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收到我父亲的信后,在1979年9月4日作复:“亦舒骂《相见欢》,其实水晶已经屡次来信批评《浮花浪蕊》《相见欢》《表姨细姨及其他》,虽然措辞较客气,也是恨不得我快点死掉,免得破坏image(形象)。这些人是我的一点老本,也是个包袱,只好背着,不过这次带累Stephen。中国人对老的观念太落后,尤其是想取而代之的后辈文人。”可见不喜欢《相见欢》的,绝不止亦舒一个。
问题是,既然《相见欢》的故事性这么弱,张爱玲不可能预料不到读者的反应,那为什么还坚持要写呢?真是江郎才尽吗?到1983年,张爱玲出版《惘然记》,她在序中说,《色,戒》《相见欢》和《浮花浪蕊》“都是1950年间写的……这三个小故事都曾经使我震动,因而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甚至于想起来只想到最初获得材料的惊喜,与改写的历程,一点都不觉得其间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然则似乎平淡如水的《相见欢》,到底有什么使张爱玲震动得甘心一遍遍改写这么些年呢?
自《相见欢》刊出算起来,三十多年又过去了,不喜欢它的读者自然说不出有什么“震动”之处,偶然有欣赏它的又是否看到张爱玲的用心何在呢?
迈克自然是喜欢《相见欢》的。他在2010年另一篇短文《本来无一物》中如此赞赏《相见欢》:“张的明镜偏偏照出迂回曲折的世态人情,读着教人又笑又叹。也不说担正的表姐妹写得多玲珑了,就是作陪客的荀先生和‘飞黄腾达起来,就不对了’的伍先生,也立体得如在目前。三段浓缩的半生缘,顺便还兜截了《留情》的米先生和《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佟振保,简直应接不暇哩,怎么会嫌没有故事性?”我不怀疑迈克看得懂张爱玲“字里行间的夹缝文章”,但他始终没有具体点出是什么令张爱玲震动。
颜择雅是另一位欣赏《相见欢》的作家。她在2013年发表了一篇《张爱玲一题三写--析〈留情〉〈相见欢〉〈同学少年都不贱〉》,比较了三篇张爱玲的小说,居然得出了一个前所未闻的结论:“1978发表的《相见欢》、2004问世的《同学少年都不贱》都是《留情》的脱胎换骨。”颜择雅的主要理由是:“这三篇是一幅三联画,主题都是女人的同性关系,这关系在《留情》是竞争,在《相见欢》是认同,在《同学少年都不贱》则变成幻想投射。”
颜择雅在文章中,特别分析伍太太(小说已交代了她倾慕貌美的荀太太)的想法,试图点破张爱玲“字里行间的夹缝文章”,例如说伍太太视荀先生为情敌,甚至恨不得他早点死掉:“在《相见欢》,不只荀太太预做假设‘要是绍甫死了’,连伍太太也盼望荀先生别太长寿。荀先生夸自己吃下四十颗红蛋相当神勇,伍太太就一厢情愿暗想他要中风。”又说:“伍先生带情妇去香港,如果有伤她的心,为什么她期待短寿的是荀先生,不是伍先生?可见伍太太对婚姻并不有怨……现今她唯一心愿就是荀太太快搬来住,但这必须等荀先生死,这点不可说,因此只能沉默。”颜择雅这样分析,似乎就是为了突显伍太太对荀太太的同性恋爱。
对于张爱玲的其他弦外之音,颜择雅是这样诠释的:“《相见欢》有一条草蛇灰线,就是伍太太三番两次称赞荀太太的婚姻:‘绍甫现在好多了。’不是巴望他别长寿吗,怎么还称赞?第二次改用问句:‘他现在不是很好吗?’第三次是保留口吻:‘你们今年也不错。’仔细看这三次,都是荀太太嫌丈夫,伍太太不知怎么接,就一句称赞。因此三次都是棉里藏针,伍太太真正想的是:‘你那先生糟透了。’”
我觉得颜择雅把《留情》视为《相见欢》的蓝本,再用同性恋爱的角度去分析整篇小说,观点确实很独特,但这是否为张爱玲真的要表达的东西呢?颜择雅分析得很仔细,但可能是太仔细,以致很多文本意图都在迂回曲折的诠释中隐没了。举一个例子,颜择雅说:“《相见欢》中的荀太太也有性炫耀,她讲被兵跟踪,讲一次意犹未尽,几个月后又讲一次,这是跟好姊妹分享自己的桃花八卦。《留情》中的杨太太也想用同样方式跟敦凤套交情,差别是敦凤还没听就反感,伍太太却听两遍依然津津有味。”
“伍太太却听两遍依然津津有味”?让我们直接看看张爱玲在《相见欢》中是怎么写的吧。伍太太第一次听:“伍太太有点诧异,她表姐竟和一个钉梢的人搭话。她不时发出一声压扁的吃吃笑声,‘嗗’的一响,表示她还在听着。”“表示她还在听着”就是所谓夹缝文章,意在言外-真是听着就不必刻意“表示”了。
伍太太第二次听时,张爱玲已经写得非常直接:“伍太太已经忘了听见过这话,但是仍旧很不耐烦,只作例行公事的反应,每隔一段,吃吃的笑一声,像给人叉住喉咙似的,只是‘吭!’一声响。”还担心读者不明白,张爱玲紧接着即写出苑梅的观感:“苑梅恨不得大叫一声,又差点笑出声来。妈记性又不坏,怎么会一个忘了说过,一个忘了听见过?但是她知道等他们走了,她不会笑着告诉妈:‘表姑忘了说过钉梢的事,又讲了一遍。’不是实在憎恶这故事,妈也不会这么快就忘了--排斥在意识外--还又要去提它?”
这已经不是夹缝文字,而是坦荡荡地说破了。在《表姨细姨及其他》中,张爱玲更特别自注:“伍太太有两点矛盾:痛心她挚爱的表姊彩凤随鸦,代抱不平到恨不得红杏出墙,而对她钉梢的故事感到鄙夷不屑--当是因为前者是经由社交遇见的人,较罗曼谛克。”然则荀太太那个钉梢的故事,伍太太是每一次听都觉得反感,以致“排斥在意识外”,跟颜择雅所谓“伍太太却听两遍依然津津有味”刚好相反。
最诡异的是,颜择雅在文章中明明说:“要讨论《相见欢》,一定要提《表姨细姨及其他》一文。”为什么她好像对张爱玲自己的解读视而不见呢?我想起张爱玲在同文中说:“而从另一方面说来,夹缝文章并不是打谜。”颜择雅这篇文章的问题,也许就是太喜欢解谜了,于是钻了牛角尖而不自知。其实张爱玲的文章,从来都没有什么“达·芬奇密码”要解。
那么《相见欢》的重点,即张爱玲感到震动之处究竟是什么呢?其实在小说结尾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在场者就只有苑梅感到震动:“苑梅几乎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苑梅恨不得大叫一声,又差点笑出声来。”伍太太对“钉梢的故事感到鄙夷不屑”,因此不记得听过,但荀太太呢?小说写苑梅的想法:“荀太太这样精细的人,会不记得几个月前讲过她这故事?”这又作何解释呢?
这就真正考验读者是否看得出那条草蛇灰线了。荀太太根本不是第一次把旧事说了又说,小说开场不久,就写道:“‘他们荀家就是这样。’荀太太眼睁睁望着她微笑,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就仿佛是第一次告诉她这秘密。”“仿佛是第一次”,即不是第一次了。隔了两句,又写“(荀太太)又像是第一次含笑低声吐露”云云,再强调一次荀太太的说话习惯。
小说其后写两人找话题,说:“荀太太也在搜索枯肠,找没告诉过她的事。”既然要“搜索枯肠”,即是说早就没什么新鲜事可谈了。那么荀太太可以怎样呢?小说之后写:“苑梅没留神听,但是她知道荀太太并不是唠叨,尽着说她自己从前的事。那是因为她知道她的事伍太太永远有兴趣。”说“她知道她的事伍太太永远有兴趣”-“她知道”指荀太太知道-也不完全等同客观事实。事实是:“伍太太也有一次对苑梅说,跟着她叫表姑:‘现在跟表姑实在不大有话说了。’”但荀太太既以为自己的事伍太太“永远有兴趣”,那就不必太在意什么话说过,什么话未说过了,反正就是有兴趣。但伍太太显然对钉梢的故事没有兴趣,所以两次都只用吃吃笑声“表示她还在听着”。
由此可见,我们只要把小说一路下来对荀太太的描述捉置一处,串联起来,自然不难理解她为什么会把结尾那故事说两遍了。
那么荀太太是否真的忘记自己说过钉梢的故事呢?也许吧,正如我前面所说,她不必记住自己说过什么。但她也不一定真的忘记,因为她以为即使再说一遍,伍太太也会感兴趣的。况且荀太太本人也可能沉醉在那疑似的“罗曼斯”中,下意识又忍不住想多炫耀一次。旁观者苑梅没有进入荀太太的内心,是因为作者张爱玲也觉得根本没有这必要-只要读者能看通那草蛇灰线,自然会自行找到合理解释,也不一定只有一种解释。
但这还不是所有的弦外之音。如果荀太太和伍太太都不约而同地压抑了自己的记忆,这又有什么值得震动呢?当然,这本身也是一件趣事,但张爱玲需要酝酿三十年才写出来吗?她要酝酿的,其实是那“核心事件”发生前角色的所有对话、动作、神情、思想,只要有一件不对,最后的事件便会丧失应有的震撼力。你要将小说的整体结构、人物经历和性格都弄通了,才会明白那高潮事件的真正意义:漂亮的荀太太“彩凤随鸦”,丑小鸭伍太太的丈夫又有了别的女人,这两个女人中年将尽,其实已经没有将来了,于是见面时就只好将老调一遍又一遍重弹-她们的新闻尽是往事,而未来也行将在回忆中消逝。“她们俩是无望了”,《相见欢》的高明之处,就是用一种极含蓄、压抑的手法写出两个女人的绝望处境。从这角度看,所有似乎东拉西扯的话都立即获得了意义,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相见欢》。我也觉得很震动。
那么张爱玲本人又怎样说呢?我不免又要去查一查家中的书信,结果我发现《相见欢》原题为《往事知多少》,而张爱玲在1977年10月31日写给我父亲的信中,不但已解释了是什么令她非常震动,更交代了故事的一点来源,她说:“《往事知多少》的来源,是我在大陆的时候听见这两个密友谈话。一个自己循规蹈距,却代这彩凤随鸦的不平得恨不得她红杏出墙,但是对她仅有的那点不像样的罗曼斯鄙夷冷漠。几个月后(‘52春)她又念念不忘讲了一遍,一个忘了说过,一个忘了听见过。我在旁边几乎不能相信我的耳朵-她们都不是健忘的人。-伍太太是实在憎恶这故事,从意识中排斥了出去,这一点似应设法达出。-伍太太二次反应相同,可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我非常震动。伍太太并不是不关心外界,不过她们俩的交情根本是怀旧的,所以话题永远是过去,尤其是荀太太的过去,因为她知道她当年的admirer(仰慕者)永远感到兴趣。”
这就是《相见欢》的重点了。小说刊载了三十多年,有多少读者甚至张学家能正确解读出来呢?
《上海懒汉》是《浮花浪蕊》的初稿?
我本来对张爱玲所知不多,成为她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后,我不得不由零开始学习。这学习过程既漫长又充满挫折,但也不乏趣味,以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张爱玲有很多“传说中的作品”,有些是确实存在的,如已经出版的《小团圆》,或即将出版的关于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少帅》。有些是事先说要写,但最后似乎没有写成的,如《描金凤》。更有一些是无人知晓的作品,主要是她晚年时跟我父亲在信中约略谈过的,如《香港太太》《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谢幕》《美男子》《填过一张爱憎表》《不扪虱而谈》等,但那都只是一些初步构思,我相信她根本未曾动笔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