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志摩和陆小曼之事。当时中国社交界有两大美人,曰:南唐、北陆。唐是唐瑛,原籍广东,嫁李祖法(现在港,当在九十左右或以上),后离婚,嫁容七(与李为保险业同行),因一直在上海,故称南唐。陆是陆小曼,大概是江浙人,嫁与王赓,为一武官,一直在北京,故称北陆。大抵唐较端庄,陆较眉清目秀,活泼而有幽默感。陆才貌双全,能丹青,票青衣,1924年与徐相识,双方一见倾心,竟然谈起恋爱来,在北京闹得满城风雨,弄得志摩去欧洲以避风头。1925年陆小曼办好离婚手续,1926年小曼二十四岁,和志摩订婚,目的在和志摩正式结婚。徐的父母原则上不赞成这件婚事,遂提出三条件:(一)婚费自筹;(二)必须梁启超证婚;(三)婚后必须南下,与翁姑同居硖石。梁启超根本反对此举,前已为了离婚事,和志摩二人间有了意见,其后由胡适出面说服。结果梁启超云:“昨天我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的事……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礼矣。”婚后确实去硖石,然朋友和文化运动均在上海,二人岂甘在硖石小城守寂寞?但离开硖石,父命不准支款,由母舅借旅费去上海。1927年与胡适、潘光旦、闻一多等组新月书店,翌年春出版《新月》月刊,由志摩主编。住了几天小旅馆后,迁入友人空置的老宅以节省开支。志摩双亲反而离南北上,由幼仪迎养。不知是故意还是避孙传芳的兵乱。总之,双亲对他们离硖石去沪后,已实行经济封锁。新月书店和月刊对少数知识分子有吸引力,究竟非生财之道。以后几年,志摩唯有在上海的大学任教,大概以光华大学为主,其它各校则兼点课程,而上海各大学以私立居多,薪水远不如国立大学,奔波为苦。1929年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任教授,时张歆海、韩湘眉夫妇均在中大,徐往常往返京沪两地,在京时即住他们家中。1930年光华闹风潮,学生罢课,胡适以志摩如此,终非了局,遂邀他北上,协助他佐理北大校务。胡上任不久,徐可助其一臂之力,在薪津方面,对徐亦可略加挹注。
至于说陆小曼挥霍,则要看从什么角度。她一向过的是优雅的生活,往来都是艺文界人士,现在佳人配了才子,照理应如神仙中人。谁知婚后不久,即逼她为开门七件事发愁,为了省几个钱不停搬家,没有家庭生活可言。老实说,徐志摩教书和兼课赚来的微薪叫她挥霍也无从挥霍起。婚后生活从未安定过,加以体质素弱,就此生起病来,志摩当然知道和体恤,但无能为力。陆并不是病美人,否则也不是“北陆”了,至少要比林徽音强得多。在此期间,据说她染上了嗜好。三十年代上海租界公开吸烟,小康之家都有雅片烟榻之设。陆小曼如有病痛,亲友劝她呼一筒一试,果然能止痛,因此染上这习惯也在情理之中。胡适邀徐北上恐怕主因在使志摩不必每日面对令他不愉快的场面。徐去后即住胡家中以节省开支,月底领到薪水后即搭飞机将钱送到上海交陆小曼济急。那时中国航空公司方成立不久,乘客不多,每班航机必有空位,有时从有关方面取得免费机票并不太难。从上海到南京他都乘过飞机。至于北京和上海之间,志摩更设法争取机票以节省时间。
1931年11月18日徐自上海乘早车到南京,阅报知北京方戒严,幸离沪时找到友人去年所赠免费机票,遂寓友人何竞武家,因离机场近,可于翌晨(19日)飞北京。这班飞机装的都是邮件,乘客仅志摩一人,于十时二十分在济南附近忽遇大雾,撞山而死,机全毁。志摩回北京是为了回北大授课,未闻是为了听林徽音的演讲,否则韩湘眉(前一晚在南京还同徐志摩通电话)和林徽音的悼文中应该提起此点。至于陆小曼在徐死后身心当然大受打击,后来和翁瑞午同居,翁善推拿,常为陆小曼医风湿痛,而翁是瘾君子,陆更无法自拔。上海沦陷期间,小报上报导,有人见到陆小曼,云她牙齿有病,美人迟暮,非复当年。胜利后,陆戒烟并恢复健康,大概从事丹青,没有什么大作为,共产党来后想即在人海中消失。
徐之识陆,正值太戈尔来华前(据年谱,但未有月份日期),可以说是一场刻骨铭心的恋爱,无奈二人都是再婚,家庭和社会都不见谅,打的是一场必输的仗。家用拮据,有些国立大学还杯葛徐志摩任教,友人们都是文人艺术家,只能相濡以沫,而徐也未必肯接受施舍,尽管仗义友人不少,二人仍终于走上穷途末路。这可以说是五四以来文艺界最著名的爱情悲剧。
平心而论,徐志摩一如雪莱,是个不可救药的浪漫理想主义者,在年轻谈恋爱时,死于非命,为文坛留下一段传奇,使人怀念,可能比做个循规蹈矩的住家男人要可怜,但辉煌得多。(“Poor Splendid Wings”-诗人传记的书名。)
我父亲的信就这样结束了。
我的友人把这封信还给我时,告诉我一个关于这封信的“秘密”:我父亲信中所讲的事,其实不必世交也可知道,因为绝大部分资料都能够在陈从周的《徐志摩年谱》(1949年初版)中找到,而年谱没收入的某些轶闻,就未必是事实了。他又指出,我父亲写这封信时,绝大部分的资料都是依据《徐志摩年谱》的,并非来自他一开始所说的“世交”关系;尽管他真的见过徐志摩等人,其实也跟这封信的内容没有丝毫关系。
友人举例说明,我父亲说徐志摩1915年二十岁时跟张幼仪完婚,死时年仅三十六,但徐志摩生于1897年1月15日,1915年照现代人计法只是十八岁,即使加上虚岁也不过十九,为什么说“二十岁”呢?卒年亦然。那是因为陈从周的《徐志摩年谱》记徐的生年为“一八九六(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生”,陈从周忘记了徐生于丙申年十二月十三日,按阳历已经是1897年,不是1896年了。我父亲计算徐志摩的岁数跟一般计法不同,却跟《徐志摩年谱》完全吻合,加上他引用的资料几乎全部见于年谱,已经足以证明《徐志摩年谱》就是他的主要资料来源了。
我父亲的信中有资料与事实不符吗?友人说有,就是“据可靠传说,梁因林之故遇车祸意外,故不良于行,如此则林更无他向之可能”此句。的确是有这传说,但事实是,梁思成是1923年前往参加“五七国耻”游行时被财政部次长金永炎的汽车撞倒的,跟林徽音无关。
然则我父亲对徐志摩生平的了解,就全靠那部《徐志摩年谱》吗?他的确没有因为我祖父的关系而获得什么独家资料吗?友人澄清说不,我父亲并不是完全认同《徐志摩年谱》的,在某一个关键处,我父亲有他自己的看法。陈从周在1922年有一条案语:“从周再案:是年林徽音在英,与志摩有论婚嫁之意,林谓必先与夫人张幼仪离婚后始可,故志摩出是举,他对于徽音倾到之极,即此可见,而宗孟曾说,’论中西文学及品貌,当世女子舍其女莫属‘。后以小误会,两人暂告不欢,志摩就转舵追求陆小曼,非初衷也。”但我父亲在信中却凭常理推断,徐、林恋只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显然不同意陈从周的说法。然而我父亲做此判断,并非根据内幕消息,而是按照常识,的确不算“独家”,也不能说他的意见就是事实。
既然没有什么惊天内幕,我为什么还要煞有介事地将它说出来呢?还要压轴登场?因为我想到,父亲当年这封关于徐志摩的“密函”,其实就是现在这部书的缩影了-结语用上这封信的故事,意义就在于此。父亲因为祖父的关系,也许年少时真的见过不少近代中国文化界名人,但他印象不深;几十年后你如果问他那些上一辈名人的事,他根本没有什么第一手资料可说,只能自己花功夫查阅文献,再谨慎地陈述资料和对某些问题下判断。
我因为父母的关系,也见过张爱玲等名人,同样印象不深,所知有限。要谈上一辈的事,我也只能像我父亲般孜孜不倦地查书、读信,偶尔也做一些有根据的推测。仅此而已。若纯粹讲自己的个人印象,不要说写一本书,恐怕连写一百字也有困难。钱锺书的女儿来过我家,但这代表我认识钱锺书夫妇吗?事实上,我连我祖父和外祖父也赶不上见面。所以要用一句话概括整部书,最好就是蒙田的名言:“Que sais-je?”(我知道什么?)
最后,我想简单比较一下我祖父、父亲和我这三代的同异,作为这部书的总结,读者亦可从中窥见时代社会的变幻。
我祖父懂七国语言,专研西洋戏剧,在欧洲买了几千部书回来,建成藏书馆褐木庐。我父亲则主要从事文化界工作,办杂志,搞电影,写文学批评,也研究《红楼梦》和翻译作品,退休后又炒股票,所以傅雷说他是“dilettante”(懂很多,但没一样精)-其实他要养活全家,不得不多方面发展。
至于我,很多方面都跟他们大异其趣。我的专业是应用数学和统计学,工作包括电脑编程和媒体调查,也曾替美国执法机构做翻译。业余搞过几个网站,例如“东南西北”。近几年则忙于整理张爱玲的遗作。如果我开一个脸书户口,将会结集到大群五湖四海的有趣“朋友”,而他们也许很难相信,彼此认识的竟然是同一个人。
现在再从教育和工作两方面对比一下祖父、父亲和我吧。教育方面,我跟祖父都负笈海外,但我读过的学校比他还要多;父亲则在燕京毕业,生逢战乱,求学时还波折重重。工作方面,我祖父家境好,不必太奔波劳碌;我父亲来港后因银行倒闭,家财尽失,不得不刻苦工作;至于我,找工作很顺利,薪金高,要转行也轻而易举,无论是翻译、金融分析、编程、统计、教新闻学等,我全都胜任。说到尾,我们三代人的共通点是,大家都确信自己一生做的,正是兴趣所在,所以我们是幸运的。我的时代跟前两代已很不同,如旅游很简单,网上找资料也极迅速。如果我父亲、祖父活在我的时代,他们又会有什么成就呢?我不知道,也只能付诸空想。
宋以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