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当局于1922年被迫宣布埃及独立,但埃及并未摆脱英国的统治。1929年至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对埃及产生深刻影响。1936年签订英埃同盟条约,同年法鲁克国王执政,更加亲英。30年代埃及社会动荡不安,20年代开始的文化上新与旧的斗争仍在继续,西方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小说创作愈加成熟。埃及现代文学流派在30年代已占主导地位,并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作家马兹尼于1931年发表长篇小说《作家伊卜拉欣》,在典型环境和人物性格塑造、语言运用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功。作家阿卡德于1937年发表长篇小说《萨拉》,成熟的表现手法和优雅的文字使其成为埃及文学中的一部杰作。埃及文坛的代表作家是陶菲格·哈基姆,他于1933年发表长篇小说《灵魂归来》,通过一个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系呼唤埃及灵魂的归来,成为埃及文学史上一部划时代作品;长篇小说《乡村检察官手记》(1937)揭露了乡村司法制度的腐败和黑暗。他是一位多产作家,还写有许多重要剧作,创作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另一位代表作家是马哈姆德·台木尔,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废墟》(1934)、《未知者的召唤》(1939),五六十年代还写有多部小说,但主要成就在短篇小说。从20年代到70年代共创作短篇小说集二十余部,如《小法老》《印在额间》《粗嘴唇》《行行善吧》和《恭贺新禧》等,题材广泛,描绘出埃及社会生活的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图画,情节生动,文字典雅。他是阿拉伯短篇小说的奠基人。
埃及文学
一、概述
埃及1919年的大革命,迫使英国殖民当局于1922年宣布埃及独立并公布宪法,但这种表面独立并没有使埃及摆脱英国的统治,英军仍驻防苏伊士运河守护埃及,并享有种种特权。1929年至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埃及产生深刻影响,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埃及人民为争取自己的民族权利继续进行着反英斗争。埃及民族资产阶级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人民持续高涨的反英斗争基础上,代表埃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华夫脱党与英国当局进行谈判,于1936年签订《英埃同盟条约》,为期二十年。其主要内容为英国终止对埃及的军事占领,双方结为同盟,英国保护埃及不受外来侵略,英军在苏伊士运河驻军,等等。条约签订之初,人们以为埃及的民族问题已经解决,但不久埃及人民便意识到这一条约的欺骗性。它事实上把埃及变成英国的殖民地,使英国的统治合法化。1937年法鲁克国王执政,更加亲英,同时,华夫脱党产生分裂,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集团利益的政党相继出现,并进行着激烈的斗争。30年代的埃及社会生活动荡不安。
1919年的大革命仍对埃及的政治社会生活产生影响。20年代开始的文化上的新与旧的斗争仍在继续,西方思想、文化和文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小说创作越来越成熟。埃及现代文学流派在30年代已占主导地位,并产生了一批很有影响的重要作家和作品。
伊卜拉欣·马兹尼(1890—1949)出生在开罗市郊一个贫苦的宗教家庭,1909年毕业于赫迪尤师范学校。曾在一些中学教过英语和翻译课,后从事新闻业和文学创作。他担任过《政治报》《宣言报》的主编,被选为阿拉伯语言学会会员,早期主张创作欧洲式的阿拉伯文学,曾与同时代的文学家们进行激烈争论,批评邵基、哈菲兹等人的摹古诗歌创作方式。他于1914年发表第一部诗集,1917年出版续集。抒发对自然、人生的情感,表现人的内心痛苦和欢乐,带有忧郁和伤感情调。他曾与诗人、作家阿卡德,诗人舒克里等组成“笛旺派”,实践自己的诗歌主张。以后转向杂文和小说创作。1924年发表杂文《拾草集》。以后又发表杂文集《抑风》《万花筒》。1931年发表代表作长篇小说《作家伊卜拉欣》,奠定了在埃及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他作品还有短篇小说集《在路上》(1936)、《伊卜拉欣第二》(1943)、《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1943)、《周而复始》(1943)。戏剧有《温顺之家》(或《女人的天性》,1942)。
《作家伊卜拉欣》的主人公是个自视清高的自由作家。认识了一个名叫玛丽的女护士,并深深爱上了她。但他下定决心终止这一爱情,因为他认为玛丽不适合做他妻子。他离开医院到乡下亲戚处暂住,这亲戚阿里是一个阔绰的商人,他妻子的两个妹妹也住在这个家里。伊卜拉欣和活泼可爱的小妹妹舒舒由经常接触到产生感情,他决心娶舒舒为妻,却遇到了社会传统习俗的障碍:女主人一定要先将大妹妹赛米哈嫁出去后,才能让舒舒出嫁。她让伊卜拉欣娶赛米哈,他不能接受。他告别舒舒,一个人到南方去旅行。在卢克索的旅馆里,他认识了邻室一位女士莱拉,两人由情生爱。伊卡拉欣偶感不适病倒在床,莱拉从给他的来信中找到他亲戚。她将他在乡下的亲戚阿里找来的同时,也从阿里那里了解到伊卜拉欣与舒舒的恋爱故事。莱拉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编造出她曾经是个荡妇的谎言,以为这样可以使他回到舒舒身旁,但伊卜拉欣却觉得舒舒并不比莱拉对他更亲近。后来,舒舒嫁给一直追求她的乡间医生马哈姆德,莱拉也嫁给帮助她打下胎儿的医生。伊卜拉欣惆怅地回到原来居住的地方。他一度去找玛丽,但又感到厌倦,终于再度离她而去,依旧孑然一身。
小说由三个彼此联系的场景组成。描写了主人公和三个女人的爱情故事。以当时埃及城市、农村的广阔社会生活为背景,着重表现主人公的情感经历。作者对主人公性格、心理、气质、行为的描写和刻画,充分而真实。伊卜拉欣陷入爱情困境,固然有着社会原因,如他与舒舒之间的爱情的失败,就是由社会传统习俗所造成。但主人公的性格心理弱点或缺陷,则是他爱情失败的真正原因。他实际上是个不愿正视困难,消极逃避,又自视清高的人。不敢冲破传统习俗与舒舒结合;他与莱拉发生关系后,又提出娶她,还没弄清她编造谎言的原因就离开了她,伊卜拉欣的追求是永远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因为他没有实现自己愿望的意志和决心。莱拉正是看到他无力爱任何人而不愿和他结合。他始终处于企望与彷徨的矛盾之中。小说结尾他来到沙漠,这象征着他生命的枯槁。小说在典型环境的描写,人物性格的塑造,语言的运用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功。它不同于塔哈·侯赛因的自传体小说《日子》,通过自身经历对社会的愚昧落后进行揭露;也不同于海卡尔的社会小说《宰乃布》,表现农村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作者重在表现社会中作为个人的人生体验,虽然仅在爱情方面。这是作者在用小说实践他的诗歌主张:表现人的内心和自我感受。小说显然带有作者某些个人经历的色彩,这说明他对此类题材的挖掘还有待深入,但这类作品的出现,无疑是埃及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一步。
阿卡德(阿巴斯·马哈姆德,1889—1964)生于南方阿斯旺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高小毕业后在当地一所伊斯兰慈善学校教书。以后辗转于盖纳城和扎格济格城工作,1906年人开罗工艺学校学习,曾在电报局任职。他1907年起从事新闻工作,在《宪章报》杂志任职并任宗教基金部助理秘书,因撰文批评王室侵吞宗教基金被解职。1912年至1914年间,与诗人马兹尼和舒克里组成“笛旺派”诗歌团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他成为民族运动领导人柴鲁尔领导的华夫脱党的专栏作家,发表过大量争取自由、民权的文章。后历任埃及艺术、文学和社会科学最高委员会理事,阿拉伯语言学会会员,国会议员。一生著作丰富,有诗集《晨苏》(1916)、《正午的炙热》(1917)、《黄昏的影子》(1921)、《夜晚的忧伤》(1928)、《四十启示录》(1933)、《过客》(1937)、《暴风之后》(1950),及文艺评论集《书与人之间》《批评与文学》《上一代埃及诗人》等。《萨拉》是他1937年写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埃及20世纪30年代的一部重要小说。
《萨拉》中的青年胡马姆,在一个裁缝店认识一位漂亮女士萨拉,两人产生好感,身心感到无比幸福。萨拉虽美貌出众,但曾有过不幸的婚姻,一方面从未在婚姻中得到过快乐和满足;另一方面她又是个抛弃保守观念和传统习俗的年轻女子。她多少有些文化,崇拜欧洲的一切,对生活持享受主义态度,包括肉体享受。她很有胆识,做事从不偷偷摸摸,如果她信任你,她会把她的秘密和盘向你托出,而且还有自己的观点和哲学。胡马姆和萨拉的交往越久,对她的怀疑和嫉妒之间便越来越重。当萨拉向他承认她曾经有过两个以上的情人时,他内心几乎难以忍受。他对她的关系由热恋变成疏远和冷淡。两人分开了一段时间,几个月后又邂逅相遇。胡马姆虽在理智上为这次相遇感到遗憾,但内心却很愉快。两人的关系很快得到恢复,但萨拉的天性没有改变,胡马姆的敏感也依然如故,强烈怀疑和嫉妒在他心中死灰复燃。他决心要来个了断,让人监视萨拉,了解到萨拉经常和一个男人同乘一辆马车。他如释重负,心安理得地与萨拉断绝了来往。但他心中反反复复地想:会不会在他俩相爱时她对他始终是忠实的,只是看到他要和她断绝关系时才背叛了他?小说表现一对男女间的恋爱关系。这不是通常那种爱情故事,而是通过男女主人公的交往表现了比爱情故事复杂得多的人的某种思想和行为。如果说,女主人公代表了肉体,男主人公则代表了理智,在两者的摩擦和矛盾中,灵与肉始终不能结合到一起,而贯穿其中的则是男主人公的多疑。萨拉是埃及社会某种女性的类型。女性的本能支配着她的思想和行为。胡马姆则充当了她的解析者,而他的多疑则注定他不可能真正了解萨拉,更不用说与她结合。小说结尾,谁也弄不清萨拉究竟是背叛了他,还是一直忠实于他。小说除这对男女主人公外,几乎没有其他人物,也缺乏突发性感人场面。它的价值在于将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对人物的理解和分析精辟而透彻,表现了爱情与狐疑交织一起的感情世界的冲突。萨拉这一艺术形象的描绘尤为成功。小说成熟的表现手法和优雅的文字,使它成为埃及文学中的一部杰作。
二、哈基姆
陶菲格·哈基姆(1898—1988)生于亚历山大城郊区,长在布海拉省达姆霍尔县的农村,父亲是当地一个富裕的农民,曾在司法界任职,母亲是个土耳其族军官的女儿。在家庭中,母亲总想让父亲脱离农民生活,靠近土耳其生活方式,这引起父亲不满,导致家庭生活的不和谐。母亲也不让年幼的哈基姆与农民子弟接触。哈基姆对贵族式的土耳其生活,对保守的土耳其式教育颇为反感,这对他内向、好思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影响。他经常参加乡村举办的婚宴喜庆,好听音乐弹唱,这对他日后的戏剧创作起了很大的作用。小学毕业后,父母同意送他去开罗上初中,由那里的叔伯们照料。1919年埃及大革命激发起他的爱国激情,与叔伯们一起投身运动,被捕入狱,事件平息后被释放。他从小喜欢文学、艺术,特别对戏剧有浓厚兴趣。1925年法律学校毕业后,他到巴黎继续学法律,原打算取得法学博士,却转向戏剧和小说。在法国阅读大量欧洲文学,接触到欧洲音乐和戏剧。他认识了一个在剧院卖票的法国姑娘,对她产生好感。其剧本《在售票窗口前》,就是对这件事的描写。它写于1926年,这是他最早的文学实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人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和渴望十分强烈,在一些人走向虚无的同时,一些人转向东方,寻求东方精神以拯救西方文明。哈基姆深受这一思想影响,从此对东方精神的信仰越发坚定,并在欧洲文明面前竭力维护它。他认为现实生活已经容纳不了他,他的未来是在象牙塔中,在他的精神世界里。离群索居是他的乐土,艺术是他的寄托。1928年回到埃及,在担任公职的同时,他积极从事创作。他曾任乡村检察官助理,农村的生活给了他丰富的创作素材。后来还担任过教育部文献整理司司长,社会事务部社会指导局局长,后辞去公职,专事创作。1951年他又重任公职,任国家图书总局局长,艺术、文学和社会科学最高理事会专职理事,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任代表,并担任埃及作协主席。他于1958年获国家文学表彰奖,1979年获尼罗河勋章。
哈基姆是一位多产作家。他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933年的长篇小说《灵魂归来》,是埃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主要作品还有长篇小说《乡村检察官手记》(1937)、《东方来的小鸟》(1941)、《着魔的宫殿》(与塔哈·侯赛因合写)及短篇小说集《神殿舞姬》等,戏剧《洞中人》、《山鲁佐德》(1934)、《契约》、《皮格马里翁》(1942)、《喂,爬树的人》(1962)等,以及大量评论、随笔、小品、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