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李渊手下兵将不过三四万之众,即使全部屯驻太原,应付突厥和四周盗寇也有点来不及。而要进军关中,显然就不能守住太原。所以,李渊第一个手段就是采取“和亲政策”,让突厥“坐享其成”。所以李渊不惜屈节让步,自称外臣,并亲自给突厥可汗写信道:“我想大举义兵,远迎主上。大汗您如果肯发兵相应,我把夺得的子女金帛,全部送给大汗您,而我只要土地城池,不知大汗您是否愿意帮助我。”
唯利是图的始毕可汗果然与李渊修好。在李渊最为艰难地从太原进入长安这段时间里,李渊只留下第三子李元吉率少数人马驻守太原,却从未遭过突厥的侵犯,依附突厥的刘武周等人也收敛了不少,李元吉于是有能力从太原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人员和粮草。等到公元619 年,刘武周攻克晋阳时,李渊早已在关中建立了唐王朝,而此时的李渊不仅在关中站稳了脚跟,拥有了新的幅员辽阔的根据地,而且刘武周再也不是对手,李渊派李世民出马,没费多大力气便收复了太原。
吃亏就是占便宜
古人说“吃亏是福”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吃亏,你就成了施者,朋友则成了受者,看上去是你吃了亏,他得了益。然而,朋友却欠了你一个情,在友谊、情谊的天平上,你已加了一个筹码,这是比金钱、比财富更值得你珍视的东西。
吃亏,会让你在朋友眼里变得豁达、宽厚,让你获得更深的友谊。这当然会使朋友更心甘情愿帮助你,为你做事。
古有明言,吃亏就是占便宜,不过也要吃得好亏啊!
与朋友交往,自己吃点亏就是一个很好的交际方法。
不管是吃大亏,还是吃小亏,只要能对搞好朋友关系有帮助,你就要尽力吃下去,不能皱眉。尤其是大亏,有时更是一本万利的事。
当然,交友吃亏也必须讲究方式和技巧。
交朋友吃亏要吃在明处,否则就是白吃。有的人为了息事宁人,往往去吃暗亏,结果是“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三国时期的孙权就是这样,为了得回荆州,假意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结果在诸葛亮巧妙安排下,孙权不仅赔了妹妹,又折了兵。荆州还是在人家手中,这个亏未免吃得太不值得了。
亏要吃在明处,吃在暗处就只有白吃了。你吃亏时,至少要让对方明白,让对方意识到,你吃亏是为了帮助他。
在现在的社会,会吃亏的人才不会吃亏。你不吃点亏,别人怎会替你办事呢?
古时就有一个例子,陈嚣与纪伯为邻,一天夜里,纪伯偷偷地将隔开两家的竹篱笆,向陈家移了一点,以便让自己的院子宽一点,恰好给陈嚣看到了。纪伯走后,陈嚣将篱笆又往自己这移了一丈,使纪伯的院子更宽敞了。纪伯发现后,很是愧疚,不但还了侵占陈家的地方,而且还将篱笆往自己这边移了一丈。
陈嚣的主动吃亏,让纪伯感到相当内疚,他产生了“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觉,这就欠下了陈嚣的一个人情,即使他还了这个人情,但是每当他想起时,他还是会内疚,还是会想法报答纪伯。
《菜根潭》上说:“人之短处,要曲为弥逢;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
意思是:别人有缺点或过失,要婉转地为他掩饰或规劝他,假如去揭发传扬,就是用自己的短处来攻击别人的短处,到时肯定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所以,有时主动吃亏是要为朋友文过饰非,既让他觉得欠你的人情,又让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会交朋友会办事的人,乐意为朋友遮掩一下,中国人就喜欢这一套。
战国时,梁国与楚国相邻,两国在边境上各设界亭,亭卒们也都在各自的地里种了西瓜。
梁国的亭卒勤劳,锄草浇水,瓜秧长势极好;而楚国的亭卒懒惰,不事瓜事,瓜秧又瘦又弱,与对面西瓜田的长势简直不能相比。楚国的亭卒觉得失了面子,有一天夜里偷跑过去,把梁国亭卒的瓜身全给扯断了。梁国的亭卒第二天发现后气愤难平,报告给边县的县令宋就,并说:“我们也过去把他们的瓜秧扯断好了!”
宋就说:“这样做当然是很卑鄙的,可是,我们明明不愿他们扯断我们的瓜身,那我们为什么再反过去扯断人家的瓜秧呢?别人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就太狭隘了。你们听我的话,从今天起,每天晚上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瓜秧长得好,而且,你们这样做,一定可以让它们知道。”
梁国的亭卒听了宋就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照办了。楚国的亭卒发现自己瓜秧的长势一天好似一天,仔细观察,发现早上地都被人浇过了,而且是梁国的亭卒在黑夜里悄悄为他们浇的。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亭卒们的报告,感到十分惭愧又十分的敬佩,于是把这件事报告了楚王。楚王听说后,也感于梁国人修睦边邻的诚心,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亦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成了友好的邻邦。
为别人文过饰非,实在是个搞好关系的好机会。当朋友在众人或是你面前犯了错,你一定要抱着吃亏的心理,干脆给他个面子,帮他一把,千万别“暴而扬之”。
很多时候,这种吃亏是帮助你的朋友,尽管你先前吃了亏,但最终朋友会弥补你,报答你。想一想,会吃亏的人怎么会吃亏呢?
居高堂之位,怀凡人之心
居高位的人常常为众人所仰视,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得到更多人的关注、议论和评判。如果此时能以低调的姿态俯就众人,以亲和的语言善待众人,做到位尊而不自矜,权重而不自傲,功高而不自居,明显而不炫耀,就一定会赢得众人的拥戴,人心的归附。
长孙皇后十三岁时便嫁给了当时太原留守李渊的次子、年方17岁的李世民为妻,她年龄虽小,但已能尽行妇道,悉心事奉公婆,相夫教子,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小媳妇,深得丈夫和公婆的欢心。唐高祖武德九年八月,李渊因年事已高而禅位给太子李世民,李世民就成了唐太宗。水涨船高,长孙王妃也随即立为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
做了至高无上的皇后,长孙氏并不因之而骄矜自傲,她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贤良恭俭的美德。对于年老赋闲的太上皇李渊,她十分恭敬而细致地侍奉,每日早晚必去请安,时时提醒太上皇身旁的宫女怎样调节他的生活起居,像一个普通的儿媳那样尽着孝道。对后宫的妃嫔,长孙皇后也非常宽容和顺,她并不一心争得专宠,反而常规劝李世民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妃嫔,正因如此,唐太宗的后宫很少出现争风吃醋的韵事,这在历代后宫都是极少有的。长孙皇后只凭着自己的端庄品性,无言地影响和感化了整个后宫的气氛,使唐太宗不受后宫是非的干扰,能专心致志料理军国大事,难怪唐太宗对她十分敬服呢!虽然长孙皇后出身显贵之家,如今又富拥天下,但她却一直遵奉着节俭简朴的生活方式,衣服用品都不讲究豪奢华美,饮食宴庆也从不铺张,因而也带动了后宫之中的朴实风尚,恰好为唐太宗励精图治的治国政策的施行作出了榜样。
因为长孙皇后的所作所为端直有道,唐太宗也就对她十分器重,回到后宫,常与她谈起一些军国大事及赏罚细节;长孙皇后虽然是一个很有见地的女人,但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认为男女有别,也应各司其职,因而她说:“母鸡司晨,终非正道,妇人预闻政事,亦为不祥。”唐太宗却坚持要听她的看法,长孙皇后拗不过,说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而得出的见解:“居安思危,任贤纳谏而已,其他妾就不了解了。”她提出的是原则,而不愿用细枝末节的建议来束缚皇夫,她十分相信李世民手下那批谋臣贤士的能力。
关于任贤纳谏一事,唐太宗深受其益,也执行得尤为到家,他常对左右说:“人要看到自己的容貌,必须借助于明镜;君王要知道自己的过失,必须依靠直言的谏臣。”他手下的谏议大夫魏征就是一个敢于犯颜直谏的耿介之士。魏征常对唐太宗的一些不当的行为和政策,直接了当地当面指出,并力劝他改正,唐太宗对他颇为敬畏,常称他是“忠谏之臣”。但有时在一些小事上魏征也不放过,让唐太宗常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一次,唐大宗兴致突发,带了一大群护卫近臣,要到郊外狩猎。正待出宫门时,迎面遇上了魏征,魏征问明了情况,当即对唐太宗进言道:“眼下时值仲春,万物萌生,禽兽哺幼,不宜狩猎,还请陛下返宫。”唐太宗当时兴趣正浓,心想:“我一个富拥天下的堂堂天子,好不容易抽时间出去消遣一次,就是打些哺幼的禽兽又怎么样呢?”于是请魏征让到一旁,自己仍坚持出游。魏征却不肯妥协,站在路中坚决拦住唐太宗的去路,唐太宗怒不可遏,下马气冲冲地返回宫中,左右的人见了都替魏征捏一把汗。
唐太宗回宫见到了长孙皇后,义愤填膺地说:“一定要杀掉魏征这个老顽固,才能一泄我心头之恨!”长孙皇后柔声问明了原由,也不说什么,只悄悄地回到内室穿戴上礼服,然后面容庄重地来到唐太宗面前,叩首即拜,口中直称:“恭祝陛下!”她这一举措弄得唐太宗满头雾水,不知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因而吃惊地问:“何事如此慎重?”长孙皇后一本正经地回答:“妾闻主明才有臣直,今魏征直,由此可见陛下明,妾故恭祝陛下。”唐太宗听了心中一怔,觉得皇后说得甚是在理,于是满天阴云随之而消,魏征也就得以保住了他的地位和性命。由此可见,长孙皇后不但气度宽宏,而且还有过人的机智。
长孙皇后的长子李承乾自幼便被立为太子,由他的乳母遂安夫人总管太子东宫的日常用度。当时宫中实行节俭开支的制度,太子宫中也不例外,费用十分紧凑。遂安夫人时常在长孙皇后面前嘀咕,说什么“太子贵为未来君王,理应受天下之供养,然而现在用度捉襟见肘,所有器物都很寒酸”。因而屡次要求增加费用。但长孙皇后并不因为是自己的爱子就网开一面,她说:“身为储君,来日方长,所患者德不立而名不扬,何患器物之短缺与用度之不足啊!”她的公正与明智,深得宫中各类人物的敬佩,谁都愿意听从她的安排。
身为一国皇后,能有如此宽厚仁爱之心,她克己让人的做人处世态度,令众人敬佩。在李世民这位成功男人背后,有着长孙皇后这样一位伟大的女人。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佐君朝政,他都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不愧为百世典范。
以退为进,是低调做事的必然要求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这是《菜根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做到表面笨拙内心精明,外表含混内心清楚,遇事以退为进,那这个人就掌握了处事的关键、保身的法宝。”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少年继位时,赵国正值积贫积弱之际,处于“四战之国”的尴尬境地。在赵武灵王父亲肃侯的丧礼上,秦、齐、楚、燕、魏等国各带精兵万人,名义上是来参加葬礼,实则是明火执仗地对赵国示以兵威。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在赵武灵王幼小的心灵里就埋下了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发愤图强、振兴赵国的雄心壮志。
当各诸侯国纷纷称王时,赵武灵王却冷静而理智地下令国内只能称他为“君”,并声称:“无其实,敢处其名乎?”没有王的实际,怎么敢用王的名义呢?连王都不称,只称君,这不但真实地反应了他执掌的赵国当时尴尬的实际窘况,而且昭示他必须采取的一种韬光养晦的政治选择和策略。因为,在国家实力不强时,称王只会树大招风,引起各诸侯国的密切关注,甚至招来不必要的军事或政治麻烦。处在“四战之国”中的弱小赵国是经不起大风大浪折腾的,他必须为赵国的崛起寻找一息喘息的和平机会和时间。
如果赵武灵王仅仅是不称王,那是鸵鸟政策,苟且偷安,掩耳盗铃,赵国非但不能崛起,反而可能就此愈加衰落。韬光养晦,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核心是有所为,是高明的为和巧妙的为,有选择的为。
十年磨一剑,赵武灵王用了12年时间,在齐秦对峙、诸侯争霸的夹缝中,韬光养晦,审时度势,成功地实施胡服骑射,打击三胡,消灭中山国,除掉了心腹之患,拥有了中山五百里方圆的肥沃之地。
赵国从此“北地方从,代道大通”,从邯郸通向代地的南北大道畅通无阻,赵国疆土南北连成了一片,国家统一,边疆稳定,迅速崛起,成为东方第一大国。
韬光养晦,赵武灵王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罕见的和平崛起的典范,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先河!
盛求全,衰求半
有人追求完美,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有人懂得知足,永远感谢上帝给他的太多。其实二者并不冲突,追求完美的人能在成功时精益求精,迈上新台阶;懂得知足的人能在失败时自我安慰,树立新目标。所以没有必要去划清“求全”、“求半”的“三八线”,懂得“盛求全,衰求半”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何为“盛求全”?年轻即盛,成功即盛,拼搏之时也为盛。盛便意味着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此刻应该追求完美。求全非求过,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你心中的完美乐园。目标过于不切实际只是浪费时间,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求全。有了心中的完美乐园,你便会充满动力地前进,一路上披荆斩棘。偶尔也会有些绊脚石,但是你要知道,你有时间,有精力,为了心中的那片世界你一定要对自己高要求,劈开那块绊脚石,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