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前面两讲,我们讲过处世、修身之道,这一讲,我们讲忘我无私,立德之道。忘我无私,才能宴处超然。大多数人讲,忘我无私,是很难做到的。的确,要做到忘我无私,非一般人所能为,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实践,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忘我无私,坚持一辈子很难,但我们可以试着要求自己先从某一件事情做起,再慢慢培养自己忘我无私的品德,这个过程就是修炼成圣人的过程。
关于忘我无私的话题,《道德经》中有很多论述,其中第十三章,第七章,就是专门论述忘我无私的,我们认真读读这两章内容,会有不少收获与体会。
一 忘我有我,天下至尊
《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为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为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概括地讲,这一章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之所以有宠辱忧患,主要是因为有身体,不能忘我。人因为太爱惜自己的生命,所以才十分在乎荣辱忧患。人因为十分在乎荣辱忧患,所以才感觉累。人如果没有身体,就没有荣辱。但人有生命就离不开身体,有身体自然十分在乎荣辱忧患。那么,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呢?
《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则故事。楚国人丢了一张弓,却不愿去寻找,为什么不去寻找呢?他认为楚国人将弓丢失在楚国的土地上,自然是楚国人拾走,何必花精力去寻找呢?孔子听说这件事情后,说去掉“荆”字就好了。意思是人丢了弓,自然是有人捡走了。何必在乎是楚国人呢?老子听说后,说去掉“人”字就可以了。只要丢了弓,自然有人捡到,何必在乎是谁呢?天下人认为老子至公。为什么说老子天下至公呢?列个表做个比较,就会发人深省。
荆人遗失弓箭,不去寻找的理由是弓丢在楚国自然有楚国人捡走,他的眼界是胸怀楚国。
孔子听说后,说去掉“荆”字,是胸怀天下的境界,不管是谁捡走,终归有人捡走了,何必在乎是楚国呢?眼界比荆人开阔。
老子听说后,说去掉“人”字,“遗之”,“得之”,这样一看,一目了然。去掉人字,就是无我,就是忘我;只有无我,只有忘我,才是有我,才是真正的大公无私。胸中无我,才能真正做到胸中有我。不管是谁丢了弓,谁捡走了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我中有我。所以说老子天下至公。
所以,老子在本章的结尾写道:“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个人为天下尊贵自己,爱惜自己的生命,天下人就可以将天下大事托付给他。其实,每一个人无不尊贵自己,爱惜自己,只是看尊贵自己,爱惜自己,仅仅是为自己呢,还是为普天下人民?这有区别吗?区别何在?我们读读孟子的《庄暴见孟子》就明白了。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今之乐犹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
“冷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孟子说喜欢音乐是好事,但是要看只是自娱自乐呢,还是与天下百姓同乐?这有区别吗?孟子说,区别可大呢?如果爱好音乐只图自己享乐,那么,天下百姓就会有怨言,他们会痛苦地说,我们大王喜欢演奏音乐,为什么使我们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如果爱好音乐是与百姓同乐,他们会高兴地说,我们大王喜欢音乐,国家就有希望了!天下百姓就会祝愿您身体健康,祝愿国家太平。
综上所述,人尊贵自己,爱惜自己,关心自己,天经地义,并没有错,错的是如果忘却别人,忘却天下百姓,只图自己享乐,那就会受到天下人的唾弃。如果尊贵自己,爱惜自己,关心自己,是为天下人着想,那么,天下百姓就会关心,爱护你。自己忘我地为天下工作,天下百姓就会尊你为天下最尊贵的人,也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五十六章里所说的那样,“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如果你能胸怀天下,对天下人民无亲疏之分,无利害之差,无贵贱之别,那么天下人民就会视你为天下最尊贵的人,所以说,忘我有我,天下至尊。
二 无私有私,天下至公
《道德经》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天地之所以长久地存在,是他们在运行的过程中不去强求自己的生存,才能够长久地存在,圣人总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后面,结果自己反而成为首领。把自己的身体、生死置之度外,反而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保护。这就是因为他们不自私,反而是得到很多。
概括起来讲,人不可能没有私心,关键是怎么对待私心,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反而会被别人算计。一事当前,先替别人打算,就会受到人家的尊敬。办事出以公心,以理服人,天下百姓心里有杆秤,能经得起百姓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就是公而忘私。在这方面,祁黄羊的故事值得我们思考。读读《去私》就知道了:
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祁黄羊的回答旗帜鲜明,我推荐的是人才,是适合您需要的人才,是适合您提供的那个岗位的人才,我是站在谁适合干那个岗位上的事这一点上思考,不是站在谁是我什么人这个角度上思考。这里给我们还有一个启示,就是思考的角度不同表现的境界就有高低。祁黄羊站在唯才是举的高度上思考问题,就表现了其出以公心的胸怀,就赢得了孔圣人的赞扬。“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孔圣人的赞扬这是祁黄羊没有想到的,他只是出以公心,唯才是举。并没有出以私心,沽名钓誉。所以老子说,“啡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祁黄羊唯才是举并不是为了赢得孔圣人的赞扬,而得到了孔圣人的赞扬。所以说。无私有私,天下至公。
有人这样讲,祁黄羊这样做,其实包藏最大的私心。他先举荐与自己有仇的人,为自己赢得无私的美名,然后在天下最公的招牌下再举荐自己的儿子,这样名正言顺,水到渠成,是一箭双雕。既满足了顺利推荐儿子的私心,也赢得了赞扬。如果这样理解那更该思考“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的深刻含义。
三 忘我无私,天下无疆
忘我反而有我,忘我会赢得天下人的尊敬。无私有私,“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赢得天下至公的美名。人如果能忘我无私,就会做到天下无疆,就会做到天下至大。
孟子与齐宣王的一段对话精辟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齐宣王对“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老百姓还以为小,而“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不可思议,问孟子这是什么原因?
孟子告诉齐宣王,文王之囿方七十里,老百姓还以为小,是因为文王虽有方七十里之囿,文王并没有当做是自己的,而是与天下百姓共用。老百姓可以随时随地随意进出。可以进囿打柴狩猎,并没有什么不方便,这是其一。其二是,百姓不但可以随时进出打柴,狩猎,而且所获全归自己。文王虽有方七十里之囿,而他并没有当方七十里之囿里的一草一木归自己所有,而是将其造福于天下百姓,这是文王的无私,由于文王对方七十里之囿忘我无私,所以,天下人当园囿是自己的。老百姓恨不得文王之囿大而无疆,因为其园囿越大,天下百姓活动、获利的空间就越大。所以说文王之囿虽方七十里老百姓还以为小。而您的园囿尽管“方四十里”,但您当园囿是自己的,致使天下百姓不敢进出,外乡人人境,还要先问有什么禁令,才敢入境。老百姓进入您的园囿杀了那里的麋鹿就等于犯了杀人罪,这就等于在国土上弄上了一个方圆四十里的陷阱。在国家内部弄一个这么大的陷阱难道还不大吗?所以,老百姓恨不得您的园囿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步。只有您的园囿小他们活动的空间才大。
孟子以文王方七十里之囿与齐宣王方四十里之囿进行对比,一个方七十里之囿老百姓还以为小,一个方四十里之囿老百姓还以为大,形象精辟地说明一个人将自己的所有与天下共用,忘记是自己的,无私的奉献给天下人,让天下人受惠,天下人受惠即是自己受惠,这就是忘我无私、天下无疆、天下至大的境界。一个人将自己所拥有之物认为是自己的神圣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不让任何人有丝毫侵犯,这就等于这些私有之物将自己圈在了一个大陷阱里,将自己与天下人割裂开,并自我孤立起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孤家寡人。一个孤立无援的人,是无所作为的,特别是在现今世界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更要警惕“俘云遮望眼”。
忘我无私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无论从哪个角度上去努力,都离不开自我自私的圈套,天下没有忘我无私的事情,这从另一个角度上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生存在一个无形的利益共同体内,高尚的人把自己的利益融合在这个利益共同体内,视自己为共用体内的一个分子,维护自己的利益是为了维护共同体的利益,维护共同体的利益就是保护自己的利益。有了这样的境界就是忘我无私的境界。
文王将方七十里之囿既当做是自己的利益,更当做是天下人的利益。天下人从中获利而视其太小,文王从天下人获利中保护了自己的利益,寻求到了更大的利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朝前看,向前走。一个人只有朝前看,向前走,才会感觉到收获了更大的利益,才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齐宣王方四十里之囿,老百姓还以为大,是齐宣王将自己圈在了自己的利益圈内,只知道用权力来保护自己的私有利益,不愿意用权力来保护天下百姓的利益,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用权力划了一个怪圈,将自己与天下百姓割裂开来,使自己成了井底之蛙,一个井底之蛙,能有多大视野,有多少能力向前看,朝前走,最终的结果是死在自己划定的怪圈内。
人是否能向前看,朝前走,能向前看多远,能朝前走多远,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取决于自己对财富的心态。读读柳宗元的《蝜蝂传》,就会明白。蝜蝂是一种善于背东西的小虫,在爬行过程中,只要遇到东西,总是取过来背在身上,昂着头背负着,一路爬来,见到东西就往背上放,愈背愈重,即使非常吃力也不放弃。它的背上又不光滑,东西放在上面又不容易滑落,最后累得倒在路上爬不起来。人们为它去掉背负的东西,如果还能爬,它还是依然如故,又喜欢往高处爬,力气用完了,也不停止,直到坠地而死才作罢。
蝜蝂这种虫子就是做事太过,认为天下都是自己的,什么东西都想要,都想背走,都想占有,直到筋疲力尽摔死为止。要知道,世间的东西多得很,个体的力量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占尽天下所有的财物,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蝜蝂之所以拼尽生命也不愿放过一草一木,其根子是太贪,贪则欲壑难填,贪使它迷失自己,迷失自己就会做出不堪重负的蠢事来,人生的很多悲剧都是由于贪得无厌造成的。
柳宗元用蝜蝂的贪婪,做事不量力而行、执迷不悟、至死也不悔改,讽刺世之贪婪者,有如蝜蝂一样,由此告诫我们做事不要太过,要戒贪戒馋,世间的金银财宝、奇珍异物是无法占尽的。战争狂人希特勒为了独霸全球,抱住地球仪,狂妄至极地叫嚣:“世界都是我的。”这样一位狂人,最后却死无葬身之地,历史就是这样冷峻,不自量力的贪婪者,势必没有好结局!所以,遇事多想想忘我无私。忘我才会有我,无私才能成其私。忘我无私,才是圣人所为。
对于财富,老百姓看得最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吃够用就心满意足,又说贫穷自在,富贵多忧。孔子说,小人穷斯滥矣,其实对老百姓来说有失偏颇。老百姓追求的是温饱与安逸,厌恶的是奢侈与贪婪,所以,在物欲横流的年代,好好学学老百姓,就会多一分安宁,少一分惊吓,就会开着窗户睡觉,敞开胸脯走路,无拘无束,无忌无悔,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大声说话,率性而为。要做到与老百姓同乐,光明磊落,就要懂得放弃,知足知止。欲知其详,请听第九讲:知足知止,才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