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漫辗转回到老家时,天都黑了。
屋外白棚已经扎好了,很多人正在准备明天的酒席。祖屋里也到处挂上了白色,进进出出的人们都戴上了孝。
一进门,就看到大堂已经设好了灵床。灵床上躺着一个人,身上盖着白布,面用黄纸遮着,睡得正正板板。灵床旁边并排摆放着打开的棺材。
白布下透出来一点点青色。这不是她买的那套孝服。她记得那是一套藏蓝色的丝棉衣,上面绣着五蝠捧寿图。当时买回来的时候,奶奶摸着衣服,脸上笑开了花,直说地主婆也不过如此。
奶**朝外,脚朝内睡在那儿。床下长明灯,在微风里摇晃微弱的光,旁边的香炉香烟升起散进半空中。老爸和三叔带着大堂弟许霄和二堂弟许霖正跪在那儿往老盆里烧钱纸,没看到其他人的踪影。
旁边的知客先生见有人进来,就马上迎上来询问是哪位亲朋好友前来吊唁。
她视而不见地越过他,走到跟前就直接跪倒在那里,只会流泪,连一丝声响都没有发出。
旁边许老大看到女儿进来,直接就跪倒在地,只流泪不出声,心里也不好受。站起来跟知客说了声是老太太的孙女,那知客就马上通知执事拿孝服给女儿穿戴。又怕女儿这样不出声,郁结于心更伤身体,又起身去后面,叫了正在跟人商量明天豆腐宴菜式的老二媳妇,希望她能劝劝女儿。
说实话,许二婶对许漫还是挺照顾的。
许漫妈妈跟许二婶年纪相当,与许老大结婚后又一直在县城生活,不时还拿钱拿物回来补贴老家。一个手头大方,又不生活在一起的妯娌,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和生活琐碎小事的摩擦,关系肯定比其他妯娌处得好。
到后来许二婶的四妹到县城读书,许漫妈妈看在亲戚的份上很是热心关照:知道学校食堂也就是果腹,就时常送些肉菜给她打牙祭;见学校清洗大件衣物不方便,索性拿了回家帮忙清洗。投桃送李,每次许漫回老家,许二婶对她也是照料有加。
等到了后来,许漫妈妈去世,她更是怜悯许漫小小年纪就没了妈妈,对她的照顾更用心了。许漫在老家,只要自己两个孩子有什么,有多余的,那也必要分给许漫一份。
现在看着许漫哭成这个样子,十分心疼她:“你奶奶一直都最疼你。要哭就放声哭,这个样子让你奶奶怎么走的安心呀?”
许漫看着许二婶,终于放声哭起来了:“二婶,我再也没有家了!”
这句话说的许二婶眼泪直流:“傻孩子,二叔家就是你家。这里就是你家。”
可是,不一样的。奶奶在的时候,这里是她家,二叔家也是她家。可奶奶不在了,这里只是老家,她再来,只是客人了……
以后,再没有人在家里等着她了,再没人会担心她吃不好,把舍不得吃的鸡腿风干了,从年头一直留到年尾,一心要留给她吃了;再没有人每天都把屋前那个柚子树当成宝贝一样照顾,就为树能多结几个果子,因为她说外面的柚子没有家里的味道,就喜欢这个味道;再没有人会跟她说小话,会说帮她照顾小孩……
那个最疼爱她的人走了。
明明约好了要一起生活,看着她结婚,帮她照顾小孩,为什么说话不算数?
*******************
苗苗是第二天跟着唐妈妈一起过来的。
她看到表姐许漫的朋友圈最新状态:“那个最疼爱我的人走了”,才知道许奶奶去世的消息。
她知道漫漫姐的奶奶身体一直不好,只是没想到这么突然。她第一时间就通知了唐妈妈和大舅。两个大人一商量,不管与许老大的交情如何,得去吊孝,给许漫撑场面。
漫漫姐的妈妈是苗苗的大姨,比唐妈妈大一岁,刚满30就因病去世了。
当时,吴大舅和唐妈妈即是痛惜英年早逝的姊妹,又是怜悯年幼的外甥女,想着许老大年纪又不大,以后肯定会结婚,到时漫漫小小年纪就要在后妈手上讨生活肯定艰难,提出收养许漫。可许老大不同意,他誓言旦旦地说只想带着女儿好好生活,不会再考虑结婚的事情。吴家兄妹提了几次,都没得到他的同意,见他如此坚决,又听闻许家二老也搬到县城和许漫一起生活,就没再提收养的事情。
谁知没两年,许老大就再婚了,而且二婚的那个女人还带了两个继子过来。
吴家兄妹便找上门去理论。
那女人很会做表面功夫。刚结婚时对许漫是有求必应,许漫那傻丫头被哄得当成了亲妈,吴家大舅上门理论,她倒说新妈妈对她好,她喜欢新妈妈。
吴家大舅气了个仰倒,发誓再也不管她这个没良心的,便回了老家。唐妈妈临走之前仔细叮嘱了许漫:小姨也在县城,有事记得过来找小姨。
这做小姨子的总不好老去姐夫家,尤其还是前姐夫。只能是时常到许漫学校看看孩子,接她去家里玩。
时隔不久,唐妈妈接了许漫到唐家玩,看到孩子吃饭连菜都不夹,光白饭就吃了两大碗,未免觉得奇怪,一问许漫,说是在家连饭都吃不饱。
唐妈妈带着许漫上门理论。许老大出差不在家,那女人说是许漫挑食,自己不吃。许漫说她回家饭菜都凉了,而且饭根本不够。那女人一直不承认,唐妈妈懒得跟她理论,便带着许漫回唐家去住,想着等许老大回来了再说道说道。
谁知道,她还没找许老大,许老大倒找上门来了。黑着个脸,倒对她带走许漫一肚子意见,说是“不能太惯着孩子”,“纵子如害子”,还有什么“别人能吃,她怎么就不能吃了”,“许漫有家有爸爸,不用吴家插手”。
她总不能扣着孩子不给亲生父亲吧,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许漫被带回家。
没多久,许漫打扫卫生时把东西打破了,那女人伸手就打了许漫一耳光。许漫哭着跑去小姨家住,那女人回头又跟许老大说,许漫在家里摔东摔西,还说不得,一说就去吴家。这样下去,吴家会惯坏孩子。
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许老大就不准许漫再去吴家和唐家。许漫见即使去小姨家,对自己的现状并没有改善,躲得一时躲不了一世,知道小姨也有自己的难处,这种事情谁也管不了,只能靠自己。她便默默忍受着,一等拿到高中毕业证和身份证,带着偷偷攒的那一点点钱,谁都没告诉就去外面打工。
她离家出走之后,全家都惊动了,纷纷出去寻找。许老大这才知道这些年她受的委屈,吵着要跟那个女人离婚,拖了大半年,最终还是没离成。
可这一找,大半年也没得到一丁点消息。半年后,大家都放弃了寻找,只能暗暗祈祷孩子平安。
许漫走了近两年,才打电话回家联系。
说是跟着同学一起去了沿海打工。最开始是进的电子厂,一天上班12个小时,用时间换收入。她也知道做底层普通工人不是个出路,尤其是她这样无依无靠的人,更得靠自己。拼命攒钱,等攒到够学电脑的钱,就换了一份上班时间没那么长的工作,还是做最底层的工人,拿着微薄的收入,一边上班,一边去学电脑,慢慢熬下去。等考了电脑软件高级操作证书,她就找了一份普通文员的工作。
唐妈妈自和许漫联系上之后,总是定期联系她,就怕她又消失在人海音讯全无,她姐就只这么一点骨血在世,怎么能不担心?
联系地多了,慢慢知道,因为她能吃苦,也肯下功夫研究,从普通文员一直做到了经理助理,然后被她的经理推荐给了一个朋友,在他新开的工厂做厂长助理。
一个女孩子学历不高,没有后台,长得也普普通通,全靠自己一个人,慢慢熬到这个位置,其中付出的艰辛是旁人难以想象的。
唐妈妈说,在许漫刚到这家公司做厂长助理的那段时间,每次打电话,都说还在办公室。有时节假日打过去,聊不了多久,就能听到有人找她有事。听说公司货物报关出关那几天,就只能睡在办公室,怕出漏子,一眼不敢错地盯着。
许漫又怕唐妈妈担心,还专门打电话解释说:过了这段时间就好了,毕竟公司新创,人员没招齐,等所有的人员配备到位,就不会这样了。
唐妈妈每次一提起许漫就说苗苗:“如果你大姨还在,你漫漫姐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做事就知道拈轻怕重。如果有你漫漫姐三分之一的努力,我也放心了。”
总之,对于苗苗来说,漫漫姐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又不光是别人家的孩子。
她记得漫漫姐其实读书的成绩还算不错。当年高考离分数线也就差了十几分,可惜漫漫姐知道那个女人不会让她复读,她又太想离开那个家,就放弃了复读,直接偷跑出去打工。
她读初一时,漫漫姐当时不知道因为什么,在她家住了两个月。那时,她的英语一蹋糊涂,自己也苦恼于不知道从何入手,甚至对学习英语产生了畏难情绪。
是漫漫姐告诉她如何找到单词的规律,如何快速拼读,如何记忆语法。
可以这么说,她后来英语成绩一直很好,甚至到了高中还能代表学校参加市里的学生竞演,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漫漫姐帮她打好了基础,让她找到了学习英语的乐趣。
她们俩的感情一直特别好。她大二那年暑假,还跑到漫漫姐的公司做暑期工,挣到人生第一份工资。
那年暑假,她才真正明白,漫漫姐对自己有多扣门,对亲人又有多大方。也才知道,漫漫姐这么扣门,是因为她想给自己一个家,一个不会被人赶出来的家。她想早点攒够钱买个房子,然后和对她最好的奶奶一起住,好好照顾她,让她安享晚年。
正因为知道漫漫姐如此看重许奶奶,她才知道现在的漫漫姐会有多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