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唐以前的满族先世和唐朝渤海国的建立
居住在我国东北广大地区的满族先世在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就和中原地区具有密切联系。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在黑龙江省呼玛县十八站鄂伦村人民公社境内,首次发现了距今约一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器一千零七十件,其类型和加工技术,与在华北地区发掘的一些旧石器有许多相似甚至相同之处。(《人民日报》1978.1.24.)
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我国东北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我国东北的北半部,陆续发现了大量古人类遗址,出土了许多磨制的新石器和其他人类使用的器物,这些器物和中原地区、特别是和山东龙山文化的器物十分相似。以上旧石器和新石器器物的发现,说明在远古时代,黑龙江流域的文化就和中原地区的文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甚至存在着交流的可能性。
我国满族的祖先,最早可以追溯到肃慎人。明朝人严从简辑录的《殊域周咨录》说:“女真,古肃慎之地,在混同江之东,后汉谓之挹娄,元魏谓之勿吉,隋唐曰黑水靺鞨。唐初,渠长阿固郎始来朝,开元中,以其地为燕州,置黑水府。其后,粟末靺鞨强盛,号渤海,黑水往属之。及渤海浸弱,为契丹所攻,黑水复擅其地,即金鼻祖之部落也。初号女真,后避辽兴宗讳,改曰女直,臣属于辽。部族散居山谷,至阿骨打始大,易部建国曰金,灭辽伪都于渤海上京。至海陵,改为会宁府(又名合兰府)。金亡归元,以其地广阔,人民散居,设水达达等路军民万户府五,以总摄之。”这段简练的文字概述了女真先世肃慎至元的发展大略,为我们研究女真族的来龙去脉提供了一条明晰的线索。
肃慎人,居不咸山(长白山)北麓,北至黑龙江中下游,从事狩猎。约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周武王姬发率军东进,经过牧野之战,灭掉商朝,建立西周王朝。肃慎人前来祝贺,所献的贡物是“楛矢石弩”,即“用楛木为杆、以青石为镞”(《简明清史》第1册第15页)。而制成的箭,石镞长一尺八寸。在这之后,肃慎曾多次派遣使臣前来朝贡,每次周王都以厚礼相待,并把肃慎进献之箭,分给异姓诸侯,目的在于让他们永不忘记服从王室。由此可见,当时的肃慎人已经和西周建立了密切的从属关系。西周、春秋时的中原地区的人说:“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左传》卷22.)这说明,中原的王朝已经把东北的肃慎等少数民族看成是捍卫北部边界的屏障。
汉代,肃慎改称挹娄。西汉至西晋的时候,挹娄人分布在今天的长白山以北、松花江和黑龙江的中下游、东滨今日本海的广大地区。挹娄源于肃慎,其居住情况是:“常为穴居,以深为贵,大家至接九梯”;在畜牧业方面,“好养豕,食其肉,衣其皮,冬以豕膏涂身,厚数分以御风寒”;在武器制造方面,以“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人中即死”。(《后汉书·东夷传》卷115.)自汉以来,挹娄受夫余役属,三国曹魏黄初年间(220—226年)曹丕当政时期,摆脱了夫余的统治,直接臣服于中原王朝,向曹魏贡纳“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晋书·文帝纪》卷2.)在曹魏乃至西晋统治北部中国时期,挹娄部与中原的汉族建立的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往来,景元三年(262年)四月,“辽东郡言肃慎国遣使重译入贡,献其国弓三十张,长三尺五寸,楛矢长一尺八寸,石砮三百枚,皮骨铁杂铠二十领,貂皮四百枚”。(《三国志·魏·三少帝纪》卷4)肃慎向中原王朝纳贡的贡品首次如此丰富,而且还出现了铁器。这里所说的肃慎显然是指挹娄。
南北朝时,挹娄更名勿吉。北魏时(386—534年),勿吉分布在今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和今黑龙江中下游,东至今日本海,南抵今长白山的大片地区。据《魏书》载,勿吉人“劲悍,于东夷最强”,“筑城穴居,屋形似冢,开口于上,以梯出入”。勿吉人善于“嚼米醖酒”,“饮能至醉”。勿吉人善于射猎,他们常常在“七八月造毒药,傅箭镞,射禽兽,中者便死”。(《魏书·勿吉传》卷100.)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统治时灭掉夫余,部分勿吉人南迁至松花江中游夫余旧地。最初,勿吉有数十个部,仅黑水部就有十六个部,后来发展成为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等七大部。北朝至隋时,多次朝贡,或一年数贡,或间岁一贡,一次“使人婆非等五百余人”,贡马达五百匹。(《北史·勿吉》卷94.)从477年至547年的七十余年间,共向中原王朝遣使入贡三十余次。
到了唐朝,满族的先世靺鞨人和中原王朝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靺鞨之名始见于北齐。北齐武成帝高湛河清二年(563年),“是岁,室韦、库莫奚、靺鞨、契丹并遣使朝贡”。(《北齐书·武成帝纪》卷7.)关于靺鞨一词的词意,可谓众说纷纭,“有谓靺鞨为‘宝石’说,有谓靺鞨为‘帕头’解,有谓东夷之乐器曰靺”。(孙进己:《女真史》第39页。)
靺鞨人在隋唐时分布在今松花江流域、牡丹江流域和黑龙江的中下游,其东到今天的日本海,西接突厥,南至高句丽,北达室韦。靺鞨的先民就是元魏时的勿吉。勿吉没有出现统一的政权,所谓“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魏书·勿吉传》卷100.)到靺鞨时仍然是勿吉时的七部,各部都有自己的酋帅,并且出现世袭制,其首领称为大莫拂瞒咄。各部的发展很不平衡,粟末部发展水平较高,黑水部发展得比较慢。
隋朝末年,靺鞨酋长突地稽率领部众千余家内属,被分派驻于营州(今辽宁朝阳)。隋炀帝授其为金紫光禄大夫(为正三品)、辽西太守。唐武德二年(619年)靺鞨酋帅突地稽遣使朝贡,唐高祖李渊把突地稽部落安置在燕州,任总管职。唐太宗李世民因其率部赴定州参加镇压刘黑闼之役,以战功封蓍国公,赐以国姓李氏,又徙其部落于昌平城。不久,突地稽又击破突厥兵,拜右卫将军。唐高宗李治麟德年间,突地稽之子李谨行历迁营州都督,后以功累授镇东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燕国公。这就是说,靺鞨部的酋长加入了唐朝的国家机器,充当了唐王朝的中级官吏,甚至是封疆大员。
靺鞨的粟末部分布在松花江、辉发河一带,位于靺鞨其他六部的西南方。粟末靺鞨的首领乞乞仲象,曾被武则天封为震国公。他死后由他的儿子大祚荣统帅部众,并向周边扩张兼并。唐朝武后万岁通天元年(696年),松漠都督、契丹人李尽忠因不堪忍受唐朝官吏的压迫,又加上荒岁乏食,而起兵反唐,杀死了营州都督赵文翙。靺鞨粟末部首领大祚荣和另一个靺鞨首领乞四比羽率领营州地区的靺鞨人和高句丽遗民,起兵响应。他们向东渡过了辽水(今辽河),到达长白山东北的奥娄河边(今牡丹江上游),建设城堡,挖掘防御工事,屡败唐军。在关键性的天门岭(今张广才岭)战役中,靺鞨军大败李楷固率领的唐军,占据东牟山(今吉林省敦化县六顶山),筑城据守。圣历元年(698年),大祚荣宣告建国,自称振(震)国王,并向西联络突厥以共同防御唐朝军队的进攻。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李显曾派遣侍御史张行岌前去招慰,大祚荣向唐朝“遣子入侍”,称臣纳贡。开元元年(713年),唐朝在粟末辖区设置忽汗州,派遣鸿胪卿崔忻(欣)前往册封,“拜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仍以其所统为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旧唐书·靺鞨》卷199.)大祚荣“自是始去靺鞨号,专称渤海”。(《新唐书·黑水靺鞨》卷219)。渤海国由此诞生,这是满族的先世在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地方政权。
渤海国建立后,经常派王子或特使前来长安,或入贡,或述职;唐朝政府也不断遣使进入渤海,册封国王或者一般官吏。其中最典型的一次是,唐大和七年(833年)秋天,唐文宗李昂派遣幽州卢龙节度副使张建章等人赴忽汗州造访一事。由于陆路交通为契丹政权所阻拦,张建章一行不得不走海路,经过辽东半岛北上,于次年秋天抵达忽汗州。唐大和九年(835年)秋天,张建章等人才回到内地,历时两年整。张建章完成朝命之后,撰写《渤海国记》三卷,“当代传之”。《唐张建章墓志铭》,参见《新唐书·艺文志》卷58.唐朝与渤海国的交往十分频繁,据戴逸《简明清史》的统计,在渤海国存在的二百二十九年中,在渤海国的十五位国王统治的期间,唐朝派往渤海国的正式敕使前后共有十九次,渤海国向唐朝朝贡多达一百三十二次,向后梁朝贡五次,向后唐进贡六次,总计向中原王朝入贡计一百四十三次。(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族俗考》卷16;戴逸:《简明清史》第17页。)
渤海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极为密切。渤海国销往中原的土特产品有貂皮、人参、马等,中原地区输往渤海国的则是绢、帛、金银器皿。在山东的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县),唐朝设立了“渤海馆”,专门掌管内地与渤海的贸易。(《册府元龟》卷971.)在文化上,渤海国向唐朝派遣很多诸生,“诣京师太学,习识古今制度”。(《新唐书·渤海》卷219.)这些留学生抄回了许多汉文书籍。渤海国的官制也都仿自唐朝。至于渤海的文字,据金毓黻说,“大抵汉字居十之八九”。(金毓黻:《渤海国志长编·族俗考》卷16.)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渤海是臣属于唐王朝的一个地方政权”。(戴逸:《简明清史》第18页。)
孙进己等著《女真史》说:“唐代将靺鞨分为两大系:渤海靺鞨与黑水靺鞨。渤海靺鞨是以粟末靺鞨为主体,黑水靺鞨……主要是肃慎系”。(孙进己:《女真史》第46页。)
上面我们已经简略地叙述了粟末靺鞨所建立的渤海国,下面我们叙述一下黑水靺鞨的发展情况。到了唐朝,靺鞨内部分为粟末、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白山、黑水七部。其中,黑水靺鞨“最处北方,尤称劲键,每恃其勇,恒为邻境之患”。(《旧唐书·靺鞨》卷199.)它分布在黑龙江中下游的两岸,东到海滨,北至鄂霍次克海。黑水靺鞨各部与唐朝的交往,先是经过渤海,而不是直接进行。以后才不通过渤海,而是直接接受唐朝的官职。开元十年(722年),唐政府在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东岸,设置勃利州,唐玄宗任命来朝的当地的靺鞨族首领倪属利稽任勃利州刺史。(《新唐书·靺鞨》卷219.)开元十三年(725年),根据安东都护薛泰的奏请,“黑水靺鞨地区设置黑水军”,次年,开元十四年(726年),又设立“黑水府”,仍以最大部落黑水靺鞨的首领为都督、诸部刺史等,并由唐朝的中央政府派人前去黑水靺鞨担任长史,“就其部落监领之”,(《旧唐书·靺鞨》卷199.)直接参与地方行政事务的管理。上述史实清楚地说明,远在八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的唐朝政府已在黑龙江流域建立了地方行政机构,行使主权;这些机构所管辖的地域成为我国版图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上述靺鞨诸部中,从族源上说,后来的建州女真本是渤海遗民,是“大氏遗孽”。(海滨野史:《建州私志》上卷。)后来的海西女真乌拉部、哈达部等是完颜金的后裔,而完颜金又是从黑水靺鞨的后裔生女真的完颜部发展而来。
第二节 阿骨打建立金朝
唐朝灭亡后,我国中原地区进入五代十国时期。907年,契丹族迭拉部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号“天皇帝”,国号契丹(后改国号为辽)。辽天显元年(926年),耶律阿保机攻灭渤海国,以其地建立东丹国,委派辽太子耶律倍为人皇王统治其国。契丹每年向东丹国索取“贡布十五万端,马千匹”,遭到渤海遗民的强烈反对,渤海遗民“诸部多叛”。(《辽史·宗室》卷72.)为了对付渤海遗民的反抗斗争,契丹统治者把大批渤海遗民迁移到临潢(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平(今辽阳),部分渤海人逃往朝鲜。契丹统治者的这次强迫移民,使靺鞨人经过二百年辛勤劳动创造的渤海文化破坏殆尽,渤海故地变成一片废墟。后来黑水靺鞨部南迁来此,对渤海故地重新开发。天显五年(930年),东丹国王耶律倍投奔后唐避难,其国政先后由王妃肖氏、明王安端掌管。
女真这一名称在唐朝初年已经传入中原。清人徐松说:“唐贞观中,靺鞨来朝,中国始闻女真之名”。《宋会要辑稿·蕃夷三》。马端临说:“靺鞨来朝,(唐)太宗问其风俗,因言及女真之事,自是中国始闻其名”。(《文献通考》卷327.)以上史料说明,唐朝初年,唐太宗当政时期,从前来朝贡的靺鞨使者的口中,中原王朝首次听到女真这一名称。至于女真和中原建立联系,最早是在925年,王钦若、杨亿所辑《册府元龟》说:后唐“同光三年(925年),黑水胡独鹿、女真等使朝贡”。(《册府元龟》卷972.)
早在契丹人建立契丹国之前,契丹族的领导人耶律阿保机就已经开始了征讨女真的斗争。唐天复三年(903年)春,契丹征伐女真,“获其户三百”。唐天佑三年(906年)十一月,契丹“遣偏师讨奚、霫诸部及东北女直之未附者,悉破降之”。(《辽史·太祖本纪》卷1.)这是关于契丹族与女真族之间征服与反征服斗争的见诸文献的较早记载。
辽大同元年(947年),契丹建元大辽,加强了对东北地区女真族的管理,它把女真族分为两大部分:居住于开原以南的,称为“熟女真”,分布于今辽东和内蒙地区,隶属于辽朝南枢密院下属的东京管辖,辽在这里设置州县,编女真族民入籍;分布在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的,称为“生女真”,隶属于辽朝北枢密院所属的东北路统军司、黄龙府兵马都部署司、咸州汤河兵马司诸机构管理。生女真各部应经常向辽朝纳贡,进献马匹、貂皮、东珠、砂金、人参等土特产品。
乾亨四年(982年),辽景宗耶律贤废除东丹国中台省,东丹国的傀儡统治持续了五十七年结束。
到辽兴宗耶律宗真统治时期,为避辽兴宗讳,改女真曰女直。
十二世纪初年,处于辽朝统治下的、居住在松花江流域原属黑水靺鞨后裔的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崛起,完颜部出现了一位天才的杰出领袖,他就是完颜阿骨打(1068—1123年)。阿骨打于天庆三年(1113年)继任都勃极烈(部落联盟长),成为完颜部中掌握和控制军事实力的重要人物。翌年大辽天祚皇帝耶律延禧遣使臣授予阿骨打节度使职务。阿骨打逐步统一邻近各个部落,势力渐趋强盛。辽天庆四年(1114年),阿骨打兴兵伐辽,一再取得胜利。十一月,阿骨打率领军兵三千七百名,在出河店(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茂兴站南的吐什吐)大败由辽都统萧乣里、副都统挞不野率领的十万辽兵,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使女真族的军队发展到一万人,并乘胜占领了辽东地区。辽天庆五年(1115年),阿骨打称帝,国号大金,年号收国,定都上京。这是满族的先世继渤海国之后建立的第二个地方政权。同年,阿骨打率领大金军二万人在护步达冈(今吉林省农安县附近)大败辽军十万之众,尽歼辽军之主力。收国二年(1116年),阿骨打命令斡鲁攻杀渤海国高永昌,占据了东京一带州县。阿骨打于是年加尊号“大圣皇帝”,改明年年号为天辅。天辅三年(1119年),阿骨打与北宋定约共同攻辽,陆续占有辽国的大部分土地。同年阿骨打命令完颜希尹创制女真文字并且正式颁行。天辅四年(1120年),阿骨打攻破辽的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天辅七年(1123年),阿骨打占领燕京(今北京),后在返回大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的途中病死。
阿骨打非常器重他的弟弟吴乞买,认为只有他有能力完成自己的遗志,所以他在生前曾留有政治遗嘱:“兄终弟及,复归其子”。(赵东升:《扈伦四部研究》第242页。)意思是说,阿骨打死后,由他的弟弟吴乞买继承皇位,吴乞买死后,皇位交由阿骨打的诸子之一继承。阿骨打病死后,由部落联盟推举吴乞买为皇帝,他就是金太宗。吴乞买于1123年即大金皇位后,于天会三年(1125年)灭辽,实现了其兄阿骨打灭辽的遗愿,降封大辽天祚帝为海滨王。1125年夏十月,他又率兵南下,于1127年大败北宋军,俘获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并掳掠大批人口、财物北归,灭掉了北宋,这大概是超出了金太祖阿骨打的遗愿!
金皇统元年(1141年),大金皇帝熙宗完颜亶迫使南宋订立“绍兴和议”,大金、南宋两国以淮水为分界线。
为了对付南宋和西夏,逐鹿中原,大金的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把战略重点放在中原地带,他于贞元元年(1153年)从上京迁都燕京(今北京),改名中都。
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加强和巩固对新占领的华北地区的统治,巩固皇权,镇压贵族反对派,大金从海陵王开始的皇帝大批任用汉族、契丹和渤海等族人,学习汉制,改革自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和官制,使女真族的上层首先汉化;同时他们鼓励女真人南下耕种和印造交钞。于是一批批女真人迁入关内,同汉族杂居。这些女真族迁来的目的本来是监督和控制汉族人民的,然而这些内迁的女真人一到汉区便学汉语、穿汉服、改汉姓,因而逐渐丧失了女真族的民族特征,不久就和汉族融合了。
虽然大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已经南移,但是大金对留居东北的女真人并没有放松管理,在黑龙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及以东地区分别设置了蒲与路、合懒路、恤品路和胡里改路。“金之壤地封疆,东极吉里迷、兀的改诸野人之境,北自蒲与路之北三千余里,火鲁火疃谋克地为边。”(《金史·地理志》卷24.)大金的北部边疆“当在外兴安岭一带”。(戴逸:《简明清史》第20页。)
第三节 元朝统治时期的女真族
十二世纪,我国北方的蒙古族开始兴起。蒙古族的领袖是乞颜孛儿只斤氏,名为铁木真。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铁木真利用社会生产发展、经济政治联系加强、人心倾向统一的形势,代表贵族利益,积极致力于蒙古族的统一事业。1189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部汗后,相继战胜了扎答兰、塔塔儿、泰亦赤兀、克烈、乃蛮等强敌,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全蒙古大汗,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
1213年,蒙古兵分三路进攻金朝,1214年金朝被迫迁都海陵王营建的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金朝前此占领的山东、河北、山西等省皆被蒙古军队占领。在金朝日渐削弱的形势下,大金咸平招讨使蒲鲜万奴在咸平(开原)自立,建立东夏国,年号天泰。1218年蒲鲜万奴东迁,建都南京(今吉林省延吉市)。东夏国统辖南京、开元、率宾三路。1233年,东夏国灭亡,整个东北地区包括女真族聚居的地域都置于了蒙古统治之下。
11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灭金朝,1279年灭南宋,至此结束了五代以来宋、辽、夏、金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中国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元王朝。
元朝在东北地区设立辽阳行中书省,管辖辽阳、沈阳、广宁、大宁、东宁、开元、合兰府水达达七路。其中开元路和合兰府水达达路专管女真地面事务,而合兰府水达达路下设桃温、胡里改、斡朵里、脱斡怜、孛苦江五个万户府。这五个万户府所管辖的地域到了元朝中后期就成为了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祖居地。
元朝统治者对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实行“设官牧民,随俗而治”(《元史·地理志》卷59.)的政策,征调女真人从军,对于那些“不出征者,令隶民籍输赋”。(《元史·世祖纪》卷10.)所谓让女真人“输赋”,一般是指向他们征收貂皮、珍稀猛禽海东青等土特产品。
元朝政府对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三条江的流域实行有效的管辖,在黑龙江下游的奴儿干地方特设东征元帅府,以管理特林地区和辽阔的库页岛。为了加强对东北女真族聚居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加强女真地区与内地的联系,元朝积极在东北地区开辟驿站,据统计,辽阳行省有驿站一百二十多处。元朝政府还向女真族发放“牛畜、田器”,鼓励他们开荒屯田,从而促进了女真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四节 明朝初期对女真族的管理
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初年的名将徐达(1332—1385年)攻克大都,元朝灭亡。元顺帝妥欢帖睦儿率领元朝的残余势力北走开平、应昌(今内蒙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尔附近),他们依托蒙古故地与朝廷对抗,仍然号称元朝,史称北元。北元妄图依靠元朝在辽东的二十万蒙古军和河南王王保保在陕西、甘肃的十万蒙古军恢复昔日大元帝国对中原的统治。领有几十万人马的北元的存在,对于刚刚立国的明王朝是个严重的威胁。
元朝辽阳行省平章政事刘益向明朝投降、献出辽东图籍以后,洪武四年(1371年),明廷在辽东设置定辽都卫,洪武八年(1375年),又改定辽都卫为辽东指挥使司,管辖辽东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洪武二十年(1387年)盘踞在金山(今吉林省农安县)的故元太尉纳哈出兵败投降,元朝的其他残余势力也纷纷投降,元朝在东北地区的残余势力终于肃清,东北地区全部置于了明王朝的控制之下。
我国的东北地区是女真族的聚居区,他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活繁衍在白山黑水之间。到了明朝初年,女真族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建州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及长白山一带;海西女真分布在松花江流域;野人女真,包括黑龙江女真和东海女真,分布在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及以东以及库页岛等地。
北元势力在有明一代始终是明廷的主要威胁之一。元顺帝妥欢帖睦儿败退北走二年后病死。但嗣后蒙古又历爱猷识理达腊、脱古思帖木儿、恩克卓里克图、额勒伯克、坤帖木儿五汗,以上诸帝都属于北元。自非元室后裔的鬼力赤称汗,始去元国号,明朝人称之为“鞑靼”。不论是北元,还是鞑靼,甚至还有后来的察哈尔,他们的首领都一再重温大元帝国统治整个中国的迷梦,自始至终与明朝对抗,骚扰、掠夺明朝的北方边境。明朝为了有效地对付蒙古的侵犯和骚扰,不得不利用“金元世仇”的事实,实行“以东夷制北虏”的政策。为此明朝对东北女真奉行招抚和羁縻的办法,使之为明所用,成为明廷控制和对抗蒙古的一支借助力量。明朝为此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下面四大项。
1.设置军政统治机构。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在辽东设置定辽都卫。明洪武八年(1375年)明朝改定辽都卫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辽东二十五卫、一百三十八所、二州、一盟。辽东都指挥使司管辖的范围是:“东至鸭绿江,西至山海关,南至旅顺海口,北至开原。”(《明史·地理志》卷41.)辖区相当于现在辽宁省的大部。辽东都指挥使司成为明朝北边防御体系的九个边镇中最东边的一个重镇。
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辖三座名城,城内设置的各种官署构成了辽东军政的完整的统治体系。
一是辽阳城(今辽阳市)。辽阳城是东北地区最古老的名城,从战国以来一直是东北的政治军事中心,明代为辽东都指挥使司的驻地,屯有重兵。定辽中卫、定辽左卫、定辽右卫、定辽前卫和东宁卫均设于此城内。东宁卫主要是控制长白山地区和鸭绿江流域的女真各部,此外还担负着联络朝鲜、保护朝鲜来往明京的通道安全之重任。
二是广宁城(今北宁市)。自西汉以来广宁城一直是辽西重镇。明朝辽东巡抚、辽东镇守太监、辽东总兵官等衙署都设于此城。凡在兀良哈蒙古和女真各部设置的羁縻卫所,其首领官职的升降与承袭,敕书的改换和补发以及朝贡事宜的管理、监督和奏报,都在此城办理相应的手续。广宁城还是辽西的军事要冲,驻有重兵。广宁卫、广宁中卫、广宁左卫、广宁右卫、广宁前卫都设于此城。广宁城担当着防御蒙古、拱卫京师、保障辽西通道安全的重任。在广宁城北,设有广宁马市,专门接待兀良哈蒙古朵颜、泰宁二卫的来市者。
三是开原城。开原城是辽东都指挥使司的前哨城市。它的东面和北面环居着海西女真的哈达部和叶赫部,西面则是兀良哈蒙古的游牧地。开原备御都司、三万卫、辽海卫均设于此城。三万卫原称兀者野人、吉里迷、女直军民万户府,1389年罢府设卫,简称三万卫,领千户所八,徙卫于开原,其任务专在“控带外夷”。开原城外设有三个大的马市:城北的镇北关接待海西女真(后来专门接待叶赫或经过叶赫来市者),城东的广顺关也是接待海西女真(后来专门接待哈达或经由哈达来市者),城西的新安关接待兀良哈蒙古福余卫来市。女真各部,不论是三大部中的何部,凡去京师朝贡者均在开原城验关放行,天顺八年(1464年)以后,建州女真可在抚顺关办理入京的手续。
除了上述三座城市和设于其中的众多机构外,明廷还设置了奴儿干都司。明永乐七年(1409年),奴儿干卫官员忽剌冬奴等人奏称,奴儿干“其地冲要,宜立元帅府”,明廷接受这一建议,设置了奴儿干都指挥使司,简称奴儿干都司,任命“东宁卫指挥康旺为都指挥同知”,千户王肇舟、佟答剌哈为都指挥佥事。(《明太宗实录》卷90.)奴儿干都司下置经历司,以刘兴为经历官,明廷派兵驻防。明永乐九年(1411年)明廷正式派遣太监亦失哈、都指挥同知康旺等率兵千余人、舰二十五艘,前往奴儿干,开设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的治所在今俄罗斯境内的黑龙江下游东岸的特林地方(今俄罗斯蒂尔),管辖的地域,“东濒海,西接兀良哈,南邻朝鲜,北至奴儿干海”,(《寰宇通志》卷116.)下属三百七十个卫,二十个所,管理该区域内的女真、蒙古、吉里迷等各族人民。管理的办法是,采取“因其部族”,“官其酋长为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职,给与印信,俾仍旧俗,各统其属”(《天顺大明一统志·女直》卷89.)的政策。奴儿干都司的设置,推动和加强了明政府对整个东北地区的管理和建设。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亦失哈第三次到奴儿干时,建永宁寺于都司城之西南,黑龙江恒滚河口的对岸山上。宣德七年(1432年)亦失哈第九次到其地,发现佛寺已被毁坏,于次年特委官重建。两次建寺皆立石碑于寺前。前碑额题《永宁寺记》,后碑额题《重修永宁寺记》。两碑记述了设置奴儿干都司的经过,亦失哈等屡次宣谕镇抚其地的情况,从而为我们提供了我国明代东北疆域之方位与走向的历史见证。光绪十一年(1885年)曹廷杰拓下的两碑碑文拓片已经收入各种清史著作中。两块石碑现存俄罗斯伯力博物馆。
2.广泛大量地建立羁縻卫所。
明廷在东北地区建立羁縻卫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当政时期。明朝刚刚建国,就在图们江西岸设置海洋千户所(今朝鲜咸镜北道吉州)和南京千户所(今延吉市东城子山城)两个千户所,并且多次派遣使节到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下游招谕女真头人,来归者中著名的有亦失哈、佟答剌哈和王可仁等。
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朝拟在今朝鲜咸镜南道设立铁岭卫,由于朝鲜政府的坚决反对,而不得不把铁岭卫设立在奉集堡,后迁至今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卫是辽东都司下辖的二十五卫之一。明廷还在斡朵里(今黑龙江省依兰县牡丹江口西岸马大屯)建立三万卫,其前身为兀者野人、吉里迷、女直万户府,后来因为“粮饷难继”移至开原城内,它也隶属于辽东都指挥使司。地处松花江和牡丹江的斡朵里城是辽金元三朝的北方重镇,所以明初在这里置辽东三万卫指挥都司,以千户史家奴为指挥佥事。史家奴原为元枢密副使,1378年降明,被派到松花江下游为明朝招抚女真各部。
燕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1402年)从明惠帝手中夺权后,即位称帝,他就是明成祖。明成祖继承朱元璋对女真招抚的政策,招抚居住于图们江、珲春江、绥芬河以及松花江上游等地的胡里改、斡朵里和毛怜等部。这几个部都属于建州女真范畴。永乐元年(1403年)十一月,明廷任命胡里改部首领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设置建州卫,卫的治所设在图们江的珲春河和海兰河合流处的山城子,因其初设地靠近元代的建州而命之曰建州卫。这是明初在女真各部中所设的最大、最有影响的卫。(王钟翰:《明代女真人的分布》,载《清史论文选集》第1辑。)明永乐三年(1405年)斡朵里部首领猛哥帖木儿授为建州卫指挥使,赐印信。明永乐十年(1412年),明由建州卫析置建州左卫,命猛哥帖木儿为首任建州左卫指挥使。正统七年(1442年),明廷又析分建州左卫,新置建州右卫,由猛哥帖木儿同母异父的弟弟凡察职掌,于是形成建州三卫。明政府还在珲春江流域设置毛怜卫,毛怜卫实际是建州卫的一个分支。
明成祖朱棣在设立建州卫的同一年即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在海西女真各部中设卫。这年,今呼兰河下游的海西女真头目西阳哈、锁失哈等来京师贡马,明廷命置兀者卫。明永乐二年(1404年),明廷从兀者卫中析出兀者左卫,卫所在今汤旺河上游地区;又析出兀者右卫,卫所在今通肯河流域;最后又析出兀者后卫,在兀者卫的北方。永乐四年(1406年),明廷在呼兰河和汤旺河之间、松花江的北岸设立塔山卫。正统十一年(1446年),明廷从塔山卫中析出塔山左卫。同年,明廷又于呼兰河稍东一带设置塔鲁木卫。此外,明廷在海西女真地区,还设有今阿城县蜚克图河流域的肥河卫、倭肯河流域的呕罕河卫。
在黑龙江下游,在朱棣统治的永乐年间,明廷设置了考郎兀卫、亦速里河卫和奴儿干卫。在辽东都指挥使司以东、以北、以西三面,西起鄂嫩河、额尔古纳河,东到日本海西岸的半月形的广大地区,明朝政府共设置了一百一十五个卫。这一百一十五个卫,一部分属于野人女真,一部分属于海西女真。
明廷永乐、洪熙、宣德三朝在我国东北女真人聚居地区共设置了三百多个羁縻卫所,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机构对其进行有效的管辖。这一机构应运而生,它便是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永乐七年(1409年)明廷决定在奴儿干(黑龙江西来的支流亨滚河口对岸,今俄罗斯境内黑龙江口附近一带)设置奴儿干都指挥使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境内特林地方的蒂尔。永乐九年(1411年)春,明廷派遣内官亦失哈等率领船队军兵到奴儿干开设奴儿干都司。奴儿干都司的官员,都指挥使、同知、佥事等任用流官,所统卫所的指挥、千户等职任用土官。亦失哈本为海西女真人,自永乐五年(1407年)至宣德七年(1432年)计二十五年间,共九次(一说十次)到奴儿干,并渡海到库页岛,招抚居住于这一带的女真、吉里迷、苦兀等部落。奴儿干都司的辖境包括今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截至万历十五年(1587年),它统领卫三百八十四、所二十、地面和站各七、寨一。(《大明会典》卷125.)
3.开展朝贡贸易和马市贸易。
明廷在女真地区各部落设置的卫所全是羁縻卫所。这种卫所不同于中原行省的卫所,中原行省的卫所是纯军事性质的;和辽东都指挥使司所设的卫所也不同,辽东都指挥使司下辖地区不设州县,军事民政统归于卫所管理,辽东卫所的官员虽为世籍,但却是流官,有年俸。但是明廷在东北地区女真各部所置的卫所则完全不同于上述卫所,它是就其部落而设置的,授各部落首领或头人以都督、都指挥、指挥、千百户、镇抚等官职,使他们“俾仍旧俗,各统其属”,(《天顺大明一统志·女直》卷89.)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其职位可以世袭(须经明政府批准),但没有年俸,也没有衙属。必须定期向明朝贡,听从征调。赵东升先生把这种特殊的社会体制简洁地概括为下面一句话:“官由部落出,官衔由朝廷给,用人权控制在部落酋长手中,形成了以家族治所部的奴隶主统治。”(赵东升:《扈伦四部研究》第66页。)
明朝规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军事编制的卫所制,其建制如下:大概一千一百二十人称千户所,一百一十二人称百户所,其长官叫做千户、百户。在所之上设卫,大抵五千六百人称卫,其长官叫做指挥使,为正三品。(《明史·兵制·卫所》卷90.)指挥使隶属于都指挥使司。各卫设指挥使一人,指挥同知(从三品)二人,指挥佥事(正四品)四人,镇抚(从五品)二人。各卫所分属于各省都指挥使司,统由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东北地区,有特殊规定,在所之下又设站、地面、寨等机构,管理具体事务。由此推测,明廷在东北女真族聚居地区设立的羁縻卫所的建制大致也应该是,成丁达到百人的部落设百户所,达到千人的设千户所,达到五千人的设卫,委任女真头人担任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百户、镇抚等官职,但实际上,女真部落的人数达不到明廷的规定,也都任职了。明廷在女真族聚居地区设立的这些羁縻卫所,显而易见是一种军政民刑合一的制度。
在明代各朝,尤其是在永乐、宣德两朝对女真各部落首领实行广加招徕政策的刺激下,女真各部落的首领纷纷前来京师朝贡,俯首称臣,向明廷贡献土特产品。明廷则发给印信、敕书,封官授职。所谓印信,是指旧时官府所有各种图章的总称,包括印、关防、钤记等;所谓敕书,是指明朝政府发给女真各部落首领的文凭,每道敕书可以携带马一匹入京朝贡。(滕绍箴:《努尔哈赤评传》第3页。)明廷发给女真首领的印信、敕书成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女真首领一旦封官授职,得到印信和敕书,他们就取得了对本部落的统治权,就可以役使和约束部属,朝贡领赏,还可以袭职和升迁。
当时女真族的经济状况十分落后,或是农业经济,或是渔猎经济,很少有对外贸易交流的机会,又加上羁縻卫所下的女真首领,无一例外的都是土官,虽然可以世袭,但绝无年俸,因此,在卫所林立的情况下,他们都把进京朝贡、获得丰厚的赏赐和对明交流贸易的机会,看作是发展与壮大自己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的难得的机缘,从而给他们防御外来进攻和吞并邻部开拓了巨大的可能性,进京师朝贡简直成为女真首领的重大节日。
女真各部的朝贡,既有固定的贡道,又有固定的关口。天顺八年(1464年)以前,不论是海西女真,还是建州女真,统由开原入关进京,先是到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是到北京。天顺八年明廷规定,建州女真由抚顺关入京朝贡。到嘉靖(1522—1566年)时开原又分为两关:叶赫由开原城北的镇北关验关入京;哈达由开原城东的广顺关验关入京。
在入关时,要先验核印信文书、敕书,检验贡品质量,一切合乎要求后,方许进京。入京后由会同馆接待,女真使节由会同馆的北馆接待、安顿。
明廷对前来朝贡的女真各部落卫所官员,“例不给价”,但却实行“厚往薄来”的政策,给予十分优厚的赏赐。赏赐包括三大项:一是抚赏,或称之为正赏,是按朝贡者的官职高低而给予的不同的赏赐,如都督给彩缎、绢六表里(即给衣料的面子、里子各六套),都指挥、镇抚各五表里,舍人四表里;二是回赐,是对贡品的报酬,也即变相的贡品的价值,以上两项为常例;三是加赏,是常例之外,因军功、报告边疆消息而得到的赏赐。
女真族羁縻卫所的官员向明朝皇帝进献的贡品都是各地的名贵土特产品,例如马匹、貂皮、人参、海东青(又名海青,雕的一种)、阿胶(中药,又名驴皮胶)等。明朝皇帝赠予朝贡者的赏赐品有彩缎、绢、纻丝、衣着、靴袜以及钞币。其中钞币最不受女真人的欢迎,它不仅在女真族居住区不能使用,即使在京师和往返的沿途也遭到抵制。明嘉靖元年(1522年)三月,海西女真人、塔山左卫都督速黑忒第一个向明朝请求,把他应得的“赏赐折银,不为例”,得到明廷的同意。(《明世宗实录》卷12.)以后女真各部卫所不断要求把抚赏和回赐折成银两给予。嘉靖十三年(1534年)明廷同意把贡物回赐全部折银授给;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明朝把抚赏也改成全部折银,于是女真卫所首领朝贡的抚赏和回赐全部以银折给。据统计,仅对于建州女真和海西女真的抚赏,每年就多达万金。(陈建:《皇明从信录》卷6.)
朝贡过后,明廷允许朝贡者定期在京师进行贸易。他们在贡品之外带来的土特产品,愿意卖给国家的,可以卖给国家;不愿意卖给国家的,可以在京师的街市上自由贩卖。明朝从洪武朝起就是这样规定的。女真卫所首领朝贡获得的实物、钞币和后来的白银都构成交易手段,使他们可以购进他们所需要的物品:生活资料如布、帛、盐,生产资料如铁铧、耕牛等。在朝贡返回部落的归途中,朝贡者还可以继续如上的贸易。以上贸易纯因朝贡引起,故称其为朝贡贸易是再恰当不过了。据李洵、薛虹统计,从永乐元年(1403年)到明朝第五个皇帝朱瞻基的宣德十年(1435年)的三十三年间,女真各卫和兀良哈蒙古三卫来京朝贡共计三百四十五次,其中记为“来贡方物的”为一百五十一次,记为“贡马”或“进马”的为一百九十四次。(李洵、薛虹:《清代全史》卷1第23页。)整个明朝到万历朝为止,女真各部落首领到明朝朝贡的次数之多,人数之庞大,朝贡贸易之发达,不难想见。这种朝贡贸易成为明朝与女真各部落之间贸易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对女真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辞海》“马市”条载:马市为“唐及以后封建政府以金帛或茶盐等同少数民族换马的互市。唐玄宗时,许突厥每年在西受降城(今内蒙杭锦后旗乌加河北岸)用马匹换金帛,为马市之始。宋神宗时用茶换马。明永乐初,甘肃设有同回族易马的互市。”
我国的马市之设,始于唐玄宗时期,而明代的马市之设则始于明成祖朱棣时的甘肃,最早是同回族换马。而明代与女真的马市交易源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同蒙古族的马市交易。这一年,应蒙古福余卫喃不花之请,明廷“令就广宁、开原择水草便处立市,俟马至,官给其值,即遣归”。(《明太宗实录》卷40.)后来由于前来交易的人甚多,明廷便在永乐四年(1406年)正式开设马市,首设开原、广宁马市二所,委任千户达纳失里主持辽东马市的各项事务。(《明太宗实录》卷52.)
明代设立辽东马市的目的在于羁縻女真和蒙古各部人民,同时也为了解决军马和驿马奇缺的困难局面。辽东马市,首先在广宁、开原开设。广宁马市,用于接待兀良哈蒙古的朵颜、泰宁两卫,由白土厂关入市团山堡(今黑山县城北,后移至北宁市北之马市堡)。开原马市先后开设三处:其一,由开原城西的新安关入市庆云堡,用来接待兀良哈蒙古三卫之福余卫;其二,由开原城东六十里处的广顺关(也称南关)入市屈换屯,后来迁至东果园,用来接待海西女真,后来只接待哈达部(南关)或通过哈达部前来易市的海西女真;其三,由开原城东北七十里处的镇北关(北关)入市马市堡,用来接待海西女真,后来只接待叶赫部(北关)或经叶赫部前来市易的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各部最初也从开原入市,后来到了天顺八年(1464年),明廷限制建州女真来京朝贡的人数,每卫只能一百人,作为对这种限制的补偿,也是由于董山的大力争取,明廷在抚顺千户所开市,在今抚顺市东二十里的关口立关(抚顺关),为建州女真单独开设马市。(《辽东志·边略·马市》卷3;李洵、薛虹:《清代全史》卷1第28页。)这样,至天顺朝复辟的明英宗朱祁镇统治时期的最后一年,辽东马市共计设立了广宁、开原、抚顺三城五关五市,这些关同时也就是检验敕书放行朝贡之关。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应建州女真王兀堂之请,明廷开设清河堡、宽奠、叆阳堡三市,同建州女真贸易。(茅瑞征:《东夷考略·建州》;瞿九思:《万历武功录·王兀堂列传》。)不久又开设了义州木市。万历年间开设的四大市场基本上不是马市,交易的主要商品不是马匹。
明廷在辽东开设五关五个马市,主要是用米、布、绢交换女真和蒙古的马匹。马市本为官营,但在马市开设后,辽东地区的汉族便在马市之外同女真族私下交易,于是辽东的马市便由官营市场变成了官办的私人贸易市场。汉族与女真族交换的商品繁多,汉族上市的产品有铁锅、铁铧、耕牛、瓷器、猪、羊、犬、粮食、盐、布匹、纺织品、衣服、水靴等;女真族上市的产品有马匹、貂皮、猞猁皮以及其他的各种兽皮、人参、东珠、蜂蜜、松籽、蘑菇、木耳等。辽东的马市贸易促进了女真氏族社会制度的解体,成为了推动女真社会变化发展的有力杠杆。
明廷实行的对女真族的朝贡贸易和马市贸易对女真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上述贸易使女真族的社会经济成为明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女真族经济的发展、财富的积累与集中和武力的迅速强盛,日本史学家稻叶君山说:“非抚顺马市则建州不得发达。”(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上册第5章。)这位日本史学家从一个侧面表述了明廷对女真族的朝贡贸易和马市贸易对于女真族的兴起所起到的极为重要的作用。
4.辽东的驿传交通网。
明朝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置驿站,最初是为了满足军事上的需要,但是后来则主要用在了和平事业上,如政府官员的往来,公文的传递,羁縻卫所的女真族和蒙古族首领的朝贡,以及南北商人的长途贩运。
如果说辽东的各条驿道均以辽东首府辽阳为中心的话,那么辽东通向东北地区的各个羁縻卫所的驿道则是以明朝北部边陲的重镇开原城为中心的。开原城是六条驿传的起点,以它为中心形成了通往东北女真、蒙古聚居区的比较发达的驿传交通网。东北地区的女真和蒙古各部卫所的首领就通过这些驿道所提供的方便条件向明朝政府朝贡。
建州左卫由猛哥帖木儿率领居住在会宁、镜城的时候,进京朝贡走“开原东陆路”。这条路以开原为起点,中经方州城、奚关、纳丹府城、费儿忽、弗出、南京,由南京渡过图们江进入朝鲜,再经朝鲜的随州、海洋、秃鲁,到达终点参散(北青)。
建州卫、毛怜卫进京朝贡,走“纳丹府北陆路”。这条驿路以纳丹府(今吉林省桦甸苏密城)为起点,中经那木剌站、善出、阿速纳合、潭州、古州、旧开原(今俄罗斯境内),到达终点毛怜(珲春县境内)。
蒙古兀良哈三卫之一的福余卫,进京朝贡走“开原西陆路”。这条驿道以开原为起点,中经庆云站、熊山站、洪州站,最后通往懿州。
蒙古兀良哈三卫,亦称朵颜三卫,即朵颜、福余和泰宁三个蒙古卫。他们在南迁前进京朝贡须走“海西西陆路”。这条路以肇州为起点,中经龙头山、哈剌场、洮儿河、台州、尚山、扎里麻、寒寒寨、哈塔山,通到兀良河,即乌兰河。
海西女真居住在松花江流域、黑龙江下游,他们进京朝贡须走“海西东水陆城站”。这条驿道的陆路以底失站为起点,中经阿木河站、海胡站、尚京城、扎剌奴城、鲁路吉站、伏达迷城站、海留站、扎不剌站、哈三城哈思罕站、伯颜迷站、能站、兀剌忽站、克脱亨站、斡朵里站、一半山站、托温城、满赤奚站、阿陵站、柱邦站、弗思木城、古佛陵站、奥里迷站、弗踢奚城、弗能都鲁兀站、考郎古城、可木站、吉里迷城、乞勒伊城,到达莽吉塔城。水路是从今天的吉林市阿什哈达出发,顺松花江而下,直达奴儿干。海西东水陆城站的陆路沿用辽金元的古道,是辽金时代通往五国部、元代通往奴儿干征东元帅府的主干线,也是明代经略得最长的、最主要的南北干线。
开原北陆路,从开原出发,经归仁县、贾道站、汉州站、韩州、信州城、斡木城、龙安城、海西宾州站,到弗颜站。这条驿路从海西宾州站起分成两路,一路北渡松花江,再渡拉林河,从底失卜站起,连接海西东水陆城站;另一路西行,从肇州起,通兀良哈蒙古三卫。(《辽东志·外志》卷9,其中的错讹之处已照李洵、薛虹的《清代全史》卷1第21页改正。)
建州卫和建州左卫先后迁往婆猪江、浑河和苏子河后,天顺八年(1464年)以前经过开原入关进京朝贡,天顺八年以后经过抚顺入关朝贡,都不走上述路线。
这些驿道的修建、驿站的增设,更加强了女真、蒙古等族人民同辽东以及中原地区的往来,加强了他们同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的交流。(本章的参考资料为戴逸:《简明清史》第1章(李鸿彬执笔)第2节;李洵、薛虹:《清代全史》第1章第2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