货,抽捐的地区也撞见扩展到扬州和通州(即现在的南通)两府所属各地。当年下半年,江南大营在镇江、丹阳等县相继设卡抽厘。截至同治元年(1862)除云南(同治十三年设)和黑龙江(光绪十一年设)外,厘金制度已遍行于全国各地。

厘金制度出现之初,不但可以代替当时因太平天国起义而处于瘫痪状态的国内常关的职能,而且还使厘金局卡有随战区的变化“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因而增加了清政府的税收。但由于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所以这一制度阻碍着土货在市场上的流通,有利于外国洋货的倾销,从而加强了洋货对土货的竞争能力。

捐厘推行之初,因议定用兵各省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酌量抽厘,各省厘金制度“各自为政”。以至后人称厘金是无法度可守的税制,并成为地方督抚擅专的经济基础。

各省设立厘金局卡以咸丰末年和同治初年最多,估计总数在三千处左右,光宣之际,全国局卡总数至少仍有二千二百三十六处左右。局卡既多,用人亦滥。厘局差事最优,据说得一厘差,每年可获万金或三、五千金不等。清末官场中竟有“署一年州县缺,不及当一年厘局差”的话。厘局薪金不多,主要是靠侵蚀朘削而得此巨款。

厘金创始之初,本是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同治三年七、八月间,清廷臣工多有整顿备省厘金革除积弊的奏议,厘金曾经一度者裁而未果,使它取得经常正税的地位。1931年1月1日,国民政府取消了厘金制度。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水师攻打金柱关时,若有陆兵三千在彼,当易得手。保彭杏南,系为弟处分统一军起见。弟军万八千人,总须另有二人堪为统带者,每人统五六千,弟自统七八千,然后可分可合。杏南而外,尚有何人可以分统?亦须早早提拔。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①教育可也。

“注释”

①徐徐:慢慢。

“当代阐释”

多选替手,培养接班之人

蒙哥马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他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的工作时间也许有三分之一用于人员的考虑上。”他认为“打胜仗的关键不仅仅是提供坦克、大炮和其他装备。我们当然需要优良的坦克和大炮,但是真正重要的是坦克里面和大炮后面的人。”

虽然身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但同为军队将领的曾氏也早早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在给九弟的信中说:“办大事者,以选替手为第一义。”什么是替手?替手就是代替自己的人,超过自己的接班人。这种代替,有部分代替和全面代替两种。部分代替的人,他挑选出来作为分统、营官、哨官,作为他命令的执行者,将他的命令传递给各级各层将士,使军队成为一个有系统的整体,所谓全部代替的人,便是我们今天通常称之为接班人。

曾氏很重视寻找一个全面的替手,经过多年的培养观察,他最后将李鸿章选为自己的接班人。曾氏与李的关系有几个阶段:结识—雕琢—磨炼—寄予大任—视为接班人。事实证明,正是李鸿章将曾氏的事业推向前进。在军事方面,李鸿章所将领的淮军最终平定了捻军,在后来日益壮大,成为晚清军界中的一支最重要的力量。在洋务方面,他大规模地开设兵工厂、创设机器局、选派留学生,把曾氏发起的开洋务运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李对曾氏十分推崇,他与人谈话,口口声声称曾氏为老师,而且反复提到他所做的事都是老师所开创的。李鸿章执掌晚清军事、外交大权30年,权倾天下,炙手可热,曾国藩在死后很长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高大的形象,与李鸿章的地位和推崇是分不开的。

但是,天下没有现成的人才,也没有生来就具有远见卓识的人。用人的前提是育人,育人是培养德才兼备良才的要法。栽培属下,使其成为有用之人,既是领导者的责任,又是选择后继之人的有效途径。曾氏提出了选择替手后“徐徐教育”的理念。

“国学故事”

一日荐七贤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纷争,群雄逐鹿,百家争鸣,人才辈出。齐国大臣淳于髡,身材矮小,滑稽多辩。但是,却很有智慧,又善于识别人才。齐威王招揽贤才,任他为大夫。他曾用“一鸣惊人”的隐语进谏齐王戒淫乐和长夜之饮,亲理政事,振作图强。他还曾与邹忌论政,支持其改革。楚攻齐,他求援于赵,使楚王主动撤退。后至魏游说,魏王欲任为卿相,他辞谢而去。

齐宣王执政后,为了巩固其政权,加强统治,期望得到大批人才为其出力,因此,就让淳于髡为其推荐。结果,淳于髡接受任务后,在一天之内就向齐宣王推荐了七个贤士。对此,齐宣王十分不理解,就向淳于髡说:“我听说人才十分难得,一百个人中选择一个贤士就是相当多的了;百年之中,出现一个圣人就是很难的了;你怎么竟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向我推荐七个贤士呢?看来贤士太多了。”

淳于髡对齐宣王说,你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因为,同类的鸟儿总是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野兽也是一道行走的。比如要采到柴胡、桔梗这些草药,你若是到洼地去找,那是一辈子也找不到的;可是如果到黍山北面去找呢,那就可以车载而归。天下的东西都是同类相聚的,人也是如此。我淳于髡总算是一个贤士吧,你让我去挑选贤士,正像到河边去汲水、用火石取火一样容易。我还准备再给大王推举一批贤士哩,何止这七个人。齐宣王听后非常高兴。

淳于髡之所以能够在一日之内向齐宣王推举七个贤士,关键在于他善识人才。他通过平常与各方贤士的接触交往,了解掌握了他们的贤德才能。所以,一旦需要,便能一日荐七贤。

同治元年六月初十日致沅弟季弟

“原文”

沅、季弟左右:

专丁来信,应复者条列如左:

一、援贼大至,余甚为悬系。崇天义张姓,似是去春守徽州音,诡计甚多,打硬仗亦不甚悍。伪忠王前年十月在羊栈岭,去年春在建昌等处,均不甚悍,专讲避实击虚。弟所部新勇太多,总以“不出濠浪战①”五字为主。如看确贼之伎俩。偶然一战,则听弟十分审慎出之,余但求弟自固耳。

一、上海军情,昨已将少荃信钞寄。周沐润业经批令来皖帮办文案。许惇诗有才而名声太坏。南坡专好用名望素劣之人,如前用湖南胡听泉、彭器之、李茂斋,皆为人所指目②,即与裕时卿、金眉生交契,亦殊非正人行径。弟与南坡至好,不可不知其所短。余用周弢甫,亦系许、金之流,近日两奉寄谕查询,亦因名望太劣之故。毁誉悠悠之口,本难尽信,然君子爱惜声名,常存冰渊③揣揣之心,盖古今因名望之劣而获罪者极多,不能不慎修以远罪。吾兄弟于有才而无德者,亦当不没④其长,而稍远其人。

“注释”

①浪战:轻率作战。

②指目:被众人指责。

③冰渊:喻指处境危险。

④没:埋没。

“当代阐释”

善用有才无德者

一个大的团队里,人员参差不齐。通常是德才兼备者为数极少,德优才薄者也不是很多。大部分人是德也平平。才也平平。也不乏有这样的人:缺德无德,但才干却过于常人。

一个团队之所以组合,必定有一份共同的事业让大家来办,故而办事之才常常是这个团队最为需要的,至于德,只要不害别人、不损这个集体就行了。于是,才常常为团队领导所看重。然而,有德却可以固结人心,为团队作更大的贡献;缺德,也可能做出有损于这个团队的事情来。因此,“德”字绝不可忽视。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德与才有非常精辟的论述:“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那么在选拔人才时,如何在“才”与“德”之间获得平衡呢,他把人分为了“圣人”、“ 君子”、“ 小人”三类,并做了如下第一:“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司马光这一论述是有针对性而发的,他提出的选材标准是:“苟不能得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 也就是说,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与其用小人,还不如用愚人。足见他对“德”的重视。

司马光所说不无道理。用人最理想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但这一标准的选择空间太小,自古以来圣人就是凤毛麟角。在才德不能兼备的情况下,愚人是比较保险的选择。选一个傀儡操纵,他会很听话,因为愚,他没能力做好事,同样也没能力做坏事。而小人就不同了,小人无德,但他有才,无德不能做好事,其才却足以做坏事。不过,选傀儡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操纵者,否则,傀儡什么也做不了,结果还是小人得逞。

在曾氏的人才思想中,可以看出他于“才、德”二字上,更看重德。他说过这样的话:“德若水之源,才即其波澜;德若木之根,才即其枝叶。”但他毕竟是一个军事将领,于军事有用的“才”,他也看得很重。这封家书中所说的黄冕(南坡)就是德性上较差而才干出众的人。野史上说,黄为人贪婪。他在办东征局期间,利用手中的实权为自己聚敛了大量钱财,但他筹粮筹饷置办军需上都很有办法,故曾氏一直重用他。曾氏对包括黄冕在内的一批有才而无德者采取的原则是:不没其才,而稍远其人。

当然,用这种人是有风险的。小人之才能成事,其德也足以败事,甚至给用他的人带来生命危险。用小人以至亡国亡家的事例,贯穿于整个人类的历史。要使用好小人,要求用人者其才足以遏止小人的无德,要有识人的能力,有驾御小人的手段。

“国学故事”

才干有余,德行不足的吴起

吴起原为卫国人,年少时家累千金,外出游仕不成,遂破其家,引起乡人的耻笑。吴起一怒之下一连杀死30多个诽谤自己的人,临走之前向母亲发誓:“我如果当不上卿相,就不再回卫国!”他先是师从孔子的弟子曾参,不久母亲亡故,吴起没回家。曾参因此断绝了与吴起的师生之谊,吴起只好到鲁国学习兵法。后来,齐人攻鲁,鲁君本来想拜吴起为将,但由于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而疑虑不决。吴起便杀死妻子,以此证明自己跟齐国没有关系。假如以传统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吴起的品质和为人都值得怀疑:诛邻弭谤,母死不葬,杀妻求将,件件都是大逆不道之事,为世俗所不容。连吴起的老师都深以为耻,而与他断绝师生情分。

吴起投魏后,魏文侯曾问李克对吴起的看法,李克对吴起做了中肯的评价:“吴起贪婪而好色,然而用兵打仗,连司马穰苴都不如他。”魏文侯认为,用人就要用他的长处,起用吴起是让他做统兵的将领,又不是让他做道德先生,有何不可?在确证吴起有良将之才以后,魏文侯果断地把吴起“立为大将”。事实证明文侯的选择是正确的,吴起没有辜负文侯的信任与期望,他与最下等的士兵同衣同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自背着行李粮食,与士卒同甘共苦。士卒有脓疮,吴起甚至亲自为他吸吮。可见吴起带兵军纪严明,爱兵如子,士卒甘心以死相报。不久,吴起被魏文侯擢升为西河郡守。吴起在郡守任上,西河郡始终兵源充足,军民强悍;他领兵西击秦国,连拔五城,攻取了河西之地,使秦人不敢东向;吴起守西河,与诸侯大战76场,全胜64场,其余都是势均力敌,四面辟土,拓地千里。

再如李悝,魏文侯对他也是用其所长。李悝早年领兵作战时,由于失信于将士而名誉扫地,可见并非将才。然而后来被魏文侯任为相国,为魏国规划治国方略,大刀阔斧地实行改革,功垂后世。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日致沅弟

“原文”

沅弟左右:

宁国之事,据凯章言,老湘营守郡城。决可无碍。鲍、宋守高祖山,清戈江两处营垒①。或亦尚可支持②。如不能支,只好调皖北希部来救宁郡。蒋军正在力攻汤溪之际,又恐侍逆回浙,必不能饬芗救宁。吾每说军事但靠自己,莫靠他人,盖阅历之言也。左帅此次派王文瑞带三千五百人援徽,已是力顾大局之举,不可又责望③芗军也。平心而论,鲍、张二军尚不能守一宁国,求援于人,实难措辞。

弟在军已久,阅事颇多,以后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多用轻兵,少用重兵。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宿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多用大炮辎重。文员大众,车船难齐,重兵也;器械轻灵,马驮辎重,不用车船轿夫,飙驰电击,轻兵也。弟军积习已深,今欲全改为活兵、轻兵,势必不能,姑且改为半活半呆,半轻半重,亦有更战互休之时。望弟力变大计,以金陵、金柱为呆兵、重兵,而以进剿东坝、二溧为活兵、轻兵,庶④有济⑤乎!

“注释”

①营垒:此处指军队。

②支持:勉强维持。

③责望:要求和期望。

④庶(shù):也许;或许。

⑤济:补益。

“当代阐释”

危急时不可盲目仰仗他人

有一天,一名佛教徒走进庙里,跪而叩拜观音像后,发现自己身边跪着一个人和观音长的一模一样。

他忍不住问:“你怎么那么想观音啊?”

“我就是观音。”那人坦然地说。

他站了起来,疑惑地问:“既然你是观音,为何还要拜呢?”

观音笑道:“因为我也遇到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然而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求助于别人,但却忘记了自己。正如上面这个故事中的佛教徒。虽然说患难之际寻求他人的帮助是无可厚非的,但王牌要掌在自己手中,如果危难之际,全仰仗别人,那后果可能十分危险。这是曾国藩通过血的教训悟出的道理。

曾国藩曾在给沅弟、季弟的信中说:都将军派四个营的兵来助守,自然可喜,但也未必靠得住.凡在危急时刻,只有自己靠得住,而别人都不可靠。靠别人防守,恐怕临战时会先乱;靠别人战斗,恐怕会猛进而速退。幸亏这四个营人数不多,或许不至扰乱弟弟你那里的全局.否则,这部分军队另有一种风气,一种号令,恐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弟弟要谨慎使用这支队伍。去年春天,弟弟没要陈大富一军,又不留成大吉一军,我很喜欢弟弟的见识。

他在另外一些信中还说:总之,危急之际,不要靠别人,专靠自己,才是稳着。他的思考还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一是在艰难时刻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徒然的抱怨是无用的:二是在困难时刻最重要的还是要寻求解决困难的正确途径、办法,哪些是自己能办的,哪些是需借助他人的,在此前提下去努力经营,或可有成。

为了危急时刻不至于仰仗别人,曾国藩全力部队训练,他要亲手将湘军缔造成为一支有胆有技、能征善战的队伍。

一个要成大事的人,凡事都要艰苦经营,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样就不致于在危急时刻,去依靠别人,看别人的脸色,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他人的手中。记住:很多时候求人不如求自己,自己的命运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文化常识”

留 须

旧时,什么时候开始蓄留胡须还是很讲究的。一般情况下,男子到了中年,如果上面没有老人,并且儿女将要成婚,不久即可当爷爷抱孙子的时候,便开始留须了。留须也是家里的喜庆之事,所以旧时人们一般都很重视。

首先要择一吉日(多在留须者生辰之日),请几位亲邻好友,做长面饭殷勤款待。然后在屋内设起香案,献上盘供。留须者就坐案前,由“待招”(剃头匠)开始剃头刮脸,等到两撇胡须长出来的时候,亲邻好友们就会马上前来道贺,主任变在家设宴酬谢,大家在一起吃饭喝酒,庆贺一番后离开。如果是富人家的人,亲族邻友还要送重礼及对联文章以示庆贺。

留须的年岁,也有许多讲究。要么在41岁、46岁,要么在51岁、56岁或61岁、66岁。按讲究来说,逢一逢六所留的是“生胡子”,是很吉利的,其他时所留的或是一般,或者不太吉利。也有36岁就留须的,人谓之“充老”。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年满30,还没得子,“瞎子”算命,说他命中应该老年得子,所以到了36岁时便偷偷胡须留起来,不老充老,希望早日得子;另一种是民国年间,派丁抓兵,人们为逃避兵役,就用留须充老等办法加以抗拒和逃免。

同治五年三月二十六日致澄弟沅弟

“原文”

澄、沅弟左右:

三月十八接沅弟二月二十八日长沙河干一信,二十二日接澄弟二月二十二日一缄,具悉一切。

沅弟定于十七接印,此时已履任数日矣。督抚①本不易做,近则多事之秋,必须筹兵筹饷。筹兵,则恐以败挫而致谤;筹饷,则恐以搜括②而致怨。二者皆易坏声名。而其物议沸腾,被人参劾者,每在于用人之不当。沅弟爱博而面软,向来用人失之于率,失之于冗。以后宜慎选贤员,以救率字之弊;少用数员,以救冗字之弊。位高而资浅,貌贵温恭,心贵谦下。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见。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二者本末俱到,必可免于咎戾③,不坠令名④。至嘱至嘱,幸勿以为泛常之语而忽视之。

陈筱浦不愿赴鄂。渠本监务好手,于军事吏事恐亦非其所长。余处亦无摺奏好手,仍邀子密前来,事理较为清晰,文笔亦见精当。自奏摺外,沅弟又当找一书启高手,说事明畅,以通各路之情。

此间军事,二十一日各摺已咨弟处,另有密件抄去一览。复张子青一信亦抄阅。纪泽母子等四月中旬当可抵鄂,纪鸿留弟署读书。余以回湘为是。科三嫂病癒,甚慰甚慰。顺问近好。

“注释”

①督抚:总督和巡抚的并称。清代最高地方官,兼理军政、刑狱。

②搜括:用各种方法掠夺财物。

③咎戾(jiù lì):罪过;灾祸。

④不坠令名:不辱没好名声。

“当代阐释”

用人不率,用其之长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的能力总是长短互见,用其短处他就是个矮子,用其长处他就是个巨人。历史上真正善于管人的人都做到了这一点: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我们知道,人无完人,用人者如果求全责备,那么没有一个是入眼的人才。

舜统管各个部门,根据每个人的才能而委以不同的责任;汉高祖刘邦讲论功臣,对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人的才干各有不同的说法。何况一般人不能和这些人相比,怎么可以求全责备呢?

赵匡胤爱才、护才,他的理念是: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最大限度地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再用法制、君威等约束限制他们的缺点。如果发现了他们的错误,也会视性质、情节加以回护。毕竟,因为一些小事而失去辛苦培养起来的人才,对统治是不合算的。

曾国藩平素其为人威重,目光敏锐,见客时不喜多说,善于观察他人一言一行。客人走后,用心记其优劣,随时备为采选之才。他第一次见江忠源后评价道:“此人气度不凡,忠义血性,必以节烈死。”果然,江忠源任安徽巡抚时在庐州被陈玉成的太平军击毙。曾国藩好友郭嵩焘云:曾氏“以美教化育人才为己任,而尤以知人名天下,一见能辨其才高下与其人之贤否。公识量恢宏,望而知其伟人生平,取舍是非,求信诸心,一言一事研核无遗,尤务规其大而见其远”。

对人才任用的成功得益于他对人才的观察,他对身边人的才能也是较为清楚的,这里提到的陈筱浦,他认为这个人“本监务好手,于军事吏事恐亦非其所长”,把这个人派到适宜其才能的岗位上,正是对其才能最大的尊重!

“相关阅读”

蔡锷编《曾胡治兵语录》

九 理财经营

“导读”

俗话说,赠人以金玉,不若赠人以良言。大凡成功的理财家、理财能手,总会有一些自己独有的,高人一等的理财理念,更有从理财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这些独有的理财理念、理财方法、经验与教训,往往都能给后来者许多启发、指导,让后来者少走弯路,有很多的可借鉴之处。虽然,从严格意义上会说,曾国藩并不是专门的理财家,但实际上,他在理财方面极为先进的理财理念,高超的理财艺术,过人一等的理财能力。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禀祖父母

“原文”

孙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二月十四日,孙发第二号信,不知已收到否?孙身体平安,孙妇及曾孙男女皆好。孙去年腊月十八曾寄信到家,言寄家银一千两,以六百为家中还债之用,以四百为馈赠亲族之用。其分赠数目,另载寄弟信中,以明不敢自专之义也。后接家信,知兑啸山百三十千,则此银已亏空一百矣。顷闻曾受恬丁艰,其借银恐难遽完,则又亏空一百矣。所存仅八百,而家中旧债尚多,馈赠亲族之银,系孙一人愚见,不知祖父母、父亲、叔父以为可行否?伏乞裁夺。

孙所以汲汲①馈赠者,盖有二故。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二则各亲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佽助②,则他日不知何如。自孙入都后,如彭满舅曾祖、彭王姑母、欧阳岳祖母、江通十舅,已死数人矣。再过数年,则意中所欲馈赠之人,正不保何苦矣!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

此二者,孙之愚见如此。然孙少不更事,未能远谋,一切求祖父、叔父作主,孙断不敢擅自专权。其银待欧阳小岑南归,孙寄一大箱,衣物银两概寄渠处,孙认一半车钱。彼时再有信回。

孙谨禀

“注释”

①汲汲(jí):形容急切的样子,急于得到。

②佽(cì)助:帮助;资助。

“当代阐释”

馈赠为持盈保泰之道

一个人拥有了一大笔钱财,他的处理方式不外以下三种:一是自己用度;二是赠送亲人——他关心或爱的人;三是捐赠社会公益事业。一个人 死了以后,他的财产流向就主要是后两种形式。至于他的遗产会产生什么结果或效益,他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所能做的,就是在临死前处理好这笔遗产。很多拥有大笔财产担任在临终前煞费苦心,不为别的,就为遗产。

曾氏不是一个拥有大笔遗产的人,但绝不是一位没有遗产的人,还远远没有到临终前,他就思考如何处理遗产的问题。

曾家先祖星冈公在世时,常常讥笑那些喜欢积攒私财的人家,他认为积攒私财是败家之兆。对此,曾国藩十分信服。他认为,与其给子孙留下大笔遗产,不如教子孙走入正道。他说,如果子孙误入卑鄙自私的歧途,将来必定锱铢必较,心胸日益狭隘,到了那时就难以挽回了。明人钱琦说:“处贵而骄,败之端也;处富而奢,衰之始也。”说的不就是品德不正,即使身处富贵,也注定败亡吗?

曾氏还认为,子孙之贫富,各有命定。命果应富,虽无私家产亦必自有饭吃;命果应贫,虽有田产千万亩,亦仍归于无饭可吃。兄阅历数十年,于人世之穷通得失思之烂熟。

他相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所能为之,人所能做的就是庄敬自强,走正大光明之路。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请弟弟国潢将自己在家乡的五马冲的田产设法出手,或捐作元吉公的祭田,或议作星冈公的祭田,或转售他人,所得的钱银供家中日常之需。

曾氏重视馈赠,主要是把它作为惜福之道,而历史上有个叫疏广的人,他的想法竟然和曾氏一模一样,只是做得比曾氏更为大方。

疏广回归乡里后,天天让家里摆设酒食,邀请族人老朋友及宾客,一起娱乐。多次询问家里的余金还有多少,催家人去买东西回来供养亲朋。过了一年多,疏广的子孙私下对疏广所喜爱相信的兄弟老人说:“子孙希望趁着他在世时多经营点产业,如今每天这样饮食,耗费将尽。应该像您家一样,劝说他买田治宅。”老人就用闲暇时间给疏广讲了这些话,疏广说:“我并不是老糊涂了也不是不顾念子孙只是家里本有旧田老宅,让子孙勤于耕作,应该能够供其衣食,与普通人相同。如今又增加了这么多赢余的钱财,它只能教子孙怠惰罢了。贤能而多有钱财,那么就会捐弃其志向;如果愚蠢而又多有钱财,那么就更助长了他们的过错。况且富人,是众人所怨恨的啊;我既然没有办法来教化子孙,也不想助长他们的过错而招致怨恨。更何况这些金钱,是圣上恩赐我用来养老的啊,所以我希望与乡党宗族共飨圣上的恩赐,来尽我的余日,不也可以吗!”

道光二十七年正月十八日禀父母

“原文”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礼次:

正月十五日接到父亲,叔父十一月二十所发手书,敬悉一切。但摺弁于腊月二十八在长沙起程,不知四弟何以尚未到省?

祖母葬地,易敬臣之说甚是。男去冬已写信与朱尧阶,请渠寻地。兹又寄书与敬臣,尧阶看妥之后,可请敬臣一看。以尧阶为主,而以敬臣为辅。尧阶看定后,若毫无疑义,不再请敬臣可也;若有疑义,则请渠二人商之(男书先寄去,若请他时,四弟再写一信去),男有信禀祖父大人,不知祖父可允从否?若执意不听,则遵命不敢违拗。求大人相机而行。

大人念及京中恐无钱用。男在京事事省俭,偶值阙乏之时,尚有朋友可以通挪。去年家中收各项,约共五百金,望收藏二百勿用,以备不时之需。丁、戊二年不考差,男恐无钱寄回。男在京用度自有打算,大人不必挂心。

此间情形,四弟必能详言之。家中办丧事情形,亦望四弟详告。共发孝衣几十件?飨①祭几堂?远处来吊者几人?一一细载为幸。

男身体平安。一男四女,痘后俱好。男妇亦如常。

闻母亲想六弟回家,叔父信来,亦欲六弟随公车②南旋。此事须由六弟自家作主,男不劝之归,亦不敢留。家中诸务浩繁,四弟可一人经理。九弟、季弟必须读书,万不可耽搁他。九弟、季弟亦万不可懒散自弃。去年江西之行,已不免为人所窃笑,以后切不可轻举妄动。只要天不管地不管,伏案用功而已。男在京时时想望者,只望诸弟中有一发愤自立之人,虽不得科名,亦是男的大帮手。万望家中勿以琐事耽阁九弟、季弟,亦望两弟鉴我苦心,结实③用功也。

男之癣疾近又小发,但不似去春之甚耳。同乡各家如常。刘月槎已于十五日到京,余俟续呈。

男谨禀

“注释”

①飨(xiǎng):祭祀。

②公车:官车。

③结实:切实;踏实。

“当代阐释”

略有积蓄,以备不时之需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况且“天有不测风云”,家中略有积蓄,以备不时之需,似乎是中国长久以来的传统。

关于开销与存留如何分配,南宋学者陆九韶“过日治家之法”最具代表性。根据他的设计,全年收入除交纳国家赋税和留存粮种外,分为均等的三分,一份留待歉年不收之用,其余两份细分为十二份,一月用一份,每月又分为三十小份,日用其一。这样确定了每日可供支配的收入限额之后,其支出还须遵守“可余不可尽,用七为中,五欠为啬”的原则,由此结余部分即可用于应付房屋维修、疾病医治、庆吊馈赠等家庭非经常性事件,或用来周济贫乏、举办各种义事。这一方案曾被后世家训誉“居家简要可久之道”,据说只要严守此道,即“家可永保”。不过实际上,如此的细分之法显然过于繁琐,所以很多人只是提出要留存一定比例,而对可以花费的分配之法并不做具体规定。

曾氏也提出了他在积蓄问题上的理财理念,当时他在京城“事事省俭”,想方设法给家中寄去“约共五百金”,但还是提出“望收藏二百勿用,以备不时之需”。这种理财理念在如今也是不过时的。这如时下比较流行的“三三制”理财法,即:

将家庭收入分为三份,三分之一作为日常开销,三分之一用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三分之一进行未来理财规划的保险、储蓄、基金和股票投资。

“文化常识”

清代官员的薪俸

清代官员的正薪是很低的。一个七品县令年薪不过四十五两银子,禄米四十五斛;一品大学士年薪也不过一百八十两银子,禄米一百八十斛。按这个薪水过日子,简直清贫不堪,摆不出半点做官的架子来。但实际上,除正薪外,他们还有另外一笔收入,称之为养廉费。一年下来,平平安安,不出什么差错,县令可以得到四百至二千两,大学士可得一万三至二万两不等的养廉费。养廉费之所以远远超过正薪,正是为了鼓励官员廉洁自爱。加上这笔银子后,官员们便可以活得很滋润了,这种情况下,自爱的官员也就不再贪污受贿了。但事实上,官员们还有另外的收入:地方官则从耗羡、折色中留成分费(耗羡,即借口补损耗而加收的赋税银;折色,以银替代粮食,官府往往趁机多收银子),京官则接受本籍地方官的冰敬、炭敬(夏天热,敬献冰以降温;冬天冷,敬献木炭以御寒。实际上敬献的都是银子)。这些都是合法的收入,不属贪污的性质。加上这笔额外收入后,官员们的生活便富裕了,就可以住豪宅,蓄奴仆,娶小妾,锦衣玉食。当然也不是所有官员都能这样,额外那笔银子的获得多少,取决于官位的高低和实权的大小。

比如,翰林院是比较清闲的机构,这里的官员正薪和禄米与同品级的其他官员一样,但养廉费却是最低。又加上没有实权,本省的地方官也不会有冰敬和炭敬,所以翰林比同品级其他官员的收入低得多。不过,翰林也有一点小外快。每次举人进京应试时,都要找本省籍的京官出具其祖宗三代清白证明,名之曰印结。或许是出于图吉利的缘故,举子们所找的多是本省籍的翰林。但出具一张证明所得有限,且本省籍的翰林不止一人,这项收益列不上家庭收入的预算。

翰林的指望在迁升和放差。翰林的差使通常是做乡试主考、副主考,做学政,做会试的同考官等等。因此,翰林院里那些迁升快、放差多的被称为红翰林,反之便叫黑翰林。近代最有名的黑翰林莫过于曾做过北洋政府总统的徐世昌。他在点翰林之后,一连十五年无一级迁升,无一次差使,真是黑得透顶,后来靠了袁世凯的支持,才很快飞黄腾达起来。

咸丰五年八月二十七日致诸弟

“原文”

澄侯、温甫、子植、季洪老弟足下:

十四日良五、彭四回家,寄去一信,谅已收到。

嗣罗山于十六日回剿武汉,霞仙亦即同去。近接武昌信息,知李鹤人于八月初二日败挫,金口陆营被诚踏毁。胡润芝中本于初八日被贼踏破奓山陆营,南北两岸陆军皆溃,势已万不可支。幸水师尚足自立,杨、彭屯扎沌口。计罗山一军可于九月初旬抵鄂,或者尚有转机。即鄂事难遽①旋转,而罗与杨、彭水陆依护,防御于岳鄂之间,亦必可固湘省北路之藩篱也。内湖水师,自初八日以后迄未开仗,日日操演。次青尚扎湖口,周凤山尚扎九江,俱属安谧。

葛十一于初八日在湖口阵亡,现在寻购尸首,尚未觅得,已奏请照千总例赐恤。将来若购得尸骸。当为之送柩回里。如不可觅,亦必醵金②寄恤其家。此君今年大病数月,甫③经痊愈,尚未复元,即行出队开仗。人劝之勿出,坚不肯听,卒以力战捐躯,良可伤悯。可先告知其家也。去年腊月二十五夜之役,监印官潘兆奎与文生葛荣册(即元五)同坐一船,均报阵亡,已入奏请恤矣。顷潘兆奎竟回至江西,云是夜遇渔舟捞救得生,则葛元五或尚未死,亦不可知,不知其家人中有音耗否?

余癣疾稍愈,今年七八两月最甚,为数年之第一次,连子字都对了。近日诸事废弛,故得略痊。余俟续布,顺问近好。

兄国藩 草于南康军中

父亲大人前跪禀万福金安、叔父大人前敬请福安。

甲三、甲五等兄弟,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生当乱世,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多财则终为患害。又不可过于安逸偷惰。如由新宅至老宅,必宜常常走路,不可坐轿骑马。又常常登山,亦可以练习筋骸④。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再,父亲大人于初九日大寿,此信到目,恐已在十二以后。余二十年来,仅在家拜寿一次。游子远离,日月如梭,喜惧之怀,寸心惴惴。又十一月初三日为母亲大人七旬一冥寿,欲设为道场,殊非儒者事亲之道;欲开筵觞客,又乏哀痛未忘之意。兹幸沅弟得进一阶,母亲必含笑于九京。化贡匾额,可于初三日悬挂,祭礼须极丰腆,即以祭余宴客可也。

我家挂匾,俱不讲究。如举人即用横匾“文魁”二字,进士即用横匾“进士”二字,翰林即用直匾“翰林第”(或用院字)三字,诰封用直匾“诰封光禄大夫”等字,优贡即用横匾“优贡”二字。如礼部侍郎不可用匾,盖官阶所历定也。前此用“进士及第”直匾亦属未妥。

昨接上谕,补兵部右侍郎缺。此缺二十九年八月曾署理⑤一次,日内当具摺谢恩。

澄侯弟在县何回归家?办理外事,实不易易,徒讨烦恼。诸弟在家,吾意以不干预县府公事为妥,望细心察之。即问近好。

国藩再具

“注释”

①遽(jù):立刻;马上。

②醵金(jù):集资,凑钱。

③甫(fǔ):方才,刚刚。

④筋骸(hái):即筋骨。

⑤署理 :凡官员出缺或离任,由其它官员暂时代理职务。

“当代阐释”

居家之道,不可多有余财

可怜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没有不希望儿女过得比自己好的,也都想给儿女们能留些什么。有的留钱,有的留权,有的留名。曾国藩是一个十分有远见的人,他 “三十岁以來,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他认为做父母的,要想儿女真正有出息,就不应该给儿女留下太多的银钱。他说:

“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些,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作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

在给两个儿子的信中,他告诫说:

“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断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沒饭吃。”

他在给弟弟们的信中说:

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侍,一日不勤,则将有饥寒之患,则子弟渐渐勤劳,知谋所以自立矣。

曾国藩是一个“阅历数十年,对于人世间的穷通得失思之烂熟”的智者。他总结了一个规律: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他说:“大约世家子弟,钱不可多,衣不可多,事虽至小,关系颇大。”因为,钱多就易骄横,就容易奢侈,就容易淫逸,就容易放荡,最后必然导致家败名裂。“富不过三代”的俗训即是历史的明证,也是对世人的警诫。

终其一生,曾国藩都严格坚持不给子女留余财的原则。他曾经明确规定,嫁女儿的嫁妆,不能超过二百两白银。曾国藩的前三个女儿出嫁,都是按照这个规矩来的。直到第四个女儿出嫁时,欧阳夫人仍然按照这个规矩来办。曾国荃听说这件事以后,不敢相信,说:“怎么会有这种事呢?”打开箱子一看,果然如此。于是再三感叹,以为实在不够,便又赠送了四百两。嫁女如此,娶媳妇亦如此,咸丰十年,他派人送家信和二百两银子回家,以其中的一百两作为曾纪泽的婚事之用,另一百两作为侄儿的婚事之用。那么大的一个官,办个喜事用一百两,确实是太难得了。

在给弟弟的信中,曾国藩有这样一段话:“听说林文忠公(即林则徐)三个儿子分家的时候,各人只得六千串钱;林公为总督巡抚二十年,而其家底清寒如此,高风亮节,实不可及。我们这些人做官,就应该效法这样的作风。”这,也是曾国藩的心声。

曾国藩一生节俭,他去世的时候,也确实没有给后代留下什么财产。但他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曾家后来人才辈出,与此有很大的关系。

“国学故事”

林则徐拒贿拾遗

清嘉庆二十五年,林则徐被任命为江南监察御史,巡视江南各地。他到澎湖群岛寓所刚歇下,有个自称“花农”的人献上一盆玫瑰花,还说是要请林大人换个大盆栽花。林则徐知道其中肯定有什么文章,就一脚踢翻花盆,盆里现出一个红包。包里是一只足有半斤重的金老鼠和一纸信笺,笺上写着:“林大人亲收,张保敬献。”林则徐当场将张保行贿的金老鼠没收,上缴国库。

道光十九年,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5月间,英国商务代表义律请林则徐到他的私邸参加宴会,并将一只精致方盒捧送给林则徐:“请大人笑纳我们的小小见面礼。”林则徐接过来打开一看,大红软缎衬垫上放着一套鸦片烟具:白金烟管,秋鱼骨烟嘴,钻石烟斗,旁边是一盏巧雅孔明灯和一把金簪,光彩夺目,起码值10万英镑。林则徐道:“义律先生,本部堂奉皇上旨意,到广州肃清烟毒。这套烟具属于违禁品,本当没收,但两国交往,友谊为重,请阁下将烟具带回贵国,存入皇家博物馆当展品吧!”义律被讽刺得无地自容,只好将礼品收回。

林则徐1820年赴湖北接任时,由襄阳发出《传牌》写道:“伙食一切,亦已自行买备,沿途无须致送下程酒食等物。所属官员,只在本境码头接见,毋庸远迎。”1830年他离京赴粤查禁鸦片,行前,从良乡县向广东省发出《传牌》写道:“此行并无随带官员供事书吏”,“并无前站后站之人”,“所有尖宿公馆,只用家常饭菜,不必备办整桌酒席,尤不得用燕窝烧烤,以节糜费。此非客气,切勿故违。至随身丁弁人夫,不许暗受分毫站规、门包等项。需索者即需扭禀,私送者定行特参。言出法随,各宜懔遵毋违。”

从《传牌》令可看出,林则徐升任出差途中,一不准下属远迎:二不准摆酒席;三不准索贿受贿。林则徐这种廉洁正派的作风,确实值得称道。他是一位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英雄,而他那种堂堂正正做人的品格和廉洁正派的作风,更值得后人久久怀念。

咸丰八年正月二十九日致沅弟

“原文”

沅浦九弟左右:

二十七日刘福一等四人者归,接弟信,并《二十二史》七十二套,金、史赙银①三百两,俱悉一切。此书十七史系汲古阁本。《宋》《辽》《金》《元》系宏简录,《明史》系殿本。较之兄丙申年所购者多《明史》一种,余略相类,在吾乡已极为难得矣。吾后在京亦未另置有金史,仅添实《辽》《金》《元》《明》四史及《史》《汉》各佳本而已,《宋史》至今未办,盖阙典也。

吉贼决志不窜,将来必与浔贼同一办法,想非夏末秋初不能得手。弟当坚耐以待之。迪庵去岁在浔于开濠守逻之外,间亦读书习字。弟处所掘长濠如果十分可靠,将来亦有闲隙可以偷看书籍,目前则须极力讲求濠工巡逻也。

澄弟于二十二日下县。赖明府于蝗蝻事办理极为认真,有信邀绅士去。温弟于二十五日回家。亦山先生二十二日归,二十六複来。瀛皆先生二十上学,二十二日开课,亦山亦执贽受业。甲五日疾总未甚好,右目外云如故,左目已属大好,究不能与常人一般。九弟妇体气极弱,服峻补之剂,日有起色。再过数日,应可出房照料杂事。青山二十七日暂归,余嘱其初一复来。二十八日夕接弟二十二日信,亦请青山在此多住月余,二月内必坚留之也。

周济受害绅民,非泛爱博施之谓,但偶遇一家之中杀害数口者、流转迁徙归来无食者、房屋被焚栖止②靡定者,或与之数十金,以周其急。先星冈公云济人须济急时无。又云随缘布施,专以目之所触为主,即孟子所称“是乃仁术也”。若目无所触而泛求被害之家而济之,与造册发赈③一例,则带兵者专行沽名之事,必为地方官所讥,且有挂小漏万之虑。弟之所见,深为切中事理。余系因昔年湖口绅士受害之惨,无力济之,故推而及于吉安,非欲弟无故而为沽名之举也。

金、史、谢信此次未写,少迟再寄。李雨苍二十九日到家。孙朗青、吴贯槎均来。初四日系先大夫初周年忌辰,敬办小祥祭事。俟日内再行详布。即问近好,诸惟心照。

“注释”

①赙银:为助办丧事而赠送给丧主的钱财。

②栖止:指寄居停留的地方。

③发赈(zhèn):发仓救济。

“当代阐释”

济人须济急

帮助别人,奉献爱心,历来被视为善举美事,都是应该歌颂并予以提倡的,大部分人也都具有这种与生俱来的良知,但助人之事该如何做才是恰到好处呢?曾氏在此信中列举了三个说法:

一、孟子之说:见牛未见羊。孟子与齐宣王聊天。齐宣王说,他看到有人牵牛从他面前走过,准备宰牛,牛哆哆嗦嗦的。他不忍心,叫人拿羊来代替这只牛。别人说你不忍心叫牛死,为什么忍心叫羊死?这话问得有道理,于是他自己也弄不明白了,究竟这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孟子帮他分析,说这正是一种仁爱心理的表现。因为牛的害怕死你已经看到了,羊的恐惧,你未看到,你这是“君子远庖厨”的心态,以目见为准。如两个人都在挨饿,一人你看到了,就给他饭吃;另一个明知他也饿,但你没看到也可不理。

二、佛家之说:随缘布施。“随缘”是佛家信徒最爱用的两个字,它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也很难为它定一个界说。目击时为随缘,心想到也是随缘,耳听到亦可称为随缘,一句话,凡是施主此刻所意识到的,都可以称之为随缘。他想施予就随缘,不想施予就不随缘。随缘布施,真是一个好极了的说法。

三、星冈公之说:济人须济急时无。曾氏的祖父星冈公向来是他心中崇拜的偶像,星冈公的不少话,他都奉为经典般地信仰。星冈公的这句话是说,就济人,当救济此人急难时所需而又恰好缺乏的东西,如饿了,给饭吃,冷了,给衣穿,缺钱时给他钱用。反过来,当别人不缺什么了,就不必去凑热闹。

细揣曾氏的意思,是将这三种说法合起来用,即以目击为限,以急时无时为原则,来随缘布施,可谓不无道理啊!

咸丰八年五月初五日致沅弟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五月二日接四月二十三寄信,借悉一切。

城贼于十七早、二十日、二十二夜均来扑我濠,如飞蛾之扑烛,多扑几次,受创愈甚,成功愈易。惟日夜巡守,刻不可解①。若攻围日久,而仍令其逃窜,则咎责匪轻。弟既有统领之名,自应认真查察,比他人尤为辛苦,乃足以资董率②。九江克复,闻抚州亦已收复,建昌想亦于日内可复。吉贼无路可走,收功当在秋间。较各处独为迟滞,弟不必慌忙,但当稳围稳守,虽迟至冬间克复亦无可碍,只求全城屠戮,不使一名漏网耳。若以似瑞、临之有贼外窜,或似武昌之半夜潜窜,则虽速亦为人所诟病③。如似九江之斩刈④殆尽,则虽迟亦无后患。愿弟忍耐谨慎,勉卒此功。至要至要。

余病体渐好,尚未痊愈,夜间总不能酣睡。心中纠缠,时忆往事,愧悔憧扰⑤,不能摆脱。四月底作先大夫祭费记一首,兹送交贤弟一阅,不知尚可用否?此事温弟极为认真,望弟另誊一本寄温弟阅看。此本仍便中寄回,盖家中抄手太少,别无副本也。四宅大小眷口平安。邓师初一日散学归去,葛师初四日归去。今年家中学生,科一进功最多,科四、科六次之,甲三又次之。甲五病目,科三在紫甸,皆末得勤课也。

弟在营所寄银回,先后均照数收到。其随处留心,数目多寡,其斟酌妥善。余在外未付银至家,实因初出之时,默立此誓;又于发州县信中以“不要钱不怕死”六字自明。不欲自欺其志,而令老父在家受尽窘迫、百计经营,至今以为深痛。弟之取与,与塔、罗、杨、彭、二李诸公相彷,有其不及,无或过也;尽可如此办理,不必多疑。顷与叔父各捐银五十两,积为星冈公,余又捐二十两于辅臣公⑥,三十两于竟希公矣。若弟能于竟公、星公、竹公三世各捐少许,使修立三代祠堂,即于三年内可以兴工,是弟有功于先人,可以盖阿兄之愆矣。修祠或即用腰里新宅,或于利见斋另修,或另买田地,弟意如何,便中复示。公费则各立经管,祠堂则三代共之。此余之意也。

罗罗山夫人仙逝,余令纪泽于二十八日往吊。初一早发引⑦,主系纪泽写,未另点朱。办理甚为热闹。初三日辅臣公生日,在吉公祠祭。黎明行礼,科一、科三、四皆往,科六末去。初二日接温弟信,系在湖北抚署所发。

九江一案,杨、李皆赏黄马褂,官、胡皆加太子少保⑧,想弟处亦已闻之。温弟至黄安与迪庵相会后,或留营,或进京,尚未可知。

弟素体弱,比来天热,尚耐劳否?至念至念。羞饵滋补较善于药。如滋阴则海参炖鸭而加以益智仁,补阳则丽参蒸乌鸡或精肉之类。良方甚多,胜于专服水药也。不一一。

兄国藩手具

“注释”

①解:通“懈”,松弛,懈怠。

②董率:统率;领导。

③诟病(gòu):指责、嘲骂。

④斩刈(yì):。斩杀。

⑤憧扰:指心思纷乱不安。

⑥辅臣公:曾国藩的高祖父。

⑦发引:出殡时送丧的人用绋牵引灵柩作前导叫做发引。

⑧太子少保:辅导太子的官。

“当代阐释”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古代读书,多是为了升官司发财。曾国藩立志于救国济民,耻于官场腐败习气,发誓做官不为钱,终生俭朴修身治家。他反对留钱财给子孙,以兼洁奉公为做官之本。在他的“八本”中,明确地提出了“居官以不要钱为本”的训诫!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是贪官污吏的血泪教训。虽然有不少人信奉“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但不少贪官落马的悲剧告诉我们,当官的如果不能安分守己,不能满足于正当的工资收入,而想着“勤捞致富”,就要么贪污、要么受贿,而这都是违纪犯法的行为!“做官”与“发财”的确存在矛盾,好比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是不能“双丰收”的。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得民心者,得天下”,所以做官应该淡泊名利,以民为本。宋代爱国将领岳飞讲:“文官不要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太平矣!”中国抗日将领、民族英雄吉鸿昌,在1920年任营长时,探视病重的父亲吉筠亭,父亲对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父亲病逝后,吉鸿昌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蒋介石的投降政策,奋起抗日。

曾国藩曾说:“镇将贪者,满营皆有废弛之气;廉者,满营皆有振兴之象;贪者,部下常有仇恨之心;廉者,部下常有佩服之意。银钱只有此数,上愈贪则下愈窘;上不苟取分文,则下皆畏而爱之。本部堂平日教人,总以廉字为立身之本”。曾氏一生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很多,他的勤劳、俭朴、为民、家风、钱财、忠孝、仕途、识才、戒傲、谦逊、禁贪和清廉等观念,充分体现了他丰富的廉政思想,构成了他独特的廉政文化。曾国藩的廉政思想是曾氏家族家风与当时社会实际、书本知识与自身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产物。

“文化常识”

祠堂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祭祀祖宗之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可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这些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 、支祠和家祠之分。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祠堂均建于墓所,曰墓祠;南宋朱熹《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的区别,民间不可以立祠堂。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

祠堂也是族长行使族权的地方,凡族人违反族规,则在这里被教育和受到处理,直至驱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正因为这样,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质量好,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他们的祠堂往往越讲究,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了。

祠堂多数都有堂号,堂号由族人或外姓书法高手所书,制成金字匾高挂于正厅,旁边另挂有姓氏渊源、族人荣耀、妇女贞洁等匾额,讲究的还配有联对。如果是皇帝御封,可制做牌匾。祠堂内的匾额之规格和数量都是族人显耀的资本。有的祠堂前置有旗杆石,表明族人得过功名。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旧时族规甚严,别说是外姓,就是族内妇女或未成年儿童,平时也不许擅自入内,否则要受重罚。

解放后特别是60年代的运动,祠堂基本都被推倒砸烂或改造成了办公场所等。少数地区由于某些原因,部分祠堂得以保存。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四日致澄弟

“原文”

澄弟左右:

六月初四接五月二十四来信并纪泽一禀,具悉一切。南五舅母弃世,纪泽往吊后,弟亦往吊唁否?此等处,吾兄弟中有亲往者为妙。从前星冈公之于彭家并无厚礼厚物,而意甚殷勤,亲去之时甚多。我兄弟宜取以为法。大抵富贵人家气习,礼物厚而情意薄,使人多而亲到少。吾兄弟若能彼此常常互相规诫①,必有裨益。

此间军事平安。余疮疾渐愈,已能写字矣。安庆军情,九弟常有信回,兹不赘。付回银二百两,系去年应还彭宅之项,查收。即间近好。

国藩手草

“注释”

①规诫:规正告诫。

“当代阐释”

情意与钱物

人与人之间的往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情意上,一是钱物上。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或在缺少钱物的人之间,情意的一面似乎显现得更为突出些。反之,在物质丰富的时候,或在有钱人之间,不少情谊却被金钱取代了。人间交往,金钱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在急需此物的时候,助人以金钱,比空空的几句话要重要的多。但在一般的情况下,情意更显得亲热、温馨。

现代社会,运转节奏加快,赚钱发财的门路增多,不少人因此淡薄了情意,许多该表达温情的时候却用冰冷的钱物去代替,许多该由自己亲自做的事却委托给他人代理,正如一百多年前,曾氏在这封信里指出的:“大抵富贵人家气习,礼物厚而情意薄,使人多而亲到少。”人情便因此而淡化,人世也便因此失去温暖。这的确是值得世人注意的事情。

“文化常识”

关于吊唁

吊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死者家属,死者家属要对前来吊唁的人跪拜答谢并迎送。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当家中有人过世时,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安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着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在没有收殓之前,这盏长明灯不管白天晚上都要有人看守,不能让它熄灭。据说,这盏灯就是死者的灵魂。尸体和灵柩都忌讳停放在光天化日之下。据说,怕受所谓“日晶月华”,更怕冲犯上天过往的神灵。因此即使是举行简单的祭奠仪式,也必须要搭灵棚。

搭灵棚规模的大小,主要看丧居院落的格局。如果只搭一屋院子的棚,叫做“平棚起尖子”,也叫“一殿”,就像古典殿堂一样,上边起一条脊。如果丧居有两层院子,就可以搭一座大棚,将这两个院子都罩上,灵堂院子的棚顶高些,前院棚顶略低,使两个顶子浑然一体,后高前低,叫做“一殿一卷”,即后院高顶为“殿”, 前院低顶为“卷”。所谓“殿”,就是殿堂的意思;所谓“卷”,即棚顶全是活席,可以卷起来的意思。这种棚历来都用数层席箔里外包严,不但美观,且不漏水。从外观上看,宏伟壮丽,犹如宫殿,使人望之,哀戚之情油然而生。

除了主棚外,还必须搭建许多用途不同,名称不同,规模大小不一的棚。由于在这期间,吊唁的亲友多,而且时间都比较集中,上祭恐怕发生拥挤,甚至排不上号。所以在其他院落就要搭一座或数座祭棚,凡远亲、朋友来吊唁的,就被知宾引到这种棚里上祭。还有的棚是用来摆官座,让来宾们休息、喝茶、用饭的。

同治二年十月二十四日致澄弟

澄弟左右:

接弟十月初三日信,具悉一切。

王开炳在此,既有老弟之信,又有牧云、蔼亭日日赞不绝口,目前虽末派差使,将来必重用之。顷已略送盘费①二十金,令资日用矣。东征局之得差委者,多黄、郭之族戚故旧,或并不到卡而得干支薪水优加保举,外间颇有违言②,余亦颇有所闻。然黄、郭于此事实苦心经营而后办成,且黄受其怨而我享其利,不忍更责之也。

团山嘴桥告成,余只能出二百金,即日寄回。盖沅弟寄回银两太多,半为兄弟五家之私,半为宗族乡党之公,余不能不节俭少寄。为私家固宜少,即公事义举亦宜少。公私虽微有别,其由营搬银回湘乡则一耳。身家自奉固宜少,戚友馈赠亦宜少。人己虽微有别,其以公银作私用则一耳。余九月初四日之信竟尔沉失。十七日曾寄一信,言十月初六日新祠尽可入主,托赵玉班转送。赵误,专人送至安庆。今沅弟又有甲子年入主之说,余概不遥制,听弟主持可也。顺问近好。

国藩手草

“注释”

①盘费:指日常生活费用。

②违言:不满的话语。

“当代阐释”

公银作私用宜少

一个地方出了一位握有大权的人物,当地的人都想借此人的权势为家乡办点事。这种想法,似乎被看作天经地义,向有权者提这个要求时也理直气壮,不认为是在图个人之私而是在谋众人之利。有权者大多也乐意为之,也以为是在谋众人之利而不是图个人之私。但曾氏不这么认为。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为私家也好,为公事义举也好,“公私虽微有别,其由营搬银回湘乡则一耳”。

家乡的公事,其实是放大了的私事。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若要捐款,只能捐自己的正当收入,不能动用公款。身为知县,握一县之财权,当为全县百姓谋利。若将县金库里的银子拨给自己的家乡,则是侵害该县百姓的利益。身为巡抚,握一省之财权,当为全省百姓谋利,若将省藩库里的银子拨给自己的家乡,则是侵害该省百姓的利益。湘乡县修了一座桥,看来县衙门是想要曾氏以公款作捐助,而且口张得不小。曾氏只拿出二百两银子,或许会令湘乡县衙门失望。究其实,二百两公款都不能出,要出只能从自己的俸禄里拿出。

曾氏毕竟不是一尘不染的圣贤,但他能有“以公银作私用则一耳”的认识,其头脑也是远比许多的官员们明白得多了。

“国学故事”

“一钱太守”刘宠

刘宠,东汉人,原来是会稽郡的太守,在当地的口碑非常好,深受老百姓爱戴。后来他被调到京城去任职。临行时,六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受城南深山区百姓的委托,来给刘宠送行。

刘宠谢过他们后,对老人们说:“我这几年,没给大家做多少事。您们都这么大年纪了,实在不应该远路奔波前来送我。”

老人们说:我们住在深山大谷里头,很少到外边来。从前,城里的官员们只知道贪钱恋物,白天要,夜里要,闹得鸡飞狗叫,百姓们睡觉都不安生。自从您当了太守,官员们不去骚扰了,甚至夜里狗都不叫了。几年来,我们安居乐业,一心感念太守。听说太守要走,大家都舍不得,但现在正好是大忙时节,只好托我们几个老人来送一送,表表心意。”说完,每人拿出一百文钱给刘宠路上用。

刘宠感动地说:“父老们过奖了,我做得你们比你们夸奖的差得多。大家的心意我收下了,这钱,还是带回去吧!”

老人们坚决不肯,刘宠只好从每人手里选了一文钱作为收下的象征,老人们才称谢作别。刘宠看老人们走远以后,将收下的几文钱,轻轻地放进了河水里。

人们知道这事,纷纷称赞,并且给刘宠起了个美名,叫做“一钱太守”。

据说,现在浙江绍兴市北面的钱清镇,就是当初刘宠投钱入河的地方。

同治十年四月初七日致澄弟沅弟

“原文”

澄、沅弟左右:

四月初一日发出一缄交信号寄,不知可速到否?黄南翁仙逝,三月申旬始由钱子密处交到讣书。唁信及联幛等办好,又苦无便可寄,兹命彭芳四送归。自十月后日记久未付去,此次将十一二、正、二、三五个月日记付去。弟观之亦足见余近来衰惫之状,但不可与外人看。老病如此,不知引退,亦可愧也。目光昏蒙日甚,较之右目之全盲者无甚区别。幸眠食如常,不似即亲近眼闭箱者。内人腿肿渐消,亦似不至遽死,殊非意料所及。

纪鸿之次子病白喉数日,今已痊愈。余合室小大平安。惟署中所用弁仆妪婢等太多,食口众,则用度浩繁。又兼治病医药,百端奢靡,入少出多,江督岁中进款竟不敷一岁之用。曩①者尝怪澄弟日用太侈,不能节俭,以致欠债甚巨。今余亦因用度不俭,亦将欠债,深为可讶。今付甥女贺王氏处百金,黄南翁赙仪②百金,皆嫌其轻,故将近状略告弟知,以明余不善经理也。

八年春在京用去一万金,九年冬在京用去万余金。在他人见为简啬,在余已筋疲力竭。近嘱戒纪泽等必须从上房、厨房两处节省,而后不至亏空。澄弟负累本重,沅弟亦无源之水,以后三家均须厉行节俭。余平日自誓不欲身后多留余财,亦不宜留债与后人耳。

扬州洋人近又与李世芯构衅,与陈国端构衅,并有因观剧观艺与士民争殴之事,不知能速了否。余有複总署信,抄寄两弟一阅。顺问近好。

国藩手具

“注释”

①曩(nǎng):以往,从前,

②赙(fù)礼:送给丧家的礼物。

“当代阐释”

量入而出,不宜留债与后人

在古人的主流认识中是非常反对举债,没有偿还的能力而轻易举债,这债务就成了自己人格的赌注;赌注下得越大,则自己的人格被输掉的风险也就越大。

姚瞬牧说:“无端不可轻行借贷,借债要还的,一毫赖不得。”杨继盛在遗训中也谆谆告诫:“切记不可揭债,若揭债则日日行利,累的债深,穷得便快,戒之戒之。”要求儿子,“若用度少有不足,便算计可费多少,即买田产补完。”

曾氏提出“不宜留债与后人”就是希望弟弟们能够量入而出,不要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而举债,然后把沉重的负担转嫁到子孙的身上。

一般来说家庭收入不能任意增加,其日常生活开支就必须量入而出,家庭用度一旦入不敷出,除了靠借贷以维持生机外,别无他法。但借债须连本带利予以偿还,且不说利率高低,在家庭收入不会增加的情况下,也难以具备可靠的偿债能力。因此,历来的治家论者总是告诫其子孙“切不可借债”,否则将面临所谓的“破家”之危险。

大文豪莎士比亚不仅是一个天才的文学家,也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投资家,他的晚年生活之所以充满了恬适和安祥,完全是因为莎士比亚正确的理财态度和方式。莎士比亚认为,一个人不应该透支金钱、背负债务,同时他也不提倡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借给其他人。

莎士比亚认为合理支配金钱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不轻易举债。如果使用自己的钱继续投资,那么即使失败,你也不会过于尴尬,至多不过是几年的积蓄付之东流。然而举债经营就不同,不用说投资彻底失败,即便是没有达到你预期的利润,你也恐怕要陷入债务危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使你彻夜难眠,而且由于负债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往往使你难以用一个正常经营者的身份来考虑经营问题,它可能会使你过于谨慎。

借债能使人养成不良的习惯,因为我们仿佛觉得别人的口袋是自己的,因此可以不断地去掏,挥霍浪费,这使我们难以自立,而自立是成功的前提,我们无法想像一个不能自立的人会有什么作为。莎士比亚是一个精明的商人和投资者,他对债务的态度非常明确:避免背负债务。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学习。

十 保体养生

“导读”

曾国藩一生,体质本弱,又“心血积亏太过”,却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这多多得益于他独特的养生之道。他的一些养生方法,即使在今天,乃至以后,都有广泛的实用性。其“极热之水洗脚”,毛泽东早年也力倡些法。本章从不同的角度,谈谈他在家书中常常提到的一些养生方法。

咸丰十年三月二十四日致诸弟

“原文”

澄侯、沅浦两弟左右:

二十二日接初七日所发家信,内澄弟一件、沅弟一件、纪泽一件!知叔父大人已于三月二日安厝①马公塘,两弟于家中两代各位老人养病送死之事,皆备极诚敬,将来必食报于子孙。闻马公塘山势平衍,可决其无水蚁凶灾,尤以为慰。澄弟服补剂而大愈,甚幸甚幸!丽参、鹿茸虽享福稍早,而体气本弱,亦属无可如何。吾生平颇讲求惜福二字之义,近来亦补药不断,且菜蔬亦比往年较奢。自愧享用太过,然亦体气太弱,不得不尔。胡润帅、李希庵常服辽参,则其享受更有过于余者。澄弟平日太劳伤精,锁呐②伤气,多酒伤脾。以后戒此三事,而常服补剂,自可日就痊可。丽参、鹿茸服毕后,余可再寄,不可间断,亦不可过多,每早服二钱可也。

家中后辈子弟个个体弱,锁呐、吃酒二事须早早戒之,不可开此风气。学射最足保养,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纪泽今年耽搁太多,此次宜静坐两个月。《汉魏六朝百三名家》,京中带回一部,江西带回一部,可付一部来营。纪鸿《通鉴》讲至何处?并问。即候日好。

兄国藩手草

再,抚州绅土刻余所书《拟砚台记》,共刷来八分,兹寄五分回家。澄弟一分,沅弟一分,纪泽一分,外二分送家中各位先生。暂不能遍送也。

“注释”

①安厝(cuò):安葬。

②锁呐:亦作“ 锁哪 ”。唢呐。管乐器。管身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当代阐释”

人应常具“惜福”之念

“惜福”是典型的中国式的思想。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福”与“名”“器”等等,都是上天所十分看重并吝于赐予的东西;因为贵重,所以必须特别珍惜。珍惜之一便是不可滥用。“福不可享尽”,这句在中国上至达官巨贾、下至小民百姓经常说的话,便是“惜福”观的体现。

“惜福”的观念中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上天所赐予的“福”是有限定的,是有一定量的。就好比给你一仓库谷米,你爱惜着用,一辈子都有饭吃,若挥霍浪费,则只能吃半辈子,下半辈子便要挨饿。如果你很节省,一辈子没有吃完,则还可以传给儿子孙子。所以民间还有一句话,叫做“为子孙惜福”。

其实,上天给一个人是一仓库谷米还是十仓库谷米,谁都不知道,所以人们要珍惜眼下所拥有的“谷米”,所拥有的“福”。不能肆意地浪费,要为不可知的未来储存下一些“资本”。

惜福之说看似有些荒谬,但是也尤其积极的意义。首先“惜福”让人有收敛之心。所谓“福”无非指的是钱、权、势、子女多、身体强壮这些方面。它们能给人带来幸福,也能给人带来灾祸:钱多易生非分之想,权大则易起贪婪之念,势强则可能仗势欺人,身壮则常忽视保养等等。有“惜福”的观念,则会常常提醒自己收敛而不可放肆。这种自我约束,常是避祸免灾的良策。

此外,“惜福”还能使人有知足常乐之感。“惜福”之人意识到自己是在“福”中,是在享受着上天的恩赐,故而其心态总处在良好的状态中。人的一生究竟要到一个怎样的地步才算是到了顶呢?应拥有什么样的境遇,才算是幸福的呢?这是一个谁都不能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这一切全在于自己的感觉。你天天感觉良好,你就天天生活在幸福中。即便是腰缠万贯,位高权重,名满天下,但你若觉得还未如愿,还有觉得有缺憾,那么你也不会有幸福的感觉。“惜福”之人总觉得自己很有福气了,还得节省点用,爱惜点花。你能说他不快乐吗?这样的人,能不让人羡慕吗

曾府的内当家老四是个好动的人,除好管闲事外,还喜欢吹锁呐,又贪杯。他比乃兄整整小了十岁,眼下不过四十岁,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却已在天天进补,高丽参、鹿茸不离嘴,这自然首先是家里有钱,其次也因为贪图享受。曾氏对此并不以为然,所谓“丽参、鹿茸,虽享福稍早,而体气本弱,亦属无可如何”的话,实在是不得已的,从他的内心而言,对于四十岁的弟弟如此奢侈,是不太赞成的。故而,不厌其烦地和弟弟反复说道关于“惜福”的问题。

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谕纪泽

“原文”

字谕纪泽:

曾名琮来,接尔十一月甘五日禀,知十五、十七尚有两禀未到。尔体甚弱,咳吐咸痰,吾尤以为虑,然总不宜服药。药能活人,亦能害人。良医则活人者十之七,害人者十之三;庸医则害人者十之七,活人者十之三。余在乡在外,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见理极明,故言之极切,尔其敬听而遵行之。每日饭后定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尔每餐食毕,可至唐家铺一行,或至澄叔家一行,归来大约可三千余步。三个月后,必有大效矣。

尔看完《后汉书》,须将《通鉴》看一遍。即将京中带回之《通鉴》,仿照余法,用笔点过可也。尔走路近略重①否?说话略钝②否?千万留心。此谕。

涤生手示

“注释”

①重:这里指走路不慌不忙,稳稳当当的样子。

②钝:这里指说话不紧不慢,吞吞吐吐的样子。

“当代阐释”

走路应“重”,说话应“钝”

读曾国藩《家书》,深为其望子成龙的殷殷之情所动。令人不解的是,曾国藩曾再三地告诫儿子:“尔语言太快,举止太轻,近能力行迟重二字以改救否?”“尔走路近略重否?说话略钝否?千万留心。”据粗略统计,诸如此类的文字在其家书中共有数十处。莫非走路的轻重、说话的缓急与人的品行、操守有着一定的联系吗?

查阅了有关资料,才恍然大悟,疑虑顿消。原来人的言行举止果真与其身份、修养密切相关。据说汉代男女、学者、达官贵人各有步法。汉乐府《孔雀东南飞》有诗曰:“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这是女子的步法。《后汉书?马援传》记载:“勃(朱勃)衣方领,能矩步。”矩步者,回旋皆中规矩,这是学者之步。做官的则更有进究。乐府诗《陌上桑》中的秦罗敷在夸耀官居太守的丈夫时说:“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对此,闻一多先生曾解说得非常明白:“案古礼,尊贵者行迟,卑贱者行速。……太守位尊,自当举止舒泰,节度迟缓。此所谓公府步府中趋,犹今人言官步矣。”“举止舒泰,节度迟缓”,大抵表现了一个人从容不迫、胸有成竹的气度,所以它也似乎成了中华民族的“国粹”,一直被后人奉为做人的准则,乃至发扬光大,延续至今。

曾国藩的教子术或许有其一定的道理,但却未必尽然。轻浮急躁固然会于事无补,拖拉散漫常常更贻误时机。恰当的深谋远虑与必要的雷厉风行之完美结合,才是做人处事最佳境界。

“文化常识”

《后汉书》与《资治通鉴》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王莽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本纪和列传的作者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范晔,他写此书是为了“欲因事就卷内发论,以正一代得失。”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

元嘉二十二年(445)范晔因牵涉谋立彭城王刘义康案被杀,当时《后汉书》志稿尚未完成。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八志30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书中记载的历史由公元前403年,也就是周威烈王43年写起,一直到公元959年,五代的后周世宗为止。是司马光以“为君亲政,贤明之道”为出发点所编写成的一本巨著。在横跨中国16个朝代,一共1362年的历史中,他多次著墨在其中的贤明政治时期,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通鉴》编修工作艰巨,先由助手搜集资料和编写初稿,然后由司马光综合全书,再由司马康检订文字。首先,在资料搜集方面,单是正史有十七种,参考的野史,谱录,别集,碑志等杂史有三百多种,加上龙图阁等藏书,可以想见当时资料之丰富。《通鉴》在撰写前先由天文学家刘羲叟编订正确年历,作为全书的骨干,首先把史料摘录下来,按年代顺序,编成“丛目”。如果发现汇集的史料互有出入,便要进行考异工作。

此书写作时间据资料记载一共花了19年,从宋英宗治平二年(西元1065年)开始一直到宋神宗元丰七年(西元1084年)才完成,此书完成后两年,司马光逝世。

同治元年七月二十日致诸弟

“原文”

沅、季弟左右:

季弟病似疟疾,近已全愈否?吾不以季病之易发为虑,而以季好轻下药为虑。吾在外日久,阅事日多,每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吴彤云近病极重,水米不进已十四日矣。十六夜四更已将后事料理,手函托我,余一概应允,而始终劝其不服药。自初十日起,至今不服药十一天,昨夜竟大有转机,疟疾减去十之四,呃逆①各症减去十之七八,大约保无他变。希庵五月之季病势极重,余缄告之,云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并言作梅医道不可恃②。希乃断药月余,近日病已全愈,咳嗽亦止。是二人者,皆不服药之明效大验。季弟信药太过,自信亦太深,故余所虑不在于病,而在于服药。兹谆谆以不服药为戒,望季曲从之,沅力劝之,至要至嘱。

季弟信中所商六条皆可允行。回家之期,不如待金陵克后乃去,庶几③一劳永逸。如营中难耐久劳,或来安庆闲散十日八日,待火轮船之便,复还金陵本营,亦无不可。若能耐劳耐烦,则在营久熬更好,与弟之名曰贞、号曰恒者,尤相符合。其余各条皆办得到,弟可放心。

上海四万尚未到,到时当全解④沅处。东征局于七月三万之外,又有专解金陵五万,到时亦当全解沅处。东局保案,自可照准⑤,弟保案亦日内赶办。雪琴今日来省,筱泉亦到。

“注释”

①呃(è)逆:因横膈痉挛而呼吸顿促,即打嗝。

②恃(shì):依赖,仗着。

③庶几(jī):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④解(jiè):发送。

⑤照准:旧时公文用语,表示同意或批准下级的请示。

“当代阐释”

治身以不药为药

养生总会涉及身体的用药问题。养生专家说,如果你在健康的时候完全摒弃医药,则到了你需要的时候将感觉医药对于你的身体过于生疏不调。如果你平日过于依赖医药,则疾病来时,医药将不生奇效。这告诫我们,对待药之于身体的关系,应该有一个辩证的态度,在病时既不能不用药,但也不能过分依赖用药。

曾国藩非常看重祖上“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的风气,加上自己丰富的阅历,故而常常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但他的家中,合家大小老幼,没有一个不吃药的,而且吃的都是贵药,补药和凉药,阳药和阴药,胡乱服用。看到这个不良习惯,曾国藩提倡在人患病时以少用药或不用药为主。他的弟弟季患疟病,曾国藩十分惦念,忧虑,但他忧虑的是他的季弟“信药太过”,“好轻下药”,就是过分地相信药物,依赖药物的作用。

他讲在这里讲了两个例子。吴彤云曾重病,水米不进十余日,以至病情严重时到了准备料理后事的地步,曾国藩劝他不再用药,吴彤云试着不用药十一天后,病情“竟大有转机,疟疾减去十之四,呃逆各症减去十之七八”。此外,希庵曾病势极重,听了曾国藩的劝告,断药月余后,“病已痊愈,咳嗽亦止”。他的儿子纪泽病了,曾国藩去信常告,“宜清静调养,不宜妄施医治”,并指出人们服药的谬误,“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伐强求发汗……全失自然之妙”,对那些胡乱多服药饵的,他斥为“妄想”。所以,曾国藩总结说,“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他的经验,应该说有一定的事实根据。

现代医药科学告诉我们,凡药都具有两重性,在发挥其治病功效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经常服用后还会出现耐药性。曾国藩所谓“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便颇含有这样的道理。

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谕纪泽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接尔十一、十五日两次安禀,具悉一切。尔母病已痊愈,罗外孙亦好,慰慰。

余到清江已十一日,因刘松山未到,皖南各军闹饷,故尔迟迟未发。雉河、蒙城等处日内亦无警信。罗茂堂等今日开行,由陆路赴临淮。余俟刘松山到后,拟于二十一日由水路赴临淮。身体平安。惟廑念①湘勇闹饷,有弗戢②自焚之惧,竟日忧灼。蒋之纯一军在湖北业已叛变,恐各处相煽,即湘乡亦难安居。思所以痛惩之之法,尚无善策。

杨见山之五十金,已函复小岑在于伊卿处致送。邵世兄及各处月送之款,已有一札,由伊卿长送矣。惟壬叔向按季送,偶未入单,刘伯山书局撤后,再代谋一安砚之所。该局何时可撤,尚无闻也。

寓中绝不酬应,计每月用钱若干?儿妇诸女,果每日纺绩有常课否?下次票复,吾近夜饭不用荤菜,以肉汤炖蔬菜一二种,令其烂如臡③,味美无比,必可以资培养(菜不必贵,适口则足养人),试炖与尔母食之(星冈公好于日入④时手摘鲜蔬,以供夜餐。吾当时侍食,实觉津津有味,今则加以肉汤,而味尚不逮于昔时)。后辈则夜饭不荤,专食蔬而不用肉汤,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颜黄门(之推)《颜氏家训》作于乱离之世,张文端(英)《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极精。尔兄弟各觅一册,常常阅习,则日进矣。

涤生手示 (清江浦)

“注释”

①廑(jǐn)念:殷切关注。

②戢(jí):收藏兵器,引申为停止战争。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这件事不能平息,担心可能会引火自焚。

③臡(ní):带骨的肉酱。

④日入:太阳落下去。

“当代阐释”

饮食与养生

饮食,是人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表现,是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民以食为天”是众所公认的常理,“安谷则仓,绝谷则危”,饮食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人们饮食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气足、精充、神旺、健康长寿。

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合理地安排饮食,保证机体有充足的营养供给,可以使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旺盛。因而,新陈代谢功能活跃,生命力强,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大,抵御致病因素的力量就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根据食物的气、味特点,及人体阴阳盛衰的情况,予以适宜的饮食营养或以养精,或以补形,既是补充营养,又可调整阴阳平衡。不但保证机体健康,也是防止发生疾病的重要措施。

曾国藩在饮食上主张“少食”、“素食”、“清淡”。 日常生活多以素食与蔬菜为主,“常食老米粥以疗脾亏”,“吾夜饭不用荤,以肉汤炖蔬菜 一、二种”, 他告诫子弟“夜饭不荤,专食素,亦养生之宜,且崇俭之道也”,他深知“脾胃为人后天之本”,膏粱厚味,肥鱼大肉,皆可损伤脾胃。“少食”、“素食”、“清淡”足可以养脾胃,脾胃得养,自然健康长寿。

在曾氏的饮食养生观中最突出的就是“有节”的理念,《吕氏春秋?季春纪》说,“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黄帝内经》中说:“饮食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所谓饮食有节,是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能随心所欲,要注意饮食的量和进食时间。

中医学认为,一日之中,机体阴阳有盛衰之变,白天阳旺,活动量大,故食量可稍多;而夜暮阳衰阴盛,即待寝息,以少食为宜。因此古人有“早餐好,午餐饱,晚餐少”的名训。

我国传统的一日三餐,若能经常按时进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则消化功能健旺,于身体是大有好处的。

总之,通过饮食合理而适度地补充营养,以补益精气;通过饮食调配,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从而达到强身壮体、抗老防衰,这也是中医饮食营养理论的主旨之所在。

“文化常识”

《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颜之推所撰写的,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史名著。

颜之推南北朝时期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学者,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后人颇有影响,《颜氏家训》是他对自己一生有关立身、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被后人誉为家教典范,影响很大。

被陈振孙誉为“古今家训之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部重要典籍,这不仅表现在该书“质而明,详而要,平而不诡”的文章风格上,以及“兼论字画音训,并考正典故,品第文艺”的内容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该书“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的现世精神上。

因此,历代学者对该书推崇备至,视之为垂训子孙以及家庭教育的典范。纵观历史,颜氏子孙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的表现,光以唐朝而言,像注解《汉书》的颜思古,书法为千年楷模颜真卿,凛然大节震烁千古、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人,都令人对颜家有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更足证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两朝,颜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断,尤其令以后明清两代的人钦羡不已。

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谕纪泽

“原文”

字谕纪泽儿:

三十日成鸿纲到,接尔八月十六日禀。具悉尔十一后连日患病,十六尚神倦头眩,不知近已痊愈否?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即养生之道亦然。体强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体弱者,如贫人因节啬①而自全。节啬非独食色之性也,即读书用心,亦宜俭约,不使太过。余八本匾中,言养生以少恼怒为本。又尝教尔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其在我者矣。此外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凡多服药饵,求祷神祗,皆妄想也。吾于医药、祷祀等事,皆记星冈公之遗训,而稍加推阐②,教示后辈。尔可常常与家中内外言之。尔今冬若回湘,不必来徐省问③,徐去金陵太远也。朱金权于初十内外回金陵,欲伴尔回湘。

近日贼犯山东,余之调度,概咨少泉宫保处。澄、沅两叔信附去查阅,不须寄来矣。此嘱。

涤生手示

“注释”

①节啬:节省;节俭。

②推阐:推究阐明。

③省问:探望;问候。

“当代阐释”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

曾氏提出“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的确是悟出了人生在世的的真正诀窍。

养生以戒恼怒为本,就是说,凡事都要心平气和地对待,不要动辄发脾气,否则不仅伤身,也伤感情,对养生十分不利。好像道理上很明白,但很多时候,人们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工作或生活上有压力、心情烦躁、伤及“面子”等时候,情绪总是容易失控,而事后又常感到后悔。这就是说,修为没到家呢。其他诸如读书作文,立身居家等方面,曾氏的这些诀窍也同样值得借鉴。

生气在佛教中称之为“嗔心”,佛教里把“贪、痴、嗔”视为“三毒”,而嗔是危害最大的。佛陀说:“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所以,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许多时候是十分重要的。从养生角度上说,曾氏的“戒恼怒”养生哲学,还是值得借鉴的。有时心里不舒畅的时候,不如换个环境,或者转移一下注意力,比如跟朋友聊聊天,听听音乐,散散步,做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尽量回避那些令自己不快甚至恼怒的事情,同样可以起到“戒恼怒”的目的。

研究人员告诉生气的人,在情绪激动时,大脑会分泌出很多应激激素,使呼吸道扩张,大脑、心脏和肌肉系统吸入更多的氧气,血管扩大,心脏加快跳动,血糖水平升高,生气是一种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为。相反,大量的医学研究资料证明,长寿的人不易动怒,胸襟开阔,乐于做事。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心境,有利于保护脑的功能,能促进对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调节,能缓和重要脏器的衰老,减少疾病的发生。

孙思邈在《摄生咏》中说:“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神虚心易役,气弱病相因。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夜寝鸣雷鼓,晨兴漱玉津。妖神难犯已,精气自全身。若要无百病,常当节五辛。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寿夭休言命,修行本在人。时时遵此理,平地可朝真。”可谓是谆谆教诲,语重心长。而比曾国藩稍后的清朝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也有一副名联:“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成却病方。”倒真可以成为养生的座右铭了。

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谕纪泽纪鸿

“原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二十日接纪泽在清江浦、金陵所发之信。二十二日李鼎荣来,又接一信。二十四日又接尔至金陵十九日所发之信。舟行甚速,病亦大愈为慰。老年来始知圣人教孟武伯问孝①一节之真切。尔虽体弱多病,然只宜清静调养,不宜妄施攻治。庄生云:“闻在宥②天下,不闻治天下也。”东坡取此二语,以为养生之法。尔熟于小学,试取在宥二字之训诂体味一番,则知庄、苏皆有顺其自然之意。养生亦然,治天下亦然。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伐强求发汗,则如商君治秦、荆公治宋,全失自然之妙。柳子厚所谓名为爱之其实害之,陆务观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皆此义也。东坡游罗浮诗云:“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③起坐存黄庭。”下一存字,正合庄子在宥二字之意。盖苏氏兄弟父子皆讲养生,窍取黄老微旨,故称其子为有奇志。以尔之聪明,岂不能窥透此旨?余教尔从眠食二端用功,看似粗浅,却得自然之妙。尔以后不轻服药,自然日就④壮健矣。

余以十九日至济宁,即闻河南贼匪图窜出东,暂住此间,不逮赴豫。贼于二十二日已入山东曹县境,余调朱星槛三营来济护卫,腾出潘军赴曹攻剿。须俟贼出齐境,余乃移营西行也。

尔侍母西行,宜作还里之计,不宜留连鄂中。仕宦之家,往往贪恋外省,轻弃其乡,目前之快意甚少,将来之受累甚大。吾家宜力矫此弊。余不悉。

涤生手示 二月二十五日

李眉生于二十四日到济宁相见矣。四叔、九叔寄余信二件寄阅。他人寄纪泽信四件、王成九信一件查收。

“注释”

①孟武伯问孝:出自《论语?为政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孟武伯向孔子请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让做父母的只因为子女的疾病而忧愁烦恼。(言外之意是因为疾病并非人力所能控制,其它各方面则人的主控力较强,所以作子女的必须在其它各方面勤勉努力表现良好,使父母不会因为除了疾病之外的事情,为子女担心操烦。)

②在宥(yòu):指任物自在,无为而化。

③中宵:中夜,半夜。

④就:凑近,靠近。

“当代阐释”

养生宜清静调养

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失调,应注意情志调养。因而,养神就显得尤为重要。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指出:“神太用则劳,其藏在心,静以养之”。所谓“静以养之”,主要是指静神不思、养而不用,既便用神,也要防止用神太过而言。静则百虑不思,神不过用,身心的清静有助于神气的潜藏内守。反之,神气的过用、躁动往往容易耗伤,会使身体健康受到影响。医学研究发现,神经衰弱、失眠的人静坐闭目养神可以抑制噩梦,调节神经系统的使大脑得到相应的休息,同样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曾氏在给儿子的家书中提到“尔虽体弱多病,然只宜清静调养,不宜妄施攻治。” 一般来说,有余之病易治,不足之症难调。所以,针对孩子体弱之症,曾氏非常明智地提出了“静养”之法。

静养是以养神为目的,以清静为大法。只有清静,神气方可内守。清静养神原则的运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以清静为本,无忧无虑,静神而不用,就是所谓的“恬淡虚无”,这样真气就会绵绵而生;二是少患少虑,用神而有度,不过分劳心劳神。使神不过用,就是所谓的“少思虑以养其神”;三是常乐观,没有太多邪念和妄想,用神而不躁动,专一而不杂,可以安神定气,就是所谓的“以情愉为务”。这些养生原则,在传统养生法中均有体现。如:调摄精神法中的少私寡欲,情志调节;休逸养生中的养性恬情;气功、引导中的意守、调息、入静;四时养生中的顺四时而养五脏;起居养生中的慎起居、调睡眠等等,均有清静养神的内容。

历代养生家把调养精神作为养生寿老之本法,防病治病之良药,不懂得养神之重要,单靠饮食营养、药物滋补,难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国学故事”

陆游的读书与养生兼攻并进

“脱巾莫叹发成丝,六十年间万首诗。”这是陆游诗《小饮梅花下作》的开头两句,自注“予自年十七八学作诗,至今六十年,得万篇”,这年他77岁。

陆游的创作硕果根植于爱国主义土壤,滋长于他青壮年参军、游宦生活,同时也源于他罢官退居山阴故乡后的健康体魄,得以终年读书不倦,到老写作不辍。

读《剑南诗稿》,特别羡慕他的视力过人,50岁后曾有诗云:“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这在一般人已为不易,可进入古稀高龄以后,他还兴奋地高吟:“年过七十眼犹明,天公成就老书生。”(《读书》)年至耄耋云:“老夫垂八十,岩电尚烂烂,孤灯对细字,坚坐常夜半。”(《秋夜读书》)这更是一种金子换不来的幸福了。

陆游是我国的长寿诗人,长寿而目力不衰,特别在他年过耄耋以后还能“孤灯对细字”,实是奇迹。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基于中青年时期的锻炼,他38岁作的记梦诗云:“少年学剑白猿翁,曾破浮生十载功。”参军游宦“十年走万里”,骑射行猎为常课,《春感》一诗即追述了他壮年时候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

二是得益于长期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日常活动内容多样。他有诗云:“古人在山林,射自事樵汲。我虽迫耄期,勤慎亦在习。”(《幽居即事》)诗中表明了“勤慎”的养生观点。所谓“勤”,就是适当的活动,“慎”,当是良好的言行修养。

自然,他生活中的主要活动还是读书,读书给他带来莫大的快乐与慰藉,他不仅自己藏书很多,住屋有“书巢”之称,而且还要向友人借书,丹黄圈点。67岁写的《冬夜读书》有句“老勤犹欲与书鏖”,将读书比做鏖战,老人家的壮志豪情跃然纸上。70岁以后仍“蝇头细字夜抄书”,觉得这样身安心泰,还“一笑语儿子,此是却老方”。中医认为,“聚精会神为养生大法”,老人动脑动笔,心有所乐,神有所藏,自然延年益寿,陆游称之为“却老方”,这是一点不错的。他80岁后,每年还能作诗400余首,这“老”真被他“却”了。

陆游每日读书之余,常去郊外散步,有时还登山、乘船出游,或与渔农闲话。《晨兴》诗中说到“老生不自逸”,所谓“不自逸”,也就是“小劳”,就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心常凝不动,形要小劳之。活火闲煮茗,残枰静拾棋,晒书朝日出,丸药昼阴移。意适还休去,悠悠到睡时。”(《秋怀》十首之五)年事虽高,仍然坚持干活,做乐意做的事,事毕则悠然小睡。“不自逸”的精神给他增添了生之活力。

陆游熟研《本草》,识药性;又精医理,能辨证。老年居乡,常常自治成药,随身携带,出游的时候,遇有患病的人,问明情况,便从囊中取药给人。《剑南诗稿》卷65《山村经行因施药》五首中有一首:“骑驴每带药囊行,村巷欢欣夹道迎,共说向来曾活我,生儿都以陆为名”。精通医方,能起沉疴,经他治愈重症的群众感念不已,生了孩子以“陆为名”。他作这诗时年已81岁,也真是老有所为了。

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致澄弟

“原文”

澄弟左右:

五月十八日接弟四月八日信,具悉一切。七十侄女移居县城,长与娘家人相见,或可稍解郁郁之怀。乡间谷价日贱,禾豆畅茂,尤是升平景象,极慰极慰。

此间军事,贼自三月下旬退出曹、郓之境,幸保山东运河以东各属,而仍蹂躏于曹、宋、徐、泗、凤、淮诸府,彼剿此窜,倏往忽来。直至五月下旬,张、牛各股始窜至周家口以西,任、赖各股始窜至太和以西,大约夏秋数月山东、江苏可以高枕无忧,河南、皖、鄂又必手忙脚乱。余拟于数日内至宿迁、桃源一带察看堤墙,即由水路上临淮而至周家口。盛暑而坐小船,是一极苦之事,因陆路多被水淹,雇车又甚不易,不得不改由水程。余老境日逼,勉强支持一年半载,实不能久当大任矣。因思吾兄弟体气皆不甚健,后辈子侄尤多虚弱,宜于平日讲求养生之法,不可于临时乱投药剂。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曰眠食有恒,二曰惩忿①,三曰节欲,四曰每夜临睡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惩忿,即余匾中所谓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也。眠食有恒及洗脚二事,星冈公行之四十年,余亦学行七年矣。饭后三千步近日试行,自矢永不间断。弟从前劳苦太久,年近五十,愿将此五事立志行之,并劝沅弟与诸子侄行之。

余与沅弟同时封爵开府②,门庭可谓极盛,然非可常恃之道。记得己亥正月,星冈公训竹亭公曰:“宽一虽点翰林,我家仍靠作田为业,不可靠他吃饭。”此语最有道理,今亦当守此二语为命脉。望吾弟专在作田上用些工夫,而辅之以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八字,任凭家中如何贵盛,切莫全改道光初年之规模。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我若有福罢官回家,当与弟竭力维持。老亲旧眷、贫贱族党不可怠慢,待贫者亦与富者一般,当盛时预作衰时之想,自有深固之基矣。

凯章家事,即照弟信办一札照收。湘军各营俱不在余左右,故每月仅能送信一次,俟至周家口后即送三次可也。余详日记中。顺问近好。沅弟在鄂拆阅,均此。

“注释”

①惩忿:克制愤怒。

②开府: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选置僚属。

“当代阐释”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据说,人是从脚老起的,又据说,老人先老脚,是有科学依据的。虽然这两个据说的证据无从考证,但是还是相信是有道理的。原因很简单,行路快捷甚至健步如飞的生命,本身就体现出一种健康的活力,步履蹒跚,举步维艰的生命,无疑体现的是一种老态或病态。故而曾国藩提出了日日散步的养生道理。

曾氏认为:散步是养生的第一诀窍。他曾向弟弟透露到:“饭后三千步近日试行,自矢永不间断。”儿子有病投医,他是不赞成的。按照他开的处方,就是散步“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尔每餐食毕,可至唐家铺一行,或至澄叔家一行,归来大约可三千余步。三个月后,必有大效矣!”其实,这个大效不是别的,就是能增强人体自身的抵抗能力。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进食后,不宜立即卧床休息。饭后宜做一些从容缓和的活动,才于健康有益。《摄养枕中方》中说:“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进食后,活动身体,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而以散步是最好的活动方式。

如果在饭后,边散步,边摩腹,则效果更佳。《千金翼方》将其归纳为:“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这是一套较为完整的食后养生方法,后世多所沿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同治十年八月二十五夜谕纪泽纪鸿

“原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二十五接纪泽二十二三日两禀,具悉一一。

芗泉信稿收到,少迟核过寄回。鉴海似须送五十金,不可再少。石泉信已发,俟下次再谢申夫事也。余二十四宿露筋祠。二十五查堤工,泊宿马棚湾。

脚肿似已全消。养生无甚可恃之法,其确有益者:曰每夜洗脚,曰饭后千步,曰黎明吃白饭一碗不沾点菜,曰射有常时,曰静坐有常时。纪泽脾不消化,此五事中能做得三四事,即胜于吃药。纪鸿及杏生等亦可酌做一二事。余仅办洗脚一事,已觉大有裨益。孙方与回籍,自可不候余信。余日来应酬极繁,尚可勉支。瑞亭今日来见,臀痈①久未痊,弱瘦之状可虑。余不一一。

涤生手示马棚湾

“注释”

①痈(yōng):一种恶性脓疮。

“当代阐释”

热水洗脚身体好

热水洗脚,是中医保健养生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医决这么说:“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肺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中医学认为,脚掌是人的窗口。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射区域。如头部的投射区在脚趾,胃的投射区在脚掌内侧,肝的投射区在脚掌外侧,生殖器的投射区在足跟部,肾的投射区在脚掌心的涌泉穴。坚持热水洗脚,可刺激脚上的穴位,以舒经活络、颐养脏腑、益智补脑和延年益寿。

现代医学认为,脚与人体,特别是呼吸道的健康密切相关。脚部受凉时,上呼吸道粘膜的毛细血管就会发生收缩,使粘膜的抵抗力下降,潜伏在鼻咽部的病毒和细菌便会乘虚而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

用热水洗脚,可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粘膜内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粘膜表面的纤毛的摆动加快,从而增强呼吸道的抗病能力,有助于防治呼吸道炎症。此外,坚持热水洗脚,还可消除疲劳、降低血压、改善睡眠,达到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目的。

曾氏每晚睡前必须以热水洗脚。其方法是:水必温热,要浸洗到膝关节以上为好。实践证明,热水洗脚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刺激末梢神经。达到引火下行,降血压,促睡眠的效果。

“国学故事”

白居易的养生之道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他在唐代的诗人中创下了三个“新高”:一是寿命长,活了74岁,远远超过了李白、杜甫;二是著作多,其诗现存2800多首,在唐代当属第一;三是成就高,在唐代诗人中和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他也堪称第一流大诗人。

在他求学时身体较弱,40岁以前一直心事重重,疾病缠身,未老而先衰。白居易在与医生、药书打交道的过程中,渐渐认识到“人生不满百”,是因为“不得长欢乐”的缘故,就开始特别注重情志养生,培养乐观性格了。于是,他将名利、官职看得愈加淡泊。不论升迁、贬黜、外放,都心平气静,泰然处之。

白居易喜欢游览山水,而且常常触景生情,出口成章。他喜欢植树种花。他在忠州做官时,就亲自带领老百姓种了许多桃、杏等果树,并作了一首《种桃杏》的诗。在任苏州刺史时,又亲手栽种了不少梅树、莲花等等,也写下了许多佳句,体现出他那乐观自娱的心情。退休后的白居易,冬季闲在家里无事,还常常到室外晒太阳,或者练练气功。

白居易深信“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基于此,他提出了对疾病的“九可却和十不治”。九可却:静坐观空,觉四大原从假合,一也;烦恼现前,以死譬之,二也;常将不如我者巧自宽解,三也;造物劳我以生疾遇苦,稍闲反生幸,四也;宿孽现逢,不可逃避,欢喜领受,五也;家室和睦,无交谪之言,六也;众生各有病根,嗜欲淡薄,七也;饮食宁节毋多,起居宁适毋强,八也;觅高朋亲友,讲开怀出世之谈,九也。十不治:纵欲耽淫不自珍重,一也;窘苦拘囚,无潇洒趣,二也;怨天尤人,广生懊恼,三也;今日忧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四也;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五也;听信巫师祷祝,广引杀戮加重孽缘,六也;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七也;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八也;多服汤者,荡涤脾胃,元气渐耗,九也;以死为苦,与六亲眷属常生难割难舍之想,十也。

他从饮食起居、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方面,劝告人们要正确对待生活,淡泊名利,注重修养,以便神形兼养,从而达到益寿延年的目的。

“相关阅读”

明代?龚廷贤《寿世保元》

颜之推《颜氏家训?止足养生篇》

同类推荐
  • 丁玲:一曲华美的奏鸣曲

    丁玲:一曲华美的奏鸣曲

    本书披露了很多前所未闻的新鲜史料,深入探索了丁玲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是作者十余年来研究丁玲的总结性著作,代表了当前国内丁玲研究的成果。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吕不韦十讲

    吕不韦十讲

    王朝的建立需要血与泪的浇注,是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的一腔热血,又是谁默默无闻地流尽了最后一滴泪,历史的车轮不会因为他们的牺牲而驻足。君臣博弈,胜的骄傲,败的灭亡!父子博弈,胜的真能骄傲,败的真能灭亡?吕不韦的悲剧是对君臣共荣、互利的否定,更是对君臣斗争、暗算、倾轧的写照。血腥的斗争莫不以两种结尾收场一不是君亡便是臣灭。吕不韦献身于这场斗争中,失败的却是既为臣又为父的自己。甚悲哉!“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几千年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性总结。尖锐与现实的评判折射的是吕不韦之类的名臣们悲惨的结局。慨叹吕氏悲惨的人生之余,我们似乎应该回过头,看看他传奇般的人生。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也是她的处女作,于1903年出版,作品一发表,立即在美国引起了轰动,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本书详细讲述了小海伦·凯勒因一场疾病失去了视觉、听觉,但在安妮·沙利文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学会读书认字、认识世界,并以优秀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最终成长为一个名垂青史的教育家及作家的故事。全书文字朴实优美,富有哲理,行文流畅简洁、真实感人,是自传文学的佼佼者。
  • 深不可测:刘伯温

    深不可测:刘伯温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乱世攻城略地,拿下元朝万里江山;盛世安邦治国,定下大明百年基业!翻开本书,领略千古谋臣深不可测的谋略智慧!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论成就,刘伯温远在诸葛亮之上;论军事才能,刘伯温远超萧何,助力朱元璋仅八年便拿下大元天下;论治国才能,刘伯温更强于张良,一举定下大明帝国后世两百年的盛世格局。一部《烧饼歌》传世,更增添了其传奇色彩。据《明史》记载,刚见面的时候,刘伯温塞给朱元璋一份《时务十八策》,这十八策吓得朱元璋出了一身的冷汗。从此以后,朱元璋的征伐、治国、纳贤、驭臣之道再也没有超出过此书的范围。一遇到大小战事,朱元璋便召刘伯温进入小密室悄悄商议大战鄱阳湖、兵围苏州城,刘伯温统领全局,指引朱元璋一次次大获全胜。每一场战役都像一盘棋局,按照刘伯温的指令一步一步地进行着。在刘伯温的指引下,一介布衣的朱元璋得以登基称帝,并在皇帝位置上游刃有余。大明立国后,朱元璋全面采纳刘伯温有关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治国方略,开创了大明盛世的百年基业。翻开本书,看千古谋臣刘伯温如何谋己、谋人、谋兵、谋天下,更谋百年!
热门推荐
  • 南兮一梦

    南兮一梦

    这是一名即将中考的女生的一场“梦”,这个“梦”似真似幻,若真若假……
  • 繁星相汇的那一刻

    繁星相汇的那一刻

    正在读研究生的林凡在陪闺蜜佟朵儿寻找花痴对象刘琦宁时,与陈星宇在一场聚会中误打误撞的认识了。因为两人年龄所差并不多,所以便有了之后的见面。深入了解后,谁知两人竟在儿时见过面。因为陈星宇成立了自己的娱乐公司ST,又因为林凡专业对口,所以陈星宇绞尽脑汁把一直渴望去嘉星的林凡挖到自己公司,之后两人又能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从斗罗开始签到万界

    从斗罗开始签到万界

    本书由心血来潮的清净铃出版,讲述了,男主去万界签到并装逼打脸的事迹,不喜勿喷
  • 囚仙笼

    囚仙笼

    这是神都恐惧的蛮荒,这是仙也不敢踏足的禁地。这里是诸天最后的牢笼,囚尔与此,能活下来是仙神的恩赐。
  • 唐宫女性三部曲:高阳公主

    唐宫女性三部曲:高阳公主

    这是一部女人的情欲史。讲述了高阳公主,这个大唐最美丽的女人,与浮屠辩机惊世骇俗的禁忌之爱,与丈夫之兄房遗直的畸形之恋,与亲哥哥李恪的不伦情感,以及同僧人智勖等人的变态情欲,刻画了她追求真爱,渴望性爱自由而最终不可得的痛苦心灵。一个又一个男人从高阳的生命中穿过,在幽深的皇宫中,最尊贵的公主纵情享受爱与性的快乐,用她的爱把世界搅得昏天黑地,在爱情、欲望和政治、皇权的激烈撕扯中,她把她所爱的男人一个一个送上断头台,也以特有的疯狂和激情亲手葬送了自己的爱情和生命……
  • 夏亚帝国

    夏亚帝国

    夏夜是夏亚帝国的落魄王子。一天,一个来自地球的智慧灵魂夺舍了他的肉体,并未消亡的夏夜本打算将自己的身体暂时“借”给这个拥有超前知识的外来者种田以复兴,届时坐享其成并再消灭外来者的灵魂夺回肉体。可当夏夜看到这个外来者将手伸向自己的妻子时,夏夜果断消灭了外来者的灵魂:“我为你的卑贱感到耻辱,不过感谢你的知识。”
  • 终极系列风时空的彼岸花

    终极系列风时空的彼岸花

    在这个浩瀚无限的空间之内,不是只有凡人所认知,只存在着当下的世界而已,而是有着十二个时空跟一个诡谲邪恶的魔界共生着,这个故事就由其中之一的风时空开始展开、、、、、、莱希学院,风时空一所私立贵族学院。说着是贵族学院也不一定,因为这个学院也只有五分之一算是贵族,最不过,这里聚集了很多高校界的名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堕落重临

    堕落重临

    来自深渊,堕落重临,众生俯首,王侯褪袍,兵刃见万物
  • 痴嗔至极

    痴嗔至极

    等长大后回头看年少的自己,不愿什么都想不起,只要你够勇敢洒脱,生活就依然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