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鱼病发生原因
“鱼儿离不开水”,鱼类和所有生物一样,必须和生活环境统一。既需要适宜的生活条件,也需要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生活环境发生了不利于鱼的变化或者鱼体机能因其他原因发生变化而不能适应环境条件,就会引起鱼类产生疾病。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鱼病是机体和外界因素双方综合作用的结果。
7.1.1鱼病的外界因素
1、水温
鱼类是水生变温动物,在正常情况下其体温是随着外界水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如果水温突然剧变,鱼体难以适应,就会产生疾病甚至死亡。鱼类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温有一定的要求,长时间低温或水温突变,对鱼的生长也不利,甚至造成幼鱼死亡。如在鱼苗运输过程中和鱼苗下塘时,要求水温变化相差不超过2℃,鱼种相差不超过5℃,温差过大,就会引起鱼的大量死亡。长时期高温对鱼类也会产生不良影响,水温突然升到30℃以上,会造成很多鱼类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和抵抗病原体的能力减弱。草鱼、青鱼肠炎病,水温在20℃以下,一般不会发病,若平均水温达到25℃左右,则可以引起这种病的流行。埃及革胡子鲶的耐寒临界温度为7℃,罗非鱼的最低临界温度为7~10℃。另外,水温高,有机物的分解和水生生物的呼吸旺盛,会消耗大量溶氧,特别在夏季天气闷热,气压降低,鱼的密度较大时,常会因溶氧不足造成鱼类窒息死亡。
2、酸碱度
饲养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对养殖水体酸碱度(PH值)虽有较大适应范围,但适宜的pH值为7~8.5。若养殖水体处于6~6.5之间,家鱼生长不良,体质变差,易感染嗜酸卵甲藻而患打粉病。若长期生活在pH值低于5的酸性水质中或pH值高于9.5的碱性水体中,则会引起家鱼死亡。当PH值低于4.2或高于10.4时,青、草、鲢、鳙在水中只能存活极短时间就会大量死亡。
3、溶解氧
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对鱼类的生长生存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溶氧较为缺乏的水中,鱼的生长减慢,对饵料的利用率降低,鱼的体质变差。溶氧量接近1mg/L时,家鱼就会发生“浮头”现象,如果溶氧量降至0.2~0.6mg/L,鱼就会因缺氧而窒息死亡。反之,溶氧量过多过饱和,又可能引起幼鱼患气泡病。
4、水中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
影响水中的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的主要因素有生物的活动、水源、底质以及气候的变化。如鱼池长期不清淤,以至鱼类的残饵等有机物堆积过多,在微生物的分解过程中,一方面消耗池水中大量溶氧,同时还会放出硫化氢、沼气、碳酸气等有毒气体,这些气体集聚到一定数量后,影响到水质,不但不利于鱼的生长,还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危害鱼类。有些藻类,如微囊藻繁殖过盛时,在夜间消耗氧气使水中溶氧降低,同时这些藻类死后,能分解产生毒素导致鱼类生病。有些鱼池的土壤中铅、汞等重金属盐类含量较高,当鱼苗鱼种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容易引起弯体病。有些地方渔业用水受到污染,将导致鱼肉变味,鱼类生病甚至死亡,并破坏了鱼类饵料的基础,直接威胁到渔业生产。
5、放养密度不当和混养比例不合理
合理的密养和混养是养鱼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放养过密,必然造成溶氧和饵料不足,引起鱼的生长快慢不一,大小悬殊。同样,混养搭配比例不当,如底层鱼类与上层鱼类搭配不当,超过一般饵料基础与饲养条件,必导致某些鱼类饵料过剩,造成浪费;而另一些鱼类饵料不足,以致营养不良,抵抗力降低,为鱼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
6、饲养管理不当
投喂霉烂变质的人工配合饲料或豆饼、糠麸、腐烂的水草、死臭的动物下脚料、带有寄生虫或病菌以及没有营养价值的饵料,都可能导致疾病或流行病的发生。在人工投饵中,在鱼类的生长旺季不按照鱼的需要量随时调整投饵量,鱼类的正常生理机能活动的消耗得不到及时补充,造成时饱时饥或摄食不均,也是发病的原因之一。在高温季节,如不保持水质清新,鱼吃剩下的残饵、草渣不及时捞除,也易使鱼生病。施肥的种类、数量、时间和处理方法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投放过多未经发酵的粪肥,在分解过程中消耗大量的溶氧等易使水质恶化。鱼种在越冬期间,若秋季不强化管理,整个冬季易使鱼种体内积累物质消耗过度,到了春季,鱼体极度瘦弱,容易发病,严重则引起死亡。
7、机械性损伤
拉网捕捞、转池、分塘以及运输时操作不当等,容易使鱼体表面受伤,进而易感染水中的细菌,引起发病。
8、生物因素
一般常见的鱼病,多数是由某些生物传染或侵袭鱼体而致病,这些使鱼致病的生物称为病原体。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钩介幼虫、甲壳动物等。其中病毒、细菌、真菌、藻类等都属于植物性的病原体,在习惯上称它们为微生物,由这类微生物引起的鱼病,称为传染性鱼病。而原生动物、蠕虫、甲壳动物等都是动物性病原体、简称为寄生虫,由它们所引起的鱼病,被称为侵袭性鱼病或寄生性鱼病。
另外,水鸟、水鼠、水蛇、蛙类、凶猛鱼类、水生昆虫、青泥苔、水网藻、水草等,有的直接吞食鱼类,有的传播病菌等直接或间接地危害鱼类,也是鱼类的敌害和传播病菌的媒介。
7.1.2鱼病的内在因素
鱼类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致病菌的侵袭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只有外界因素的作用,或仅有病原体的作用,是不能使鱼生病的,还要看鱼体对外界因素或某种病原体的敏感性如何,若鱼体对侵入的病原体敏感性差,或有其免疫性,鱼体就不会发病。相反,若鱼体对侵入的病原体敏感,那么病原体就可能在机体内得以繁殖而使鱼发病。
同种或异种鱼类,因受到性别、年龄、内分泌、营养状况、机体差异等影响,其免疫力并不一致。例如,草鱼患病时,同池的鲤鱼、鲢鳙鱼并不发病;白头白嘴病一般发生在体长5cm以下的草鱼身上,超过这一长度的草鱼基本上不发生这种病;某种流行病的发生,在同一池塘中的同种类同年龄的鱼,有的患病严重而死亡,有的患病较轻而逐步自行痊愈,有的则丝毫不会感染。
鱼体的鳞片、粘液层、皮肤、粘膜和各器官的分泌物等都有防御和阻止病原体入侵的功能,只有当病原体入侵,鱼体受到损伤或防御功能失调等内外因素适应病原体生长繁殖的时候,鱼体才会生病。
7.2鱼病诊断
正确地诊断鱼病是防治鱼病的关键,因为只有诊断正确,才能做到对症下药、预警预防,保证正常养殖生产。病原在疾病发生中起着主要作用,因为它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和疾病的特征;条件则可影响原因的作用,但它不能引起疾病,只能促进或阻碍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时疾病的原因和条件概念又是对立的,在不同情况下,同一因素即可是疾病的原因,又可是疾病的条件。
7.2.1现场调查
1、了解发病池异常现象
鱼病发生的过程,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的患病鱼一般在体色和体质上与正常的鱼差别不大,仅在病变部位稍有变化,但一经出现死亡,死亡率随即急剧上升,在短期内出现死亡高峰。而慢性型的患病鱼往往体色较黑,体质瘦弱,离群独游,活动缓慢,死亡率一般是缓慢地逐渐上升,在比较长的时间内才出现死亡高峰。有时在鱼池中表现不安状态,一时上窜下跳,一时急剧狂游,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体外寄生虫(如鳋类)的侵袭或是水中含有有毒物质,引起鱼类中毒所致。当然若是寄生虫引起的死亡,一般来说是逐渐增加的,而后者往往是突然出现大批的死亡,水体中各种养殖鱼类、野杂鱼均不例外。因此,到现场了解发病池的各种异常现象及周围的环境,是正确诊断鱼病的主要环节。
2、了解发病鱼池饲养管理情况
池鱼发病,常与饲养管理不善有关。如施肥量过大,商品饲料质量差,投喂过多等,都容易引起水质恶化,造成缺氧,严重影响鱼体健康,同时给病原体、水生昆虫及其他敌害繁殖创造有利条件,而引起鱼大批死亡。若水质较瘦、食料不足,会引起萎瘪病、跑马病等,同时也会影响鱼的生长,减弱鱼体的抗病能力;若放养、分塘、拉网、运输上的操作不细致,造成鱼体受伤,会引起细菌性鱼病,等等。因此,了解发病鱼池的饲养管理情况(包括鱼池底质情况、施肥、投饵的质量与数量,放养密度、规格、品种及其来源,养殖生产操作以及水兽、水鸟、水生昆虫等的发生情况),对分析病情是有益的。
7.2.2鱼体检查
一般是先检查外部,再检查内部;同时每一部位的检查,都是先用肉眼检查,然后再用显微镜检查。肉眼检查是用眼睛仔细观察各部位有无充血、发炎、溃烂、变色、粘液增多、粗糙、肿胀、小点、畸形及肉眼可见的大型病虫害等。显微镜检查是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检查的粘液、组织或病虫害。采用显微镜检查患病机体,即可对鱼类寄生虫病做出诊断。但要鉴定寄生虫的种类时,还需要进行寄生虫的染色、解剖、切片、培养及查明其生活史。
1、目检
通过目检,找出患病部位的各种症状或一些肉眼可见的病原体,为诊断鱼病提供依据。检查部位主要有:体表、鳃、肠道。诊断鱼病应采取由表及里的方法,即先检查鱼体外部,再检查鱼体内部;每一部位的检查,都是先用肉眼检查(简称目检),然后用显微镜检查(简称镜检)。着重检查病鱼的体表、鳃、肠道,这就是“三查”。
(1)查鱼体表据一般经验,病鱼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是赤皮病;若病鱼鳃盖或鳍基部充血,表皮充血不明显,肌肉呈点状充血或块状淤血是出血病;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呈紫红色,轻压腹部有乳黄色液体流出是肠炎病;尾柄及腹部两侧有火烙样的红斑或表皮腐烂是打印病;生有棉絮状的白色物是水霉病;体表黏液/较多并有小米粒大小、形似臭虫的虫体是鱼鲺病;部分鳞片处发炎红肿,有红点并伴有针状虫体寄生是锚头蚤鱼病;鱼成群在池水表面或池塘周边狂游,且头部充血呈红色,死亡多且迅速,一般是车轮虫病;病鱼尾柄表皮发白是白皮病;病鱼在水中头部或嘴部明显发白,离水后不明显是白嘴病;鱼下唇突出,呈簸箕口状,则是因时常缺氧浮头引起;病鱼眼球突出、脱落,且鳞片松立,一般为池水有毒所致;鱼体呈弯曲状是池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较高或有机磷中毒所致。
(2)查鱼鳃打开鱼鳃盖,检查鳃有无异样,正常的鳃丝整齐、紧密,呈鲜红色。鳃丝腐烂发白,尖端软骨外露,并有污泥和黏液是烂鳃病;鳃丝发白且呈贫血状,很可能是鳃霉病;鳃丝末端挂着像蝇蛆一样的白色小虫是中华鱼蚤病;鳃部浮肿,鳃盖张开不能闭合,鳃丝呈暗淡色是指环虫病;鳃丝呈紫红色并伴有大量黏液多为有机氯中毒所致;鳃丝呈紫红色,黏液较少则为经常缺氧浮头所致。
(3)查鱼肠道打开病鱼腹部,正常的鱼肠管中充满了食物或粪便,肠壁乳白色呈半透明状。肠管全部或部分充血呈红色,肠壁不是发炎既是出血病;充血发炎且伴有大量乳黄色黏液是肠炎病;肠道呈白色且前段肿大,肠内壁有许多白色絮状小结节为球虫病或粘孢子虫病。
根据“三查”所掌握的有关情况,再结合发病季节进行综合分析,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鱼病,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肉眼检查时需注意,一种病由几种症状同时表现出来,例如肠炎病,有鳍条基部充血、蛀鳍、肛门红肿、肠壁充血等症状。另外,一种症状在好几种病中都同样出现,如体色变黑、鳍条基部充血、蛀鳍等,这些症状均为细菌性赤皮病、疖疮病、烂鳃病、肠炎病等等所共有。
2、镜检
显微镜检查是诊断鱼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些鱼类病原体肉眼看不清或根本看不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解剖镜或放大镜来诊断。如白头白嘴病是由细菌引起的,其症状是头、嘴发白,但又往往与车轮虫病并发。而患车轮虫病的病鱼中,有时也会有个别病鱼头部或嘴部出现轻微的灰白现象,容易被误认为是白头白嘴病。通过镜检,就能做出正确的诊断。镜检的方法是将从病变部位取少量的组织或粘液置于载玻片上,如是体表和鳃的组织或粘液,应加上少量普通水;是内脏组织则用生理盐水,然后盖上盖玻片,并稍加压平,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一般需制2~3块玻片),先用低倍镜检查,当发现有虫体构造看不准时,再换中倍镜或高倍镜检查。玻片从左到右,移下一小格,再从右往左,自上而下周而复始地移动,直至整个玻片看完,记下寄生虫的种类和数量。少量寄生虫并不引起鱼病,但若随意在一个玻片上观察3个视野记数,平均每个视野有20个左右,就应引起注意。一般几十微米大小的寄生虫(如鞭毛虫)用高倍记数,几百微米的寄生虫(如车轮虫)用低倍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