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怎样理解这一章的思想内容呢?这一章分两部分,从开头至“民心不乱”,这里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为人类社会描述出一幅理想的社会远景,使人类对这一理想社会充满向往。后面为第二部分,写如何努力实现这一美好远景。这一部分又分两层,告诫人们要实现美好远景,要先物质后精神。物质方面首先是解决温饱问题,其次是在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再关注人们的身体健康。概括讲就是首先让人们丰衣足食,然后考虑健康快乐长寿。这一章的主要思想就是让人们丰衣足食的生活,健康快乐的生活,为此建立一个和谐社会。这就是“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概括起来讲就是无为而治。
要建立一个无知无欲的和谐社会,关键是要以人为本。怎样以人为本呢?就是“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一句话,就是让人吃饱肚子,穿暖身子,然后关心人们的身体健康,让人们快乐生活,这就是以人为本。
通读《孟子》一书,可以明了孟子对《道德经》这第三章的内容从三个方面做了详细的回答。
一 为什么要以人为本?
《孟子·尽心下》第十四章做了回答。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一句话,有了人,才有天子。有了人,才有谷神、社稷,没有人一切都是空话。只有以人为本,尊重全体人民,以老百姓为天下贵,然后才有谷神,然后才有天子。天子不能为百姓服务,谷神不能为百姓祈福,那么,天子的地位就会百姓推翻,谷神也无法享受百姓的香火。没有百姓的拥护无所谓天子,没有百姓的供奉也无所谓谷神。
二 怎样务“以人为本”之本?
《孟子·梁惠王上》第三章回答了这个问题。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从根本上着手呢?在五亩大的宅园中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好好养起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耕地,不要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认真地兴办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子民,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孟子》这一章内容与老子“实其腹”,“强其骨”的内容如出一辙,就是发展生产,使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老有所养,解决老百姓的生老病死问题,然后开办学校,教化百姓,使风气向善,这就是务“以人为本”之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先抓好物质文明,再抓好精神文明,这样,国家就会稳定,社会就会和谐,人民就会幸福安康。
三 为什么要务“以人为本”之本?
《孟子·滕文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孟子曰:“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滕文公问孟子治理国家的事情,孟子说:“人民有一个基本情况: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才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没有一定的财产收入的人,便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假若没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就会胡作非为,违法乱纪,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加以惩罚,这等于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人坐朝。却做出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贤明的君主一定认真办事、节省费用、有礼貌地对待部下,尤其是征收赋税,要有一定的制度。阳虎(即阳货,鲁季氏家臣)曾经说过:“一心要发财致富,便不能仁爱了,要仁爱,便不能聚敛钱财。”这就是古语讲的“仓廪足,知荣辱”,解决了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基本保障问题,老百姓就会遵纪守法,如果老百姓的基本生存权利都得不到保障,那么,就像古语讲的“饥寒起盗心”,这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务“以人为本”之本。
以上孟子从三个方面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怎样务“以人为本”之本?为什么必须这样务“以人为本”之本等问题。一言以蔽之,以人为本就是让人民当家作主。用西方的话说就是尊重民主。以人为本的根本就是保障人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权利,尊重人民的生存权,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才有条件谈以人为本。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利都没有保障,以人为本只会是一句空话。解决了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权,再开办教育,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就会和谐。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国封建社会朝代兴衰更替,就鲜明地说明、验证了这一点。学一点历史,读一点《孟子》,对于了解以人为本教益颇大。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现实是历史的延伸,历史是现实的老师。读点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实世界,认识“以人为本,”的意义,强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增强“以人为本”的自觉性。
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毛泽东讲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一个单位,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只有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才能把事情做好。战争,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充分相信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要充分调动全体群众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服务本单位的利益,其根本的一条就是要让全体成员衷心热爱自己的单位,只有衷心热爱自己的单位,才能忠诚地为其工作,心甘情愿地为其做贡献,而要使每一个成员忠诚地为本单位工作,那么本单位就必须真心实意地为每一个成员谋福利。而根本的福利就是使每一个成员生活幸福,身体健康,工作有奔头,生活有希望。这是小至家长,大至国家领导人,不得不考虑的最基本问题。因为民以食为天,而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大学》结尾告诉我们的“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仁爱的人仗义疏财,以修养自身的德性,不仁义的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敛财发财。国家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对于这一点,历史教给我们的知识相当丰富。下面从四个方面做一些探讨。
四 以义为利,国泰民安
贞观之治,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一段历史,也是国人一直以此为自豪的一段历史。唐太宗从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的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于听取正确意见。统治者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资治通鉴》是这样介绍李世民的。
其一,太宗与群臣讨论消灭强盗问题,有人主张制定严刑峻法。太宗不以为然,认为百姓之所以做强盗,是因为赋税太重,官吏贪暴,以至于饥寒交迫,才铤而走险。所以应该减轻赋税和徭役,整治吏治。于此过了几年,天下太平,夜不闭户,客商行旅可以在野外露宿。天下太平是统治者充分考虑到百姓的生存权,使百姓生活有保障。百姓生活有保障,才会珍惜自己的生存环境。
其二,太宗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百姓。剥削百姓,侍奉君主,就像割下身上的肉来充饥,吃饱了,人也死了。君主富足,而国家灭亡。所以君主的忧虑不是来自外界,而往往在自身。欲望多,则花费大,花费大,则赋税重,赋税繁重则百姓忧愁,百姓忧愁则国家危殆,国家危殆则君主不保。对此,太宗身体力行,唐太宗患有气喘病,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立一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大。当年汉文帝将盖露台,因惜十家之产而放弃。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其三,唐太宗不仅设身处地的想百姓疾苦,带头厉行节约,更怜悯生命。如在死刑囚犯问题上,唐太宗显得特别慎重,就是立即处决的死刑犯,他要求三次复审,然后才能执行。唐太宗还亲自审核监狱囚犯。审核监狱囚犯时,见到应该处死的囚犯时,心生慈悲,就放他们回家,但是约好到第二年秋天就回来受死,并且下令把全国的死刑犯都放回家,让他们到期赶往京师。这些死刑犯到了第二年都按期到朝堂上报到,当年放回家的死刑囚犯全国共有390人,在没有人监督管理的情况下都如期报到,没有一个人逃亡。对此,唐太宗全部赦免了他们。国泰民安,可见一斑。
历史课本上说,贞观年问,农民占有一定土地,赋役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比较快,国力逐渐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