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80年代早期的华纳兰博特公司,吉列公司的竞争对手。1979年,华纳兰博特公司告诉《商业周刊》,它们要作消费产品的领导性厂商。仅一年之后,它的目光就转向了医疗保健行业。到1981年,它开始多元化。不久,它的主业又转回到消费品。在1987年,它开始宣称要和默克制药竞争。90年代早期,由于政府医疗改革方案迟迟没有通过,它又开始了多元化。在1979年到1998年期间,华纳兰博特公司换了三个CEO,每个CEO都实行一个新的战略,而不是继承前任的战略。最终到2000年,这家公司被兼并了。
◎坚持就有希望
坚持就有希望是飞轮效应的中心思想,也是激励人们不断前进的信念。假设你是个公共汽车司机,公共汽车也就是你的公司,它就停在那里,等待你来决定,去哪里,怎么去,谁和你同行。很多人会认为,伟大的司机(企业领导)会马上振臂高呼,然后发动汽车,带着车上的人向一个新的目的地(企业愿景)飞速驶去。
但是事实上,卓越的企业领导人所做的第一步不是决定去哪里,而是决定哪些人去。他们首先选合适的人上车,请不合适的人下车,然后将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不管环境多么困难,他们都遵从这样的原则:首先是选人,然后才制定战略方向。
让我们以戴维·马克斯韦尔的事情为例。1981年,他开始担任Fannie Mae公司也就是目前美国最大的房屋抵押贷款公司的CEO。当时,该公司平均每天亏损达100万美元,有560亿的贷款无法收回。董事会期待着马克斯韦尔有什么新的战略。
和其它的卓越公司的领导人一样,马克斯韦尔认为,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他告诉董事会,“先把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之后才开车,否则就是完全错误的”。马克斯韦尔对整个管理团队说,公司只给那些追求A+业绩的A类员工留位置。他和管理层的每一个人谈话,告诉他们同一件事:前面的路程很艰辛,如果不想一起上路,说出来,没关系,现在你就可以下车,没有人会责怪你。最终,26个管理人员中的14个人选择了离开,他们的位置由一些更优秀、更敬业的经理代替。
将这些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之后,马克斯韦尔开始了他的行程,将注意力完全放在“做什么”的问题上。他和他的团队最终把Fannie Mae公司由每天亏损100万变成了每天盈利400万的公司。即使是在1991年马克斯韦尔离开之后,这个团队依然在推动着这个飞轮运转——1984年到1999年间,Fannie Mae公司的股票的回报率达到市场平均水平的八倍之多。
回顾我们的案例,最让人吃惊的是,在公司从好到卓越的转变过程中,并不存在奇迹。真正促使一个企业从“好”到“卓越”的就只有两样东西——简单和勤奋,也就是说聚焦于最为关键的因素,并且避免被无谓的事务牵扯过多的精力。
实际上,只要我们专注于正确的事——停止分散精力的无意义的活动——即使不付出更多的劳动,我们也能够创造出巨大的成绩。飞轮效应,这个浅显的道理不仅对企业如此,对每个人来说也都是这样。
转动你的飞轮关键在于勤奋,世界上任何事情都要有付出才能有所回报,所以人一定要勤奋。那么人应该怎样付出,付出在哪里?这一点很重要,勤奋的道理也一样。所谓走捷径或找机会就是讲这个道理。因为一个人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脑力也有限。老天爷是公平的,对每个人的时间也是一样的,你用在什么地方,或一段时间内在什么地方付出,回报就会出现在那里。
坚持不懈地转动你的飞轮就要每天专心做一件事。由于人的时间、精力、脑力有限,并且老天给每一个人的时间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大家都一样。所以当你在一生或一段时间内选择了一个目标时,就应该把所有时间、精力、脑力用在这方面。社会上有一些专才或专家,他们连一般的生活常识也不清楚,但他们对某些专业方面比一般人都在行。这就是因为他节约了其他付出的时间,专心做一件事,他们在这一个方面花的时间比其他人多得多,所以在这方面有了比人家更多的回报,这也是一种捷径。有一些人,当你在谈论或与他讲一些与他无关的话题的时候,他的脸上没有一点反应,也不接一句话,好像根本没有听见,这种人很知道节约时间、精力和脑力,少与他人讨论没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种节约,这种人很能够成为成功者。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一阶段专心做一件事,其他不重要的事情放一放,完成以后再设定一个新目标。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最终结果总会是少数人赢了多数人,最终冠军只有一个,金字塔永远是上面少下面多。股市也流行一句话,“一人赢,二人平,七人输”。做生意也是这样,少数人赚了多数人的钱。那么,在商场上就出现一个奇怪现象,当多数人做同一件事,或想同一件事的时候,他们往往成为输家,其实他们做的、想的都不错,错在他们成为金字塔的底层,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物以稀为贵。当人们可以大量生产名牌汽车以后,你用手工生产一台100年前的老爷车肯定比名牌汽车要卖得贵。发财致富是人人的梦想,不过只有那些不断制造新产品、设计新服务的人,才能成为新一代的富人,所以现在流行的“反向思维”、“众人皆醉我独醒”等都是这个道理。运用金字塔原理也可能是一种捷径,当多数人做同一件事,哪怕他们是对的,你也不做;当多数人想同一件事,哪怕他们有道理,你也不想;当多数人举手赞成某一件事,哪怕他们符合常理,你也考虑反对。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尽可能用在商场,因为如果在生活和社会中采用,你会很痛苦,你会与大家不能相处。何必呢,人也应该放弃一些原则的东西,随大流而生活,有得应该有失,关键是你要什么。
挫折是财富,失败是机会,没有人能保证每次都会成功,转动飞轮的关键在于坚持,不要因短暂的失败停住脚步。懂得这个道理的人就更少,因为人人讨厌挫折和失败。在角斗场上,那些打不倒的人是真正的勇士,他们一直战斗到死,使人看到很害怕,所以他们成功的机会比人家多。同样在商场上那些打不倒的人也最可能成功,一次又一次经历失败和困难,但是还是打不倒,这种人,总有一天会成功,老天很公平,总会给他们机会。美国人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创业失败后还能不断尝试,这是美国经济动力的源泉。在80年代,日本在经济上超过了美国,把美国许多大的楼房和公司全买下来,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要把美国的自由女神披上日本人的和服。但是美国人没有讲什么卖国主义,抵制日货,而是拼命发展高科技,最后又把老大地位拿回来,再用更低的价格从日本人手里把那些楼房和公司全买回来。
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企业在失败和挫折时候,不去讲理由、不讲人家的不是、不埋怨天和地,而是埋头去奋斗,那么这个人、国家和企业就是成功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做什么事情不会遇到失败和挫折。哪个伟大人物没有经过失败和挫折,几起几落?哪个富翁没有经过失败和挫折?所以成功者把失败和挫折作为是汽车必须经过的车站,在达到终点站之前必须经过失败和挫折的车站。勇敢者把挫折当成财富,失败当作机会,他们认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有挫折和失败的经历,这些经历不是你想要有就有的,所以早些、多些经历挫折和失败,就可以早些、多些获得成功,不要到年纪大了、老了再经历挫折和失败,那时精力和能力就不够了。所以成功者应该经常要讲一句话: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只有你自己,失败是暂时的,除非你放弃,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