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行共有六个摊位,它们成一行排列,从中猜出是谁,也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
他们观察良久,银哨见知一沉默,问道:“主子,要不要给您提示?”
旁边的知而插话,“我也要猜。”
银哨笑道:“好,那你先说,你觉得哪位是?”
“我认为是第二位。”
“为何?”
“她卖得最好,任何优秀的人才,无论从事哪一行,均是最好的。”
知而现学现卖,套用找白回的思路。
银哨遗憾摇头,“想法不错,可惜错了。”
知而泄气扁嘴,“不会吧?”
“最优并非适用所有事。”
知而望着知一,求指点。
知一缓缓道:“事情复杂,一套理论并不通用,得有第二套,甚至第三套,单用,或者几套交叉使用,这样得出的结论才会更准。”
知而恍然,“那我怎么知道用那一套理论呢?”
“多看,多实践,积累经验,用得越多,自然会明白该用那一套理论。”
银哨抿笑,“主子似乎已经猜到是谁了。”
“倒数第二个。”
银哨点头,知而好奇问:“怎么判断出的?”
“她菜摊的蔬菜瓜果排列与别人大为不同。”
知而仔细瞧了瞧,“她摆得似乎比别人的顺眼。”
“不错,就是这点。她的蔬菜从左到右是以相同颜色深浅排,不同色之间以颜色搭配相宜的摆,整个摊位便看起来很舒服。”
知而恍然,“姐姐好观察力。”
“不单是颜色,她排的尺寸也是精心安排的,由下往上依次递减,成梯形,这样给客人选的时候更方便。”
银哨补充,“在菜行里,位置最好的是外面,越往里位置越差,她在倒数第二本是劣位,但凭借这点,也卖得不差。”
知而点头,心里默默记下。
“银哨不错啊,懂得分析了。”
以前的银哨只会打听,并不善分析,现在分析得头头是道,令人刮目相看。
银哨腼腆一笑,“少主专门教过我,我不能丢他脸。”
听银哨一说,知而意会知一带着自己的缘故,知一正培养自己学分析。
三人走到莹莹的摊位前,莹莹温柔笑:“三位要买菜么?我的菜可新鲜了。”
“菜不错,人也水灵,这么水灵的姑娘埋没在这里,可惜啊。”
知一的话颇直接,人听了难免不舒服,但莹莹买菜多年,对刁难的客人已经十分有一套,“生活所迫啊,若姑娘可怜我,往后常来。”
“你一日可以赚多少?”
莹莹愣了愣,暗想这姑娘真是无礼,张口就打听别人隐私,却还是如实回,“五十钱。”
“五十钱算多吗?”知一问旁边的银哨,银哨解释,“不多,每日五十钱,想要在川地买下自己的树屋,得花费二十年。”
银哨之所以用树屋来做衡量,是因为川地人多,树屋少,这里的人常常一家七八口挤在同间树屋里,生活极其不便。
拥有自己的树屋,是多数川地人的梦想。
“你可买了树屋?”
莹莹摇头,“正在为这个努力。”她家三代五口,挤在狭小的树屋里,她无比渴望能买一间树屋,改善家人生活。
“如果有一份差事能让你在五年内买下树屋,你会可以愿意?”
莹莹迟疑,“有这等好事?”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
知一高深的回答,令莹莹生误会,她脸微变,正色道,“我不出卖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