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看尽终不迷,一点碎石可攻玉。
但愿雄鸡天下白,不让魑魅踏步来。
老梁周围的同事还没反应过来,老梁就急忙地跑到警局。
专案组的其他警务人员正在讨论案情的相关细节,桌子上随处可见的相关证据。
老梁一个猛劲扎到人群中,在桌子上翻找着那些受害者衣物被割掉的照片。
当老梁在目不转睛的验证自己的推测时,周围的警务人员正在对老梁指指点点。但当局长和专案组组长来到现场的时候,这两个人对周围人使了个眼色,让他们继续忙碌自己手头上的事。
老梁发现在这些受害者衣物上都有同样的两道折痕,但这两道折痕并不是那么的清晰。老梁不知道自己的推断是不是正确的,就跑了出去,把自己的衣服在车上留出一个衣角,开门下车把衣角卡在门里,再去看留下来的痕迹。
老梁把两个因为下雨,衣服上无法看出折痕的受害者先排除;再把自己弄出来的折痕和那些老梁认为的“证据”比对。但因为照片无法一比一的反映,所以就让人把这些照片放在放灯片上。
下属听了这些,有点没有反应过来,愣了一会。老梁见他无法理解,就自己动手,放好幻灯片,又把警局的灯都拉熄,把窗帘拉上。之后老梁把那些照片放大到真实比例。
每放一张,老梁就看一眼刚刚自己被车夹的衣角。老梁这样的举动倒是让同事觉得滑稽,有点莫名其妙。
老梁为了把自己衣角的折痕保留的比较好,他没敢拍照片,反而是让旁边的其他同事,给他拍一张;自己小心翼翼用手捧着这“宝贝衣角”,一路喊着“闪开”一路不敢大步流星却又急切的碎布向前。
放幻灯片的时候,他是一只手“伺候”自己的衣角,一只手去鼓弄放灯片的设备。但是那些折痕不可能像老梁这样“悉心照料”的,多少是不太“理想”的。
但是在屏幕上一张又一张不停转化的照片,似乎有着无限大的魅力,一双双眼睛都被它所吸引。
整个专案组的办公室像是一杯沉静的茶,外面的人看一眼不明所以,无法知道这其中的味道,若是他们以为,还不如喝那白开水来的痛快。
可这杯茶需要等,先要静,茶香不在头一口;那些当时看老梁疯癫的同事就像被滚水烫过的茶叶一般,需要时间自己沉淀下来。专注、称赞、疑惑、佩服。
同一杯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觉。
不懂喝茶,不要紧,总是会有老师来教你。
就在老梁的“疯狂之举”时,一旁有一个同事突然说了一句“衣角”!屏幕上的幻灯片切换的不知道多少回,那些切换的间隙,那留出来的黑屏仿佛是为了让人更好的记住上一张的样子;因为这样,你才能更好的知道下一张是不是有你不想要的“细节”。
老梁放了这么多遍不是记不住,而是先看看自己制造的“证据”和受害者身上的是否一致;再一遍是比对其他受害者之间是否都有这样的“证据”。
这样多次确认的时候,同事大概都明白了。
但当大家都明白的时候,老梁却又有了其他的问题:每次的凶器都不一样,所以凶手是有专门的工具用来割受害者的衣角咯?那如果凶手是出租车司机,那凶手是在车里杀害这些女性的,还是在车外?
老梁想到这些的时候,就开始自己在屋里踱步;而其他人在窃窃私语,大多还是不知道拉老梁发现了什么。
正当老梁没有头绪的时候,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张照片。
这个时候,其他的同事打开灯,拉开窗帘,可老梁大喝一声:“等一下!不要动!”
老梁又切换起那些照片,他看到了自己刚刚脑海里的那张照片。
而这张照片正是老梁排除的那个因为下雨原因看不出折痕的照片。这张照片的受害者离“案发现场”有一段远;老梁此时眼里的“案发现场”自然是被割毁的衣物。
这个受害者是因为失血过多而死,而她的衣物却是在道路上,尸体在道路旁边的田地里。死者死前有明显的挣扎痕迹,但是那件被割的衣物反而受损的痕迹很少。
于是老梁就大胆的推测:凶手行凶时,是先将受害者的衣物从车内拉起一角夹在车门之内,之后锁上这一边的门锁,在受害者疑惑之时,凶手下车用凶器将受害者杀害。
之后老梁仔细的查看这些衣角的切割边缘,他发现这些衣角的的边缘十分的整齐光滑。
在观察的时候,老梁突然有了新的发现。
老梁马上让鉴定科的人去确认确认一下这些衣角上的粉末。
就在等待结果的时候,老梁才对专案组的同事们汇报了自己的看法和推断。
就在老梁说明的时候,旁边的同事还在一直切换着这些照片。
那个年轻的刑警一边切换,一边说:“这些受害者的衣物怎么都是纯色的?难道凶手是按照七色的杀人顺序?”
另外一个同事反驳道:“怎么可能!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凶手的作案时间的间隔是不是有点太长了?难道要找到穿纯色衣服的人这么难?”
这些话倒是让老梁记在心里。
老梁汇报完,就在心里嘀咕:颜色、女性、高学历、数字七?嗯嗯嗯嗯......到底是什么呢?艺术?数学?反社会?性别歧视?快感?可是又没有性侵的痕迹。
老梁觉得有点偏头疼,这个也是他的老毛病了。一旦老梁想的太多,思考的过度,就会这样。
老梁觉得这样会影响自己的破案效率,于是点了一根烟,走出去透透气。
就在老梁出去闲逛的时候,老梁放心不下,还是打电话问问鉴定科有结果了吗。
没有办法,我们每一件事都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我们的心态是如何的;平常心很难,特别是老梁这个行业。
老梁得知还要等待结果,就在警局的周围溜达。老梁不敢走远,他怕到时候结果出来了,他回警局会来不及。
可是就算你知道了结果,赶回去还是无法立刻展开行动,毕竟只是离真相更进一步。但正义不就是一步一步接近真相的吗?
老梁走在路上,脑子还是没有停止思考,虽然头还是一如既往的疼,可是现在的他好不容易抓住了一点线索,他愿意就这样放弃继续的思考,逮到这个人渣吗?
老梁走着走着,他突然看见自己的眼前有一群在宣传宗教的信徒。当老梁走过他们时,老梁也漫不经心的接过他们发来的宣传单。老梁不经心的扫了一眼宣传纸上的内容,当他准备叠好放到口袋里时,他又赶紧从口袋里拿出那些宣传纸目不转睛。
“宗教!”老梁脱口而出。之后便赶回警局。
在赶回警局的路上,他打电话给自己的同事,告诉他们赶紧去再去调查一下那些受害者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人际交往和学籍档案。
老梁一边往警局赶一边咒骂自己:该死!我们的理性却忽略了人性的存在!那些毫无联系的背后却都是一环一环的逻辑呀!
老梁赶回警局一上来就问:“现在就要去分析那些受害者的性格特征!要快!”
局长给他递了杯水,问他:“又有什么新的线索吗?”
“宗教!是缺点,凶手利用的,不对!是针对的是每个人的性格缺陷,或者说是性格特点。”老梁喝完局长递过来的水说道。
“也就是说凶手很有可能是利用宗教上的假恶丑来美化自己的罪行?他在做一个执法者?”局长反问道。
老梁点点头,表示同意。
之后鉴定科的结果也传来了,果然如老梁所料。那些衣物上的粉末就是车上最常见的涂料!
而那些受害者的性格正好符合宗教的“七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