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么多钱锺书的“多声道广播”表演,我不禁好奇:究竟钱氏夫妇平日用什么语言沟通呢?
钮先铭《记钱锺书夫妇》中有一段说:“1936年,我住在巴黎多纳福街的小公寓里,位置在巴黎大学的后方,是学生的聚散地。有一天我刚将走出公寓的门堂,看见一对夫妇也走进来,正用着英语在商量着想租一间公寓。都是东方人的面孔,男的留着一小撮希特拉式的胡子,女的梳的是马桶盖的娃娃头。二十多岁的一对青年,这种打扮,人在法国,而说英语,真是不伦不类!因之引起了我和思进的注意,认为是日本人,我和思进都曾留学过日本。这就是钱锺书和杨季康一对夫妇。从此我们四人就做了好朋友。”
《一代文化大家的高尚情操》(《人民日报》,1998年12月30日)则如此记述:“何青医生说,四年来,杨先生天天带着自己做的便于钱先生食用的饭食到医院探望。钱先生同杨先生在一起时,有时用无锡话交流,有时又在讲英文。杨绛始终陪伴在他身旁,在他的最后时刻,不停地用家乡无锡话在他耳边轻轻祝福着。”
1979年8月19日,我父亲写信给张爱玲说:“(钱锺书)在国内时同太太相约,每星期轮流讲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以免生疏,所以出口成章,咬音正确,把洋人都吓坏了。”
然而历史学者汤晏在《一代才子钱锺书》中则澄清说:“外界还有类似这样的报导,说钱锺书在家与家人均讲外语,好比说周一讲英语,周二讲法语,周三讲德语及意大利语,余类推。这也是无稽之谈。钱锺书看到了一笑置之。他写信给夏志清说:‘弟法语已生疏,意语不能成句,在家与季康操无锡土话。’”(1979年17日,何月不详)
论学评书
当年我父亲和他的中文大学同事每有疑难,总要求“北京最高法院”钱锺书来一锤定音。1980年3月19日,宋淇致函提问:“现在我们中心有一难题,尚未解决,只好最后向‘活百科全书’请教并作最后判决。辛弃疾《贺新郎》有一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甲解为:‘我不恨见不到古人,我恨古人见不到我狂。’乙解为:‘我不恨古人见不到我,我恨古人见不到我狂。’……得先生一言,所有人均无不服。”
钱“大法官”的判词是:“愚见以甲说为当,然非Sir Oracle1,妄言之而君姑妄听之耳。此种句法,六朝时亦见《洛阳伽蓝记》,拙作《管锥编》第二册698页可参考。”我查一查《管锥编》那页,果然就见到辛弃疾的《贺新郎》,之前还连引三个先例,说明此句意思确是“我不恨见不到古人”,令人无话可说。
因为父亲大半生都与“稀奇古怪的病”纠缠,1981年,我寄了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疾病的隐喻》给父亲,这部书主要是谈疾病的,我想他会欣赏有作者能把疾病跟隐喻挂起钩来。想不到我父亲把此书转寄钱锺书,说:“此书乃小儿寄来,大概是现代年青人喜爱的作家之一,故‘承子命’读之,免得‘代沟’越来越深。”
收到我父亲的信后,钱锺书在1月19日回信说:“Susan Sontag书尚未来,其‘Notes on Camp’,‘Against Interpretation’等文,弟于Partisan Anthology,20th-Century Lit.Crit.:A Reader中读过,矜小聪明,亦不失为可观也。”
“Notes on Camp”即《坎普札记》,“Against Interpretation”即《反对阐释》,都是桑塔格的名作,钱锺书在两部西方文选中早就读过了。事实上,有大量例子证明他一直留意着西方前沿的思潮:20世纪70年代初在干校,钱的桌子和床上都堆满了英、法、德、意文的报纸杂志。(林书武:《与钱锺书在干校的日子》)
读过我父亲寄的这本书后,钱锺书在1981年6月5日回复:“Sontag书极伶俐,然正如其‘Against Interpretation’,偏锋甚锐,而立说未圆。例如tuberculosis(肺结核)诚如所言藉metaphor(隐喻)以逃避惨痛现实;cancer(癌症)则on her own showing(据其所示)似未可相提并论。Tuberculosis:病妇成为19世纪末文学中典型La femme fragile(脆弱女郎)(见《管锥编》753页注5),告兄资谈助,聊补Sontag书所未及云。”
查《管锥编》引文,其实只有一句相关:“欧洲19世纪末诗文中有‘脆弱女郎’一类型,具才与貌而善病短命。”附注是一部德文书:Ariane Thomalia,Die“Femme Fragile”:ein literarischer Frauentypus der Jahrhundertwende,中译可作《脆弱女郎:世纪之交的一个文学女性类型》。
看了上面两个例子,大概知道钱锺书的答问方式,就是无论你问什么,最后他总叫你翻他的《管锥编》。机灵如钱锺书,当然对自己相当自觉,所以早就自嘲一番,有一封信说:“Jean Moréas2晚年闻人谈哲学、神学等一切问题,辄曰:‘何不读吾诗集,吾诗集中亦有之。’(Il y a aussi de l‘ésotérisme dans mes Stances,etc.)弟自笑亦大类此。”按“Il y a aussi de l’ésotérisme dans mes Stances”是法文,意思是:“我的《诗集》中也有些秘传之学。”
钱锺书与宋淇眼中的香港
我家在1949年来香港定居,钱锺书女儿也曾来港一游,至于钱先生本人,其实早在30年代已踏足香港了。那是1938年,陶然《登门,人已去》(见《我们的钱瑗》)中有一段:“她(钱瑗)笑说,好多年前(1938年)她父亲在香港投宿客栈,推门进去,管房的说没房间,钱锺书争辩道:门口明明写‘有房间’嘛!那管房的领他去看,指着那牌子大声说:‘冇房间!’原来,大学者钱锺书也被广东字‘冇’难倒,‘冇’也看成‘有’了。”
自此之后,钱先生就没再踏足香港,也许他真觉得这里“不是学人久居之地”。我父亲虽来港几十年,似乎仍觉得格格不入。1981年,他写信给钱先生说:“《围城》一书新版,此间想不如国内轰动。港人守旧得出奇,至今国语电影观众听不懂,要在片上打中文字幕,真可称为海外奇谈。简体字多数人怕看、拒看,说不定宁愿看盗印本,否则口碑如此之佳,定可成为畅销书。”
同一年,我父亲又写道:“此间乏解人,亦少可谈之人,香港人只能作手谈,谈论学问或笔谈乃强人所难。一笑。”
我不禁想起陈寅恪教授在港大期间,也只觉得“进退维谷”,他在1940年8月28日写信给傅斯年说:“别有一种精神上不愉快之感觉,即无人可谈,无书可读。”也许就是这种原因,即使到了1980年,父亲虽亲笔邀请钱先生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学,也被他断然拒绝。钱锺书当时只说:“我若来港,主要是为见兄夫妇一面;上月傅聪来舍晚饭,谈起游港,我亦曰:For me,Stephen is Hong Kong or rather H.K.is S.just as L‘état,c’est moi.”
“L‘état,c’est moi.”是法文,中译一般作“朕即国家”,直译是:“国家,就是我。”相传为路易十四所说,因为他相信他就是国家,所以人民不会搞革命推翻他,没料到给钱锺书一下恶搞了,就变成“香港,即宋悌芬”。父亲居然成为旅游景点,香港特区政府不知道有何感想?
我这里摘引钱锺书先生与我父亲的通信内容,当然只是冰山一角,但已能大致窥见他们的书信本身就是现代中国文学的珍贵史料。有人问我,这些信该如何处理?我暂时还不知道,有可能是把它们全数寄还杨绛先生,也有可能在杨先生的同意下,把它们整理、注释,然后出版--版税当然也全数捐给钱先生设立的奖学金。一切人、事、物都有自己的归宿,我喜欢看见他们团圆,所以既是钱先生的信札,我就觉得要回到杨先生的手里才对。正如我的父母和他们已逝的朋友们,也应该已在彼岸重逢,那里有一个永恒的派对,他们谈笑风生,就像回到六十多年前的上海。
钱锺书、杨绛与张爱玲
我父亲与钱锺书除了谈论学术,有些通信也毫无顾忌地臧否人物,例如谈张爱玲。
2010年,网上流传了一篇据说是杨绛的访问稿,文中那位“杨绛”称张爱玲是下三滥,原话是:“受不了她(张爱玲)。现在社会上把她捧得不得了,有一张她摆姿势的照片,说她是美人。我的外甥女和她是同学,她(外甥女)说张一脸花生米,awkward(怪别扭的),在学校里拼命让人注意她,奇装异服。人都来不及选,汉奸都跟上了。她成天想的都是男女之间的。下三滥。钱锺书跟夏志清说,你怎么把我和张爱玲放在一起捧啊?钱锺书也对我说,我们都说是下三滥。她的东西我从来不看,恶心死了。”
“杨绛”说的“把钱锺书与张爱玲放在一起捧”是指夏志清在他撰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以大篇幅写张爱玲。《中国现代小说史》196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此后几十年成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夏志清以非主流的眼光肯定了钱锺书与张爱玲等作家的成就,但这两位作家是我父亲推介的,父亲还将他们的书寄给夏志清。夏志清看了后,对这两个人的评价极高,甚至认为张爱玲的《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而钱锺书的《围城》则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是最伟大的一部”。
那篇访问稿被转发到张迷论坛,结果引起一场口水战,杨绛首当其冲。后来有人发出声明:“(这篇访问的作者)原是豆瓣网钱锺书小组成员,现在因为精神分裂症已经入住北京安定医院两个多月了。在今天电疗结束后,作为他的至交好友,他特意嘱我一定要在豆瓣网钱锺书小组发表此声明,向所有朋友说明他所写的《2010年4月25日拜见杨绛先生记》完全是他自己依据网上的材料捏造出来的。”当然这段声明也可能是恶搞,但我更愿意相信杨绛不会做出这种人身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