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27600000036

第36章 理解与意义赋值(1)

1.理解是怎样产生的

理解,是认识主体思维模式的一种基本功能。主体的思维模式具有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抽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其中,理解是一种突变,是认识论的一个本质与核心问题。

人为什么会产生理解?在过去,一些人认为理解需要灵魂的帮助,如笛卡尔说,要产生理解的奇迹,必须要靠非物质性的灵魂。海德格尔发问:理解何以可能?爱因斯坦能深刻理解物理世界,洞悉宇宙奥秘,但他认为,最难理解的是理解本身。一些认知科学家认为,发生理解,一定有某个“小妖”在那里,沟通事物和大脑的联系。丹尼特认为,理解是靠一种大量的亚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的过程。每个亚系统都不能自行地构成理解。

笔者认为,理解,实际上是人脑的思维模式对于外部世界事物所含意义的匹配与同构。“意义”弥漫在客观世界之中,但它们又和主体密切相连,密不可分。思维模式既然是对客体世界的同构,那么,不管我们主观上的意志如何,我们脑中的概念总是以某种有机的方式和规则互相联系着,构成具有活性的概念网络系统,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客观存在的外部事物。由于特定的社会实践造成这种系统框架的共同性,我们人类之间也有了互相理解的可能。对“这是钢笔”这句话,是不难理解的,因为在我们的大脑中有“钢笔”的概念模式,它适用于该模式的所有个别事例,而不必局限于它是什么颜色,或某种形状,生产厂家和日期,等等。人的思维模式就是由许许多多这样的概念有机组成,构成一个网络系统。概念模式对于理解和表达语言非常方便和经济,它使我们能以一般的模式来把握个别事物。现代西方普通语义学派的切斯(S.Chase)认为,我们在说话时必须给客观对象标上指数、日期,如苹果1,不是苹果2;英国1066,不是英国1900,如此等等,以此来“摧毁事物虚假的同一性”。笔者认为这完全是徒劳的,因为客观事物本来就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一般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客观事物的概念也正是以一般的形式来表现个别的内容。

认识主体对“意义”的匹配有各种形式:如果意义能够与思维模式相吻合、相协调,就可能产生某种“自洽”,被主体接受,在接受过程中人对它赋值,实现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说,“我知道了”。应当指出,这种理解因人而异,有可能有的理解并不正确,并不能与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同构。也就是说,“我知道了”,实际上可能并不知道,或者知道得不准确。如果认知匹配过程中的协调程度足够高,可以产生意义的增值,放大信息,使意义产生“共鸣”性效应,就会使人感到快感。如果不能很好地匹配,人就会对事物的意义产生拒斥,或者对其忽视,使意义的价值衰减,主体在这个过程中会表现出“怀疑”、“犹豫”等心理状态。“意义”的内涵蕴藏着很大的空间,所以在理解过程中,人们会发明“暗示”、“隐喻”等方法,来表达自己深层次的真正想法。

那么,在语言交流中什么叫做“理解”了呢?美国认知科学家奥尔森(G.M.Olson)提出理解语言有这样几条判定标准:①能成功地回答语言材料中的有关问题,就是说,回答问题的能力是判别是否理解的一个标准;②在给出大量材料之后,有作出摘要的能力;③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即用不同的词语来复述这些材料;④从一种语言转译到另一种语言。这四个标准显示出了理解提升的程度阶梯。塞尔认为:“理解具有各种不同的程度,理解并非一个简单的双位谓词,它具有不同的种类和层次。”“计算机实际上谈不上什么理解,计算机的理解不是部分的或是不完善的,而是等于零。”当然,对于理解问题本身,还存在着许多其他不同的理解。

笔者认为,理解的要义就在于两点,一是模式匹配,用自己思维中已有的模式与当前的认识情境相匹配,这种情境可以是某种模式识别的事物对象,也可能是某种概念或观念体系。由于匹配的程度不同,理解所达到与事物对象的同构程度会存在着真值差距;二是意义赋值,也就是用自己原有的概念网络或模式系统,对对象进行意义赋值,赋予其主体加之于上的意义,从而达到理解。这两种要点下实现的理解,既含有主体个体的特点与色彩,又带有时代与社会的特性。其实,这里所说的已经不仅包括理解,也涉及知识表达的能力。实际上,如果一个人能以自己的语言复述所听到、看到的语言,通俗化地转达那些原本艰深的概念,那就说明他已经与所转述的对象相匹配,真正地达到理解了。无论是模式匹配,还是意义赋值,都是既与外部世界的同构,同时也是与文化积淀的同构,反映了认知主体社会性存在的特点。

理解有时候比表达要难,特别是在复杂的理解过程中。卡尔文认为:

“理解需要一种主动的智力过程,在听人说话时,按一串短促的声音,以及他人的含义和意图来尝试作出推测,而其涵义和意图用语言来传递总不完全。相反,造句是简单的,我们知道我们想什么,希望表达什么。我们无需去猜我们指的是什么,只是如何把它说出来。与此相对照,当我们听别人说时,我们不仅必须确定那人在说什么,也必须确定他或她所说的确切含义,却又不知道说话者所言的内情。”因此,真正的理解必须在思维模式中无缝匹配所接触到的信息,而表达有时并没有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信息的匹配,表达者自己对此还不自知,表达起来并没有多少困难。当然,真正的理解之后,表达起来就轻松得多,容易得多。所谓“真佛只说家常话”,真正的“大家”只说大家很容易听懂的话,从不说那些深奥难懂、满口新名词的话。当一个人真正把握事物的要义时,就把这知识化作自己的东西,变成自己思维模式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通俗化地表达出来。虽然说的都是非常浅显的话,但它揭示了深刻的道理,表达者处于随心所欲的精神状态中。这种状态下的知识表达,是一个人认知过程中难能可贵的“高峰体验”。如果交谈者都处在模式匹配而又高峰体验的心理状态下,他们之间的对话交流将是一种非常过瘾的精神体操。

进一步说,我们可以认为,理解是信息与意义的相互匹配,是人们的思维模式与所接收信息之间相互匹配的过程。我们设想听一场学术报告的场景。演讲者通过言语或PPT演示,向人们展示了一个课题的主旨,提出一个概念,描绘出一幅图景。听众进行理解与识别,用已有的思维模式进行匹配,并对报告内容赋值,有的部分信息被增值,有的信息听众不理解或不接受而被屏蔽,有的信息则对听众进行误导,有的信息则被衰减,有的被当做了冗余信息。正确的信息被广泛接受并传播,错误的信息被忽略。在意义的建构中,人们在思维的模式中会不断地进行框架的转换和概念的整合,有时还必须进行语义的跳跃,才能够跟上信息传递的动力机制,接受信息,产生理解。

理解的过程,首先要求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所展示出来的句法结构相匹配,句法代表着且一定程度上建构着思维模式。其次,就是听众用自己的模式与意义内容相匹配,并对内容进行赋值和评价,加上了自己的审美品位和价值要求。这个意义内容,可能与句法结构有关,也可能无关,而只关乎概念的涵义。再者,人们如果觉得能够接受,就会觉得有收获而记住。而如果不理解,就不能匹配,把它当冗余信息加以忽略或拒斥。

理解的实现,必须要在说者和听者之间,构建一种意义传递的动力机制;说者要尽量使得听者在他们的大脑中同构(或者说是重新建构)自己的思维模式。只要这两者思维的模式能够相互匹配,就能够达到理解。日常生活中,信息交流更多的还是对于文字的接受与理解。这就要求文字信息发布者,在文本中建立各项合规则的语法结构,并力求文本意义的通俗明了。而接收者则要努力探寻文本的句法,找出其意义所在。我们发现,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一些初学者理解一个句子,可能句中的每一个单词都认识,但就是无法组织起整个句子的意思来,无法理解它的意义。因此,怎样理解意义并对信息进行赋值,是认识论与认知科学重点研究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看,意义的理解还取决于思维模式的同构化水平。假如一位语言学家到了一个从未开化的土著部落,他是如何理解对方,并把土著人的意思翻译出来,甚至写出一本翻译手册呢?在他和土著人交流的过程中,意义的理解与沟通更多的是要靠动作、表情等情景语言,而非文本语言,语言学家必须通过交往实践,逐一领会土著人的名称、动作的涵义,在各种听到、看到的涵义中两两匹配,直至达到掌握基本的语言意义。古代各国之间的交往,虽然不必要通过这种艰难的过程,因为语言会随着相邻文化的渗透而相互沟通理解,但最初的整个过程也都充满着意义建构的情景。

从生理机制来说,语言的理解有生理基础的支持。吉恩斯巴切尔(M.A.Gernsbacher)为理解语言提出了一个结构构建框架。他认为,理解的目的是,构造一个连贯的心理表征或结构,表征的建构材料是记忆细胞。在结构建造过程中,有两种机制控制记忆细胞的激活水平:①增强,即与正在建构的结构一致的信息的激活水平的提高。②压抑,即与正在建构的信息不一致的信息的激活水平的主动下降。吉恩斯巴切尔强调,压抑不适当信息和干扰信息,是有效理解的基础,压抑机制的效率,可能是语言理解能力中个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压抑不适当信息对于理解有更重要的价值。

笔者认为,理解的真正实现,重要的不是压抑,而是找到事物与意义相符合的匹配空间,这种空间有时可能不只是一种意义,可能有两种甚至更多层次的意义,需要不断地匹配、同构,深入到其意义空间内部,才能达到理解的境地。我们对一个新概念的理解,或是对一个双关语的理解,有时会进入到意义空间的第2、第3层次之深,而不是一般表面看到的只是表层的意义。理解,可能存在着一种匹配、同构过程中奇妙的共振,思维模式对新信息的接纳找到了共鸣的突破口,突进之后不断升华,直至它的本质。这才是真正的理解。在此过程中,增强细胞的激活、完成细胞及突触之间的那些神秘的联系,比压抑干扰信息更重要。而且,仅仅从细胞激活的角度,还是无法说明理解的本质。底层细胞激活的效果,取决于对于意义内涵的把握,取决于思维模式的顶层结构和水平。我们在对一些暂时失忆的事物进行回忆时,或者对一些暂不理解的事物进行理解时,只要有哪怕一点点的信息提示,就足以唤起我们思维模式中的概念网络中的那个点,从而有效点燃整个大脑细胞的活力,激活大脑神经功能,导致记忆或理解成功。

2.意义的意义

什么是“意义”?意义就是外部事物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对于人来说存在着因果关系。因此,意义和人是密不可分的,需要人的赋值。

在意义来源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胡塞尔认为,人的意识是意义的载者或意义之源。普特南却认为,不管怎么说,“意义不在头脑之中”。

在笔者看来,意义从客观事物而来,因与我们的因果关系而显现。

早在洛克的时代,思想家们就意识到,不同的认识主体对事物性质的理解会有不同。针对某个物体的硬度、刚性、颜色、味觉等物理的、化学的不同的性质,不同的人会说出不同的感觉来,赋予其不同的意义,这就存在着事物性质的赋值过程。赋值并不是纯主观行为,它要求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事物的性质存在于物体里面,关于其意义能够和我们心中的观念模式相同,后者成为前者的完善的肖像,那么这种意义的把握就是赋值的结果。

当然,由于人们脑中的观念是对感觉经验的总结,赋值的结果不会相差很大,否则,就会被大多数人认为荒唐。洛克认为,复杂的观念是心灵用简单观念任意造成的,事实上却不一定如此,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我们今天所理解的一些复杂观念,绝不是一堆简单观念的堆砌加和,而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包含了更为丰富的思想内容,加上了很多意义的赋值,使一些基本概念的意义发生质的嬗变,其抽象程度更高,涵盖领域更广,从主体的角度而言,理解宽度更为广阔。

同类推荐
  • 中国哲学的历程(修订本)

    中国哲学的历程(修订本)

    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其哲学思维在后来的发展中多么宏富博深,人们在对其开端的探寻中也总是感到茫然和困惑。中国哲学和古希腊罗马哲学可以说最初都是“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的,在发轫的初期,其形态往往是朦胧的、混沌的,经历过与原始宗教意识、神话形式的若即若离的分化、过渡、转化阶段。
  • 孟子全书

    孟子全书

    孟子被誉为亚圣是有一定道理的,他将孔子的思想发扬光大,构建了完整的体系,并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创见。其著作《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也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许多激励人心、流传千古的至理名言亦源于《孟子》。古代学问大家韩愈有言:“求观圣人之道,必自孟子始。”当代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也说:“三十岁后,我做人处世全靠孟子。”可见,不学习《孟子》将会蒙受无以弥补的损失。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研究

    本书主要论述了李达唯物史观思想的历史生成、中国第一个唯物史观思想的体系化、唯物史观与李达中国经济问题、唯物史观与李达社会主义理论等。
  •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阳明学与当代新儒学(阳明学研究丛书)

    从儒学广角、宋明理学发展背景,以及阳明学的内在机制上来探讨阳明心学与当代新儒学的关系。作者在阐述孟子、周敦颐、张载、程颢等儒学大师心性之学的基础上,对王阳明“以心为本的实践道德说”作了深入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而以梁漱溟的新孔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唐君毅的道德儒学、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贺麟的新心学为个案,具体探讨了阳明心学的内在发展——当代新儒学的思想特质,及其与阳明学的思想联系。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医通玄

    中医通玄

    中医博大精深,传承数千年。一个自小学习中医的年轻人行走校园,都市,把个中医之道展现在世人面前,传承璀璨中医。奇门遁甲,没有那么玄乎,只有无限的接近现实。
  • 爱情公寓之人生没有结局

    爱情公寓之人生没有结局

    爱情公寓是让我感觉非常好看的电视剧,每一个人物都塑造的非常棒,所以,这里我会以我和以后我的读者们一个满意的答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22岁笔记

    我的22岁笔记

    如果说生活就是点点滴滴,那么用笔记来描绘点滴,就可以让它留的久一些。我贪恋这城,大街小巷里残留着的古朴,沉迷日出东升的朝气,徘徊光照下的平板玻璃。
  • 穿到古代开个挂

    穿到古代开个挂

    假如你和你的闺蜜穿越了?来个大姨妈,痛得我穿越了?不对,是我们穿越了!刚穿越就要谈婚论嫁,集体设法出逃……到了都城,买宅子,做生意,学本事,顺便捡个男朋友,各显神通,团结一心,精彩不停…… 不管前路如何,闺蜜与你不离不弃,生死相依。
  • 斗破苍穹之萧炎的后代

    斗破苍穹之萧炎的后代

    主角侥幸成为五大神捕之一——炎行者!身携《烈焰辰诀》最后独霸天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毒情录

    毒情录

    豪门子弟天赋异禀不能修炼,却意外可以服毒产生灵气,无意权谋争斗,游戏人间,千古情仇不如浊酒一壶,大厦千万不如天地为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