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洲的十几年里,辜鸿铭废寝忘食地吸收西学,他先后在英国、德国、法国读书。其间还到过意、比、奥等国游历,肚子里装了不少西方的书和知识。更出色的是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九国语言,尤其英文,写成文章,连英国人也点头称叹,认为有维多利亚时代的风味,可以同英国的大文豪卡莱尔、阿诺德相媲美。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年少出洋,在檀香山学得一口好英语。他认为近代中国有“三个半”英语人才,其一是辜鸿铭,其二是伍朝枢,其三是陈友仁,还有半个他没说,有人猜是他自喻,有人则说指王宠惠,但无可置疑的是他将辜鸿铭誉为第一,由此亦可见辜英语造诣之高。辜获得过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法国巴黎大学等欧洲著名高等学府的文、史、哲、理、工、神学科博士学位共计十三个,堪称“博士学位证书收藏家”。
辜鸿铭的留学生涯并非一帆风顺,那个时候的中国积贫积弱,中国人来到异地,往往受人鄙视,遭受不公正待遇。每当辜鸿铭走在街上,就会有人无所顾忌地跟着他叫喊:“中国佬,猪尾巴,蠢猪!”面对这种羞辱性的挑衅,他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借助智慧进行反击。他留学德国的时候,就曾小试牛刀,露过一手。有一次,他乘坐从维也纳到柏林的火车,因为旅途疲劳,闭着眼睛在那养神。这时,对面空位上新上来两、三个神气十足的德国青年。他们刚一坐定,就对辜鸿铭品头论足,很是缺乏教养。辜氏先是装作听不懂,没加理睬,然后不动声色地拿起面前的一张德文报纸,若无其事地倒看起来。那几个洋小子延颈一瞅,一个个乐得五官挪位,又是挤眉弄眼,又是摇头撇嘴:
瞧这个装模作样冒土气的中国佬,连报纸都拿倒了,还蛮像那么回事地看得来劲!他到底做给谁看,这儿又不是中国?!
洋小子们欺侮辜氏不懂德文,忘乎所以地放声大肆哗笑。就连旁边坐着的几位有教养的欧洲人也听不过耳,几乎忍不住要挺身加以干涉了。这时候,只见辜鸿铭懒洋洋地抬起头,那张似张非张的嘴巴,冷不防像快速嗑瓜子一般地,突然流出一连串字正腔圆,地道得不能再地道的德语:
你们德国的文字真是太简单了。若不是倒着看还真是没什么意思。甭说这种通俗的玩艺,就是你们的圣人歌德那部《浮士德》,我也能倒着跟你们念个一字不差。
末了,他还用最典雅的德语,大段引诵歌德语录,教训他们该如何尊重他人。羞得那几个洋小子面红耳赤,趁火车到站,赶紧溜之大吉了。
作为一名华人,虽然身在海外,但他依然对祖国文化情有独钟。在巴黎大学留学的时候,辜鸿铭向一位老教授请教学问。言谈之间,老教授对《易经》赞不绝口,并对辜鸿铭说:“你们中国的《易经》是最有价值的经典,可惜我不懂中文,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我所读到的仅是一些只光片影,不能领会《易经》的精髓所在,但我已感到其哲学理论光芒万丈,炳如日月星辰!你只通西学不成,还得钻研本国学术。”老教授的这番话更是坚定了他关注祖国文化的决心。从此之后,辜鸿铭乐此不疲地“泡”在各地的图书馆中,如饥似渴般地去寻觅、翻阅欧洲所藏的中国经典著作。另外,辜鸿铭还每逢阴历冬至,必在自己的房间里备下酒馔,邀祭祖先,以寄托海外游子对祖国的向往之情。英国房东太太等他叩完头、祭拜完毕之后,笑嘻嘻地揶揄他说:“你的祖先什么时候来吃喝你的祭品呢?”他一本正经地回答道:“就在你们的祖先嗅到你们所献的鲜花香味的时候吧。”辜之回答诙谐隽永,令人会心解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