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需要过渡的情况
(1)内容转换处。
首先,在记叙性文章中,当时间、空间、事件或人物发生转变时,意思的交接、转换,往往需要过渡来衔接。如鲁迅的《藤野先生》开头写东京的清代留学生乌烟瘴气的景象,作者甚为不满,在转到写仙台学医生活之前,有这样一句话:“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既交代了空间的转移,又做到了过渡自然,上下连贯。其次,在说理性文章中,当论述的问题转换时,当论述由总到分,由分到总,或者由具体到概括,由概括到具体时,就需要有过渡。如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开头从总的方面批判了自由主义,指出了其危害,接下来要列举自由主义的各种表现,就是先用“自由主义有各种表现”来进行过渡。这是论述从总到分的过渡。在列举了自由主义的种种表现之后,要对其进行分析批判时,又用了一个过渡“所有这些,都是自由主义的表现”,这个就是从分到总的过渡。两处过渡起到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全文能自然地贯通起来。
(2)表达方式转换处。
一篇文章往往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表达方式的转换时,也需要通过过渡来衔接。比如,由概括叙述转到具体叙述,由描写转到抒情,由抒情转到议论,等等。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始是抒情和议论,在转入叙述时用了“让我还是来说一段故事吧”来过渡。结束叙述再度进行议论时,又用了“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样的句子表示过渡。叙述是为了说明议论的道理,议论是为了更深刻地指出叙述的意义,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但中间用过渡来衔接,使叙述和议论相得益彰,共同表现主题。
运用倒叙、插叙、补叙时,倒叙、插叙或补叙的内容的起止处,也需要过渡。如《阿Q正传》中有段补叙,阿Q到静修庵“革命”,老尼姑告诉他“秀才”和“假洋鬼子”已经来革过一次命了。下一段就转入了对赵秀才和假洋鬼子来静修庵“革命”的情景的叙述,中间就是用了一句“那还是上午的事”来过渡。
(二)照应
1.照应的内涵
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彼此关照和呼应。前文提到的问题,后文要有着落;后文说到的内容,前文要有交代和暗示,否则会给人突如其来的感觉。照应是使文章构思缜密、脉络贯通、结构严谨的一个重要手段,能够帮助读者了解文章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利于突出主题。
2.照应的形式
照应的部分可以是观点,也可以是材料;可以和文章的主题有关,也可以只和文章的某一点有关,如某种气氛、环境、景象、感情、性格、细节等。常见的照应有以下几种形式:
(1)文题照应。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与主题关系密切,文题照应可以突出主题,加深对内容精神实质的理解。
(2)首尾照应。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开头有伏笔,收尾必有照应,给读者一种首尾圆合、结构严谨的感觉。
(3)前后照应。指前伏后垫的相互照应,可以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结构自然严谨,内容也能饱满周全。这种照应一方面可以造成悬念,具有调动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还能增加结构的戏剧性。另一方面可以突出某一问题,或使观点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陈启佑的小说《永远的蝴蝶》就综合运用了这三种照应。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看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
“谁叫我们只带来一把小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来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刹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上,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行动,却要叫我终身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子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为什么呢?只带一把雨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了。她是要帮我寄信的。那,那是一封写给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
运用照应这种手段,反复强调某一内容,可以使重点突出,内容紧凑,而且容易把握全文的脉络。如果缺少照应,就会觉得文章前后不连贯了。
在行文中我们还要注意:要顺应思路的发展,不为照应而照应;要从结构全局上去把握,照应要清晰地显示文章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三、开头和结尾
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多地体现着文章的结构艺术或写作技巧,其他层次或段落则更多地负载着文章的思想价值和情感内涵。
开头是文章所叙写的事物的开端,或者所要议论问题的提出。一般指文章的第一段或第一个层次,不是文章的第一句话。结尾是所叙写的事物的结局或议论问题的解决。
自古以来,文章家都很重视开头和结尾的构思。明代谢臻《四溟诗话》:“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清代李渔《闲情偶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可见,一个好的开头和结尾对文章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开头
开头是一篇文章的起笔,能否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关键在于开头。“万事开头难”,难在它涉及到文章的整体建构和内容,全篇的基调是否和谐统一。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1.切题
所谓切题,就是要揭示文章的主题和寓意。无论开头是描绘环境、推出人物,还是叙述事件、渲染气氛,都要考虑到表现主题的需要,使文章的开头具有某种指向性。如果开头就偏离了主题,就会越写越偏离中心。开头切题有利于下文表现主题,展开故事,也有助于读者顺利进入文章的主题。《水浒传》的开头起于踢球发迹的高俅,与作品所反映的“官逼民反”主题是相对应的;《三国演义》的开头始于“桃园三结义”,也是因为作品所秉承的“尊刘抑曹”的思想。
2.有吸引力
好的开头对读者的阅读有一种潜在的吸引力和暗示作用,能够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和期待心理,吸引读者读下去。俄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自己的长篇小说《怎么办》的序言中说:“我援引小说家所常用的诡计:从小说的中间或结尾抽出几个卖弄玄虚的场面来,将它们放在开头的地方,并且给装上一层迷雾。”在《怎么办》中,一开头就写罗普霍夫伪装自杀,这样处理就引起了悬念,然后再倒叙他过去与薇拉、吉尔沙诺夫的关系,解释他假自杀的原因,令读者产生一睹为快的兴趣。
3.定调
所谓定调,指在文章的开头就要确定全篇的基调。开头是定基调的地方,能否定得准,关系到全篇基调是否和谐统一。这种基调须贯穿全文,以利于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全文,进而把握主题。例如,孙犁的《荷花淀》开头展示给读者的是这样一幅画面:月光下,女人编席,远处一片飘着荷花、荷叶香的白洋淀,基本色调就是“洁白”、“银白”、“透明”,没有一点点战争的味道,也没有一点点尘世的纷扰。作者正是通过这样极富美感的开头,把读者带入一种纯美的境界,带入一种特定的氛围。与此类似的这种诗情画意般的画面,中间部分有段关于白洋淀水面的正面描写,末尾处的对于荷花淀的直接描绘,都与开头的色调保持一致。显然这种基调贯穿始终,开头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开头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开门见山式。在文章的标题之后,行文一开始就接触文章的主题,或开宗明义就揭示中心论点。如李斯《谏逐客书》开篇就提出:“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单刀直入,直接揭示主题,使读者顿然明白其主旨。
二是曲径通幽式。根据写作目的,或描写环境以引出人物和故事,或抒发感情以渲染气氛,或设置悬念以吸引读者,或先叙述故事以引出深刻道理,或引用名言警句以作叙事的开端。这种写法如园林之峰回路转,由远及近,娓娓道来,使作者不知不觉地进入作品,自然而然地被文章所吸引。例如,汪曾祺的《翠湖心影》即是如此开头的:
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住在哪里?”“翠湖。”“爱吃什么?”“麻婆豆腐。”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当时觉得很无聊(是在一个座谈会上听一个本地才子说的)。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
文章开头就先宕开笔墨,叙述跟翠湖有关的一个笑话,然后曲折引入正题,既能引起阅读兴趣,还能自然地转入文章的描写对象——翠湖。
(二)结尾
结尾是文章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收得住口,就是好结尾。清代学者林纾在《春觉斋论文》中也强调:“为人重晚节,行文重结穴。”可见一篇文章的冲击力、震撼力、启示力往往来自结尾。文章在终篇如何收笔十分重要,结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写作的成败。好的结尾可以进一步深化主题,保证文章结构的完美。既可以帮助读者明确主旨,加深认识,又可以使读者感到回味无穷,增强感受。虽“无他事继其后”,却“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余味无穷。一个好的结尾,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自然天成
文章的结尾是内容发展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结果,应该水到渠成,了无痕迹,如同百川归海一样自然。作为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尾不能画蛇添足,不能让人有生硬之感。
2.收束全文
指结尾应归拢全篇的思想,是“画龙点睛”之笔,既回顾上文,又点明主题,做到收尾有力,不能给人以收束无力、草草收兵的感觉。
3.留有余韵
文章结束之时,是读者沉浸于情境之中,感受到寓意之时,如果能够给读者留下某种回味、想象及思考的空间,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追求富有余韵的结尾,就是要做到含蓄,富有哲理,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