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楚启将《剑经》抄写三百遍之后,已是又过去了几日。
《剑经》一书不过一千二百六十三字,短小精悍,字字珠玑,乃是天下公认的剑道基础。
几乎每一个剑客,不管是世俗凡人剑客也好,还是修行界的剑修也罢,亦或者是武夫之中的练剑之人。
但凡是系统学过剑术的剑客,启蒙读物皆为这本,或者说是这篇《剑经》。
楚启也不例外,自入剑道,习剑术以来,这篇《剑经》他便烂透于心,更不用说还时不时要被罚抄。
这些年下来也不知抄写了多少篇,他不看原本,默写起来,也敢说不会有一字出错。
三百篇,每篇一千二百六十三字,那便是三十七万八千九百字。
对于一名修行有成的炼气之士、修真之人而言,几十万字不过尔尔。
只不过他抄录的《剑经》每一篇都是要附上一点点剑意于其中的。因为这些抄录好的都会被“废物利用”。
钟山外门有不少砺剑堂,每年都会有很多少年、儿童慕名拜入钟山成为一名剑道学徒,亦或者说外门弟子。
他们的启蒙读书,便是这附着了一丝丝剑意的《剑经》。
虽然不多,但对于尚未踏入修行的少年人、儿童们来说,却是见之心惊的存在。
所以,年龄差距不大的情况下,能越快阅览全文的学徒,往往在某些方面比那些慢得强上一些。
同事,观摩《剑经》,感受剑意的洗礼,也能让他们更快地成长。
这些剑意当然不会是永存的,过不了月余便会消散。所以这抄录的《剑经》也算是一种消耗品与必需品。
每一篇都需要附着一丝剑意,也要消耗一丝精神。虽然不多,但三百篇下来,也是折腾了楚启数日——这还是常年“锻炼”的结果。
楚启揉了揉略微发麻的手腕,将最后一篇晾在书桌上。
他揉了揉眉心,缓了缓神。
自己应该是钟山同境师兄弟中,抄录《剑经》最快也最持久的吧?
他摇了摇头,暗笑自己怎么升起这种比较。
楚启准备出门走走。
他的草庐就在师父的不远处,他们师徒二人与几个小童一同住在这座小偏峰上。
这座小偏峰就在云台主峰上。
他们这一脉的修士大多都居住在云台峰上,有些地位崇高的便会有一座自己的小偏峰。
背靠的云台主峰,乃是钟山灵脉之主干,灵力极为雄厚,有些特殊的日子,浓郁的灵气甚至还会液化,看起来就好像是世俗中的雾气一般。
他出了门唤来了一个小童。
这些小童大多是钟山外门弟子之后,也算是自家子弟,根正苗红。
钟山外门子弟何止万人。在到了一定年纪后,若是没有踏入第三境,又或者没有参与大考晋升为内门弟子,那这些老弟子大多会成为宗门的外务执事,为宗门打理一些世俗产业,亦或者是整整后勤内务。
有些执事到了一定年龄后也会返回世俗成家,然后慢慢地就会有了一些依附于钟山的微型炼气家族诞生。
而有的则会选择留在钟山外门,在宗门寻找伴侣,度此一生。
而他们的子弟,天资优秀的或者是他们曾为宗门做出一定贡献的。
便有机会成为内门弟子、嫡传弟子乃至是长老前辈们的小童。
在内门做一些杂物,同时也可留在内门修炼。
“紫薇。”楚启对着门外的小女孩招了招手。
伺候楚启的是一名女童,说起来也尴尬。
一般来讲女孩子应该是会被分配去女性弟子身边的,只是这名小童的爷爷曾就是自家师父年少时候的小童。
只不过他天赋不行,修行了一辈子也就踏入了第二境,年轻时候又受过重伤留下了不轻的病根子。在他回乡开枝散叶之后,听说是前些年死在了病榻上,倒也算是享了人间清福、天伦之乐。
在他临终前托人送来一封信,言此生未求过陈老爷,最后却是想求一求老爷能收他最小的孙女进钟山修行。
陈太钦当时眼眶就有些微红,长叹道:“小洪太过执拗,昔日就该强留他在山上。”
楚启没有多问,他知道自己师父是个性情中人,那小女童无论天资如何,少年故交临终前唯一的恳求,他怎么说都是会答应的。
倒是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名唤紫薇的小娃娃虽说练剑的天赋一般,但于炼气一道却也算得上优秀。
至少炼气第三境不会是她的终点。
而且小丫头乖巧懂事,也很勤快,长得也颇为讨人喜欢,是这座被师父命名为“太钦峰”的小山峰上最讨喜的小童。
还记得她入山没多久时,有一次楚启夜晚抄经,小紫薇在旁研磨,楚启观她神色低落,便询问她是不是想家想父母亲人了。
小紫薇却摇了摇头,直言道害怕自己天资拙劣,会辜负了爷爷的遗愿也平白惹峰上二位仙人不喜。
楚启闻言笑了笑,对这个年仅八岁,既懂事想法又远超同人成熟的小丫头起了一丝好感。
原本对她并没有太多在意的楚启也渐渐对她有了些许期许。
算算到现在也足足有四年了。
四年间楚启对这她也是越发满意,不仅炼气修为早早地入了境界,虽说只是第一境养气,比不得门中的那些天才,但若是放到那些普通宗门,也算是个小小的天才了。
更令楚启惊讶的是,原本练剑天赋不显的她,凭着笨办法,竟练出了一手不弱的拔剑术。
笨办法就是练,往死里练,每日拔剑,从最开始的一百次到几百次,再到一千次甚至是几千次.....
没有天赋不要紧,练出了对于剑器的感觉也很重要。
楚启相信,光凭这一手拔剑术,等她炼气有成之后,哪怕不会什么高深的剑术,依旧能斩出够快够狠的剑光。
“紫薇,过些时日外门便又要招收学徒,我想将你安排过去。”楚启说道,“你的年纪也该到了去外门正式学习的时候了。”
没错,这些小童大多会在十几岁的时候送入外门砺炼,一般来讲在山中侍奉那么久,先不论耳濡目染,光光是这些年浓郁灵气的洗礼就能让他们在回到外门后占据不少优势。
更不用说来自那些强者偶尔的指点了。
“我期待你成为钟山的正式弟子。”楚启笑了笑,揉了揉小丫头的头,鼓励道,“虽然那对你来说也只是一个开始。”
被揉着小脑袋的小丫头嘟囔着嘴,两个脸颊鼓着气显得很是可爱:“楚仙长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请不要揉我脑袋。”
“哈哈哈!”楚启开心地笑了起来,又揉了揉,“桌上有我抄录的《剑经》,到时候外门执事来了你就让他自取,虽说你现在已能阅览全部内容,但那么多《剑经》堆在一起,保不齐你多看了几道。”
他嘱咐道:“至于灵石,你就自己收着,全当你回外门时我送你的小礼物了。去了那儿好好炼气、好好练剑。头些日子不要为了灵石去做些浪费时间的杂活,你现在的年纪正是打磨根基的时候!”
小丫头认真地听着,大大的眼睛里仿佛有些晶莹的雾气。
他似乎想到了早些年前他跟随楚仙长去云台主峰,听到有人对着他指指点点,说什么名不副实之类的话。而自家楚仙长的沉默使得那人越发犬吠。
她气不过,便反驳了那人几句。
那人动手便要打她,却没料到向来宽和的楚仙长却是拔剑而去,一剑便削掉了那人顶上头发,露出一团青青的头皮。
事后她便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在太钦峰上见到自家楚仙长了。
很久之后她才知道,因在云台主峰上动刀兵,楚启被罚面壁思过三月。
不过想到那人被削去头上头发露出头皮的模样,小丫头不由噗嗤笑了起来。
“你这丫头...”楚启摇了摇头,不明所以,“疯疯癫癫的。”
小丫头堵了堵嘴,狡辩道:“我是想到我入山的第一年生日,您带我去玄武湖捕鱼,却被一众仙长追捕的情形。”
楚启闻言笑了笑,没好气道:“还不是因为你笨手笨脚的,那一次都没吃上那口玄武湖的河豚!”
“那您那天跟我聊了好多您还记得么?”
“当然记得,我还记得我们俩扳着手指头算你家里人的年龄。”楚启微微笑道,“等过些日子你便回家一趟看看父母,然后再回山拜入外门吧。你父母亲身体可还康健?”
小丫头点了点头:“他们皆有修为在身,一直在家中替宗门伺候灵田,倒也健康自在。”
言罢,她似乎还想说什么。
顿了顿,她作了个揖:“恭贺楚仙长踏上长生桥,仙福延年。”
中五境的炼气士,严格来说已不再“炼气”——炼化灵气;而是开始“修真”——修炼真我!
而第六境长生桥,顾名思义,已然获得“长生”,正常来讲已有二三百年的寿元了。
楚启闻言哈哈一笑。
然后他伸出了食、中二指,轻轻地在小丫头额头上弹了一下。
不等小丫头恼怒,他脚下一踩,身形如一股清风般远远飘去。
极为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