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立身如果不能站在更高的境界,就如同在灰尘中抖衣服,在泥水中洗脚一样,怎么能够做到超凡脱俗呢?为人处世如果不退一步着想,就像飞蛾投入烛火中,公羊用角去抵藩篱一样,怎么会有安乐的生活呢?
狭路行人,让一步为高
《处世悬镜》中说:“狭路行人,让一步为高;酒至酣处,留三分最妙。”意思是说,在窄小的路上经过,给别人让路为好;酒喝到一定程度,一定要留三分量才是最佳境界。
明朝年间,有一个姓张的老人开了个当铺,生意一直做得不错。
在年关将近的一天,张翁忽然听到铺子里人声嘈杂。他急忙出来询问,原来是店铺里的伙计在和一位邻居争吵。张翁忙问原由,伙计对张翁说:“这个人以前典当了些东西,今天却空手来取典当之物。我不给他,他就破口大骂,一点道理都不讲……”可那位邻人看到张翁不但没有丝毫愧疚之色,反而仍旧骂骂咧咧,不讲情面。面对这样的情景,张翁的做法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他微笑着对这个邻居说:“我知道你的意思。年关就要到了,急着用这些东西吗。咱们都是街坊邻居的,因为这些小事争吵不值得。”于是,就叫伙计找出他所典当的东西,一共有四五件。张翁指着棉衣说:“这是过冬不可缺少的衣服。”又指着一件长袍说:“这件衣服是我给您拜年用的。其他的东西现在也不急着用,莫不如暂时放在这里,把棉衣、长袍先拿回去穿吧。”
那个人一看,只好一声不响地走了。可没想到的是,当天夜里,他竟然猝死在别人家里。为此,死者的亲属同那人打了很长时间的官司,花了很多冤枉钱。
原来,这个邻居欠了人家很多债务,无法偿还,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就事先服下毒药,因为知道张翁家道殷实,就想用死来敲诈一笔钱财,但张翁没有和他理论,给了他两件衣服,他只好到另一家去讹诈,而那家人不肯相让,结果惹上了人命官司。
后来,有人问张翁说:“你怎么能够有先见之明,容忍了这种人呢?”张翁回答说:“凡是蛮横不讲理来挑衅的人,多半是有所恃才来的。如果在小事上不加退让,那么灾祸就可能接踵而至了。”
张翁可谓真正地知进退,懂得失,不做无谓之争。
“高步立身,以退为进”,实际上说的是一种襟怀。而这种襟怀,不是一时一事所能造就的,它是在长期的熏陶、磨炼中逐渐形成的。俗话说得好,退一步不为低。能够退得起的人,才能够做到不计个人一时的得失,才能够站在更高的境界,才能够成就自己的梦想,从而达到“争”和“得”的最终目的。
留有余地方能收放自如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清代学者李密庵《半半歌》
这首《半半歌》,几百年来人们对它的评价也是不一而足:有的人说它很中庸和避世,有的人说它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哲学境界。不可否认的是,它很值得体味,很有意思,是一种养生的妙法。这种吃饭吃个半饱,饮酒饮到微酣的境界就是半半主义的境界。很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空隙。留有余地,才会有事后回旋的空间。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点缓冲的余地,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
画家画一幅画,他一定要把留白算在其中,才是好画;印书,天地格、左右空白,你不能印满,总要留一点余地;做衣服,同样颜色的布料留个一小块,以防衣服破旧以后,可以拿出来缝补;高贵的家庭,三餐煮饭,总要多煮个一二碗,随时准备有不速之客来访。做人之道,就是话不可讲满,事不可做绝,钱不可赚尽。
真话固然重要,然而如果说过头了,易伤害别人的自尊心。每个人都有希望得到别人信任和赞赏的心理。话重复得过多,就容易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了对方的能力。于是听得不耐烦了,心里起了反感,开始“顶牛”,和你对着干,个性弱一些的也来个“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消极抵抗。正所谓过犹不及,话说得过于绝对,也容易失误,更会降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地位,破坏和谐的友谊。
说在明处,说得恰到好处,见好就收,就算可以了。心有灵犀一点通,只要达到能够提醒对方的作用,就可使对方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并且,最为重要的,对方会感受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从而信心十足。再者,一般人都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说话者若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岂不更好。
对朋友的批评也不要过于明确、“求全责备”,而是要留半句。在不利于朋友接受真话的场合,你对他说了真话反而对他来说是故意给他丢丑。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旁敲侧击,或者说一半留一半。对方明白过来就行了,不必说得清清楚楚,让其他人听到。
当我们想了解事情的真相时,更要拿捏准确说话的“度”,起到“投石问路”的作用。《鬼谷子·反应篇》中详细阐述了“钓”人之语的详细方法:“以无形求有行,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
就是说,只说一部分话,用含蓄而隐约的语意,而不把话说透,更容易引诱对方说出事实的真相,也就是钓出别人的话。
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预留“修正”的空间。制定计划时,应该注意切合实际,不要过于理想化。
树与树之间,留有间隔的余地,才能长得更大。预留一些余地给他人,因为“山不转那水在转,低头不见抬头见”,别人犯了错误也要得饶人处且饶人,手下留情,适可而止。即使人有千般不是,也不该斩尽杀绝;分人一杯羹,留一点时间和空间给别人,总会得到别人的回报。这就像建筑法中的建蔽率,只准你利用百分之四十、百分之六十的面积,就是要你留些余地给阳光、空气、庭园,才能增加生活的品质。
现代人要时刻保持“半半主义”的弹性。点亮他人,给自己节能,让自己的生活保留一个开放性的结尾,给别人留下广阔的发挥空间,以求得到更为新颖和丰富的结果。凡事留有余地,收放自如,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适度和完美之间找到新的平衡。
失意时要懂得心宽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难免会碰到无事生非的人、制造谣言的人、嫉贤妒能的人,偏听偏信的人,以及各种以权谋私、以势压人、阴谋诡计、欺骗虚伪等行为。也许你确实是与人为善,但是你的善未必能换回来善,需知任何创造性都是在客观上对于平庸的挑战;任何机敏和智慧都在反衬着愚蠢和蛮横;任何好心好意都在客观上揭露着、为难着心怀叵测的人;而任何大公无私都好像是故意出小肚鸡肠的人的洋相。在工作中,你做得越好,就越会有同事忌妒你,这是不能不正视的现实。
人们在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以后常常会感叹世情的险恶,人心的险恶。然而,应该如何对付这种险恶呢?
一是以痛恨对恶。以为自己与自己的小圈子乃清白的天使,以为周围的一切人是魔鬼和恶棍,于是整天咬牙切齿,苦大仇深,鬼迷心窍,不可终日。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第一是精神病;第二是以恶对恶,本身就已经恶了,本身就已经与他心目中的魔鬼恶棍无大异了、趋同了。
二是以疑对恶。嘀嘀咕咕,遮遮掩掩,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生怕吃亏上当,总觉得四面楚歌。结果可能你少吃了两次亏,但更失掉了许多朋友和机会,失掉了大度和信心,失掉了本来有所作为的可能。
三是以大言对恶。以煽情对恶,以悲情“秀”对恶:言必称险恶,言必骂世人皆恶我独善,世人皆浊我独清。目前有一种说法很流行,说是知识分子的使命在于批判。这个提法对于生活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知识分子尤为正确,特别因为他们的环境里成为主流的可能是自满自足,是物质享受,是相对或暂时的平稳,是“历史的终结”乃至霸权主义。
四是以消极对恶。一辈子唠唠叨叨,神经兮兮,黏黏糊糊,诉不完的苦,生不完的气,发不完的牢骚,埋怨不完的“客观”,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了,已经是一事无成,还在那里怨天尤人呢!
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到,保持干净更保持稳定,保持操守更保持好心情,保持正义感更保持理性,保持有所不为有所不信更保持与人为善呢?许多时候,你的绝大多数同事还是好的,至少是正常的。而多数情况下,绝大多数人,他们对待你的态度取决于你对他们的态度。至于说到他们的毛病,不见得一定比你多,即使是常常不比你少。无论如何,我们可以努力做到使自己变成一个和善安定的因素,团结的因素,文明的因素,而不是相反。我们可以努力做到心平气和,冷静理智,谦恭有礼,助人为乐,而不是相反。急火攻心,暴躁偏执,盛气凌人,四面树敌。甚至对那些或某一个对你确实是心怀敌意乃至已经不择手段地伤害你的同事,你也可以反躬自问,自己有什么毛病?有什么使他受到伤害的记录?有没有可能消除误解化“敌”为友?还要设身处地想想对方是否也情有可原。
从长远看,一切个人的嫉恨怨毒,一切鼓噪生事,一切签名告状,流言蜚语也好,棍子帽子也好,在一个大气候相对稳定的形势下,作用十分有限,可能起的是反作用。你见怪不怪,其怪自败。大可以正常动作,平稳反应,保持美好心态,不受干扰,让各种事务按部就班地进行。
当然,不是说任何人你不理他就没事了,也有没完没了地捣乱骚扰的。但是我们日常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心理学家认为,至少有84.3%适用性。对那15.7%的讨厌者,必要时,看准了,找对了,在最有利的时机,你也可以回击一下。但这绝非常规,偶然为之即可。
立身要高一步立
荀子说过,人生在世,鸡鸭满栏,可吃饭时不敢多酒肉;仓廪充实,可穿衣时不敢着绸缎;马牛成群,可出行时不敢乘车马。并不是不愿意享受,也不是不会享受,而是从长计议,顾及以后,恐后无以为继。于是,抑制欲望,节衣缩食,收敛财物,以便接济将来困乏之时。
春秋时,孟简子在梁、卫为相,因罪而逃往齐国。管仲出迎,问他:“你相梁卫时,门下使者多少人?”孟简子回答说:“三千余人。”管仲又问:“今天同来的有多少?”孟简子回答说:“三人。”管仲又问:“是些什么人?”孟简子答道:“其中一个人的父亲死了,无力安葬,我帮他安葬了;一个人的母亲死了,我也帮他安葬了;另一个人的哥哥不幸被捕入狱,我把他释放了。这三人与我同来。”管仲把孟简子迎上车,说:“唉,我一定会有困窘的时候,我不能以春风风人,不能以夏雨雨人。我一定会有困窘的时候。”
弯曲的只有一尺,伸直了却有八尺。以退为进就是要达到这种功效。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他视突厥为不共戴天的仇人,却又向突厥俯首称臣,利用突厥兵帮他夺得江山,不愧为高明手段。
隋炀帝大业十一年,李渊出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奉命讨捕群盗。对于一般的盗寇,如毋端儿、敬盘陀等,都能手到擒来,毫不费力。但对于北方突厥,因恃有铁骑,民众又善于骑射,却是大伤脑筋,多次交战,败多胜少。突厥兵肆无忌惮,李渊视之为不共戴天之敌。
公元 616 年,李渊被诏封为太原留守,突厥竟用数万兵马反复冲击太原城池,李渊遣部将王康达率千余人出战,几乎全军覆没。更为可恶的是,盗寇刘武周,突然发兵进据由李渊分管的汾阳宫(隋场帝的行宫之一),并大肆掠取宫中妇女,献给突厥,突厥即封刘武周为定杨可汗。另外,在突厥的支持或庇护下,郭子和、恭举等纷纷起兵闹事,李渊防不胜防,随时都有被隋炀帝以失职为借口而遭杀身之祸的可能。
大家都以为李渊怀着刻骨仇恨,势必会与突厥决一死战。不料李渊竟派遣谋士刘文静为特使,向突厥屈节称臣,并愿把“子女玉帛”统统送给突厥王——始毕可汗。
李渊这种屈节让步的行为,就连他的儿子都深感耻辱。甚至李世民在继承皇位之后还念念不忘:“突厥强梁,太上皇李渊称臣于颌利(指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
然而,在人们纷纷指责的情况下,李渊却“众人皆醉我独醒”,因为他有他自己的盘算,屈节让步虽然脸面上有点丢人,但对于他这种好玩弄政治手段的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原来李渊根据天下大势,已断然决定起兵反隋。可当时李渊只有太原一个军事重镇,要起兵成大气候,必须西入关中(即当时的长安城),方能号令天下。且太原又是李渊万万不可丢失的根据地,讨厌的是,突厥兵老是三番五次地来骚扰。那么,用什么办法才能既保住太原这一军事重镇,又能顺利西进入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