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
创作完《四海成一家》,我已写下四首妈祖题材的歌词了。尽管这一题材因妈祖文化的无穷魅力具有无限可能,但对个人而言,同一题材同一形式写出四个作品,确实有点勉为其难。因而这篇所谓的“创作谈”,多少带有几分反思与自省的味道。
源于独特的生活体验与地域情怀,我前后写过十几种妈祖题材的文艺作品,范围涉及诗歌、散文、小说、歌词与辞赋。单歌词就四首,前三首分别是《相聚在妈祖故乡》(2001年)、《美丽圣洁的湄洲》(2003年)、《默娘》(2006年)。《相聚在妈祖故乡》的问世与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当时我对写歌还谈不上经验或研究,更多把它当作诗来写,所不同是押了韵。《美丽圣洁的湄洲》是应湄洲岛管委会之邀创作的,上节写湄洲岛自然风光之美,下节写妈祖精神之崇高,副歌将之喻为海上的花园与传说的仙山,从而以美丽、圣洁两个词眼概括出湄洲岛的风貌和内涵。可惜这首作品至今未引起重视。《默娘》严格说是我1998年的习作,写完后一直搁着。直到2006年才碰上陈诺为之作曲,为配合音乐前后又作了几次修改。2007年6月,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举办首届莆台妈祖文化活动周,此歌被选为开幕式“妈祖情缘”大型文艺晚会曲目,由四位青年歌手合唱,演出获得极大成功。这首词以平民视角写妈祖。主歌部分用第三人称“她”,把妈祖还原为美丽善良的海边女子——默娘,用质朴的语言与大胆的想象,描绘了她的姿容、行迹与内心世界。副歌部分换作第二人称“你”,以“美丽的女神”和“善良的女神”,向妈祖发出来自民间的深情呼唤与歌颂。
我个人以为:前面三个作品,与《四海成一家》有某种必然联系。或者说,它们促使了后者手法与风格的嬗变。《四海成一家》是个应邀作品。2007年,因为写了《妈祖阁赋》的缘故,我与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领导多次接触。有关领导希望我能为协会创作一首会歌。盛情难却,任务自然领了下来,但写什么、怎么写,着实让我费了一番思量。我反复比对自己的前三个作品,发觉各有特点。《相聚在妈祖故乡》用诗的语言直接歌颂了和平、友爱、吉祥等世界性的主题,抒情色彩强烈,适合殿堂式的晚会演出。《美丽圣洁的湄洲》虚实结合,语言工整典雅,画面感强,适合拍以湄洲岛及祖庙风光为背景的MTV,作旅游宣传用。《默娘》极富叙事民谣特征,神秘、辽远、热烈,散发着浓郁的草根味,易受年轻人认可及传唱。那么,想象中的“会歌”该是什么样的呢?
经过近一年酝酿,我隐隐觉得内心有个轮廓,但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切入点。2007年5月一个偶然场合,我听到某学者的一句话: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妈祖信众的精神家园。我突然心闪一念:为何不用“家园”这个意象呢?沿着这条灵河漫溯,没几天我就找到“四海成一家”这一主题,觉得它与妈祖文化的精神核心及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的宗旨比较契合。切入点一确定,整首歌的创作便水到渠成,真正写作的时间还不到两个小时。
歌词采用三段式结构。主歌的第一节写妈祖精神与妈祖文化的世界性影响。第二节写协会的宗旨、理想与职能作用。为了避免歌词空洞与概念化,我一口气用了八个比喻。前四个借喻妈祖,以“帆”喻其常于险波救难,以“灯”喻其驱散黑暗带来光明,以“种”喻其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以“月”喻其无边无垠的慈爱。他们虽然简洁,但形而上地概括出妈祖精神与妈祖文化的特质。后四个借喻协会,以“歌”喻其传递和谐的追求,以“手”喻其传播妈祖文化的努力,以“桥”喻其联结天下信众的作用,以“缘”喻其呼唤四海成一家的核心价值。高潮(即副歌)部分强化了“四海成一家”的主题,以“不再是神话”反证信念之坚定,有效增强了全歌的记忆点。“多少虔诚的心愿,汇成相同的表达”,表达了人们企盼和平吉祥的普世情怀。结尾“妈祖千年的灵光,永远照耀我华夏”,突出了华夏儿女沐浴妈祖灵光、祈祝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自然地呼应了“中华妈祖”这一特定称谓。
在整体风格的把握上,我力求于在纯净与优美间探寻一份独特的神圣感。因考虑歌曲的传唱性,我在写作中一律抛开生僻拗口的词眼,多用自然流畅的口语或成语,讲求音韵的铿锵与和谐,努力做到老少皆宜、雅俗共赏。而年轻作曲家陈诺与歌手郭静的加盟,使我的上述追求具备了实现的可能。
当然,一首歌到底能够传多远、唱多久,从诞生那一刻起,就由它自己的造化决定了。任何的介绍评析都不如作品本身更具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