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通过向印度学习而变得聪明,那么印度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我们必须扩展我们关于自我的观念。即使在古时,一些印度教徒就已经把自我理解为最伟大的、最朴素的,以及所有现实中最完整的。我在日常生活中对我自己的了解只是预示着还有一个更加深层、更加永恒的内在自我:自我,我这纯粹而平凡的自我,隐含着一个万物之源的原始和至上自我。
下面这个故事讲述了大约三千年前一位名叫乌达拉卡(Uddalaka)的男人是如何向他的儿子斯维塔克图(Svetaketu)解释现实的本性的。当斯维塔克图到了一定年龄时,乌达拉卡送他去学习吠陀经,这是一种用来赞美古代诸神,并在仪式中使用的古老赞美诗体:
阿茹尼家族有位斯维塔克图。一天,他的父亲对他说:
“斯维塔克图,去过学生的独身生活吧,因为在我们的家庭中,没有人不曾学习过,没有人只因为生来就是婆罗门而成为婆罗门的,我的儿啊。”因此,他在十二岁的时候离家成了一名学生,学习所有吠陀经典。
当斯维塔克图返回的时候,他学到的主要成就就是高估自己:
他二十四岁返回,自命不凡,自认博学,傲慢自大。于是他的父亲对他说:“斯维塔克图,我的儿啊,你看看你——自命不凡,自认博学,傲慢自大。你有没有问一问一种方法,根据它,一个人可以听到以前不曾听过的事,可以想到过去不曾想过的事,可以感知以前不曾感知到的事?”
斯维塔克图承认,他没有学过这种方法,即如何从我们亲眼目睹的事物转到它们背后的潜在根源,因为没有人这么教他。
乌达拉卡开始根据下面这个创造神话告诉他,世界是从自我产生的:
“吾儿!太初时世界唯有存在,独一而无二者也。……
彼自思:“我将为多,我要繁殖自我。”遂吐生热。热自思:
“我将为多,我要繁殖自我。”遂吐生水。……水自思:“我将为多,我要自我繁殖。”遂吐生食……。
乌达拉卡一边继续讲,一边一步步强调自我的神秘性,它是创造过程的,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基础。他通过一系列简单的推理和一些生动的图画,帮助斯维塔克图理解了一个更单一、更高等的自我,以及作为一切实在的基础的、更深刻的神秘者。就像一个真实、永恒的自我充斥在我的平凡、日常的自我中一样,在世界中的多重实在和差异超越它们自身而指向了一个潜在的宇宙实在,它被称为梵(Brahman)。在梵文中有一个短语表明了真我与世界内在自我的相合:tat tv am asi——汝为彼,意为:你是那个最高的实在——梵。
乌达拉卡在教授他的儿子时,重复了八次“汝为彼!”,每次都用了不同的阐述。首先,就像不同的花的精华成为蜜,它是如此纯净,没有人能把蜜追溯回哪种特别的花,因此万物达到圆满的存在(Being),而无法再追溯回任何个体的根源。第二,就像河流产生于来自海洋的雨,然后再回流于它,最终不会再保持独立于它的身份,因此所有的生物来自并回归最高实在。第三,就像液体流遍整个树木,给予它生命,自我也流遍整个实在。第四,无花果的种子是一切种子中最小的,但它可以长出参天大树。
同样,我们无法看到产生万物的本质,但它肯定存在。第五,就像溶于水中的盐到处都能被尝到,但却无法被看到,同样,真实的实体遍存万有,但却无法在任何特定的地方被看到。第六,正如一个盲人被遗弃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需要他人的帮忙来引路,甚至找到回家的道路。因此,我们也需要指导,恢复我们自己最深层的自我。第七,正如一个垂死的人慢慢咽气,失去世间知觉,放掉一切不属于真实自我的东西一样,我们也必须放掉不属于自我的东西。第八,正如一个诚实的人在被审判的时候,他在触摸烧得火红的斧头时不会被烧伤一样,真理在被真正检验的时候会非常清楚。
这八项推理为开始了解实体的基本统一性提供了方法,但总体上讲,这些教义旨在改变斯维塔克图的思维方式,帮助他逐渐得到永恒的自我知识。自我——真正的自我应该是从我的日常自我中更加深入进去——是所能知道的最深层的、最精微的、最原初的、最重要的东西。它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在达到这门知识之前是不可能放弃的。道路肯定是艰难的,古老的经典总是强调得到自我知识的道路是多么艰难,很少有人能够达到。但是如果我们探索自我,并在这一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对其他一切都重新思考,我们就能逐渐找到通往这门知识的道路。正如我们已经在第一章中看到的,真正的创造和真正的自由——它们标志着我们成功地超越自我的能力——不可避免地意味着我们要直接面对我们最深层的自我。如果我们想得到幸福,我们就需要知道我们是谁,并心态平和。如果我们想要创造,我们就必须探索那些自我,释放它们,并超越它们,不停地探索,直到尽头。许多古老经典都证实了这种自我内在的兴趣,但是《唱赞奥义书》可能是最具影响力的。
印度古代和现代思想家们相信实在,并且重视这个更深层的内在自我,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保持某种差异的认识,好像说:“是的,一切实在的真我存在于我的自我的内在,从我日常的自我,我能够踏上通往万物自我的道路。我遇到了那个终极的自我。我存活在它无所不包的实在中。但是我不是终极自我。”
这种中庸的立场甚至被大多数吠檀多(Vedanta)学派所接受,他们致力于理解和应用奥义诸经的智慧。但是其中一个吠檀多的不二论(Advaita)学派将事情推到了极致,认为如果我们真的理解谈论自我的含意,我们就会认识到这个自我根本不可能被限定。当所有非本质的东西被去除后,一切实在就只剩下一个真我了。不二论主义者非常严肃地表明,自我与最高实在是一体两面:完全了解我的自我就是了解一切,因为自我,我的真我,实际上就是一切。根据吠檀多的不二论,在个体自我与宇宙大我——梵之间没有永恒的差异。没有二元性,没有什么不是我的自我。
不二论主义者非常清楚地知道,仅仅对自我做出一些突出的主张毫无用处。把我的日常自我与万物的自我等同起来也是自大和无用的。学生们必须得到帮助去将这个万有真理中最单纯的真理转变为一种实践的智慧,改造他们,给予他们更深刻的生活。许多吠檀多论着都寻求教导这个对真我的有用的发现,不仅是理论,也有在实践中运用它的方法。其中论述很生动的一部是《辨别的宝冠》(Vivekacudamani)。这是一部有580个诗节的经典,于公元800年之后编撰的,对《奥义书》中关于自我的教义进行了非常清晰和创见的论述。它坚持自我与梵的终极合一,并通过一对师生的对话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一个人认识到这种合一,并最终达到圆满解脱。我们先审视一下《辨别的宝冠》,并评估一下它如何挑战我们、重新考虑我们所说的自我是什么?
《辨别的宝冠》把这个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初期的危机,但我当下体验自我时对它感到不满足,因此强烈地感到需要了解更多有关永恒真理的内容;第二个阶段,觉悟到我不是谁;第三个阶段,先是在理论上,接着是在实践中觉悟到我实际上是谁;第四个阶段,对自我知识的觉悟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活方式。我们现在逐一地讨论这几个阶段。
一次必要的身份危机
第一个阶段是危机。在《辨别的宝冠》开始,自称学生的人感到绝望,于是向老师求教。学生处于危机当中,因为他被世界不断的变化的波动所折磨。没有什么能持久,没有什么能靠得住。世界是一个淹没他的海洋,是一个令他消亡和焚毁的火场。他的开场白有力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折磨:
主人啊,向你顶礼者之友啊。你是仁慈之洋,我向你顶礼。你眼光的一瞥流衍出甘露般的无上慈悲,请用它提升堕落于这生成的海洋中的我。从死亡中拯救正在被这个痛苦世界熊熊火焰煎熬、被厄运之风狂吹的我,我惊恐万分,求助你的庇护,因为我不知道还有谁能给我庇护。
主啊,以你甘露般的话语,因梵的无量寿般的快乐的享受而变得甘美,纯粹,凉爽宜人,如同从你的唇中涌出溪流,听上去悦耳动人——洒向我——这个被世俗苦恼所折磨如同被森林大火之舌所折磨的人。那些被你的瞥视所照亮的人们得到了祝福,你将他们接受为自己的一部分。我如何能跨越这转化的海洋?我的命运将是什么?我应该接受何种道路?我对这些一无所知。主啊,赐我以仁慈吧,结束这痛苦世界的不幸吧。
学生这么讲着,他寻求庇护,他被这个痛苦世界的熊熊烈火烧得焦头烂额……
由于他对世俗彻底失望,他也就容易、乐于和准备接受任何解决方法和逃避方法。老师似乎总是准备帮助任何需要的人,但是只有现在他才能帮助这个特别的学生,因为他已经要求得到教诲。之后便是老师的慈悲为怀,因为他揭示了假我,向学生展示了他真正的但已经遗忘的身份。
学习我不是谁
接着第二步,老师揭示学生对自我错误的理解。他向他表明,他不是他认为的那个自己。我们也许会想象,无知仅仅是对某事一无所知的问题。但是《辨别的宝冠》说,无知是很深的问题。它不仅影响我们的心意,也影响我们整个生命和我们对周边世界的体验。无知是对我们是谁,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一个最基本的混淆。这是一种原始的混淆,一种错误的身份和错误的生活方式。在梵文中,这被称为“玛亚”(maya),根深蒂固的混淆。
这种根深蒂固的混淆充满了我们日常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注入我们整个身份的虚构中,产生出我们体验的那个世界:
身体、器官、呼吸、心意、自我,等等,一切修正,感官对象,快乐和其余,粗糙元素如以太,实际上是整个宇宙,甚至无差别物质——一切都是非自我。从原初物质到躯体,一切都是混淆和混淆的影响。知道这些和混淆本身是非自我,因此是不真实的,如同沙漠中的海市蜃楼。
学生的这种无知倾向和激情使他情绪低下,并扭曲了他面对的现实。他无意间设计出一个错误的现实版本,因此扭曲了他所有的体验。他无法找到自我,无法理解单纯、明了的真理,即自我就是一切,如此他的生活遇到了巨大的问题。他发现世界是复杂和分离的,虽然在现实中,它是非常简单的。甚至直觉地引导他走向真理的基本的善良也被混淆了。他的痛苦促使他寻找一位老师,但也让他很难听得进去别人的话。虽然印度教传统对于世俗中的错误并没有确定单一的起点,我们还是必须在这里记住基督教有关原罪的教义。在我们做错事之前,我们的内心深处已经被扭曲了。我们同时在许多方面受到牵制,我们无法自救,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
根据《辨别的宝冠》,医治人类困境的方法首先是本题目中指出的行为:我们需要学会辨别,适当地区别不同事物的能力,并最终从一切非自我中辨别出自我。《宝冠》一书旨在表达正确知识的价值,精确的和辨别的洞察过程,以澄清我们的现实,使我们得以解脱。通过精微、洞察的知识,人类能够分离出现实中的扭曲部分,冷静地观察它们,不再依附它们。老师解释说:
通过你与无知的连接,你——至尊自我——发现自己被绑在了非自我上,仅这一点就造就了这个世界。对这两者(自我与非自我)的辨别点燃了知识之火,将烧毁无知的影响,并将其连根拔起。我现在要彻底告诉你你应该知道的事情,自我与非自我的区别。谛听,并在你的自我中确认。
辨别是摧毁混淆的工具:
觉悟净梵能够摧毁混淆,唯此无它,如同对一条蛇的错误概念,在辨别出它只是一根绳子时便被消除……这种觉悟是通过对自我和非自我完全的辨别而达到的。因此必须区分个体自我和真我。
在《辨别的宝冠》第一部分中区别和理出真假是最重要的。
老师帮助学生成为一个自我控制的人,能完全看到事物的真相——感官对象、心意印象及由此发展出来的观念、梦与幻觉、宗教生活的言语、教规和修习——不多不少。这种觉察是分析性的。它打碎非自我,把它撕成碎片。只要更近地去看,注意到你不是你似乎是的那种你。检查你的躯体,猜猜它会保持多久。
找出你内在中的生命力,但看看你的呼吸是多么脆弱和短暂。
回顾一下你心意的作品,但看看有多少限制在约束你清醒思考的能力。赞赏你更深层次的知觉和理解,但请承认这种理解中的起伏和差距,过一种完全觉醒的生活是多少困难啊,滑入僵化的自我形象中又是多少的容易啊。承认你最深层的内在快乐,但是也要承认你的那种快乐的感受是多么脆弱和易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