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个巨大的经济神话,不过神话并非完美无缺。在这里,你需要听听斯坦福的明星经济学家斯蒂格勒、麦克米伦、斯蒂格利茨的话,他们基本上替这个不完美的市场做了最好的美容术。米尔顿·弗里德曼评价这三位经济学家是说笑话的。本章就为您讲解他们带有玩笑性质的市场经济美容术。
第一节 为什么大帝国热衷收购小企业
2008年2月,微软向雅虎董事会提交收购报价:446亿美元。但到了6月,雅虎发表声明,终止与微软之间的收购谈判,其原因是微软拒绝支付之前开出的要约价格。这已经不是微软第一次失败的收购案例,这只不过是微软帝国无数次收购中稍微看上去让人关注的案例,因为雅虎现今是微软的合作者。
不管怎么看,像微软这样的庞然大物,看起来怎么都不像是一个“素食者”。但真实的经济学常识是:大块头总是靠吃龙虾大小的食物生存,这个在动物界适用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微软这样的企业。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认为:“一个企业通过兼并其竞争对手的途径成为巨型企业是现代经济史上的一个突出现象,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大公司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微观经济学教科书上那些关于完全市场经济的完美理论在现实中是一种空想。
在那样完美的竞争条件下,别说出现微软这样的帝国,连差异化的产品都是不可能的。在今天看来,能够构成企业的兼并和绝对垄断的手段和方式,纯粹是下列原因的结果。
第一种是纯粹建立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的,规模庞大的公司更倾向通过攫取每一种产品的最高价格带来收益,只要市场上存在能和它在价格上争夺的公司,这种并购就不会停止。这就好像是店大欺邻一样,块头越大的,平均成本也就越低。
比如《时代周刊》和《财富》杂志的控制者时代公司,1989年以140亿美元收购了电影界重量级的华纳公司,之后又收购了美国电视网CNN的母公司TBS,2000年1035亿美元的最大规模跨媒体并购案成就了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这一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这场收购对今天的影响也陆续得到证实,据推测,传统媒体将因为规模和成本问题在未来消失。
第二种则是斯蒂格勒看到的一种反常现象。有些行业,进入的成本十分高昂,但随着偶发因素,公司退出难度提高,这种公司转行的时候居然会把垄断行业的管理方式,按照威胁的方法进入,在进入成本比较低的行业,这种公司因受到报复的可能性降低,反倒更加容易形成垄断。
维旺迪本来是个水处理公司,而2000年6月,维旺迪以34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施格兰公司;2001年12月又以103亿美元的高价收购了全球排名第15位的美国网络公司的电影与电视业务,将业务扩展到美国;随后3天,又以15亿美元的价格获得全球第二大卫星电视运营商回声星通信公司10%的股份。当然,这个公司最后因为尾大不掉不幸解体,但新的这类并购还在继续。
第三种则是为了保证垄断技术优势。在通常情况下,一种新产品,比如最早的互联网,这个产品的平台本是开放的,但是创始人并没有抓住所谓的商机,结果后来的跟随者却盯上了它可观的利润,大搞利益最大化,他们建立了一些赚钱的机构和站点,因为最初的开放特征并不阻止所有人进入这个没有专利的市场,结果这些第一批吃螃蟹的家伙们便打起了设置所谓的标准,约束他人行为的主意。随后进入的人不得不受限于这些标准,他们只能分得在此基础上的利润和部分市场。
设置壁垒和技术障碍的方式看上去十分高明,其实不然,因为技术总是不断前进的,一旦新技术出现,这些标准就面临被淘汰的问题,于是从前的观望者、追随者就获得了二次超越的机会。事实上,像微软这样的大企业,正是靠着这种等待创新者们犯错的时机乘虚而入,一举拿下市场的。再后来,只要发现一种新技术,微软就主动收购,避免其危害微软的垄断能力和市场地位。
在斯蒂格勒看来,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做法,最主要的原因是市场是不完全的,任何行为都不是百分之百地显露信息,现实的市场总是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区域或者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一方获得信息比另一方多,那么规模也就越大,获得的收益和差价也就越高,其实简单地说,就是在赌徒知道底牌的情况下,下注越大,回报越高。被猜中的一方受到的损失也就越大,最终得势的一方会将失败者更快地淘汰出市场,建立一家独大的地位。历史上所有并购行为,都具有这种差别的问题。正是这种差别,导致我们的市场并不总是完美的,总会产生反常的“大鱼靠小虾米生存”的现象。
在中国的网络市场上,最大的互联网企业腾讯公司是一个标准的网络帝国。腾讯的终端客户垄断优势是无可比拟的,像微软一样,QQ并不是什么原创技术,而是自ICQ技术改进而来。腾讯采取的策略也是一种同微软类似的跟进策略,有效地将各种威胁扼杀在摇篮之中。尽管劣势的竞争者抱怨,“别人做什么,它就做什么”,但事实上,腾讯本身并不是一个无懈可击的帝国,像微软利用Windows平台系统应用扩展垄断地位,如果人们未来都不再依赖PC,改用iPad和手机的话,微软无疑就完蛋了。
在这种情况下,差别化的网络产品需求很可能让帝国的优势变成劣势,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和创新无关,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符合经营原则的策略。除非市场上的差别消失了,比如所有人都喜欢某一个同样的产品,这样的结果其实是连微软也不需要,只要IBM的老古董就可以包打天下了。
第二节 为什么电网公司比自来水公司赚钱
“二战”后,为防止整个系统瘫痪,加州首次实行灯火管制。周三当地时间中午之前,加州中北部地区实行了短暂的灯火管制,给旧金山太平洋电器公司的20万至50万用户的生活带来了不便。灯火管制官员称,他们将会在当天晚上用电高峰期,采取滚动灯火管制措施。
加州电网系统运营商首席执行官特里·温特警告说,用户们应尽量减少用电量,灯火管制当天会过去,但如果大家不齐心协力节约用电,明天我们的境遇会依然如此。
《国家地理》杂志封面故事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直是全美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及水果产地。加州之所以适合农作物生长,一方面是因为该地气候温暖、日照时间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加州拥有良好的灌溉系统,大坝及渠道等水利设施也非常完善。然而,由于人为因素及水利设施的不断老旧等问题,加州的水利资源如今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不仅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也无法得到保障。加州正面临水危机。
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水利设施公司比电力公司要穷得多。同样是垄断企业,为什么自来水公司远不如电网公司赚钱?为什么自来水公司的福利待遇等远不如电网公司?加州的自来水公司甚至任何时候都比电网公司看起来经营困难得多,尽管在经济学家的古诺模型里,自来水公司几乎被当作一个没有成本的理想类型,但事实上,财大气粗的电网公司总是看起来更加春风得意。
以下或许是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供水企业直接受制于政府,导致供水价格远远没有达到市场和企业的预期。
以中国上海为例,上海水价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令自来水公司得到真正的收益,绝大部分资金用于补贴原水工程,使自来水公司的积极性受到挫伤,增加了供水企业与政府的分歧。同时,为了保障低收入群体用水和稳定公众情绪,政府长年不调水价。据上海物价部门提供的数据,上海供水价格7年间只增长了10%,而同期全国平均水平是每年增长7%。供水企业虽然承受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但仍然必须完成“政治任务”,要提高水质和服务水平则更有心无力,企业运营陷入“低价低质”的两难境地。2008年年底,上海居民自来水价仅为1.03元/吨,在全国36个大城市中居于后3位,水质保障水平可能也在后3位,与国际都市地位极不相称。上海的情况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低价低质”可能也是全国供水行业的普遍问题。
自来水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供水和污水处理,利润相当稳定。主要区别是电力经营集中度高,供水每个城市都分散,而且电力总体消费量大。其实供水和人防一样,都是不明显的“暴利”,基本是关系户垄断。
但总的来说,根本问题可能是因为议价能力,电网公司的客户相对来说要比自来水公司更加集中。因为水本身是可以自由存储的,这样自来水的用户自然可能比实际中要更加集中和少得多,在这种情况下,自来水公司的成本和讨价还价的能力都比电网公司要低得多。电网公司覆盖的用户要多一些,这主要是因为在一些地区电网公司更加市场化一些,同时可能并存两家甚至两家以上的电网公司,这导致居民无法像自来水公司一样集中讨价还价,这样最后就会出现,因为过度竞争导致电力输送低效率的问题,有些电网公司可能选择向出价更高的地区输电,最后的结果是为了供电充足,分散的居民不得不被逐个击破,接受高价的电力。
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及州议会就制订了重建加州水利基础设施的一揽子计划,计划名称为“外围运河计划加州政府希望通过实施该方案来挽救三角洲地区的生态系统”,并且为整个加州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供给。此外,这份方案还提出修建一项耗资达100亿美元的水利工程,即通过修建运河将三角洲地区连接起来。然而,这一计划却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加州南北双方对这条运河的功能看法不一。但政府因和电力公司扯皮,基本上从20世纪60年代起电网公司管制就基本上宣告结束。
最后补贴的也因为上述原因产生不同的影响。自来水企业属于区域垄断,它只在固定城市范围内具有垄断能力。因此,首先,它的垄断范围小;其次,自来水企业属于当地规制的对象,当地对水价的定价有很大的决定权,所以即便自来水企业垄断了当地市场,它也没有办法实现垄断行为(定高价),最终导致自来水企业不赚钱。另外,由于城市扩张,自来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太高,所获收益很大一部分都用于更新固定资产,也导致它的利润降低。
但是,自来水行业可以获得国家补贴,所以它可以采取高报亏损、加快折旧等办法获得更多的补贴。综合以上两种效果,究竟自来水企业是赚是赔,就看哪个效应更大。
很难说,自然垄断的企业应该持有相同的利润水平,正如不能勉强包子铺老板和金店老板赚同样多的钱。自然资源的约束条件不同,自来水本身不大可能同电力公司争风,即使在缺水的国家,因为海水同样需要通过电力公司的支持才能成为淡水,水力公司因为成本的关系,同样不能比肩上游的电力公司。
第三节 企业频繁转手是谁的发财机会
我个人认为现阶段对中国的中小国有企业实行MBO只能在局部范围进行,不宜在所有企业中适用。首先,我们国家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并不是都像双汇的管理层那样精干,大多数的中小国企的管理层基本上都不具备MBO对目标公司管理者的基本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国企的领导者大多数从事的还是行政管理,基本上不具备职业经理人的资格,像张瑞敏这样的国企管理者太少了。—某国有经济专家
在斯蒂格利茨、麦克米伦的研究领域,国有企业和转轨经济一直是个重要的话题。在有关东亚国家的市场化体制突破中,一个现象总是被长期关注,那就是所谓管理层收购即MBO。不管怎么说,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总是担心监守自盗的情况发生。但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人们不能判断这种转手到底谁会占便宜。在中国,近来关于MBO通过频繁转手来掠夺国家资产的说法颇为流行。不过在斯蒂格利茨和麦克米伦的论文中,他们更倾向认为这其实是为了发现国有企业的根本价值和寻找更好的管理方式。
暂且不论MBO目标企业的经营状况,首先可以看国企的管理构成。一般而言,国企是全民所有的,但在具体的生活当中实际是为国企的管理者所有,名义上的管理者却实际支配着企业的所有资源,其实这不是产权不清,而是没有所谓的产权观念,认为国家的产权是唐僧肉,自己的才是真正的产权。在产权不是很明晰的情况下,再加上一个平庸的管理层,这种MBO只会让那些国企的管理者以MBO之名行侵占国有资源之实。
其次,中国的国企绝大多数还没有实行专业的经理人制度,依然由行政机构来任命国企领导,这与MBO的另一个基本条件不符—既没有明晰的产权,又不是专业的经理人管理企业。对这样的企业,MBO认为意义不是很大,只能说这是一种方法或者一条路径。而且MBO的过程是在本企业的管理层与外部的资本机构一起运作的,透明度不够高,容易造成暗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