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燕大哥你该不会是……邛人?”在祭坛,若汐开口问道。
燕昆仑转过身来看了若汐一眼。
老程连忙捂住若汐的嘴。
“我说若汐,咱们现在毕竟是在昆仑大哥祖先的地方,就算没什么金银财宝,这样当面说人家也太失礼了……”老程低声对若汐说道。
若汐又好气又好笑地掰开老程的手,解释说:“你想到哪里去了。我说的是古邛人,也就是《史记》中所说的邛都夷。”
发现自己一下子没反应过来摆了乌龙,老程尴尬地哈哈一笑。
“若汐没错,我是最后一个在世的邛人了。”燕昆仑点点头,对若汐说。
“难怪……”若汐恍然大悟地说:“我早该想到了,这个墓葬的形式是邛人的石墓……顶上那块大石头,其实是墓顶石!”
若汐其实在昨天看到那块大石头时就隐隐有些疑惑。那块巨大的岩石,是玄武纪时期的花岗岩,这种岩石十分坚硬,不易风化,但重量却不轻。而附近的地质构造并不具备形成巨大花岗岩的条件。虽然心下疑惑,但若汐一来并不熟悉此地的风土民俗,二来被毒蛇咬伤加上车马劳顿,脑袋始终昏昏沉沉,便也没有多想。直到今天下到墓道里,她才意识到,这种墓室的设计迥异于华夏文化,并非汉族的葬仪。然后才想起来爷爷白夜教授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凉山一带进行过的一项考古调查。
1974年春,白夜教授到安宁河流域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发掘工作,登上一条村子边的土山上。当时白夜教授看到漫山遍野的巨大石块时,便觉得极不寻常。在白夜教授的坚持下,几个胆大的村民帮忙把其中一块巨石被翻了过来。巨石底下果然发现了不少遗骨和大量的土陶罐。村民们继续翻开第二块巨石,这一次当巨石被翻开时,白夜教授和村民们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在巨石下面,还藏着无数的遗骨,以及大量的玉石、青铜器等物品。
原来,这些被村民们当成小山包的大石头,竟然是一座座的古墓。大石头在上面作为掩盖,下面则是用石头砌成的墓室,石头周围盖上泥土,看上去就像一座小山。当时在对墓室的清理中,白夜教授发现,大石墓的分布区域和它所反映出来的文化面貌基本上与古文献所记载的邛人相吻合,便将这种墓葬定名为“邛人石墓”。
然而当时由于历史原因,加上条件限制,这一考古发现上报之后却被隐藏了下来,此后“邛人石墓”的发掘和研究也几乎陷入停顿。一直到九十年代初那一次川西南考古行动,才重新启动了对“邛人石墓”的调查。
这种邛人石墓的特点是用石砌成墓室,顶部再以大石覆盖,墓室结构成狭长方形。墓底用碎石板镶嵌,墓门则用碎石封闭。
一座传奇的千年古墓,一个消失的神秘部族。
“河洛古村,是最后一批邛人后裔的祖地。”燕昆仑淡淡说道。
“我说昆仑大哥,你就不能一次过把话说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吗。”唐娅忍不住嘟哝,他终于也像我一样恨不得撬开燕昆仑的嘴巴把话都倒出来了。
我们在邛海的时候,其实《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自滇以北,君长以十数,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
古邛人曾经是生活在安宁河流域的一个强大民族,他们骁勇异常,往往都是举族参战,以血缘、亲族关系结成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邛都其实是指古邛人在安宁河谷一带所建立的统治政权。西昌古称“邛都”,而且邛海的名称也保留至今,都说明了椎髻盘发的邛人曾是这一地区的统治者。
“作为一个连年征战的战斗民族,邛人会把死去的族人二次敛葬,统一收埋在大石墓之中,用巨型石头盖住墓顶,让亲人的遗骸得以保存。我说得对吧?”若汐看了看燕昆仑,他也点了点头。
所以这顶上才会有一块直径达十来米,重量达十数吨的玄武纪花岗岩作为墓顶石。即使使用现代的起重运输工具,要修筑这样一座大石墓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从两千年前开始,所有死去的邛人,都会回到这里归葬。”燕昆仑终于主动透露了一点我们所不知道的事情。
所以用青石板制成的墓门才会有开关的设计,既可以让族人在有需要的时候开启进入,也可以防止外族和盗墓贼擅自闯入。而且从墓穴里的情况来看,似乎也充分考虑了归葬祭祀的需求,墓穴里并不觉得气闷,而且因为是收拾骨骼二次入殓,所以也并没有什么腐臭的味道。
“燕大哥,邛人不是早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中吗……”若汐追问。
“秦人入蜀后,最后一支邛人部落逃到此地,从此隐姓埋名,不为外人所知。”燕昆仑解释。
此时站在祭坛上,我才注意到墓室里侧还有一道墓门,门下有三级高约20厘米的台阶。墓门外两侧竖有两列大石拱卫,长达十米。
燕昆仑如法炮制,打开机括,将拐钉伸入门缝中退出自来石,而后才推开石门,进入内室。
内室应该是真正意义上的安葬之处了,但我们没有看见石棺,只有条石铺顶,墓室四角立着四根石柱,拱卫着中间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大坑。这个大坑看起来挖得并不深,而且奇怪的是,坑里现在竟然空无一物,只有底部铺着的石板泛着一层灰白色的光泽,似乎是一块光滑平整的汉白玉石。这非同寻常的巨大汉白玉石可谓前所未见。即便是现代工艺做出的人造石,都达不到如此巨大壮观的规模。
我还在纳闷怎么没有见到骸骨时,燕昆仑低声说了句:“我们到了。”
在那个大坑的中间有一道石桥,连接到另一侧的内壁。燕昆仑进到内室之后,便将手放置到胸前,做了一个特殊的手势,那似乎是属于邛人部族的某种古老仪轨。完成这个仪式后,燕昆仑起身走过那座石桥,去到石室的另一侧,站在内壁跟前。
正当我留心观察四壁,试图寻找看看有无墓葬壁画或是文字雕刻的时候,唐娅突然碰了碰我的胳膊,结结巴巴地说:“这底下的玉石璧似乎有点古怪……”
我拧开手电筒的强光照过去,底下似乎影影绰绰真的是有一些东西……
“不对,这底下的东西是……虫蜡!”老程反应过来后,不由低声惊呼。
“虫蜡?什么是虫蜡?”我从未听过这个说法。
“你有没有留意到,汉字里的‘蜡’字是虫字边的,这是因为早期的蜡烛是用虫蜡做成的。”若汐不愧是专业考古人员,此时完全没有恐惧,反而是饶有趣味地蹲下端详起那块“汉白玉石板”来。
所谓的虫蜡又被叫做川蜡,主要产于四川地区,是寄生在女贞或白蜡树上的雄性白蜡幼虫所分泌的一种动物蜡质,是天然蜡中最白的一种,附在树干上看起来就像是积雪一样。将这种分泌物从树上刮下来后用热水溶化,撇出蜡,再熔化并过滤后进行精制,制造而成的蜡烛没有异味,还可防潮防锈 。
但为什么要在这墓室里弄一块这么大的虫蜡“地板”呢?
若汐取出防爆手电筒,贴着那面虫蜡石壁照下去,顿时发现了其中的玄机。这个巨坑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
包裹在那虫蜡之中的,是密密麻麻、杂乱无章、不计其数的骨骼遗骸,似乎男女老少都有,并无一具完整,犹如一个大型的乱葬岗。只不过这些遗骸都被凝固在了虫蜡之中,看起来就像是一块地板而已。我们顿时不由暗暗庆幸,幸亏刚才没有造次踩上去。
掺杂在遗骸之间倒是有不少玉器、金器、玛瑙珠等饰物,和铜箭簇、铜剑、铁刀、环首刀等武器。有些看起来已经锈迹斑斑破烂不堪、有些则还光亮如新,似乎还可以继续使用。
华夏文明自古便以虫蜡闻名于世。只是没想到,在数千年前,古代邛人竟然就已经想到了用虫蜡来进行尸骨防腐。
在我们正惊叹于这奇异的墓葬习俗时,燕昆仑已经将那支拐钉插入到内室墙壁中的一个孔洞之中,而后缓慢旋转。此时的情形,就像是用一把巨大的钥匙,在转动一个古老的石锁一般。
“这是……怎么回事?”若汐张大着口,被眼前的景象彻底震撼住了。
墓室内侧,那面看起来坚硬无比的墙壁竟然开始“融化了”,附着其上的碎石片渐渐剥落,露出背后的纹理质地。说话间,墙壁上出现了一幅“画”,一幅绘制在石璧上的画作。
此时,场景、人物渐渐浮现在剥落了覆盖物之后的石壁上,每一层壁画的中间有一道分隔的标志,我数了一下,总共有五幅画,从三级台阶以上的地面开始绘制,覆盖了整面内壁,高度大概有三米,宽度约有九米。看起来如同五道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历史纵轴。
“你们要找的答案,就在这里……”燕昆仑向着那面墙壁站立着,默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