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一在府衙的院子里遇到了李言闻,他正指挥着几个衙役研药和生火,对外面发生的变化根本没时间打探。朱道一他们也没有去打扰他的工作,反而默默地帮着做些伙计,逐渐十几个重伤的人员得到了妥善医治,李文言才从中得以解脱坐在台阶上休息。
“先生打扰了,请问您是李文言先生吗?”
“噢,正是在下。”
“我乃奉湖广安陆府知府石谦之命,邀请先生前往安陆宣讲医术,顺便救一个人的性命。”
“安陆?救谁的性命?”
朱道一慢慢俯下自己打的身体,在李言闻的耳边轻轻说出了一个名字。
“啊,兴......”,李言闻惊讶地蹬着眼睛,但及时反映了过来你,嘴里的话也就没有说完。
“公子是怎么知道草民的?”
“袁宗皋大人向知府引荐了先生。”
“原来是袁大人啊,那草民于情于理都要去一趟安陆了。”
“在此先谢过先生了。”,朱道一直起身来向后退了半步,随即恭恭敬敬地向李言闻拜道。
“公子不可行此大礼,折煞草民喽。”,李言闻扶着酸痛的腰连忙站了起来,因为他猜测这位年轻人的身份定是特殊,不然周围的人岂能听命于他。
“先生值得这样的礼遇。”
“公子,那宁王那边怎么办?”
“先生放心吧,宁王估计已经被打败了。”
“噢,那太好了了。对了公子,我们何时出发?”
“我刚问了府里的衙役,江边每天都有商船去往蜀地,届时我们就乘船回安陆。”
“那就听公子的安排,这里的伤员也已无大碍,我也可以安心地离去了。”
汪直匆匆从走廊的一端跑过来:“公子,客房已经收拾好了。”
袁霸收起了先前的罗刹面孔,笑呵呵地看着汪直说道:“噢,动作还麻溜嘛。”
“平时经常在家照顾老小,所以......公子,请随我来吧。”
“大家也都累了,赶紧回房休息吧。”
毕竟这里是伤员的安置区域,偌大的府衙只腾出来一个房间。朱道一对这个安排还是比较满意的,周围的这些人刚刚还是投降的叛军,若果为了逃跑把他们几个杀了,也是有可能发生的状况。所以现在大家住在一个房间,一旦有个风吹草动相互还能有个照应。不过他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那些个投降的叛军早已身在曹营心在汉,早已期待着恢复良民的身份,哪里敢再对朝廷官员下黑手。
天蒙蒙亮的时候,一支装备杂乱的军队向九江城开来,锦旗招展浩浩荡荡很是神气。准备出城的居民见此立马退了回去,南熏门上的衙役查看了好久逐渐露出了笑容,原来队伍里的军旗上有个‘王’字。心想着近几日坊间盛传的消息是真的,那位战神王大人已经平定了宁王之乱,准备来九江整顿当地治安了。
中国的历史上星光闪耀的人物不胜枚举,自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之后,后世登场的各类著名人物,无不是师从这一时期的思想。而明朝的王守仁即将开创新的时代,以星星之火打破封闭、腐朽的旧社会,令中华民族再次创造辉煌的奇迹。可惜满清入关后彻底扼杀了新思想,彻底扼杀了市场经济和科学文化的发展,此后两百多年中国彻底隔绝于先进思想之外。
当然这时候的王大人还在为黎明百姓的生产空间奋斗,离著述研究和开堂授业还有一段时间,而朱道一一直期待遇到的那个男人就是他。
宁王朱宸濠目光呆滞地坐在囚车里,像一只被扒光了彩色尾羽的公鸡,全然不见了几天前攻打九江城时的意气风发。此时的宁王正在从洪都到应天府的路上,九江只是千里之行的一个小站,而王守仁也将暂时在此重新整顿治安。
大部分军队都在城外安营扎寨,只有一个一百多人的小队进了九江城,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那就是九江知府衙门。因为王守仁将在那里主持临时的政府班子,再等待朝廷安排合适的官员前来任职,当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宁王留在城里的那批残兵,竟在他来之前已被人降服了,而这些人居然来自湖广布政使司安陆府。
王守仁坐在府衙大堂内听闻后稍有吃惊,但脸上还是表现的若无其事,毕竟这些年啥场面他没见过。在询问了事情的缘由和经过之后,他向袁霸等人表达了感谢之情,同时又觉得他们旁边的少年有些奇怪。为什么王守仁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朱道一一直在边上看着他,还时不时地对他微笑眨眼,而自己印象中却从未见过这个少年。
王守仁瘦弱的身材裹在宽松的绯色官服里,加上连着数日废寝忘食的征战,显得格外的单薄又令人心生怜悯。而那官服正面的那只云雁,正舒展着矫健的身姿,昂首欲展翅的磅礴气势,又与他泯然于众的相貌格格不入。这是朱道一对王守仁时的第一印象,既不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的羽扇纶巾,也不是‘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时的雄姿英发,而是普通的如同路边耕作的农民一般。
“大人,这是九江城全部叛军的名录,其中主动归附且劝降有功的人员,已用毛笔圈了出来。”,袁霸从袖兜里掏出一叠白纸,拱手交给了王守仁面前。
一旁的临江知府戴德孺从他手中接过名录,打开后粗略瞄了一眼向王守仁禀告道:“巡抚大人,这上面共记录有叛军108人,其中20人为各地强征过来的良人,73人为各地无业游民,剩余15人为宁王在洪都藩王府的侍卫。”
“子良【戴德孺字子良】,这些人你立即去核实下身份,再拟定一份详实的处理办法,务必做到不冤枉一个良人,也不放过一个罪人。”
“是,巡抚大人。”,戴德孺领命退到一旁。
“堂下四人报上名来?”,王守仁坐在公案后扫视了下堂下。
“安陆府知府衙役张清、庞大海。”
“原辽西卫千户,先安陆兴献王府看护袁霸。”
朱道一站在堂下犹豫着该如何介绍自己,王守仁看到了他的局促不安,但是并没有催促或者质问,而是向侍从要了一杯热茶。
“大人,小人是否可以上前一步说话?”,袁霸看到局面瞬间僵持住了,连忙站出来说话。
“噢,为何不能当众讲明?”
“小人说到的内容牵涉的人员或许有点复杂。”
王守仁早觉得朱道一,不像是寻常人家的公子。这一路上兴献王府的看护,以及安陆府的衙役,为何一直跟随着他就很可疑。于是命身边的随从,递给了袁霸笔墨纸砚。等他拿起白纸的时候,上面只有‘兴献王世子’四个字。
王守仁这次真的有些震惊了,一个外地藩王的世子,来到起兵造反的宁王地界。如果此事传出去,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到时又不知道连累多少无辜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