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于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故不敢为。
“萧规曹随”,这个成语大家再熟悉不过了。其意思就是指萧何制订了规章制度,曹参只是按照萧何的规章制度行事,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个典故一般人只推崇萧何,认为萧何了不起,萧何的了不起,是萧何为汉奠定基业而制订了完备的规章制度。而曹参只不过是一个守成者,照萧何之章行事罢了,甚至还有人认为,曹参是个行事只知道照葫芦画瓢的等闲之辈,只会墨守成规。真的是这样吗?为此,我们有必要温故《资治通鉴》中关于萧规曹随的故事。
萧何去世后,曹参接替了相国的位置,曹参在三年相国任职期间主要做了三件事。
一是选人。他的用人标准是不善言辞、质朴、忠厚,而对于那些投机钻营,追名逐利,巧言善语之流一律斥除。这样做,在曹参看来,保持了干部队伍的纯洁与可靠。
二是成天喝酒。对于那些看不惯他喝酒,认为他不理政事的部属、门客及其有意劝谏者,他总是劝其喝酒,让其烂醉而归,使之无劝谏之机。对此,皇帝也看不过眼,就派曹参的儿子曹密传话,希望其有所收敛。曹参不但没有给儿子说话的机会,还把儿子重笞了两百下,并训斥说,“快回去侍候皇上,国家大事不是你应该说的。”
曹参做的第三件事就是向皇上说明,为什么要不折不扣地坚持萧规曹随?
皇帝对曹参整天喝酒,不问政事实在看不下去,在朝廷上责备曹参说:“是我让曹密责备你的。”曹参摘下帽子,向惠帝道歉说:“陛下觉得自己圣明威武与汉高帝相比如何?”
惠帝说:“朕怎么能与高帝相比!”
曹参又问:“陛下觉得我与萧何谁更贤能?”
惠帝说:“你好像不如他!”
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帝与萧何平定了天下,确立了法令,现在陛下无为而治。我们部下恭谨守职,大家都遵守以前的法令而不违背,不就够了吗?”
惠帝说:“对。”
惠帝终于接受了曹参的意见,首肯了曹参的做法。
曹参做了三年相国,百姓作歌称颂他说:“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守一”,意思是说,萧何制订了好的法令,曹参代替萧何做相国以后,只是遵守而不违背,上面清静无为,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资治通鉴》中讲的萧规曹随的故事,萧规曹随就是讲曹参按萧何制订的规章,照方抓药,无为而治,受到百姓的歌颂。
那么,萧规曹随这个典故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萧规曹随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故不敢为”的境界。老子说,“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于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故不敢为。”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不遵守循序渐进的道理,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去管理事物就一定会失败的,而圣人不这样做,所以圣人“管理事物不会有失败”。“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而一般的人不能遵照“道”的规律行事,所以“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于始,则无败事”。将圣人与老百姓进行对比,告诫我们办事遵守规律,依照道的原则,善始善终,这样才能办好事,办成功之事。
最后提出“以辅万物之自然”的对策,“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这就是“为无为,事无事”的境界。对于任何东西无论贵贱都不要以贵贱而论,不要刻意追捧什么,抬高什么或贬低什么或打压什么,一切顺其自然,一切适应自然,以不学为学,学习没有功利性,学习没有目的性,遇事需要学习并不是为了解决什么当务之急,学习就是为了学习,不断地学习不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是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不断地学习却成就了自己的学问,成就了自己的道德修养。这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的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故不敢为”。萧规曹随就是体现的这种境界。
萧规曹随给我们的启示,分开来讲就是两个方面。
一 “曹随”给我们的启示
曹参照萧何之章行事,说明曹参是个智者,怎样才算智者呢?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曹参知道自己不如萧何,这是知己,知人是知道汉惠帝不如汉高帝。由此,他推断,萧何在汉高帝统治下制定的规章肯定比他自己重新制定规章要好些,所以不如照萧何之章来治理国家。这是其一。
其二,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曹参在萧规曹随的具体过程中,尽管阻力重重,但都极其巧妙地化解了。对于部属、门客及其有意劝谏者,希望自己少喝酒,多理政。对于这些劝谏者,曹参的法宝就是劝其喝酒,让这些人每次都大醉而归,使那些所谓的智者没有机会“为”。对于自己的儿子、皇帝的钦察大臣,不但没有给其劝谏的机会,而且重笞两百板,使之不敢“为”。对于皇上,希望他有所收敛。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摘掉乌纱帽,然后坦陈为什么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萧何之章,使汉惠帝心悦诚服,同意他萧规曹随,这是使汉惠帝不能“为”。由此曹参在三年的相国位置上实现了老子的“为无为,则无不治”的理想。三年后,老百姓作歌而诵这段历史。
其三,老子说,“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曹参的“欲”是治理好国家,“不欲”是不能因为想治理好国家就无所不为,应该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他懂得相国的职责,其职责就是履行一个管理者的职责。管理者的职责就是选好人,用好人,至于具体事务就是各部门分内的事,应该让这些“部门经理”负起责任,干好本职工作。管理者清醒、清闲,执行者就能大显身手;管理者指手画脚,执行者就会畏首畏尾。“不贵难得之货”就是曹参明白“萧规”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规章,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再去创新,只需萧规曹随好了。另外,曹参更明白“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的道理。管理者要越过部属而代庖,什么事都亲历亲为,实际上什么事都干不好,而且会挫伤部属的积极性,什么事都执著一念,能应对变化万千的客观世界吗?曹参的清醒就是知道各司其职的重要性。所以,当曹参选好了部属,又确定了“萧规”是目前最好的规章后,就放手让“部门经理”各显神通。如此,曹参就超脱轻松,就进入了无所事事的境界,进入了“为无为,则无不治”的境界。
在我看来,这就是“曹随”给我们的启示。
二 “萧规”给我们的启示
“萧规”给我们的启示贵在“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萧何在刘邦攻下秦的首都咸阳后,其余将领,忙于搜寻奇珍异宝,而萧何忙于搜集、整理秦国的典章文献,然后花大量的精力潜心研究。“学不学”,学习秦朝的典章文献不是为了学习秦朝的典章文献,而是为了制作汉朝的典章文献,在学习秦朝的典章文献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复众人之所过”,是以秦朝的典章文献作借鉴,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制定适合汉朝统治的典章制度。知识、文化、智慧都有继承与创新的过程。无继承地创新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知继承而无创新,继承就会形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古人讲,“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把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才是“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萧何的可贵是在继承上的创新。
现代工业的生产模式就是“萧归曹随”的模式。研究开发部研究、开发新产品,将产品的生产程序输入电脑,而生产部只需照章按程序操作。研发部,行的是萧何制订规章之职,而生产部行的是曹参行萧何规章之职,生产部只需按程序操作就行,而不可改变程序。而在这个模式的发展过程中,研发部门重在继承与创新,生产部门重在照章执行。这种现代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就是萧规曹随的无为而为、“以辅万物之自然”的境界。现在的无人驾驶飞机更是萧规曹随的成功典范。无人驾驶飞机,研发人员将一切程序都储存在电脑里,电脑代替人工操作,这是完全意义上的萧规曹随,“以辅万物之自然”。
现今的中国教育令国人牵肠挂肚,令国人揪心。特别是最近二十一国教育巡展,在几项素质评比中,更使国人寝食难安。在这些素质评比中。中国学生的想象力倒数第一,创新能力倒数第五。问题出在哪里?当然不是中国孩子特别傻,关键出在教育体制上,高考一考定终身,制约了教育、教学上的创新,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创新,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标准答案训练,非将知识置死地而后快不可,哪容得下创新与想象。
老子说,“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欲不欲”不是说没有欲望,“学不学”不是说不要学习,只是说,不是为了学习而十年寒窗苦读。中国的教育应该好好琢磨这句话,“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现今的中国教育目的性太明确、功利心太强。学习就是为了高考,学习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致使教育畸形发展。高中教育就是为了高考,为了高考,一切让路。与高考无关的知识统统砍掉。早早地分文理班。文科不学理科的东西,理科不学文科的知识,造成学生营养不良。音乐、美术,为了中考,在初三的时候就被砍掉了。体育尽管一直开课,但有几个专业老师,有几个体育老师在上专业体育课。由此种种,不说中国大陆要实现“诺贝尔奖”零的突破,任重道远。就是学生毕业后,走进社会是否能适应日益激烈的职业竞争的现状,也令人堪忧。当然,教育只是一个极其紧迫的问题,这种目的性太明确,功利心太强,给国家与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随处可见。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从国家层面上讲,关键是体制创新,从人的层面讲,关键是全面提高素质。只是要看远一点,不要执著一念,遇事淡定一点。“不上贤”“不贵难得之货”“不现可欲”。现实一点说,不要请明星代言广告而夸大其词、夸大功效。只是一切随意,一切随缘,一切随遇而安。播种不是为了收获,但一定会有收获,播种不认时机,但只要有缘、时机成熟,就一定会有丰收!播种不认地方,但终究会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一切顺其自然,辅之以自然。
有个佛教故事值得我们深思。
在一个寺庙里,秋天来了,草木凋殒,小和尚见此,心生慈悲。对师傅说,“我们播种吧!”师傅说。“随时吧!”小和尚撒下一些种子,被突然刮来的风吹走了一些。小和尚将此告知师傅,师傅平静地说,“随性吧。再播一些。”小和尚又撒下一批种子,不几天又下起了大雨,被大雨冲走了一部分。小和尚将此告知师傅,师傅说:“随遇吧!再播一些,我们种子很多。”小和尚叉播了一批种子,这时被飞来的小鸟啄食了一些。小和尚又告之师傅,师傅说:“随缘吧。”第二年春天,山坡上。小河边,到处是葱绿一片,播了种子的地方,没有播种的地方。都是葱绿一片。小和尚高兴地告之师傅,师傅说:“随喜吧!”
这个故事,说明一种现象,揭示了一种哲理,说明大自然中很多现象既得益于人类有意而为之,也得益于人类无意而为之,更得益于大自然问的和谐相处,告诉我们大自然间各种现象因相辅相成而绵绵不绝。小和尚见到草木萧疏,撒种子,是有意而为,而种子被大风吹撒到各处,随大水冲刷到四处,随小鸟飞翔而飘散各地,这个过程就是不断积累资源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最后使大地变得葱绿一片,都得益于无意而为之,得益于大自然间各种自然现象的相互影响。种子被风吹走了,师傅说,随性吧!被水冲走了,师傅说,随缘吧!被鸟啄走了,师傅说,随遇吧!这就是圣人的境界,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的境界。小和尚只想让院子里变绿,所以,只把种子撒播在院子里。而师傅并没有明确的欲望,一切随缘,种子不管飘洒在何方,不管在何方生长,只要能生长就是值得可喜可贺的事情。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叫“以辅万物之自然”。什么叫“以辅万物之自然”?人们往往有意而为之的却往往收效甚微,大自然的很多现象却成就于人类的不经意之间,也就是随时而为,随性而遇,随地而生,随缘而成,实际上也就是大自然间的各种物象的相克相生,这种物象之间的相克相生就是“以辅万物之自然”。
一切不要太在意,相反是强扭的瓜不甜。
这个禅宗故事还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大视野,有大视野,才会有大胸怀,有大胸怀才有大动作,有大动作才有大收获。禅师看到的是整个原野,所以才具有不惜让种子随风飘洒各地,随水冲刷到四面八方,随鸟而飘扬到五湖四海的胸怀、动作,所以就收获了整个大地郁郁葱葱。
春到花开,瓜熟蒂落,一切成事于必然,条件成熟,时机成熟,事情自然成功。“以辅万物之自然”,才会有万物自然生长的环境。有万物自然生长的环境,才会有万物自然生长。有万物自然生长。才会赢来大地硕果累累。
“为之于未有”是注重发挥克敌制胜的“克”作用,“以辅万物之自然”是注重“辅”,突出生财有道的“生”,中国文化的特点是相克相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注意发挥“克”的作用,也不能忽视生财有道的“生”。而这两者不能偏废,相克相生,自然才会平衡、和谐。欲知其详,请听十六讲:天之道,利而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