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心理健康是安全之本
安全是每一个人都会关心的问题,但怎样才能做到安全,是人类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我们说,拥有健康的人才是最安全的,而心理健康尤为安全之本。身体疾病并不可怕,许多身患绝症的人,正是因为拥有健康的心理,反而在生命最后的时刻焕发光彩。
而心理疾病就不同了。无论你多么富有,多么渊博,多么强壮,多么伟大,只要有一点点恐惧或者焦虑,就足以让你惶惶不可终日。
有什么人不会被心理问题所困扰吗?
心理极其健康的人自然很少有心理疾患。还有一类不会被心理问题困扰的人,就是心理问题已经严重到已经丧失自知力的人。自知力,就是自我察觉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能够察觉自我心理问题的人一般而言都不会有过于严重的心理疾病,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之下都可以得到缓解。但是如果丧失了自知力,就很有可能是患上了严重的心理疾病,就好像醉汉宣称“我没醉”一样。虽然丧失自知力的人因为麻木而没有任何不适感,但是每个正常的人都会承认,这样的生活根本谈不上“安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人比以前更加富裕、眼界也更开阔。但是正如美国一位资深心理医生曾经的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对自身生存的威胁,将远远大于一直困扰于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事实证明,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甚至就包括我们自己,都已经切实地感到,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心理问题已愈来愈突出,诸如: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性、抑郁、恐慌、焦躁、嫉妒、自私、退缩、悲观……社会发展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的不安全感,就诱发现代人因心理疾病的产生而导致不安全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超负荷的工作压力
在社会整体节奏迅速加快的同时,人们被高强度的工作压力所困。很多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且常常得不到及时的调适,久而久之便会产生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从生理角度讲,一个人的精神如果总是高度紧张的话,会造成内分泌功能失调及免疫力下降,易产生各种身心疾病,甚至会导致“过劳死”。
在对事业的追求上,有些人具有急功近利的倾向,他们往往经不起失败的打击。由于他们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现实又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当然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工作,不断自我加压,总是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并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
近年来,人们的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如买股票、买彩票、买房子、做生意等等。这其中既有投资的成分,也有投机的操作,当长期的投入没有得到期望的回报或资本严重亏损时,难免造成人们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巨额资金的流失,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的人甚至因此而轻生。
二、相对贫困加重心理压力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失业、下岗成为一种社会现象。由于一些失业者、下岗者的观念一时难以转换,对一些服务性(家政、保洁)工作不屑一顾,因而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在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下,极易导致心理疾患,甚至造成家庭破裂或铤而走险。
有更多的普通人,本身是衣食无忧的,但是因为贫富差距的拉大,也产生了相对贫困的心理,从而产生了心理障碍。
三、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瞬息万变,有些人却因种种原因而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对单位里的分配不均看不惯,为自己的报酬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技能与现代化的差距而焦急无奈;因自己的工作、学业不如别人而羞愧,等等,从而导致人们产生“心病”。
四、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现代社会中,因为感情受挫和婚姻变故所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失恋无疑是很痛苦的情感体验,失恋的一方会因对感情的难以割舍而痛苦不已,失落感会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人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是不理性的过激行为,给对方和自己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
随着现代思想观念的转变,以及对婚姻质量的重视和要求,离婚率在我国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离婚后的人往往经受不住这种变故的打击,造成心理伤害。一项相关调查表明,目前我国离婚人群中,感到心理压力过重的就有70%。
五、过分溺爱独生子女
不少独生子女任性、自私、不善交际、适应力差等现象已成为家长和学校都感到较为棘手的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却在家长。他们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六、学习任务过于繁重
众所周知,从某种角度而言,目前最苦的是学生。他们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考不完的试、看不完的资料,面对着父母和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心理疾病者不在少数。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过激、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厌世心理。
七、对网络的依赖心理
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现代人的生活和工作,但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广大青少年,对网络有着极大的兴趣,上网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以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可能诱发上网人群的心理疾病。如长期上网聊天、游戏、网恋、网婚,极有可能使上网者因长期处于虚拟状态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者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任何人都无法摆脱心理问题的侵袭。在这个时代里,维护健康心理的需求大大增加了。正如前面提到的美国资深心理医生接下来所说:“……这无疑使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未来中国将出现一个庞大的心理治疗和咨询系统,服务于这一系统的人员预计将达数百万人。”
许多曾接受咨询和治疗的人都深有体会地认为,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最美妙的一种精神按摩方式,它能使人的心理获得突然面对平原和高空那样的豁然开朗、神清气畅与舒适平和的感觉,还能促进人的理解力和进取心,使人变得善解人意、充满激情。在欧美,这种精神的按摩被人们认为是最高级的按摩形式,并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利用。
人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分布类似一个枣核,大多数人都处于中间的位置,代表的是平均心理健康水平,他们相对而言没有心理疾患。但是只有顶端所代表的才是真正健康的个性,这是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优点。心理学专家认为,处于一般心理健康水平的人,如果不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其生活是不可能富有、幸福、安全和丰富多彩的。即使没有什么心理疾患,也满足了自己的一切需要和动机,仍然不会感到幸福和安全。
可以断言,一切的财富都始于健康的心理。我们许多人的一生并不缺乏才华、能力和机会,却总与成就和财富擦肩而过,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还不具备健康成熟的个性与心理。
对于每一位普通人而言,拥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才能拥有人生的幸福与安全。
第二节人格障碍与安全
一、人格的内涵
人格(personality)这个词源于拉丁文的“面具(persona)”一词,是指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个人先天素质以及后天发育与习得性有机结合形成的总体精神活动(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以及个体在行为、认知、情感等方面有别于他人的独特性。
人格的核心是性格。人格是指个人的先天素质,在受到家庭、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心理的、社会的影响之下,逐渐形成的气质、能力、兴趣、爱好、习惯和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和。性格是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生活过程中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是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人格的另一个更精确、也更复杂的定义是:一系列复杂的具有跨时间、跨情境特点的对内隐或外显的个体特征性行为模式有影响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气质是指个人心理活动动力特征,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否容易动感情,情绪反应的快慢、强弱、持续性,记忆的快慢都是气质的特性。
我们了解一个人,从外显的情感反应方式与行为方式来了解他的性格,但一个人外显的情感与行为反应方式取决于其内隐的感知方式、态度与思维方式,这些心理品质构成人格,个性则是一个人全部心理过程的特征,所以个性、性格、人格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
人格特质是指持久的品质和特征,这些品质和特征使个体在各种情况下具有行为的一致性。人格特质在社会活动,处理人际关系中表现出来,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塑造和发展。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人与人的不同不仅表现在表面的体格上的不同,更有内心的人格上的差异,表现在精力、工作效率、天赋、敏感性、性情、情绪反应、态度、品行以及对变化和压力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比如说智慧的高或低、脾气的温和或急躁、对事物反应的敏捷或迟缓、对人的诚实或虚假、热情或冷漠、信任或多疑、顺从或好斗、严厉或宽容、自尊或自卑、勤奋或懒惰、认真有责任感或马虎放任、保守或激进、务实或空谈、松弛或紧张、孤独或合群等等。
人格是作为个体的独特性而存在,所以正常的人格与病态的人格是相对而言的,两者之间并无泾渭分明的界限。绝对的正常人格是不存在的,所谓正常人格尽管待人接物的方式大致有其倾向性和可以预见性,但在不同的处境下其应对策略还是有一定范围的变通,从而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
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受遗传的影响,但也随神经系统的成熟和社会需要的力量而改变。人格改变可能是原有的人格特征变得更加突出、尖锐化,例如节约变为吝啬,自信变为浮夸,好客变为滥交,勇敢变为好斗;或者是出现相反方向的变化,例如节约变为靡费,自信变为自卑,好客变为冷漠,勇敢变为懦弱。慢性酒精中毒、脑外伤、脑炎以及持续强烈的精神创伤常会使人出现明显的人格改变。
俗话说人老了就没脾气了,这个现象称为人格衰退。人格衰退是人格改变的晚期表现,是人格特征的淡化、钝化、平坦化,往往伴有记忆力与智力的衰退。
二、认识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亦称变态人格,是一种人格异常。由于其人格的异常而妨碍其人际关系甚至给社会造成危害,或给本人带来痛苦。人格障碍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范围,显著性、病理性地增强,使患者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尤其在待人接物方面,这种模式显著偏离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一般认知方式,明显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患者会因此感到痛苦,并且具有临床意义。
(一)人格障碍的特点
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甚至终生。患者虽然没有智能障碍,但是因为适应不良的行为模式难以矫正,仅有少数患者在成年后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如果人格偏离正常是由于躯体疾病(如脑病、脑外伤、慢性酒中毒等)所致,或者继发于各种精神障碍。
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人格障碍(F60特定的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症状标准是:个人的内心体验与行为特征(不限于精神障碍发作期)在整体上与其文化所期望和所接受的范围明显偏离,这种偏离是广泛、稳定和长期的,并至少有下列一项:
①认知(感知,及解释人和事物,由此形成对自我及他人的态度和形象的方式)的异常偏离;②情感(范围、强度,及适切的情感唤起和反应)的异常偏离;③控制冲动及对满足需要的异常偏离;④人际关系的异常偏离。
临床上发现的人格障碍者,大多有下述几个特点:
①一般于早年有不同于大多数儿童的迹象,至青春期前后,畸形开始明显化;。
②其人格明显偏离正常限度,而且各人格特点间互不协调;③社会适应不良和内心痛苦;④矫正比较困难。
如果患者的症状开始于童年或青少年期,患者现年18岁以上,症状至少已持续2年,并排除人格特征的异常偏离并非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的表现或后果,则可以确诊为人格障碍。如果患者的特殊行为模式的异常偏离,使患者本身或其他人(如患者的家属)感到痛苦或社会适应不良,则可以确定为严重的人格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