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休闲体育行为的阶段动态变化特征
3.1.1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动态性特征
阶段变化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改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Sonstroem首次将阶段变化理论模型应用于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相关研究,并于1992年提出较为系统的锻炼行为跨理论模型。在锻炼行为中的阶段变化理论所关注的是个体从“静止”到活动,再到保持活动的动态变化过程。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变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而非单一的事件,人们在真正做到行为改变之前,是朝向一系列动态循环变化的阶段变化过程发展。
应用于锻炼行为的阶段变化理论注入了变化的认识、行为和时间方面,其内容架构分为四大部分:变化阶段;变化过程;自我效能;决策平衡。变化阶段是模型的核心组织结构,它指出了行为变化的时间序列,这五个变化阶段包括: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和保持阶段。不同个体可能会以不同的变化率通过各个阶段向前变化,也可能会退回,并且可能会选择在行为变化统一体的不同变化点重新进入。这样,通过这些阶段的运动可以被看作是循环往复的。
国外众多基于阶段变化理论的研究表明,人们的体育锻炼行为存在着阶段动态性特征,而且每个阶段的心理变化过程存在着不同的特点(Marcus,Selby,Niaura&;Rossi,1992,1994;Prapavessis,Maddison&;Brading,2004;Wallace&;Buckworth,2000;Young‐HoKim,2007)。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基于阶段变化理论对于体育锻炼行为的研究。Tai‐HingLam,BrandfordChan等人运用阶段变化理论理论,随机抽取中国香港3233名年龄在18~64岁的中国人,对他们的健康行为进行了电话访谈。研究发现,人们的健康行为存在着阶段变化的特征。另外,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程小虎,1998;宋晓东、杨习锋和胡洪安,2002;王伟等,2002;赵燕等,2004;司琦,2005;邵君,2006;方敏,2006)也不同程度支持了阶段变化理论在体育锻炼领域的应用。
常生等(2004)运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等方法,对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闲暇体育锻炼行为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锻炼阶段参加闲暇体育锻炼的频度、时间和强度差别具有显着性,而且参加体育锻炼后的心理感受等因素与锻炼阶段存在相关。
3.1.2休闲体育行为的阶段动态性特征
休闲体育行为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里为了达到娱乐、健身、消遣、刺激、宣泄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身体练习的方法和手段,并追求一种在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审美、娱乐等方面的积极体验的一切活动。个体的休闲体育行为改变并不总是线性的,也不是一个全或无的现象。个体在闲暇时间的休闲偏好选择中,或偏好休闲体育,或偏好其他休闲内容;参与了休闲体育的个体可能会因此而持续下去,也通常会因一些因素而中断;而停止某休闲体育行为的个体也可能打算再次开始。因此,休闲体育行为也存在着阶段动态变化的特征,其变化阶段可分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准备阶段、行动阶段、保持阶段。
(1)前意向阶段(precontemplation)。人们尚未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问题点,在可预见的未来还没有想要采取行动的阶段,通常指在未来6个月。人们之所以处于这一阶段,是因为对自己的休闲体育行为结果不知道或知之甚少,或他们已试图多次改变现有的休闲行为(如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却因为缺乏改变的能力而失败,最终心灰意冷。这些人属于无动机群体,他们常会提出一些理由来进行抵触、不愿意参加休闲体育活动。
(2)意向阶段(contemplation)。人们打算改变休闲行为,但却一直无任何行动和准备行动的迹象,通常指在未来6个月。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会意识到改变休闲行为的益处,同时也会意识到改变休闲行为负面的影响。行为改变的代价和利益之间的平衡能产生极深的矛盾情感,并使人们长时间地停留在这个阶段。如果个体通过变通策略认识到行为改变的利大于弊,并且行为改变的动机大于保持原状的动机,那么他将会进入下一个行为变化阶段。
(3)准备阶段(preparation)。人们倾向于在近期采取行动(通常指在未来一个月内),并在过去一段时间中已逐渐付诸一些行动步骤。处于这个阶段的个体通常已经试图进行改变,或者已经作出某种努力来为真正的改变做好准备,如偶尔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制定行动计划、购买有关设备器械、寻求咨询、摸索自我改变方法等。
(4)行动阶段(action)。人们的休闲方式在过去(通常指在过去6个月内)已有了显着的改变,真正参与了一项休闲体育活动,但是行为改变仍然是新的、尚未稳定的变化,中断休闲体育行为的风险性仍旧很高,需要行为改变者的注意和警戒,防止行为退回到前一阶段。如果人们经不住诱惑和没有足够的信心和毅力,他们就可能返回到原来的行为状态。
(5)保持阶段(maintenance)。处于这一阶段的人们保持已改变了的休闲行为状态(至少持续了6个月以上),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已经变成一种习惯,退回到前意向阶段的风险性降低,环境性诱因的影响逐步减少,对行为改变的信心在逐步增加。
3.2休闲体育行为发展阶段存在的不同动机
3.2.1无动机在前意向阶段的主要作用
在连续体末端的无动机状态,个体处于休闲体育行为的无意向阶段。缺乏动机是人们缺少行为意图的一个状态,这种缺少动机的术语是在传统的社会认知理论中定义的。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当人们对渴望的结果,既缺少自我效能感,又缺少控制感的时候,他们可能就是缺乏动机。也就是说,当他们对于一种行为不能调节自己时,就会出现缺乏动机(Penetier,Dion,Thson&;Green‐De‐mers,1999)。对于目标行为来说,所有形式的外在调节,即使被最大限度地控制,也包括意图性或动机,而由于缺乏动机代表了两种动机类型的缺少和完全缺少自我决定,所以,它位于内、外部动机的对立面。比如个体觉得休闲体育没什么意思,既没有外部的吸引,也没有内部的诱惑,也就处于无动机状态,他就不会有参加休闲体育的意向。
缺乏动机和非个人原因定向来自于基本心理满足感的缺少和促进基本心理满足感的缺少。它们不仅包括自主的缺少(控制动机),而且还包括能力和归属的缺少。因此,它们与最差的操作和心理健康结果相关(Ryan,Deci&;Grolnick,1995)。因此,在达到了动机阈限之前,个体处于无动机状态,也就不会形成休闲体育行为的意向,属于前意向阶段。
3.2.2外在调节和内摄调节促进休闲体育行为意向的形成
沿着动机连续体向前发展,个体达到了动机阈限,就会产生外在调节。外在调节是外部动机中最“纯”的形式,是自我决定程度最低的外部动机形式。外在调节指人们的行为目的是为了得到期望的结果,即获得某种奖励或躲避某种惩罚,其行为完全受外部事件的控制。如果外部事件消失了,那么行为也将不存在。例如,当个体感觉“除非周边环境有这样的氛围”,才会产生参加休闲体育活动的想法,这个人就被认为是受到外在调节的促动。Vlachopoulos和Karageorghis(2005)认为,如果个体参加身体活动是出于别人(如配偶)对他的要求,这就是外在调节的作用。
沿着连续体稍进一步的发展,外部动机的另一个维度是内摄调节。内摄调节指个体接受了某种规则或价值观,但未将其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完全加以吸收,只是一种部分的内化过程,它表现的是一个调节的不完整的内化。个体考虑到自身的健康状况,感觉“应该”或“必须”参加休闲体育活动,Vlachopoulos和Karageorghis(2005)对此的理解是,当个体不满意自己的体重或体型,而去参加身体活动,那么这一动机的来源就是内摄调节。
根据James和Charles提出的三阈限理论,外在调节和内摄调节是在个体达到动机阈限的基础上发生作用的。当达到了动机阈限,个体会在外部事件的促动下,及部分的自我内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休闲体育行为的意向。
3.2.3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是个体进入休闲体育行为准备和行动阶段的主要驱动力
沿着连续体进一步向前发展,个体达到了自主阈限,逐渐进入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与内摄调节相比,认同调节的内化更全面,自我决定程度更高。通过认同过程,个体认识到行为价值的重要性,从而将它作为自我的一部分来接受。比如说个体一旦认识到参加休闲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他就会更加自觉地去参加休闲体育活动。但认同某种价值观仅意味着这种价值观作为自我的一个独立的部分存在,并未整合到自我之中,与自我的其他部分相分离。
也就是说,在认同调节过程中,个体自由地选择活动,把完成个人的目标当作是重要的。例如,个体参加闲暇时间的身体活动,因为他认为这是改善自身身体状况的基础,只是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这就是认同调节的作用。Vlachopoulos和Karageorghis(2005)也认为,当个体参加身体活动是为了达到身体健康和精神需求的目的,就是认同调节的结果。
当认同性调节与自我充分同化时,就出现了整合调节。整合调节是指个体产生与其价值观和需要相一致行为的动机类型。虽然整合调节的行为仍然被看作外在的动机行为,因为它是为了获得某种可分离的结果(separableout‐come)而不是为了行为本身内在的快乐,但它与受内在动机支配的行为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这是最具有自主性的外在动机形式。在整合调节过程中,个体不仅认同某种外在价值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加以吸收,还将这种价值观与自我的其他方面整合为一体,自我处于和谐的状态。当个体了解到参与身体活动不但对他的健康有所帮助,而且还有利于他的人际关系,这就是整合调节的结果(Vlachopoulos&;Karageorghis,2005)。如个体感觉“这是我获得愉悦的生活方式之一”等。
当人们在从事身体活动的时候,大多数行为的产生并不只是由内部动机激发而形成的(Ryan,Frederick,Lepes,Rubio&;Sheldon,1997)。因此,当个体形成了休闲体育行为的意向,动机水平达到了自主阈限后,在认同调节和整合调节的作用下,个体逐渐认识到休闲体育行为价值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加以吸收,同时还会将这种价值观与自我的其他方面整合为一体,于是个体就会采取一些准备措施或真正地行动起来参与其中。
3.2.4内部动机驱使个体保持已经形成的休闲体育行为
内部动机是一种内在的积极倾向,正是这种天生的动机趋向促使人凭借内在的兴趣来获取知识和技能,因而它是人类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这种内在积极倾向的激发与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密切相关。
事实上,个体对于某项活动所具有的内部动机的强弱,是伴随着个体在从事该活动时其心理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发生变化的。首先,凡是能满足人们能力需要的,即让人产生成就感的社会事件,都能够增强行为的内在动机。其次,可以满足人们自主需要的环境也能促进行为的内在动机。第三,归属需要也与内在动机有关系的。当个体处于具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环境里时,会出现更多的内在动机行为。根据Weissinger(1985)的研究,休闲行为的内部动机有自我决定、胜任、承诺、挑战等。而Michael和Driver(1996)认为,自由、享受自然、认识自我、创造、放松身体、社会安全等是人们参与休闲活动的内部动机。Mull等(1997)也指出,人们参与休闲活动的内部动机主要是“追求体适能”和“乐趣”。
因此,当个体在从事休闲体育行为的过程中,能满足其能力、自主、归属的心理需求,达到内部回报阈限,就会激发内部动机,从而使个体的休闲体育行为成为一种持续的、习惯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