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目标:掌握记忆技巧,学会快速、持久地记忆知识。
诊断评价
你能过目不忘吗?
下面列出三行数字,请你任选一行,在一分钟之内读完,然后把记住的数字写出来(可以不按顺序),根据记住的多少,可以测试你的记忆力。
73 49 61 83 11 27 62 29 38 93 71 97
57 29 32 47 94 86 14 67 73 28 79 67
36 45 73 29 87 28 43 62 73 59 93 67
词汇沙龙
你能在1分钟时间内记住下列词语吗?
郊外 山丘 道歉 流淌 羊群 老头 飞机
逃跑 大汗淋漓 麦田 老农 伤心 吵架
握手 聊天 河流 再见 太阳 气喘吁吁 黄狗
观点意识
我们都知道,学过的知识并不是永久的存储在大脑中,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忘掉一些内容。德国心理学家艾滨浩斯曾做实验对遗忘现象进行研究,并绘制了一条遗忘曲线。
从遗忘曲线可以看出,学习一旦停止就开始遗忘。在学习活动过后24小时,已经遗忘75%。遗忘速度之快十分惊人,随后遗忘曲线渐趋缓和,遗忘速度大大减慢,历经很长时间尚可保留部分记忆。由此,我们便可以知道,为什么小学读过的课本,我们现在均能想起一点,却又无法说出洋细内容。
操作训练
策略一:联想记忆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靠死记硬背,需要对知识之间联系的领悟,需要对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曲深层次的加工,这样才能记得更准,记得更深。
汉代的农民起义较大规模的有三次:一是公元17年发生的绿林起义;二是公元18年发生的赤眉起义;三是公元184年发生的黄巾起义。这三次起义的时间可以用对比法来记,最令人头痛的是起义名称的先后顺序容易搞混,为此,可采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这三次起义的名称都有颜色,即绿、红、黄,可与枫叶联系起来记。枫叶春夏时绿,秋天变红,冬天变黄。
除了运用联想法记历史事件,还可以记地名,如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可记作“胜弟亚哥”。
活动1:记忆竞赛
全班分成四个大组,针对以下的记忆材料展开比赛,看哪组速度最快?哪组更富有创意?
1.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
2.两分钟内按顺序记住以下十个词语:
火箭 海洋 气球 炸弹 水果 黄驹 惊雷 广场 杨柳 玉米
策略二:谐音法记忆
从前有个爱喝酒的私塾先生,一天他给学生们布置了一道题目,要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30位,并寅布放学前测试,背不出不得回家,说罢就走了。学生们眼睁睁地望着这一长串数字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个个愁眉苦脸。一些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起来,还有一些顽皮的学生揣好题单,溜出私塾,跑上后山去玩。忽然,他们发现先生正与一个和尚在山顶的凉亭里饮酒作乐,就扮着鬼腧,钻进r林子。夕阳西下,老师洒足饭饱,回来考学生。那些死记硬背的学生结结巴巴、张冠李戴,而那些顽皮的学生却背得清脆圆顺,弄得老师莫名其妙。原来,在林子里玩耍时,有个聪明的学生把要背诵的数字编成了谐音语句:“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遛尔遛死,扇扇刮,扇耳吃酒。”一边念,一边还指着山顶做喝酒、摔死、遛弯、扇耳光的动作,念叨了几遍,终于都把它记住了。
谐音记忆法是一种巧妙的、用途广泛的记忆方法。它可以化“难”为“易”、变“死”为“活”,把晦涩分散、枯燥无味的材料,变得诙谐幽默、轻松有趣、流畅易记。谐音记忆的核心,是根据记忆对象的声音编成另一句声音相似的话,来帮助记忆。
用谐音法还可以记忆物理公式。
电功的公式W=UIt,可用谐音法记作“大不了,又挨踢”。
同样道理,电流强度公式I=Q/t,可记作“爱神丘比特”。
活动2:趣味记忆
1.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进驻北京,可记作:八国联军进驻北京时正赶上光绪皇帝的亲爸爸-慈禧要死,即爸要死(8月14日),喝了两瓶药酒没顶用。两瓶即两“0”,药酒即“19”,合起来为1900。
2.电话号码2641329,可用谐音记作:“二流子一天三两酒”。同理,电话号码3145941可记作:
这件衣服虽然少点派,但我就是要。“少点派”即圆周率3.14少了点。
策略三:字头记忆法
一系列“同类项”中分别提取字(词)头,然后编成生动有趣甚至有韵味的短句,再进行记忆的方法称为“字头记忆法”。
香港小说家金庸,把他的14部小说名中的第一个字连缀起来,组成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该联中连称的作品依次是:《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还有人把我国古典文学名着编成这样一首诗:“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只要记住这首诗,便可记住19部古典文学名着:《东周列国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桃花扇》《红楼梦》《官场现形记》《儒林外史》《金瓶梅》《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今古奇观》《聊斋志异》《史记》《西厢记》《镜花缘》。
活动3:你能将二十四个节气用首字记忆法串联起来吗?
策略四:复习要及时
把握遗忘规律,我们要做到:
1.尽早复习,特别是对那些字母、符号、公式、外语单词等意义不强的学习材料要及时复习。
2.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反思。也就是说,在看书时看几段就回忆思考一下,看是否理解掌握了,弄懂了再往下读。
3.增加复习次数,分散复习时间。如果仍有一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把这一小时分几次使用比集中一次使用效果更好。比如,白天学习了20个外语单词,到晚上用30分钟去复习,就不如晚上先利用20分钟复习,第二天早晨再利用10分钟复习,这样就等于复习巩固了两次。
反思内化活动4:案例分析
钱钟书的记性
钱钟书的学术着作,无论是《谈艺录》《管锥编》还是《宋诗选注》都会有一种小溪见大海的感觉。
以《谈艺录》论,他在书中援引起的中外文学资料就达1100多种,其中历代各家诗话达130种,可以说是中国诗话史上重要着作无一漏网。而《管锥编》就更无边际了,共征引4000多位作者的上万种着作,其中西方作家与学者在千人之上,作品达1800多种,钱先生曾对李慎之先生说:我这辈子对西方的大经大典算是基本上读遍了!
因为钱先生读书如此之多,有对作品记忆如此之深,深到可以任意援引、细加评论的程度,关于他记忆的神话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讲钱先生的寓所里根本就没有书,钱先生读书根本不用做笔记-书的内容全在他的脑子里。还有讲钱先生“照相机”般的记性,看过的书一下子全记住了,以后要引用,一拍脑袋就什么都有了。显然这都是误会了钱先生。杨绛先生在《读书》2001年10期着文披露:钱先生在牛津大学求学时就养成了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回国之后,无论经过怎样的社会动荡,不管是在偏僻的“三闾大学”,还是在险恶的“孤岛”,他都没有中断这些读书笔记——在“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进进出出”。那么这些笔记到底有多少呢?杨绛先生介绍道:第一类,外文笔记,包括英、法、德、意大利、西班牙、拉丁文等文种,共有178册,34000多页;第二类,中文笔记,也有3万多页;第三类为读书心得,23册,2000多页,分为802则。钱先生这50年并不是风平浪静的50年,只要看看他的同代作家,比如曹禺,比如巴金,解放后所写的文章或作品或其他文字的多少就可以明白!看来这样的介绍,也许我们才会真正明白钱先生那“照相机”般的记忆从何而来。
你认为钱钟书先生是如何拥有的超强的记忆力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故事让你有何感受?对今后提高记忆力有怎样的帮助呢?请和大家分享。
活动5:比一比
任意选一门学科,如地理,找一段老师要求记忆的材料,选适当的方法实践一下,并和同学比赛。
记忆内容:_______
学科:_______
选用方法:_______
默写:_____________
比赛结果:_________
达到熟记所用的时间: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