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字眼,也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自古以来,爱情就为人类所追求,为文学家所赞扬,为艺术家所歌颂,为社会学家所探究。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情感,象征着纯洁、忠贞、美好和神圣,是男女在内心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仰慕,是男女间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爱情以人的性生理发育成熟为前提,以人的具有社会内容的思想感情为基础。爱情的获得,需要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入,最后达到相互肯定、相互融合的过程。
当代高职大学生的性生理发育虽然基本成熟,但他们的心理发育相对滞后,人生观还不够稳定,学识基础还不够牢固,社会阅历还相对缺乏,还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高职大学生迫切需要爱情,但未必懂得爱情,未必能把握住爱情。在高职大学生言论中,大概没有什么事情比爱情谈论得更多而理解得更少了。因此,理性地看待高职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正确认识爱情
一、爱情的本质含义
(一)名人论爱情
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是表现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的过早的亲昵。”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爱情,这意味着不仅是欣赏美,而且要培植美,创造美。”“在生活中还有别的事情的时候,爱情才会是美好的,如果没有崇高的社会目标将人们联结在一起,爱情就会变成地狱。”
马斯洛认为:“爱的需要涉及给予和接受爱,我们必须懂得爱,必须能教会爱、创造爱、预测爱。”
弗洛姆认为:“爱是我们对所爱者生命与成长的主动关切,没有这种关切就没有爱。”爱是一种主动的能力。
(二)大学生论爱情
这是一名刚刚恋爱的大学男生笔下的爱情:“对于爱情,我想还是怀着一些敬意、一点理性的好。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对她表示轻视,但也不要靠得太近。虽然我同样渴望真挚的爱情,但是爱情需要太多东西支撑了,比如信任、理解、责任、担当、宽容。爱情看上去不像是物质的东西,事实上也的确不是。爱情好像花朵的美丽,美丽来自于花朵,花朵依赖土壤生存。一切那样自然,又是那样现实。无论爱情如何绚烂,都不该忘记她脚下的土壤。沙子里种不出美丽的花朵,没有雨露滋润,野百合也会枯萎。若是稍稍给出自己一点空间,留住一份理智,爱情似乎会更有价值。好像一名希望培育出真正名贵花朵的花匠,只有依循了最一般的客观规律后,才能种出美丽来,才不会在满地的枯叶和干涸的泥土中迷失自己的心灵。”
这是一位优秀女大学生的爱情感悟:“人人都在期待爱情,爱情却不会为每个人停留。谁不期盼一份真挚不变的爱情啊!可是我终究还是没搞懂爱情是什么东西。爱情依旧是那样神秘,一如几千年来的一贯作风,而我依然深信不疑,一如在我之前所有找寻答案的人一般。于是我还将继续追寻。在找到答案之前,我只希望还在等待她的人儿,不要错过了她;已经得到了她的人儿,不要轻率的对待她;而蠢蠢欲动的人儿,先要审视自己的内心。”这是一位等待爱情的年轻而沉稳的女大学生的心声。
(三)理解爱情
1.爱是给予。爱,是一种感情,它不是要索取而是要给予。索取的爱情往往不能长久,因为被索取方是被动的,不是主动的。因为真的爱一个人,就会默默给予,不期待别人的回报。爱情不是交易,你给了别人,别人就得回报,否则就不是爱。
2.爱是责任。人只有认识对方,才能尊重对方。不成熟的爱情是“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情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所有的爱情都包含着一份神圣的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义务,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内心的自觉,即为自己所爱的人承担风霜雨雪,而不仅是感官上的愉悦与寂寞时的陪伴。
3.爱是尊重。真诚的爱是建立在双方平等与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尊重。爱一个人也是爱一份生活,仅仅因为某种需要产生的爱未必能承担爱的责任。因为大学生活的孤单与寂寞,需要异性的呵护,需要被关爱,也需要消磨业余时间,这些都不会是真正的爱情。如果恋爱不在乎明天,而只关注此刻的感受,这样对爱情本身的伤害是严重的。一个从不考虑未来生活的人,恋爱注定没有结果;同样,缺乏责任感的爱情没有坚实的土壤,也不可能枝繁叶茂。尊重就是努力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而非剥夺,是让自己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而成长,而不是服务于我。如果爱他人,就应该接受它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们希望的那样,以便使我们把它当作使用的对象。只有当我们自己独立时,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也能独立地走自己的路,才能做到尊重。
4.爱是能力。对自己的生活、成长以及自由的肯定是以爱的能力为基础的,看你有没有能力关怀人,尊重人,有无责任心了解人,利己者没有爱别人的能力。爱的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非随着生理成熟自然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这种能力包括施爱的能力、接受爱的能力与自我成长的能力。有人说:“好男人是一所好学校,好女人也是一所好学校,由两性构成的学校促使男人与女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爱的能力要求恋爱的人始终保持高度理性而非随着感觉走。5.爱是创造。有人说,爱情具有的魔力能够使人开创一个新的自我。爱情是神奇的,爱情不仅能够创造新的生命,而且真正的爱情对恋爱双方都是一个新的创造,它净化我们的灵魂,鼓舞着我们为挚爱的人奋斗进取,也创造着两人美好的明天。
(四)爱情的本质
真正从本质上揭示爱情真谛的是19世纪创立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即性爱和情爱的统一。首先,作为自然属性的性爱是爱情的基础。恩格斯指出: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决定了人永远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性的需要是人所具有的较强烈的自然需要之一,男女之间的爱情正是在这种原始动力的驱动下产生的。其次,作为社会属性的情爱是爱情本质的反映。性爱虽然是爱情的基础和原动力,但爱情不等于性欲。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属性体现出人与动物的区别,是爱情本质的反映。
总之,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对对方最真挚的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解析这个定义,其中涉及四个关键词组:一定的社会关系、共同的生活理想、真诚的倾慕、终身伴侣。由此,以上不可分割的四要素构成了爱情的定义。对爱情的本质的认识,给在情感中困惑的高职大学生一把解惑的钥匙,一盏指路的明灯,引发理性思考,做出理性决断,解除烦恼。二、爱情的特征作为人与人之间特定的社会关系,爱情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爱情具有自主性和互爱性
爱情是一种复杂、圣洁、崇高的感情活动,她是由两颗心灵弹拨出来的和弦,彼此互相倾慕,情投意合。真正的爱情是不可强求的,只能以当事人双方的互爱为前提,当事人既是爱者又是被爱者。在爱情发展中,男女双方必须始终处于平等互爱的地位。单恋虽然也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但它却不是互爱意义上的爱情,它只能从内部消耗一个人的精神力量,从而造成心灵创伤,因而是不可取的。
(二)爱情具有专一性和排他性
爱情是两颗心相撞发出的共鸣,男女一旦相爱,就会要求相互忠贞,并且排斥任何第三者亲近双方中的一方。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很形象地说过:“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话是很有道理的。
(三)爱情具有持久性和阶段性
爱情是一棵苍松而不是一枝昙花,爱情所包含的感情因素和义务因素,不仅存在于婚前的整个恋爱过程之中,而且延续到婚后的夫妻生活和家庭生活。爱情的持久性表现在爱情的不断深化、充实和提高上,恰如莎士比亚所说:“真正的爱,非环境所能改变;真正的爱,非时间所能磨灭;真正的爱,给我们带来欢乐和生命。”事实上,爱情的持久性正是建立和保持婚姻关系的基础。真正的爱情不会随着年岁的增长而减弱,但人生的不同年龄阶段,爱情的表现会有所不同,具有阶段性。
(四)爱情具有社会性和道德性
爱情虽然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的私情,但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爱情的内涵尧本质以及追求爱情的方式,必然要受到各种社会关系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爱情的道德性是指爱情中蕴涵着对对方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心。
(五)爱情具有直觉性和私密性
首先,爱情具有明显直觉性。好感是爱情的开始,人的长相的好坏、素质和能力的高低、言谈举止的高雅与否等直接影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好感,直觉性两情相悦的好感有时甚至可以主宰友情与爱情。一见钟情就是直觉性两情相悦的好感直接起的作用。其次,爱情具有私密性。在恋爱初始阶段,相爱双方的行为带有明显的隐蔽性和亲密性;即使在热恋阶段,相爱的亲昵行为也是不愿让人看到或知道,相爱的心理感觉在含蓄的体验中带有某种或某些美好诗意也是别人无法想象的。因而爱情的直觉性和私密性直接体现了爱情双方两情相悦和亲密愉快。
第二节高职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美好的人生必然是有爱情相伴的。爱情是人们永恒的话题,也是高职大学生极为关注的经久不衰的热点,在食堂、课间的教室、寝室无处不有谈论爱情的话语。一些恋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双成对的情景成为了大学校园里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爱情是那样的独具魅力,拨动着年轻的高职大学生的心弦,令人寻觅和神往。在大学校园里,最令高职大学生们困惑或烦恼的问题之一就是爱情和恋爱问题。它影响着年轻学子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一、恋爱的内涵
一般来说,美好的爱情要经历一个萌芽、开花和结果的过程。恋爱是一对相互倾慕的男女共同追求、培育及发展爱情的过程。恋爱按进程来看,一般可分为初恋期、热恋期和恋爱质变期(爱情成熟或失恋)。处于恋爱状态的男女双方常常会心有灵犀、美化对方和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之感,同时常会戒备对方被别人抢走,有独占对方的欲望。
真正的爱情是美好的、健康的。其表现为:不过分痴情;不咄咄逼人,能够充分尊重对方;将爱情给予对方比起向对方索取爱情更使自己感到欢欣,并以对方的幸福为自己的满足;彼此个性独立。反之,太过痴情、一味地要求对方表露爱的情怀、缺乏体贴怜爱之心、对对方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偏重于外表的追求等都不是健康的爱情。
二、高职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类型
(一)高职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恋爱动机
从高职大学生的年龄来看,他们已进入到恋爱“季节”阶段,恋爱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高职大学生的恋爱是形形色色的,其心理和动机也是千姿百态的,但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渴望自身价值得到认同的心理。很多高职大学生把有异性朋友作为自身价值的一个表现,说明自己有人爱、值得人爱,就反证了自身的魅力和价值。
2.兴趣和爱好的相似心理。由于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互相吸引,逐渐成为恋爱伴侣。如在学习上,对一些问题的相互探讨、相互帮助;在一起担任社会工作,接触较多,相互配合默契等等都有可能使同学之情逐渐演变成恋爱伴侣。
3.好奇和从众心理。在当今大学校园,恋爱已经成为一道特殊的风景,在这样的氛围中,有些原本没有恋爱打算的人也成了“跟潮的人”;或者对于没有恋爱经历的人来说,恋爱是新鲜而又具有很强吸引力的事情,于是,也开始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4.空虚和寂寞的心理。有些高职大学生由于缺乏生活和学习的动机与目的,内心非常的空虚和寂寞,因此企图用恋爱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和填补灵魂的空虚;或者为了摆脱来自内心的和外在的各种痛苦,企图以此来麻醉自己。
5.欲望和冲动心理。有些高职大学生为满足性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寻找异性进行恋爱,这种纯粹的靠原始的欲望冲动而进行的恋爱是不会结出幸福之果的,同时在这种恋爱关系中的男女在性行为上表现得非常随便。
6.功利和实用心理。有些高职大学生由于受某种目的和利益的诱惑,或者为了对方的优势地位或物质财产而拼命地追求对方,甚至不惜付出任何代价。靠这种心理而进行的恋爱也是不会结出幸福之果的。
7.感觉和浪漫心理。这是一种被人们歌咏、赞美和追求的爱情。双方都有着炽热的感情,当两人相遇时,相见恨晚,一见钟情,彼此一往情深地相爱。这是对功利和实用心理的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