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业随即也跟着表态,企划部、财务部等科室的负责人纷纷效仿,提建议,表决心。
晓岩爽朗地笑笑说:“大家先不要着急,等我们真的拿到项目,咱们都要抱着吃苦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任务。到那时,我们再开庆功会,我给大家记功,给大家颁奖。咱们公司的生命就在大家的手掌里攥着,在座每位的工作成绩就是公司的前途、公司的明天。总之,一切都要拜托各位了。”
晓岩的话引起了大家共鸣,他们热烈鼓掌,以掌声代替决心和赞同,表示对老板的支持!
散会以后,晓岩回到办公室,不停地打电话。凡是能够说上话的同学朋友,他几乎都想到了。古人说的好:“人熟好说话。”省设计院设计处处长是他的校友,好久没联系了,这次主动联络,预约了时间和地点:“咱们好久不见了,想一起吃顿饭。”然后再给安全处的一位熟人联系,这位大神,是晓岩钓鱼认识的钓友,由于生意上的需要,多次主动联系,并在年来节到的时候,主动来那么一点小意思。这样一来二去,就越来越熟悉。熟悉了,说起话来就自由自在,不拘礼节。有了什么事情,不管工作上是否归他管辖,总喜欢给他汇报汇报,听听意见。毕竟人家是省级直属单位的处长,有时候总能在同一个系统的领导面前说上一半句话。就像菩萨上天言好事一样,总会给凡尘人间带来一些预期的好兆头。也许这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初一、十五拜菩萨、中秋夜里拜月神,小年(腊月二十三)拜灶神的期许吧!为了人生的平安、幸福,富裕、安康,人们不但要祭拜那些玉雕泥塑的神灵,更要对生活中一些重权在握的大神们或侧目相看,或“顶礼膜拜”。有事没事的混个脸熟,一旦有了什么用得着的事情,也好张口好话,顺水做人情。
晓岩原先做煤矿技术评估,这位处长也着实没少帮忙。如今,晓岩的公司虽然转型了,但他在遇到攻坚战,或者有了新决策的时候,还是不忘给这位安全处长通气儿。就因为想听听他的意见,或者从他那沉稳的富有磁性的音节中感知出一点做事的底气,或者精气神来。总之,这是晓岩的为人风格,也是一种习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他总是和自己最尊重,最信得过的朋友有意无意地说说。
电话接通了。可是那边接电话的李处长声音有些异常,缺少了往日的沉稳和富有磁性的魅力。晓岩一时间感到担忧,担忧之余,是一份无法言说的牵挂:老兄是怎么了?出什么事儿不成?晓岩沉下心来,仔细倾听那震耳的声音。疑惑地问:“怎么了老兄,声音……”
晓岩只是听到电话里噪音很大,乱糟糟地,干扰着他和李处长通话的效果。
李处长原来是在现场,矿井的事故现场!他正在指挥抢救困在井下的矿工!
晓岩终于听出了大概:“啊——,回头再说吧,我在事故现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