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则谜是一副对联,据说前一则苏小妹作,后一则佛印作。二人斗嘴,相互贬视对方。佛印谜招怒了苏小妹,于是她又说了下面一副联,着实地骂了佛印,苏东坡听了大笑不止。
18.凤栖禾下鸟飞去。(打一字)秃
19.马到芦边草不生。(打一字)驴
注:凤系繁体凰;马为焉;芦下蘆。
20.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南北
这是一副完整的对联。后人编了宋吕蒙正贫穷时的自叹:“缺衣(一)少食(十)没有东西”。
《说岳全传》中对岳飞被秦桧所害之事,假托道悦和尚有偈语为警:
岁底不足,提防天哭。
奉下两点,将人荼毒。
老柑腾挪,缠人奈何?
切些把舵,留意风波。
岳飞在狱中,除夕夜天空降雨,才明白了道悦所说的话:这天是腊月廿九——岁底不足;下雨——天哭;奉下两点——秦;将人荼毒——将我毒害。只是后四句还解不透。
后四句意为秦桧将岳飞等人身缠麻,涂以蜡油,在风波亭害死。
注:偈,泛指带有佛教色彩的诗作、警句等。
宋代的谜是谜语,还没有完全达到文义谜的境地。后人将晚于宋的谜作,夹于宋代小说笔记之中,但仍可以明显看出是两种完全不一的风格。但这也说明宋代的谜,已经具备谜语的完整形式,这是廋辞、隐语、谶语的极大发展,它朝文义谜的方向跃进了一大步。
元朝谜踪
元灭宋建立游牧民族的朝廷,经历将近百年的短暂时期,即被明朱取代。短暂的元朝,战乱接踵,文人地位低下,有所谓“九儒十丐”之说。在不得酬志及从政无门的情况下,关注谜隐之人也还有一些,但可惜战火连绵,民众颠沛流离,谜作、谜事极少流传下来。元曲作家中精通隐语者也不少。
从现存资料看,元代存在隐语组织和活动,但却缺乏确切的文字记载。据明代朗瑛《七修类稿·谜序文》记,作者曾得一败帙(zhì包书的套子),是一本残缺不全的谜书,为谜社之谜集,名《千文虎》,零落残页,唯序可读。其中述及:“元至正(1350年左右)间,浙省朱士凯编集万类,分为十二门。……摘选天文、地理、人物、花木等门,四般一同者,故为之类也,号曰《揆叙万类》。四名张小山、太原乔吉、古汴钟继先、钱塘王日华、徐景祥荦荦诸公,分类品题,作诗包类,凡若千卷,名曰《包罗天地》。可惜在战火中,板集均已湮没,无一字可存。”从所述的情况看,《揆叙万类》应是类书,《包罗天地》则是分类编排的诗谜谜集。
除了上述这些人外,元曲作家中爱好和精通隐语者不在少数,名列《录鬼簿》者还有:曾瑞卿、赵君卿、吴中立、李显卿、陆仲良、董君瑞、李邦杰等。后来明代无名氏《录鬼簿续编》中又列有罗贯中、谷子敬等二十余人,由此可见元作家兼隐语者之多。
四口一十四十一口
元代八刺脱国公达鲁花赤,颇有文才,常与几个同僚在一起聚会,席间谜兴大发,随口给同僚出了两个字谜:
一字有四个口,一个十字。
一字有四个十,一个口字。
谜出,又告诉同僚,凡是猜不中的,罚酒一大杯。在座的人想了一阵子都没猜中。众人都问他是哪两个字,他说:第一个是“圃”,第二个是“晕”。
这两个字谜,是正宗的谜语。
《敬斋古今黈》(黈tǒu,黄色)笔记,元代李冶撰,原书早佚。本书皆订证旧文,以考证佐其议论。李冶(1192—1279),元代数学家,号敬斋。在他这本书中载有一则“井”字谜:
四十零八个头,一头还对一脚。
中间全无肚肠,外面许多棱角。
析:首句是指“井”字有四个十和八个头组成,且一头还对一脚。中间没有笔画,而外面有许多笔画。
这是一则谜语,且是谜语的初级阶段,谜面文字欠顺畅,且不押韵。
在李冶的这本书里,也有“用”字谜,谜面与苏东坡的谜面略有差异。
三山自三山,山山皆倒悬。
一月复一月,月月还相连。
左右排双羽,纵横列二川。
阖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
析:前两句是说“用”字由三个“山”字组成的,而且都倒悬着的。后两句是讲“用”字由两个“月”字组成,且都相连着。再后两句说“用”字是由左右两个“羽”字,纵横两个“川”字组成。最后又复指“用”中有四个完整的和两个缺一横的“口”字组成。
元代的散曲、杂剧、小令等文学形式,在文学史中,占有相当重的地位。当时对灯谜感兴趣的诗词作家,以散曲、小令的形式作谜面,其中有一些小令,颇能动人,但其目的还是使人们猜射其中所隐含的字或人事。这类谜被人称作“长面谜”,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俏冤家,切莫作小人行径。许佳期,其实不曾。我若肯时也不止在如今,空使我腰肢减一半,镇日里无主恨青春。待明朝日落时辰,也在休要閒去门前等。
这首以小令布局的谜,并非抒情,而是以每句都从字里行间将谜底“月”字拆出。构思细腻,技巧纯熟,不愧是制谜大家。谜作者无名氏。
画黑狗招来不言人
大都城南门外,城门洞的东墙边,围拢着一伙人,面对城墙指手画脚。一个老农打扮的人,打此经过,以为城门口挂的又是悬赏捉人的榜图。走近一看,城门墙上挂着一张画,画的是一条满身黑毛的狗,形态逼真,活灵活现。
画的旁边站着两个仆役打扮的人,其中一人高声说道:“我家主人这幅画,不是卖的。这是一个谜,打一个字,若有猜中者,分文不取,把画奉送给他!”
看画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纷纷议论,七嘴八舌地猜起来,好半天无一人猜中。这位农民打扮的人走过来,看了看画,又看了旁边写的说明,走上去摘了画就走。
旁边一人问:“你是买这张画吗?”那农夫不吱声,只是摇了摇头。
此时作画者走上前来问道:“您是否猜中了这个字?”那农夫点了点头。
仆役也问他:“你猜的什么字啊?”那农夫只是点头不语,只顾往前走了。仆役又要追过去,作画者说:“莫追,他真的是猜中了。”
人们问作画者:“那是什么字啊?”“大家再猜,猜中者,我再画幅画相赠。”
后来有人说,那画家是王冕,猜画的人是罗贯中。
这幅画的谜底是“默”字。猜者不但猜中了,而且以行动又讲清了这个字。
施耐庵咏莲词收徒
37岁的施耐庵辞去了钱塘县尹,回到苏州的老家,一面教书,一面继续写《水浒传》。
一年春天,有位商人久慕施耐庵的才学,特地把儿子罗贯中从山西老家带来,要拜施耐庵为师。施耐庵对商人不感兴趣,但又转念一想,一个商人竟然不远千里把儿子带到这里,求我这个教书匠给他儿子当老师,也属不易,于是勉强答应看看再说。
施耐庵看到罗贯中十四五岁,眉清目秀,文质彬彬,气度不俗,就有三分爱意。他决定考考这孩子,于是吟道:
云落不因春雨,吹残岂借东风。
结成一朵自然红,费尽功夫怎种?
有蕊难藏粉蝶,生花不惹游蜂。
夜阑人静画堂里,曾伴玉人春梦。
罗贯中在一边沉思,忙向前问道:“先生,这阕《西江月》可是让学生作答?”施耐庵点了点头。罗贯中吟道:
“白蛇游过清水塘,一朵莲花开岸上。”
施耐庵听了捻须而笑,对那商人说:“我收下这个学生!”
施耐庵的词是一阕咏莲词,罗贯中知其意而用两句诗作答。
“明”师出高徒
施耐庵为了躲清静,续写《水浒传》,便想到“自古昭阳好避兵”(昭阳即江苏兴化县),昭阳县里白驹镇上住着他的好友顾逖(tì远),遂决定带着妻子申氏及新收的徒弟罗贯中前去投奔。
为准备接待施耐庵全家的洗尘家宴,顾逖对家童说:“赶快到市上买一件东西,叫作‘楼台接楼台,层层叠起来,上面热气滚,下面红花开’。”
家童听不懂主人要买的东西。在一旁的罗贯中对师傅低声说:“徒儿随他去买可好?”施耐庵点了点头。
罗贯中上前拱手道“贤翁,小儿不才,愿与这位小哥将此物买来。”于是随家童到厨下量了锅的尺寸,一同到集上把蒸笼买了回来。
顾逖见了,连连称赞:“名师出高徒!”
明朝谜事
朱元璋推翻元代统治者,建立了明王朝。随着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市民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就越来越迫切。明朝京都猜谜之风征著载籍。此时的谜事活动仍沿袭自宋以来的民俗民风,元宵张灯盛况空前,引来众多好谜者。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春场》:“正月八日至十八日,集东华门外日灯市。有以诗隐物幌于寺观壁者,曰‘商灯’”。杭州的灯市较南宋时更为炽盛。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前后张灯五夜。……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据万历《钱塘县志》记载:“元宵张灯五夜,十五夜最盛。自官巷口至众安桥二十里余,悬赏各色花灯,谓之‘灯市’。……或贴藏头诗于灯上,揣知者揭去。”
明代张岱《陶庵梦忆》记叙绍兴市区的谜事活动盛况更为可观,“……于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俗曰‘悬灯’,书四书、千家诗故事,或写灯谜,环立而猜射之。”该书所描写的场面,除大棚外,与当今的猜谜晚会现场,没什么两样。
当时除京、杭、绍等地外,全国各地都举办不同形式的谜事活动。喜好灯谜者无论是文人,或一般市民,平时相聚,以猜谜为一大乐事,而且也不仅限于元宵之夜。明代李开先《诗禅·后序》中,对这方面的叙述更为详尽。“河朔、广州、江右、山东西,无不尚者,而两江、三吴为盛。……冬初十,夏四月二日及端阳、秋空贯孤及七夕,一年四社,俱可举行,不但元宵之节令而已。”这就是说,冬季大雪前后,夏季立夏前后,七月初七、八月十五、九月九日,再有正月十五日,一年四季都有谜事活动。由于活动频繁,猜谜人与日俱增。因而要求灯谜创作不断更新。谜作者在拓宽制谜思路等方面和技艺技法上,除字谜、物谜、人名谜外,其他如《四书》、《五经》及诗词如唐诗、宋词等,也成为谜作者探索谜材的领域。有些传奇演义、爱情小说、通俗话本的专业作家,也对灯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将隐语、谜语、谶语等,作为渲染环境、联系情节、突出人物性格等方面不可缺少的素材。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专著,不同程度地运用谜语、谶语,以吸引读者注意,增强了书籍的可读性。
这一时期谜作者不断将新作与爱好者共同交流。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曾于元宵之夜,在南京灯市见到一幅画。上画一妇人怀抱西瓜,且光着两只大脚。观者都不禁大笑。这幅画是借隐语作画,开个玩笑。不料朱元璋一见此画便解透其隐意,是谓“淮西妇人好大脚”。朱元璋怀恨在心。原来朱元璋的原配夫人姓马,天生的一双大脚,淮西人氏。朱元璋认为这是恶意讽刺他的马皇后,第二天便差军士将该处居民杀得一干二净。这件事明代徐祯卿在《翦胜野闻》中叙述得清清楚楚。
刘伯温巧传“一”字谜
元代末年,刘伯温(基)辞官还乡,在家乡村里办了一个书馆,以授徒为乐。
春天,刘伯温带几个学生郊游,在路上偶有所得。他要考考这几个学生的智力如何,便说:“我有一字谜,你们猜猜看。”随即说了下列一则谜:
天没他大,人有他大;放在口中便讲话。
学生们都动脑筋想,已经猜中,但都不直说出谜底。
一个学生说:“先生此字‘竖立似根柱,放倒似根梁,三榜数状元,就是不成双’。”
另一个学生说:“先生此字‘弟兄排行他在先,年年月月他在前,世上数他称魁首,孤孤单单独自眠’。”
第三个学生说:“先生此字是‘上不在上,下不在下,正在两头,卡住上下’。”
刘伯温听了三个学生的对答,很高兴,说:“猜谜之道,妙在别言中,以谜答谜,正如圣人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孺子可教也。”
刘伯温的谜底为“一”字,三个学生的谜底都是“一”。刘伯温引孔子的话,就是后来的成语“举一反三”。
江南四才子同作“灯笼”谜
明朝弘治年间,名满江南的四才子唐伯虎、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聚在唐伯虎家谈诗评画,直到天黑。各家的仆人打着灯笼来接他们的主人。可是当时余兴未尽,四人相约用眼前之物各作一谜,今日成谜,来日再评高下。
才思敏捷的文征明先得一绝:
竹将军筑城自卫,
纸将军四面包围,
铁将军穿城而过,
木将军把住后背。
当时祝枝山正害眼病,对中药的汤头小有兴趣,他的谜面竟是一张“药方”:
淡竹枳壳制防风,
一枝红花藏当中,
熟地或须用半夏,
生地车前仗此公。
唐伯虎日前与秋香完婚,心中得意难禁。忽然想起前时混在奴仆之中,听到的情歌俚语:
口抹胭脂一点红,
随你万里到西东,
竹丝皮纸纵然密,
也怕旁人一口风。
徐祯卿因情场失意,制谜时不免有惆怅情怀:
墙里开花墙外红,
心想恋花路不通,
通得路来花已谢,
一场欢喜心内空。
四人吟罢相视而笑,遂告别乘兴而归。四人的咏物诗,谜底都是灯笼。诗句紧密联系每人的处境、心情,有感而发。江南四才子无虚名,名扬四海。
唐、文、祝“苍蝇、蚊子、蚕”谜
四位才子诗好画好,且好谜诗。一日唐伯虎和文征明瞒着祝枝山,在一起饮酒。祝枝山很快找到了他二人,满面春风说道:“今朝有吃福,不请自来之。”说完落座斟酒要饮。
唐伯虎急忙阻拦,说:“今日饮酒不比往日,凡欲吃酒者,必须即景吟诗一首,以作谜面,又须打一昆虫之名,不能者不准动杯拿箸。”说罢,当即吟道:
菜儿香,酒水清,
不唤自来是此君。
不识人嫌生处恶,
撞来筵上敢营营。(谜底:苍蝇。)
文征明听后暗自好笑,已领会唐伯虎的意图,是要与他合作,有意把祝枝山嘲弄一番,遂即吟道:
夜向晚,睡思浓,
不唤自来是此君。
吃人嘴脸生来惯,
枵腹贪图一饱充。(谜底:蚊子。)
祝枝山听唐、文二人的谜,心里很明白,分明是二人取笑他,无约而来白吃,便佯作不懂。于是,他也吟了一首,既应唐、文二人之对,也抬高了自己的身份,落个好名声。
来得巧,正逢时,
劝君莫吞盘中食。
此公满腹锦绣才,
不让吃喝哪来诗。(谜底:蚕)
祝枝山吟罢,三人相视而笑。这首诗第三句比喻、双关,第四句“诗”,双关谐音,暗指“丝”。
这三首昆虫诗作谜面,各打一昆虫名,在特定的环境中,是那么协调自然,妙趣横生。这种趣味效果,必须具备人、地两个条件方显示出特异的乐趣。它含有文人的才思、谜的形式、具体事件,使得这个连环故事谜为人称道。
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咏物诗或写某一活动的诗句。
《三国演义》中,第六十九回,有一首这样的谜诗:
家家倒悬,门户众多。
藏精育毒,待秋乃化。(谜底:蜂房。)
这首谜诗语句明快形象。比喻贴切,最后点明主旨。
明代诗谜选
遇软便欺,撞硬就住。
有隙即入,无孔弗钻。(自然现象)风
状貌名声卑更低,满身都是奉承机。
虽然常吃坐臀肉,浑闷气儿再弗离。(生活用物)椅
有面无口,有脚无手。
又好吃饭,又好喝酒。(生活用物)桌
头儿低,腰儿起,双手覆来覆去。
捻捻又颠颠,小肘肘儿声啧啧。
真绞得出水儿方自息。(日常行为)洗衣
头儿一齐颠,臂儿一齐掮,
脚儿一齐搬,弄得槽中去,
放成一个潭。(农事活动)踏水车
嘴儿亲,舌儿伸,两手尖尖搂抱着身。
捺着窍儿通口气,呜呜咽咽作娇声。(娱乐行为)吹箫
偶因一语蒙抬举,反被多情又别离。
送得郎君归去也,倚门独自泪淋漓。(生活用物)伞
在所有的诗谜中,这首最为出色。
乍看这首诗,似是一首情诗,但将诗中借代同音同声字还原之后,定会发出赞叹之声,谜作者的巧思妙笔,如神灵造化。
首句中的“语”和二句的“情”,调换成“雨”、“晴”,你的感觉会是怎样的呢?首先承认,这则谜的谜底是“伞”,这是定而无疑的了。那么这样一首伤感诗,怎么会是说的“伞”呢?妙在拟人手法。作者将人的情感注入用物——伞中。从表面看,写的是一个执着追求男子而得到欢心的深情女子。当那心上人又有了新欢,自己反被遗弃,不得已只好倚门泪流如雨。这一人一物的更迭,显示了作者的奇妙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