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军队转业干部安置
1950年安置军队转业干部1人,1951年安置4人,1952年自治区成立了转业建设委员会,始管军队转业安置。至1966年3月,先后共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官兵129人,其中营级9人,连、排级82人。共安置军队转业干部17人世间,其中团级2人。从1984年起,对军队转业干部实行专项编制。
(四)公务员培训
1997年,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全面推行,对公务员进行政治和业务等方面培训。1997年12月,举办全县党政机关公务员骨干培训班,培训120名公务员。截至1998年3月,共举办6期公务员培训班,对全县420名国家公务员进行了公务员基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从2000年6月起,对全县公务员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至年底,培训各级各类公务员500多人。2002年,开展了WTO(世界贸易组织)知识培训,2003年,开展了“走进甘肃”英语培训,2005年,开展了项目管理知识培训,全体公务员参加了培训。
(五)专业技术干部管理
50年代初,天祝科技人才缺乏,省、地调派一些专业技术人才来天祝工作,县上也注重科技干部的培养,每年选送干部进大、中专院校学习深造,逐步壮大了科技队伍。至1965年,全县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4人(不含文教系统)。1980年5月成立了县科技干部职称评定委员会。同年,在畜牧兽医和农业中,晋升为助理师的30人;医务人员中晋升为主治医师的9人;水利技术干部中晋升为助理工程师的3人。至1988年,全县获得相应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科技专业干部共1645人,其中高级职称33人,中级职称355人,初级职称1257人,已聘任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科技干部有1403人,其中高级职务30人,中级职务305人,初级职务1068人。职称评定后,签订了《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任期目标责任书》,职称改革办公室每年定期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1990年,评聘专业技术职称转入经常性工作。至2000年底,全县共有高级技术职务者32人,中级职务者734人,初级技术职务者2339人。
2001年8月,县上制定《天祝县“乡土人才”开发实施意见》并着手建立优秀“乡土人才”档案。11月,在推荐评审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推行了公示制度,增强了透明度。
2003年11月,全县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启动,2005年8月完成,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行聘用制管理。
(六)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
干部退休制度始于1954年,由于天祝的干部队伍建立不久,且为多为中、青年干部,在五、六十年代退休者甚少。到1976年以后,老龄干部开始退休。至1988年,全县有293人办理了退休手续。
1980年开始实行干部离休制度。规定在1949年9月30日前参加工作的干部,按离职休养对待。1984年1月,县委设立老干部工作局,1986年5月,贯彻执行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离、退休后安置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干部职工,可按在民族地区实际工作年限,每人每年享受高寒缺氧补贴80元的规定。至1988年有70名老干部离休,他们中多数是五、六十年代来天祝工作的外籍干部。
1989年之后,天祝县离退休干部逐年增多。干部离退休严格按国务院文件规定执行,到龄即退。1998年,县委、县政府规定,凡已到离退休年龄的行政人员,一律按时办理离退休手续,男性工龄满30年或年龄55岁以上,女性工龄满25年或50岁以上,经本人申请,组织批准,可提前离退休。提前1年以上退休的可提高职务工资一个档次。提前离退休人员,允许按有关政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有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男性满50周岁、女性满45周岁,工龄满15年,按组织人事部门有关病退的规定给予办理提前退休手续。
第七节社会生活
一、饮食
天祝藏族的伙食,原以肉乳为主,后来许多地方变成了半农半牧区,同时受汉族影响,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面食
面食主要是糌粑、馒头、大饼、烧锅、面条、面片、长面、包子、饺子、油、搅团、散饭、拌汤、哲赛、点心、面豆、搓鱼子等。
糌粑是藏语炒面之意。糌粑的原料是青稞,其作法是将青稞炒熟,磨成粗粉,糌粑的吃法是将酥油融化在适量的茶水里,然后放进炒面、曲拉、糖等物搅拌匀称即可食用。
烧锅也叫火昆锅,是一种烘烤食物。其作法是把已发酵好的面团好,放在圆形的铁容器中加盖,埋入火灰中烤熟。
藏式包子和饺子以牛羊肉、萝卜和其它佐料为馅。包子除平常食用外,还是婚礼佳节招待客人的必备食品。
哲赛是米饭之意,类似汉族八宝米饭,其作法是在大米中掺上蕨麻、葡萄干等,蒸熟后再拌上酥油和糖。
藏式点心是在泡软的曲拉中加拌酥油、蕨麻、糖等物团成各种形状蒸熟。
藏式油长有5寸以上,寺院炸的油果有2尺长,俗称“牛肋巴”。
(二)肉食
肉食主要有手抓肉、牛肉干、腊猪肉、香肠、熬饭等。
手抓肉是藏族最常见、最普遍的食物,因块大,不用筷子,直接抓在嘴里吃而得名。最常见的手抓肉是羊肉,其次是牛肉。
牛肉干一般是在夏、秋季加工。其方法是将牛肉割成条状,撒上盐晒干或阴干,留在春、夏食用(生熟均可)。
腊猪肉是腊月宰了猪后,将肉割成大条子,放在面粉中或缸内或挂在房内,到夏天食用。
香肠一般有两种(用牛、羊、猪等肠制作)。一种是血肠,以血为主,再放少量油、瘦肉,佐以调料和葱蒜后灌肠煮熟;一种是面肠,肠内装拌以油和调料的面粉,煮熟即可。
熬饭是一种烩菜,多为大肉丁,再加萝卜等物熬成,一般在婚、丧事时食用。
(三)饮料
饮料主要有酒、茶、牛奶、酸奶等。
酒主要有白酒。1958年前,多饮自己酿造的青稞酒(俗称酩溜子)。其性平味甘,后力较强。
茶是藏族离不开的饮料。茶有两种,一是用黑砖茶熬成的清茶,二是在熬好的茶中调适量牛奶而成的奶茶。
酸奶由牛奶发酵而成,其味酸甜,可口凉爽,是夏天离不开的饮料。
(四)乳酪
乳酪主要是酥油、曲拉、乳饼、酸奶、牛奶。
牛奶煮沸后冷却,上面便有一层黄黄的油皮,俗称奶皮子,可用来打酥油,拌糌粑,烙乳饼。
酥油有黄白两色,夏天牦牛吃绿草时挤的奶打成酥油呈现黄色;冬天吃干草时挤的奶打得酥油呈白色。酥油在食用中主要用来拌糌粑、做点心等。
曲拉是取过奶皮后的奶煮沸而成的奶渣,可用来做藏式点心、拌糌粑、下饭用,还可用于工业。
改革开放后,天祝县居民生活基本摆脱了缺衣少食的状况,人民的饮食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善。至1989年,农牧区大部分群众粮食可以自给,且小麦面粉的比重增大,以青稞面粉为主食的不足15%。农村人民的饮食以面食为主,夏季有白菜、萝卜、葱、蒜、芫荽等蔬菜,秋、冬、春的蔬菜只有洋芋、腌酸白菜、咸萝卜和胡萝卜,端阳节、中秋节能吃到少量的肉,春节则大部分人家宰杀猪和羊,肉食较多。牧区群众以面食为主,辅以牛奶、酥油。端阳节、中秋节、春节时均宰杀牛、羊,蔬菜在夏季只偶有商贩贩运或到集市采购一些,冬季则购买白菜、萝卜腌制成酸、咸菜食用。城镇居民也是以面食为主,辅以大米。肉、蔬菜供应比较充足,摄入营养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
至2005年,农牧区人民的饮食有了一定的提高,饮食结构也渐趋合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青稞主产区的农民出售青稞,买回小麦或白面、大米,改变了产啥吃啥的传统。菜贩利用钱物交易或以物(粮食)易物(蔬菜)的形式,为农牧民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蔬菜。集镇贸易的发展为农牧民及时提供了肉食供应,改变了节庆与平时肉食多寡悬殊的情况。秋、冬、春季洋芋、腌菜仍是农牧民的主要蔬菜,但日光温室时鲜蔬菜四季不断。城镇居民的饮食水平大量提高,结构更加合理。粮食的比例渐趋缩小,肉类、蔬菜的比例不断增大。粮食类的品种增多,质量提高,特别是小杂粮,为居民所青睐。蔬菜门类齐全,肉食品也是种类繁多,供应都很充足。居民的餐桌上天天有肉,顿顿有菜,瓜果的食用量也日渐增大。
二、服饰
夏天男子穿白色小领大襟衬衣,其领边饰有花纹,袖口围以黑边,大襟中上方绣有一块称谓“章金”的方形图案;罩衣是用布或毛织品(褐子)缝制的长袍,以白褐衫和紫红色氆氇褐衫最为流行;系紫红或绿色腰带,穿牛皮靴子或便鞋,戴藏式礼帽或牛吃水毡帽。有时为了行动方便或酷热天,不穿长袍,只着白色大襟衬衣,系上腰带,显得轻盈精干。
女子着各种彩色大襟衬衣,上穿布袍(有小领、大领两种)。藏语称“僧派”;腰带多喜绿色,再围以铜带(由十余节长约2寸、宽约1寸的铜片组成,上面饰有本色图案);足蹬靴子,袍下端要压住靴面。解放前,女子也常穿白褐衫或紫红色氆氇褐衫。50年代,戴一种称“亚尔亚”的白毡帽;已婚妇女戴“夏热”的圆形小帽,有的在帽内衬一块白布,个别地方的女子裹有黑包头或盖以方布,用发辫扎起来。
喜日佳节,男女都穿用绸缎、氆氇、呢子缝制的长袍(里面各需6米,其边围以彩色锦缎和水獭皮或花氆氇),内穿由大小、色彩均异的数层领组成的衬衣;戴瓦蓝色藏式礼帽。
冬天男子喜穿大羊皮缝制的盘袄,藏语称“姿华”,其白板皮衣边上围以3至5寸的黑、蓝布条或羔皮细边,藏语称“卡泰”。老年人一般在大皮袄上用黑或蓝布做面,用白或黑皮做领;年轻人最讲究用豹皮做领、围边,也有用其它兽皮做领的。脚穿牛皮长统藏靴或“镰把腰靴”或“挖泥皮鞋”(其内垫以软草,鞋帮衬有毛毡),袜子多为羊毛线袜,头戴狐皮帽或金边帽。女子冬衣和男子大同小异,只是有的皮袄是小领且缀有纽扣。也有男女均穿的羔皮布面长袍,藏族称“擦什子”;还有用棉花或羊毛装的棉袍。头戴金边帽、狐皮帽、四片瓦帽,脚穿皮靴或叫“布欧”的褐腰皮帮的靴子。
1958年后,天祝藏族服装逐步大众化。多数人穿军便服、中山服、短棉衣、裤。80年代后,西装、茄克服等开始流行,藏服只在朝佛和佳节时穿戴。
妇女的发饰分已婚和未婚两种。姑娘的发式是数十根小辫分两边缀入胸前约1尺长的辫套内,藏语叫“套热”或“套洛”,头顶后留一根细辫,穿入腰带拖后。已婚妇女则把发辫缝进3尺多长、4寸宽的辫套内,藏语叫“嘉浪”或“嘉西”,旦玛、祁连、毛藏一带,辫套有三条,背在身后;天祝其它藏区辫套有两条,且吊在胸前。辫套是由十几块绣有各种彩色小方块的图案组成。最上面一层缀以长方形银牌,叫“嘉卡”;两条辫套上除几组对称的图案之外尚有若干对有图案的银牌、铜牌或骨制品(叫阿拉),末端缀有四五寸长的红穗子;发辫间有红、黄、蓝、白、绿等色的玛瑙串相连。除旦玛、祁连、毛藏外,天祝其它藏区已婚妇女还佩挂“依玛阿锐”,“依玛”长约4至5尺、宽约6至7寸,其上面缀有数十个倒扣的贝壳,背在身后;“阿锐”长约2尺、宽约8寸,共2片,其上缀有数十个圆形骨制品,分别斜挂在两胯上。天祝妇女辫套制作精致,其上图案多盘工少刺绣,立体感强。妇女头饰尚有金银及各种宝石作成的耳环和耳坠。颈饰藏语称“格金”,一般在约1寸多宽的布条上缀以镶有各种宝石的数块银牌,或是直接将珊瑚、翡翠、松耳石、玛瑙等宝石或其它珠子连串缀在布垫上,两头有纽扣,系在颈上别有风韵。手饰除金银或珊瑚、翡翠戒指外,男女都喜欢戴象牙、玉石及银制手镯。每人都佩戴有一把7寸或5寸藏刀。许多男人在腰带上常挂着烟袋和火镰,再背一个锡制酒壶,显得古朴潇酒。
1989年,全县人民的穿戴已有较大的改善。农牧区的群众平均有2套衣服,出门作客穿新衣服、塑胶底的布鞋、翻毛皮鞋,少数人穿上擦油皮鞋。年轻女子大部分穿半高跟或高跟布鞋、皮鞋。男子的衣服多为中山服和军便服,女子服装渐趋多样化,有大翻领西装、小翻领西装、茄克衫等。冬季流行皮大衣和短皮大衣(俗名皮卡衣),棉衣棉裤不再作外套,必着罩衣罩裤。城镇居民平均有4套衣服,分春秋装、夏装和冬装。翻毛皮鞋被擦油皮鞋取代,男式西服、茄克衫大量在中青年中流行,但主体款式还是中山服和军便服。中青年女子中高跟皮鞋渐趋普及,冬季外套多为滑雪衫。不论男女,冬季多数人着毛衣毛裤,棉衣棉裤只有老年人穿着。补丁衣裤在城镇已经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