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师以为这样会使约翰花费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这样自己就可以静下心来思考问题了。
但是,没过10分钟,儿子就敲开了他的房门,手中拿着那份拼得完完整整的地图。牧师对约翰如此之快地拼好了一幅世界地图感到十分惊奇,他问道:“孩子,你怎么这样快就拼好了地图?”
“啊,”小约翰说,“这很容易,在另一面有一个人的照片,我就把这个人的照片拼到一起,然后把它翻过来。我想如果这个人是正确的,那么,这个世界也就是正确的。”
牧师微笑起来,给了他儿子2角5分钱,对他说:“谢谢你!你替我准备了明天讲道的题目:如果一个人是正确的,他的世界就会是正确的。”
(佚名)
创新
创新,在一个人的生命当中,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了创新意识,就丧失了创造辉煌的机会。
多年来,有一家酒店的电梯需求紧张,打算增加一部。于是酒店请来了建筑师和工程师研究如何增设新的电梯。专家们一致认为,最好的办法是每层楼打个大洞,直接安装新电梯。方案定下来之后,两位专家坐在酒店前厅面谈工程计划。他们的谈话被一位正在扫地的清洁工无意中听到了。
清洁工对他们说:“每层楼打个大洞,肯定会尘土飞扬,弄得乱七八糟。”工程师瞥了他一眼说:“那是难免的。”清洁工又说:“我看,动工时最好把酒店关闭些日子。”工程师说:“那可不行,关闭一段时间,别人还以为酒店倒闭了。再说,那也影响收益呀。”“我要是你们,”清洁工不经意地说,“我就会把电梯装在楼的外面,那样既有利于工程进度,又不影响酒店的效益。”工程师和建筑师听了这话,相视片刻,不约而同地为清洁工的这一想法叫绝。于是,便有了近代建筑史上的一项变革——把电梯装在楼外。
(佚名)
一定是乐谱错了
知识和真理都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的,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迷信标准答案,要有善于质疑、敢于质疑的精神。
小泽征尔有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委绐他一张乐谱,在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不和谱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家们演奏错了,就指挥身边的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仍然觉得不自然。这时在场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错,而是他自己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他再三考虑,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一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设计的“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判断。
(佚名)
知识是最大的财富
知识就是财富,谁掌握了知识,运用了知识,谁就具备了获得财富的资本。
福特少年时,曾在一家机械商店里当店员,周薪只有2美元。他自幼好学,尤其对机械方面的书籍更是着迷。因此,他每星期都花掉生活费来买书,孜孜不倦地研读,从未间断。当他和布兰都小姐结婚时,只有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而已,其他值钱的东西则一无所有;但他已拥有了比金钱更宝贵、更有价值的机械知识。
几年后,福特的父亲给他200多平方米的土地和一栋房屋。如果他未研读机械方面的杂志书籍,终其一生,也许只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农夫而已。但“水向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已具有丰富机械知识、胸怀大志的福特,向他向往已久的机械世界迈进。此时,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便助他开创出一番大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福特曾说道:“积蓄金钱虽好,但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经营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佚名)
建个”百宝囊”
托尔斯泰是俄国的大文豪,他常常幽默地对别人讲,他有一个贮藏万物的“百宝囊”。他的“百宝囊”是什么呢?就是笔记本。他从来不离开他的“百宝囊”,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从中变幻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形象。为了描写1813年战争时期的俄国社会风气,他翻阅摘抄了70多种、包含几百卷的历史著作,连他自己的家也变成了一个藏书万卷的图书馆。
无独有偶,被人们誉为“短篇小说之王”的俄国作家契诃夫,也有一个“百宝囊”,他还向人介绍说他的“百宝囊”里有“整整100个题材”。
我国大作家老舍先生的“百宝囊”里储存着人物的语言、性格、外貌……写作时需要什么就到这个“囊”里去找,可方便呢!
三个旅行者
三个旅行者早上出门时,一个旅行者带了一把伞,另一个旅行者拿了一根拐杖,第三个旅行者什么也没有拿。
晚上归来,拿伞的旅行者淋得浑身是水,拿拐杖的旅行者跌得满身是伤,而第三个旅行者却安然无恙。于是,前两个旅行者很纳闷,问第三个旅行者:“你怎么会没有事呢?”
第三个旅行者问拿伞的旅行者:“为什么你淋湿了而没有摔伤呢?”拿伞的旅行者说:“下雨的时候,我很高兴有先见之明,撑开伞在雨中大胆地走,衣服还是湿了不少;泥泞难行的地方,因为没有拐杖,所以小心翼翼,就没有跌跤。”
然后,他又问拿拐杖的旅行者:“你为什么没有淋湿而摔伤了呢?”拿拐杖的说:“下雨的时候,我因为没有带雨伞,便找能躲雨的地方走,所以没有淋湿;当我走在泥泞坎坷的路上时,我便用拐杖拄着走,却不知为什么常常跌跤。”
第三个旅行者听后笑笑说:“这就是为什么你们拿伞的淋湿了,拿拐杖的跌伤了,而我却安然无恙的原因。当大雨来时我躲着走,当路不好时我细心地走,所以我没有淋湿也没有跌伤。你们的失误就在于你们有凭借的优势,有了优势便少了忧患。”
承担起生命的职责
一只雄鸡已经年老,当它奄奄一息快要离开这个世界时,它对守候在身旁的孩子说:“孩子,我已经不行了,从今以后,每天早晨呼唤太阳的职责,要由你来承担了。”
少年雄鸡点点头,伤心地注视着慢慢闭上了眼睛的父亲。
第二天一早,少年雄鸡飞上谷仓的屋顶。它脸朝东方,放开喉咙啼叫。但是,它发出来的却是一种缺乏力量的、时断时续的嘎嘎声。
这天太阳没有升起,乌云布满天空,淅淅沥沥的毛毛细雨下个不停。饲养场上的所有动物都气坏了,跑来责怪少年雄鸡。
“真是倒霉透了!”猪叫道。
“我们需要阳光!”羊也叫起来。
“雄鸡,你必须啼叫得更响一些!”公牛说,“太阳离我们有9300万英里远,你的叫声那么细小,它能听得见吗?”
少年雄鸡被大家说得很难过,它决心一定要练好自己的本领,给家族争光。过了几天,少年雄鸡又一早就飞上谷仓的屋顶。它放开喉咙大声啼叫,这次发出的啼鸣声非常洪亮,在雄鸡啼鸣史上是空前的。
“吵死人了!”猪说。
“耳朵都要被震破了!”羊叫道。
“头都要听炸了!”公牛抱怨说。
“对不起,”少年雄鸡说,“但是我是在尽自己的职责。”
它心里充满了自豪感,它看见了,在那遥远的东方,一轮红日正从丛林后面冉冉升起。
善于融会贯通
莱纳斯·鲍林是美国著名的理论化学家,他在进入俄勒冈农学院后就非常珍惜所获得的学习机会,勤奋刻苦地学习,决不轻易浪费一分一秒,总是如饥似渴地吮吸着各方面所需的知识营养。
鲍林认为:课本上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要花时间去整理、总结。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可以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他在学习中十分注意提炼升华,举一反三,力求深刻理解诸多学科的定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和区别。每学习一个专题,他就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他说:“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连贯畅通,思维活跃。”最后正是他的这些好习惯助他走上了成功之路。
奇怪的考核
有一家公司的技术研发部需要补充一名普通员工和一名经理。消息在报纸上刊登后,报名应聘普通员工的人非常踊跃。
公司把前来应聘的人安排在会议室,分三天做三次考核。
第一次考试,名校毕业的小胡便以99分的好成绩排在第一。一位姓李的女孩以95分的成绩排在第二。
第二次考试试卷一发下来,小胡感到纳闷,试题竟然和第一次的完全一样!一开始他认为发错了试卷。但监考人员一再强调,试卷没有发错。既然试卷没有发错,小胡也懒得去想,自信地把笔一挥,还不到考试规定时间的一半,试卷便填满了。小胡把试卷一交,其他应聘的人也陆陆续续地把试卷交了上去。人人脸上都春风得意,显然,个个都认为自己胜券在握。
第二次考试考分一出来,小胡仍以99分的成绩排在第一。而那位交卷最晚的女孩小李以98分的成绩排在第二。
第三天,准时进行第三次考试。
“这次该不会再拿同样的题目给我们考吧?”进考场前,小胡这样想。
试卷一发下来,考场上顿时开了锅,因为试卷和前两次完全一样!
“请安静,安静!大家听我说,这次考题和前两次一样,都是公司的安排。公司怎么要求,我们就怎么执行,如果有谁觉得这种考核办法不合理,你可以放下试卷,我们随时放你出考场。”
监考人员把桌子拍得“啪啪”直响。
众人一看招聘人员非常严肃,只好老老实实低下头答卷。
这次考试更省事儿,绝大部分考生和小胡一样,根本用不着看考题,“刷刷刷”就直接把前两次的答案给搬上去了。
不到半个钟头,整个考场都空了。只有那位小李仍托腮拍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时而修改,时而补充,直到收卷铃响,才把答卷交了上去。
第三次考分出来,小胡长长舒了一口气。他仍以99分的成绩排在第一。不过这次没有独占鳌头。小李这次也以99分的好成绩和他并列第一。但小胡一点儿也不担心被她挤下来。
第四天,录用榜一公布,小胡傻眼了:上面只有小李的名字,其他人都落选了。
小胡当时就找到人力资源部办公室,他显得异常激动,理直气壮地质问道:“我三次都考了99分,为什么不录用我,而录用了前两次考分都低于我的考生呢?你们这种考核公平吗?”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笑呵呵地凝视着小胡,直到他心平气和,才开口说话:“胡先生,我们的确很欣赏你的考分。但我们公司并没有向外许诺,谁考最高分就录用谁。考分的高低对我们来说的确是录用职员的一个依据,我们正是根据考分来录用员工的。不过,虽然你次次都考了最高分,可惜你每次的答案都一模一样、一成未变。如果我们公司也像你答题一样,总用同一种思维模式去经营,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吗?我们需要的职员不仅要有才华,更应该懂得反思,善于反思、善于发现纰漏的人才能够进步,职员有进步公司才能有发展。我们公司之所以三次用同一张试卷对你们进行考核,不仅仅是考你们的知识,也在考你们的反思能力。因此,你未能被录用。”
叼羊的乌鸦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一只乌鸦,一天,乌鸦看见一只老鹰在天上盘旋了一会儿,突然俯冲下去,叼起一只小羊,飞上蓝天,消失在远方,非常潇洒。
乌鸦看呆了,口里喃喃自语着:“这才是男子汉呢。”它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像老鹰一样。于是它开始锻炼。这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差不多了,准备也像老鹰一样漂亮地叼起一只羊,然后美美地享受。
它选好目的地后,盘旋在羊群上空,盯上了羊群中最肥美的那只羊。它贪婪地注视着这只羊,冲天而起,它从没像今天飞得这样高,又以从未有过的速度向羊俯冲过去,抓住那只羊,可是它的力量太小了,根本抓不动羊,反而被羊毛缠住,结果落到了牧羊人手里。
二、绝不甘心失败
列宁的读书方法
列宁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从小酷爱读书,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活中,甚至在被捕、流放中仍然手不释卷。
列宁读书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很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的所在页码。列宁把做批注视为一种创造性劳动,非常认真地加以对待,从不马虎草率。他一般使用铅笔批注,很少用钢笔。他写批注的过程,可以说是与书的作者探讨甚至激烈争论的过程。每当读到精妙的地方,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废话!”“莫名其妙!”等等,有的地方则干脆写上“哦,哦!”“嗯,是吗?!”“哈哈!”“原来如此!”等等。更有价值的是,列宁的重要著作《哲学笔记》就是由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它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
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创业的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取得成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