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里的内容不多,只五行有余。
“小姐,这写信人是谁啊?”坐在床沿边的月儿轻声问道。
“店铺的一位掌柜。”
姑娘看完便将信又放回了信封,顺手置在枕边。
“哪里来的店铺掌柜,为何会给小姐写信呀?”
“婚宴那日,我出去闲逛之时遇到一店铺,唤作“鸾吟涧”,里面尽是些难得的琵琶,便进去瞧了瞧。今日这信竟是为了掌柜的离去表歉意,说是要将那日瞧上的琵琶赠与我。我自是从未放在心上的,又如何能接受他的馈赠?”
“月儿好像听不太懂……”月儿小声嘀咕着摇摇头。
姑娘眼里带笑,“无碍,都是些琐事!”
“虽然月儿不知其中缘由,但月儿知道,小姐瞧上的那面琵琶定非同凡物!小姐果真不要吗?”
“心里倒是喜爱。只是他于我并无过失,我无理由接受的。”
“可是小姐难得看上个物件呢!”
姑娘拉过月儿的小手,纯黑色的瞳孔转了转,“等些日子,月儿陪着我一同去店铺吧,将那琵琶买了来可好?”
“好啊!等小姐身子好些,月儿便同小姐一块儿去!”
伴着银铃般的笑声,月儿原本忧郁的小脸开始明媚!
三日后。
轿子里,月儿紧盯着姑娘略显苍白的脸,隐隐约约,看不真切!
“一直瞧着我做甚?”姑娘抬眼,看向月儿。
“月儿发现,在这淡色面纱的遮掩下,小姐的美反是别有韵味了。”
“我仍是觉得这面纱大可不用。如今这么扮着,反倒是惹人注目了!”
“不不不!小姐可不能大意了。纵使今日有月儿陪着,也难免会遇到个棘手事儿。若是月儿稍离片刻,小姐再遭遇些烦事,那月儿定是万死都不能偿还的。如今小姐戴着面纱,虽也是超脱的气质,但终归瞧不清面容,效果理应会好些!”月儿说得童叟无欺!
姑娘的食指宠溺地朝月儿小巧高挺的鼻梁处滑去,“都听月儿的,我戴着便是!”
……
半柱香的时间,轿子便落下了。
月儿掀开轿帘,扶着姑娘踏出。
眼前便是“鸾吟涧”了。
“这就是小姐说的店铺了吧!还真是与众不同!”月儿仰着头开口道。
“进去吧!”说罢,便走近店铺。
姑娘前脚刚踏入,就看见一个清瘦的身影匆匆走来。
“姑娘来啦!鄙人正算着哪日亲自去给姑娘赔礼呢!”细细的声音响起,很是熟悉。
“掌柜何处来的赔礼?!”
姑娘走进,月儿跟在身后,黑溜溜的大眼睛环顾着四周。
“那日,鄙人离去却未曾与姑娘说明,许于姑娘的陪同也未做到,实在是鄙人的不是!”
“我未曾记着,所以掌柜也无需挂念,更谈不得赔礼之事。”
“姑娘宽厚,但鄙人不能没了礼数。那日鄙人离去,实在是主家唤得匆忙。看姑娘正投入,便没告之姑娘,想着不一会儿的功夫便会折返。哪成想,待鄙人回来,姑娘已没了踪迹!事后,鄙人与主家道了前因后果,便决定将那琵琶赠给姑娘!”
“如此说来,那就更怪不得掌柜了!那琵琶我也着实欢喜,掌柜若肯卖于我,便是很大的恩情了!”
“既是主家应的赠礼,鄙人又怎敢私卖与姑娘?!”
掌柜说着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血红色五弦琵琶,恭敬有礼地呈在姑娘面前!
“既然如此,便恭敬不如从命了!”姑娘接过琵琶,回了礼以示感谢。
……
轿起。
姑娘抚着琵琶,“可安放了银两?”
“小姐放心!月儿一直记着呢!趁那掌柜不在意时,将那银两悄悄放在了打眼处!”
姑娘与月儿两眼相对,笑从眉目生!
忽然,轿子外面传来一阵抽泣,姑娘闻声掀起帘子。
只见,街道旁跪坐着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妇人。
她双眼闭着,左手拄了根旧木拐杖,右手握着结满尘土的破碗,碗里的银两零零星星。
妇人的喉间时而抽泣时而轻念着,“各位好心人,行行好吧!”
“停轿!”
“小姐……”未等月儿发问,姑娘便已出了轿子。月儿见状赶忙跟了上去。
“如今看来,这世道竟是如此冷漠无情。即使老妇这般可怜求生,施于援手之人却也寥寥无几!”
无尽的凄凉涌入姑娘眼底,犹如窥见了百花凋零,黯然伤神!
“有些事并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小姐还是要看开些的好!”月儿在一旁安慰道。
“月儿,速将那轿里的琵琶取来!”姑娘的语气忽然很坚定。
月儿也没有多问,立马从轿子里取来琵琶,给了姑娘。
只见姑娘抱着琵琶走近妇人,将不远处的木椅移来,坐下。
顷刻间,委婉清丽的乐声从姑娘纤细的指间流出。
周围的人都不由得停下手里的动作,行走的路人也都纷纷驻足,在妇人与姑娘的周边围成了一圈。
他们的目光都落在了眼前这位面掩轻纱的姑娘身上!伴随着众多人的夸赞,妇人碗里的银两也越变越多。
妇人循着那乐声侧过头,伏满皱纹的嘴角慢慢上扬。
即使她眼里瞧不见,但心里却已清楚地勾画出姑娘美好的身形!
众人里,一张冷酷俊朗的面容格外醒目!
他犀利的目光,上下打量着眼前这位环抱琵琶的姑娘!
……
不远处,客栈的橼拦边,一双琉璃色重瞳将这一幕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