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忌饮酒过量:“饮酒莫教大醉,大醉伤神损心志”。如高血压患者,饮酒过量有导致脑溢血的危险。因此,饮酒要“适可而止”。
(2)忌“一饮而尽”:饮酒过猛时,酒中的酒精会使大脑皮层处于不正常的兴奋或麻痹状态,人就会失去控制,动脉硬化患者甚至会出现脑血管意外。
(3)忌空腹饮酒:空腹饮酒,特别是高浓度的酒,对口腔、食道、胃都有害。实验表明,空腹开怀畅饮只要30分钟,酒精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便能达到高峰。埋头喝闷酒或饮赌气酒都是容易醉倒的。所以在饮酒前应先吃点食品,使体内分解酒精的酶活力增强,起到保护肝脏的作用。
(4)忌喝冷酒:将黄酒烫热一些就可以使大部分乙醛等有害物质挥发掉,这样对人身体的危害就会减少。
(5)忌饮掺混酒:酒分为发酵酒(如黄酒、啤酒)和蒸馏酒(如白酒)两种。发酵酒的酒精含量少,但质杂,如与酒精浓度高的蒸馏酒混饮,易引起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而且易醉。
(6)忌酒和汽水同饮:当酒和汽水一起进入人体内掺和以后,可使酒精很快散布到人的全身,并且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人的肠胃、肝脏、肾脏器官都有损害。二氧化碳刺激胃黏膜,减少胃酸分泌并影响消化酶的产生。患有肠胃病的人如饮酒后又大量喝汽水,还会造成胃和十二指肠大出血。血压不正常的人可因汽水促进酒精迅速渗透到中枢神经而导致血压迅速上升。
(7)忌边饮酒边吸烟:酒精能使血管扩张及血液循环加快,而香烟中的有毒物质尼古丁等又极易溶于水,所以,饮酒时吸烟,就加快了人体对香烟中尼古丁的吸收。此外,由于酒精的毒性作用,可影响肝脏对尼古丁等有毒物质的解毒功能,因而饮酒时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8)忌酒后受凉:由于酒精的刺激,使体表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皮肤发红,体温散发增加,体温调节失去平衡,故酒后受凉易生疾患。例如,酒后外出容易感冒和冻伤;酒后用冷水洗脸易生疮疖;酒后在电风扇下吹凉,易出现偏头痛;酒后当风卧,易患各种风疾;酒后在露天宿卧,易得麻痹和脚气病。
(9)忌酒后洗澡:酒后洗澡可使体内储备的葡萄糖消耗加快,易使血糖下降,体温急剧下降,而酒精又能阻碍肝脏对葡萄糖储存的恢复,易使人发生休克,所以,酒后不应马上洗澡以防不测。另据报道,酒后立即洗澡容易发生眼疾,甚至会使血压升高。
(10)忌酒后立即看电视:现代科学证实,酒中的甲醇能使视神经萎缩,严重的可导致失明。看电视可使视力衰退,饮酒又损害视神经,两者同时进行,对视力大有损伤。
(11)忌酒后喷农药:人饮酒后,酒精进入血液,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促使皮肤和黏膜上的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通透性同时增加。此时,如果皮肤沾染上有毒药物,或弥散在空气中的农药被吸入到呼吸道黏膜上,就会加快人体对有毒药物的吸收,使农药更多地通过皮肤和黏膜进入体内,导致中毒或加重中毒程度。
(12)忌睡前饮酒:睡前饮中等量酒精,可出现严重呼吸间断,危害健康。如果在睡前饮酒,一般均可经历睡眠呼吸暂停,这种暂停将持续10秒或更长时间;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常常两倍于不饮酒者。而呼吸暂停若发生多次,则可导致高血压,甚至心脏破裂、心衰。专家还警告,睡前大量饮酒,长时间会导致成人突发性死亡综合征。
(13)忌酒后马上用药:饮酒后,酒精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一个短暂的兴奋作用,随后即转为抑制状态,使大脑神经系统的反应性降低。如果此时服用镇静、安眠药,或者服用具有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非那更、苯海拉明等),以及含有上述成分的感冒药(如克感敏、速效伤风胶囊、维C感冒片等),就可能因酒精和药物的双重抑制作用而导致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呼吸困难,甚至造成死亡。
(14)忌带病饮酒:有些病人是不宜饮酒的,特别是肝胆疾病、心血管疾病、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癫痫、老年痴呆、肥胖病人等。例如患肝炎或患其他肝病的人,应该禁酒,即使酒精含量很低的啤酒,也不应该饮用,以免加重病情。这是因为酒精能阻止肝糖元的合成,使周围组织的脂肪进入肝内,并能加速肝脏合成脂肪的速度。这样,肝炎患者在肝细胞大量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就比较容易形成脂肪肝。同时乙醇在肝内,先要变成乙醛,再变成乙酸,才能继续参加三羧酸循环,进行彻底的代谢,最后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以供人体活动时的消耗。肝炎病人由于乙醛在肝脏内氧化成乙酸的功能降低,使乙醛在肝内积蓄起来。而乙醛是一种有毒物质,可对肝脏的实质细胞产生直接的毒害作用。所以,饮酒的病人,会使肝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
(15)忌孕期饮酒:酒中的酒精能通过血液危害胎儿,胎儿越小,对有害因素越敏感。饮酒会使胎儿的大脑、心脏受酒精的毒害,造成胎儿发育迟缓,死亡率增加,出生后对智能也有影响。美国圣地亚哥医学专家的一项研究表明:7名在妊娠期间一直过量饮酒的妇女中,有1名流产,2名所生的婴儿患胎儿酒精综合征,4名足月婴儿的体重比不饮酒和仅少量饮酒的妇女生的婴儿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