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俭会上当吗?开玩笑,作为军事家,他的军事才华不输军事学院博士生导师,怎么会犯二年级小学生的错误。他当即准备下了一份厚礼——粮车三百辆,献给突厥。为表示诚意,押送粮食的是几百名老弱兵。
军事家和普通将领的区别就是,军事家是先出理论再运用于实践,普通将领是先砍过人,再搞血淋淋的总结。
粮草,弱兵,学雷锋?裴行俭不是来学雷锋的,是来砍人的。
粮车之上的粮食下面,五百名军队中的超级猛人正拎着刀趴在那里。这还不算完,几千人的特种部队也埋伏于前方险要之处。送人送到底,送佛送到西。
突厥兵不出所料地来抢掠粮车,唐军假装惊慌,哇哇地哭喊着四处败逃。捡了大便宜的突厥兵把粮车赶到有水有草的地方,解鞍牧马,放松警惕。
也就在此时,趴在车内粮堆间的五百名唐军,突然跃出杀敌。活的,粮食里还有活物!突厥兵正在慌乱之间,刀锋已经舔到要命的咽喉。
摸不准情况,赶紧跑吧!刚跑两步,伏兵又起,几乎把抢粮的突厥兵杀尽。
一路上,只要看见唐军的粮车行走,突厥人都远远避开。不是我军不行,而是唐军太狡猾。突厥兵生怕再遭到裴行俭设计的伏杀。
裴行俭带领部队马不停蹄一直开到单于府(辖今内蒙古阴山、河套一带)的北部。天将黑,唐军筑好了大营正准备睡觉,集合号令突然响起。
裴行俭传令,唐军全部转移到高冈之上安营扎寨。
这是为什么呢?
不为什么!必须执行!
唐军忙了半天白忙活,营帐扎了,刀入鞘了,裤子脱了,屁也放了。
将军,部队已安顿好,不适合再折腾,这是兵家大忌,手下将领激动地跺着脚劝说。
少废话,让你移师就移师,裴行俭强令移营。
睡到半夜,突然暴风骤雨,山洪倾泻,前面所筑营地顷刻没于丈余深的水中。唐军将士们暗自庆幸,若不移师,就全变成水中王八吐泡泡了。
这是为什么?唐军将士们全傻了,一个个激动地搓着手不解地问。
少废话,让你听命令就听命令,不要问为什么!裴行俭微笑回答。
裴大师真乃神人也,跟着神人混,还有什么可怕的?唐军士气大振。
裴行俭继续挥师北进,与突厥大战于黑山(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又名呼延谷)。
抢也抢不过,砍也砍不倒,好容易来了一场山洪又淹不死。突厥兵能做的只剩下一件事——跑!可跑也跑不过,跑到最后,首领奉节还是做了唐军的俘虏。
突厥人彻底绝望了,既然打不过唐军,那就只好回头干掉自己的可汗阿史那泥熟匐,举白旗投降。
胜利的喜讯传至京师,估计两天吃不下一碗饭的高宗,高兴得能一顿干下三大碗。他派户部尚书崔知悌亲自带上钱和物到前线慰问。
裴行俭安顿了突厥降众,班师回朝。可汗都被干掉了,看来突厥这次是真心实意地准备抱着圣经过日子——忏悔。
突厥人什么都知道,就是不知道什么叫忏悔。突厥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一样东西——可汗。
被干掉的可汗是阿史那泥熟匐(名字很麻烦),可唐军前脚刚撤离,一个叫阿史那伏念的部落头领就自立为可汗,与阿史德温傅结盟,再犯唐朝边境。
大唐与突厥,甲方乙方,没完没了,都想当超级大腕。
开耀元年(公元681年)初,突厥兵锋直指唐朝原、庆等州。高宗再命突厥克星裴行俭同志为定襄道大总管前往讨伐。以左武卫大将军曹怀舜、幽州都督李文暕为副,先行出击,结果吃了败仗。
七月,裴行俭率军抵达代州(治所在今山西代县)的陉口(即雁门关陉岭关口),按兵不动。科学研究表明,两军阵前,管他七大姑八大姨抡刀上去就剁的,最后被剁死的很可能是自己;两军阵前,不是全靠刀说话,是靠结果说话。
裴行俭不是个容易冲动的人,在战场之上,他的冷静让敌人胆寒。他相信一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有胆量忽悠,没有什么实现不了的。
他先派人与阿史那伏念取得联系,你是光你是电你是唯一的可汗。忽悠完,就要和别人订盟约。咱们联手对付阿史德温傅,你看怎么样?如果胜了,他的地盘,他的媳妇都归你做主。
然后他又写了封信给阿史德温傅,让他提防阿史那伏念的进攻。
裴行俭这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和稀泥,整得两个人晕头转向,搞不清私底下发生了什么。两个人都以为对方暗中与裴行俭联合,要吃掉自己。
在两个人一头雾水的时候,裴行俭已经开始行动了。他派遣轻骑抄了阿史那伏念的后路牙山,这一仗打得太值了,值大了,且不说他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和粮草财物,关键是把阿史那伏念的老婆孩子给俘虏了。
阿史那伏念一口气退到一个叫细沙的地方,准备歇歇脚再跑。
别歇了,继续喘吧!裴行俭带着部队又撵上来了。
别撵了,我体育成绩没你好,我百米才十五秒,咱讲和吧!
讲和就讲和,我就一个条件,你把阿史德温傅抓住,然后献给我,其他免谈。
在限期内,阿史那伏念果然把阿史德温傅作为礼物献给了裴行俭。这仗打得,没被打死,却被忽悠死了,兄弟,对不住了。
裴行俭再度得胜,把阿史二人押往京师。
裴行俭此时已经手握重权,加上门生众多,一人十条短信,人气指数爆棚。照此势头发展下去,他将打破武则天苦心经营的权力垄断。
武则天对裴行俭这个人可以用又爱又恨来形容,爱他是因为他的确是人才,人才不能为我所用就有可能是对手。调露元年(公元679年),裴行俭兵不血刃拿下西突厥王。武则天特地设宴款待,在宴席之上,她对裴行俭说:“裴爱卿是个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全才,今天我要封你个要职。”
说到做到,武则天果然封裴行俭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这两个官位是宰相兼大将军。两个岗位兼赋文武极品,却同时赋予一人之身,在朝廷中已不多见了。
功高震主,高宗皇帝不需要震都要倒了,怕震的还有一个人——武则天。
不错,这个时候的武则天,她太需要和自己同心同德的人了。对她来说,裴行俭就是烫手的山芋,接不接都是个问题。不接,就是对手;接了,又怕烫手。
在对待裴行俭这个问题上,武则天始终处于一种犹豫不决的状态。
就在这时,裴炎站出来了,他上表高宗:“阿史那伏念投降实际是由于裴行俭的部将程务挺、张虔勖率兵逼逐,加上漠北的回纥诸部配合南进,他是走投无路才投降的,并不是裴行俭的功劳,他哪有那么大本事。”
这裴炎脑子是不是进水了,都是老裴家的人,何必呢!
我告诉你,裴炎脑子是进东西了,但进的绝对不是水,而是脑黄金。因为他早已看穿了武则天的心思,他必须这么去做。武则天想用裴行俭,但又不希望他一枝独秀。
高宗这时候已经是半梦半醒之间,经裴炎这么一说,他也就当真了。
于是取消了为裴行俭记大功的念头。裴炎这还不算完,继续在高宗面前忽悠,这些突厥首领根本不是真心归降,是被逼的。
武则天对裴炎的提法举手表示赞同,两人就这么一唱一和。
高宗同意了,他下诏把投降的五十四名突厥贵族全部斩首。裴行俭震动了,满朝文武震动了,因为这开了唐廷不杀降将的先例。
当初阿史那伏念投降的时候,裴行俭曾答应保二位阿史同志不死。现在看来,自己的承诺不过是个屁,风一吹连味道都散了。
阿史那伏念为原东突厥帝国王室后裔,当年唐太宗所擒的颉利可汗的侄子。
唐廷的言而无信使突厥人非常不满,这也埋下了之后突厥贵族反唐的祸根。
阿史那伏念败亡后,余部在阿史那骨咄禄统帅下,征铁勒,犯唐境,声势逐渐壮大,于是设牙帐自立为可汗,重建突厥帝国,史称后突厥汗国,成为唐帝国的头号劲敌,这是后话了。
算天算地却难算人心,裴行俭对此心灰意冷,叹息道:“与部将争功,我老裴丢不起那人(古今所耻)。现在既然归功于自己的部下,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背信弃义地杀戮降将,以后恐怕不会有人投降朝廷了。”
从此以后,裴行俭就请长期病假不上朝了,这也正中武则天等人的下怀。
不上班就不上班吧,当然也不会主动去劝他出山。换句话说,如果裴行俭一直执掌军权,对武则天来说不是麻烦,而是大麻烦。
永淳元年(公元682年),西突厥又反叛唐朝。高宗这时候又想起了裴行俭。老裴啊!歇好了吗?麻烦你走一趟。
眼看裴行俭又要挂帅西征。又,这个词是个不厌其烦,烦了又烦的词。没有时效性,自然也就不可能过期作废。
对不起,这次我还真不陪你们玩了。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啦!
军队还未开拔,裴行俭就彻底歇菜了,这一歇还真没打算醒过来,眼一闭不睁,裴行俭同志的一辈子过去了,享年六十四岁。
一代名将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朝廷赠以幽州大都督官衔,谥曰“献”。
“献”的意思是奉献,裴行俭当年虽然得罪武则天,但是武则天并没怎么为难他,反而让他出将入相,为大唐帝国屡立奇功,奉献一切,包括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