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班的组成和分工
华县所有的皮影班社,有的以班命名,有的以社命名,还有以的部命名。演出人员历来由五人组成。
戏班的种类,有宫廷供奉班、民间职业班和自乐班三种。在后两种班社中,又分两种形式,一是私人家班,即当时一些巨商富户、豪门贵族或酷爱戏曲的文人,为享乐之用所蓄养的家班,供一家或一族使用;二是由多人合资或一人独资组成的专事营业的职业戏班和一家一户祖传班社。这类戏班,遍及全国各地。其演出形式为流动演出,流浪江湖,行踪不定,如同游牧“逐水草而居”。
华县皮影的演出称作“五人忙”,除一人挑签外,其余四人掌握17件乐器,五人各司其职,协调严密,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前首:即主唱。在演出中居首要位置,负责剧中生、旦、净、丑各角色的唱腔、道白,掌握剧情进展的快慢,安排人物场次、动作、腔调及打击乐的总体规划,实为总指挥。司月琴、堂鼓、手锣、大锣、扁鼓、梁子并兼有口技和帮签之责。
签手:又称“灯底下”或“栏门”,影戏演出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负责全部影人的表演动作及景片道具的摆布,兼插话(帮腔,填白),舞台灯光,舞台音响及灯光特技。
下档:司板胡,负责影人的拆配安装。兼司长号、唢呐、音响及插话。
上档:司小铰子(小铙钹)、二弦,兼帮签及插话。
后台:又称“后曹”。司大锣,战锣,梆子,碗碗,大闪子(大铙钹),兼插话。
二、华县皮影百宝箱
皮影戏箱是皮影班社存放影、人影物的专用工具。皮影戏箱又称“影壳篓子”,是华县皮影戏的百宝箱,用桐木或楸木制成规格约83cm×58cm×83cm,箱盖呈半圆弧形的木箱,箱的四角用铜叶包角,钉以铜泡钉。皮影的“头茬”和“桩子”严格分类存于影夹之中,集中放置于戏箱之内。
影夹子用多层麻纸裱糊而成,以兰布敷面,柔韧坚固。常见的皮影戏箱中的影夹子有头帽夹子、影身夹子、枪子夹子、大活夹子、打台夹子,变化夹子、场夹子、马夹子等八类,各类夹子内包含的影偶内容如下:
1.头帽夹子:是用来装皮影人物“头茬”的。长一尺三寸,宽八寸许,内有十二格页或八格页。皮影“头茬”的脸谱、头帽是一个完整的头部,并不像其他戏剧演员的头帽可戴可卸,所以分类也有区别,主要有帽饰和发饰两大类。
三、华县皮影唱腔
华县皮影经历了两千多年岁月的磨砺,其唱腔也经历了由“说唱”到老腔,再过渡到碗碗腔,这样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
华县皮影形成之初,是以“隔帘说书”的形式展示于观众的,以说为主,辅之以唱,配之影人简单的表演动作。
老腔,又名“满台吼”、“拍板调”,流行于二华(华县、华阴)、潼关一带,源远流长。
老腔的发生和形成得益于历史上的漕运的发展。在陕西省华阴市碨峪乡双泉村东北七八公里处,是黄河、洛河、渭河三河交汇的“三河口”,三河口曾是西通长安的重要的水路码头。由于漕运繁忙,船工众多,在逆水行舟时,船工号子此起彼伏,响彻河道两岸。震撼心灵的船工号子和有节奏的篙击打船帮的声响给了当地民间艺人灵感,他们融合当地的民间艺术,逐渐形成了一人主唱,众人帮腔,多人合作的一种说唱艺术,成为独一无二的老腔“拉坡调”。
到了唐宋时期,老腔的说唱,开始与皮影演出相结合,进入坊间民舍,形成了老腔皮影戏,并参与到民俗节庆表演活动中,得以日渐完善。
老腔主要表演以古代战争为题材的历史戏,剧本主要有《长坂坡》、《火烧连营》、《绵山》、《仁贵征东》、《罗通扫北》、《马踏五营》、《斩余元》、《斩黄袍》、《收五虎》等剧目。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清代著名戏曲家李芳桂让华县皮影表演形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变革。
李芳桂,名鹏,字林一,号秋岩,出身于一个世代以秦腔表演和剧本创作为业的秦腔世家。始祖李十三是一位极有影响力的秦腔艺人。李芳桂是李十三的第十四代孙,从小聪明好学,但多次应考进士不第,后发奋从事戏曲创作。李芳桂自己在创作编写剧本的同时,对长期流传关中的先祖李十三的剧本进行整理,他一生为皮影戏写了八本两折剧目,分别为《春秋配》、《火焰驹》、《紫霞宫》、《香莲佩》、《玉燕钗》、《万福连》、《白玉钿》、《如意簪》八个本戏和《玄玄锄谷》、《四岔捎书》两个折子戏,后人称为“李十三十大本”,这成为皮影戏演唱的代表剧目。
李芳桂创作的戏剧语言深受王实甫《西厢记》的影响,汲取了唐诗中的一些精华,并将华州地区的民风民俗融入其中。创新后的剧情跌宕起伏,唱词语言丰富,风格清新流畅,使得“老腔”被“碗碗腔”所替代,使华县皮影的唱腔由原来的粗犷单调转向细腻缠绵,形成了华县地区特有的“碗碗腔”唱腔风格。革新后的“碗碗腔”人们又称“时腔”,是相对过去的“老腔”而言的。
碗碗腔音乐主要分三大部分:一是唱腔,二是伴奏音乐,三是打击乐部分。
碗碗腔的唱腔清丽典雅、委婉细腻、平仄声律和唱词格律颇有讲究。
碗碗腔的音乐节奏比较复杂,节拍重音有其特殊规律。旋律起伏较大,但也极其自然,极有个性。
碗碗腔主要伴奏乐器类别:
1.弦乐器:月琴、硬弦、板胡。演奏时均戴指帽。
2.打击乐器有:梆子、碗碗、干鼓、堂鼓、铙钹等。
3.管乐器:唢呐、马号。
碗碗腔的梆子、铃铃(碗碗)由一个人操作,梆子的击法,根据唱词的结构而变化,它和其他剧种的司鼓一样,起着指挥的作用。
革新后的碗碗腔,在主要乐器月琴和铜碗碗击节的伴奏下,悠悠扬扬,典雅飘逸。
华县皮影戏剧目,绝大部分以碗碗腔演唱为主,也有一小部分剧目是用“迷胡”演唱的。
迷胡音乐拥有数百种表现不同感情的“曲子”,这些曲子都来自民歌民谣,唱腔可随着故事情节、人物的性格、剧情而自如运用。一般唱词可以随便换调,不受“板眼”的限制,显得自然、流利,具有活泼、明快、轻松、易于抒情的特点。
迷胡的剧目十分丰富,享有“纯粹的大众文艺”之誉,剧目以生活小戏居多,大本戏少,“宫廷戏”更少,偶而有“宫廷帝后”人物登场,亦多为嘲弄对象。剧目多系口头创作,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情感。
华县皮影的剧目非常丰富,民间的手抄本有二三百种之多,其中有许多已收入《陕西省传统剧目汇编》之中。剧目的题材和内容,以历史故事、才子佳人戏和社会风情戏居多,忠奸斗争戏次之,亦有绿林豪杰戏与神魔鬼怪戏,戏剧情节错综复杂,故事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建国后,华县的文艺工作者又改编编导了许多现代戏皮影剧目,它们十分贴近生活,深受群众喜爱。
四、华县皮影的舞台布置
华县皮影在室内室外,庭院巷道,广场剧院都可搭台演出,搭台所用材料简单,易搭易拆,省时省工。
搭台用料就地取材,好寻易找,用皮影艺人的顺口溜就是:“两张方桌,九块楼板,用椽七长八短,五页芦席一卷,四条撇绳一挽,十二根钱串,撇一镢头你就甭管。”室外的皮影戏台的搭建一般只需一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室内演出搭台更为简单,只需几张桌椅即可。
亮布的尺寸规格为高一米,宽二米,或者高一点五米,宽三米,过去多用当地质地好的棉质纱布,现一般用白“的确良”布缝制。亮布周边镶有黑色土布,缝作为套筒状,留有空间以便于插进亮棍撑持。
戏台中央靠前部分悬挂一灯具,过去没有电灯时,演出多用食用油灯,灯碗较大,直径约20厘米,碗内并排放置五根灯捻,同时点燃照明。与油灯配套的装置称七星牌子,上有上下排列的七个孔,可以在吊挂油灯碗时调整高低,使光线投射到亮布的最佳位置,同时也起反光作用。而现在多用电灯,灯泡大小100W~150W不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