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谁是真专家?
医疗专家和名人们的身上集中了好几十年来中国医疗发展的不色,人们相信专家,看病总希望能挂上专家号,也很相信专家和名人们介绍的药品。现在人们想看到专家也不容易了,因为专家号越来越贵了,同时问题专家和问题名人也越来越多了。
前一段时间,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发了一个通知,这个通知中宣布禁止聘请不具备执业资质的人士担当医疗、健康类节目的嘉宾,严禁演员和社会名人主持医疗、健康类节目。为什么国家有关机构要专门发这个通知?就是因为这方面的问题太多了,一方面是真演员的假宣传,一方面是假专家的真表演,还有大街小巷里乱窜的真假难分的医疗专家。这让人们想起了“医疗管制”这个概念,要不要管制,管制什么,怎么管制?
各种演员和名人们利用他们的名人效应替商人们进行虚假宣传,他们的表演功底都是相当深厚的,演什么就像什么。不过时间一长就露底了,公众就知道了凡是演员在广告中说的八成不是真的,他们要是说某种药品很有效果,很可能他们根本就没有吃过;他们说某种医疗器械效果非常好,可能他们根本就没有好好地使用过。说白了,这就是利用公共传媒明目张胆地骗人。有一位口碑非常好的电视剧演员,年纪很大了却仍然在电视广告中奋斗不止,她经常在各种医药广告中说自己患上了牙龈萎缩、牙周炎、风湿骨病、肺气肿、全身麻木和心脏病等不少非常严重的疾病,好像生活都不能自理了,但就是这么差的身体状况,在每个广告中都说自己吃、用了广告产品以后就痊愈了,能让人相信么?你能说你是在进行表演吗,如果你敢说是在表演那就是地道的道德问题了。名人有权利做广告,但不要忽视了名人们都有公共形象,他们可以靠公众形象轻易影响公众,因此应该对名人做广告的行为进行严格的限制。
真演员的假宣传,虽然可气,但这些演员们还是有所顾忌的,若是出了问题名人们大都会积极认识错误并且改正、道歉。相对于假专家的真表演行为,真演员们的做法出格还不算太多。
最初发现电视广告中出现假专家的,是观众在几个不同的电视广告里,看到好多不同身份的专家居然是同一个人,就这样所谓的专家就穿帮了,然后一个个假专家就被揪出来了。但揪出来又能怎么样,人家换了一个身份又登台唱戏了。谁来管他们,为什么这些骗子总能在各种媒体上招摇过市?我们拿他们真的没有办法了么?
一名观众揭露出电视医药广告中的12位专家竟然都是假的,在节目广告中的专家一会儿是医学院教授,一会儿又变身成为医疗保健协会理事,一会又成了访问学者。还有位观众说他的父亲患有糖尿病,无意中看到了电视购物节目中推销治疗仪,马上就买了一台。
后来又在电视广告上看到一种专门给孩子治疗眼睛的仪器,就又买了,但使用后发现这些产品都不让人满意。经过细心比对竟然意外地发现广告上的专家以前也曾经出现在其他的电视广告中,是同一个人,同一个面孔,不停地变换着不同的身份,替各个商家推销有着不同程度虚假问题的产品。专业和业余的演员们都在拼命地拍着胸脯卖狗皮膏药,他们像演出一样不停地赶场,这个身份用一下,那个身份用一下,每次表演都有人给点钞票。为了赚钱他们不管什么都可以说得口沫横飞,把子虚乌有的东西给说得头头是道,说完就数钱走人。
“专家演员”们的变脸之快让人瞠目结舌,同一个人有时是宣传糖尿病药品的医学专家,有时是推销纪念钞的钱币专家,有时是理疗广告中的北大客座教授,有时是著名医院的泌尿外科主任。
别看他们是业余的,可是演技却一点都不差,专家在公众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和不容质疑的,专家所代表的是权威,如果这些虚假广告都被人相信了,其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广告商为什么不去请普通人代言,都去请名人出面,还不是因为名人的影响力,他们需要借助名人的影响力给产品贴金。在公众的眼里,名人都是有修养的人,他们不会轻易地把自己的名誉用来胡搞,大家也会觉得医疗专家们拥有医学功底,是人们生命的保护神,是让人崇敬的人。可是这些层出不穷的名人、专家们虽然如雨后春笋般一个个钻了出来,却没有让人们觉得健康的保障更多了,正相反,“专家”们带给人们的都是茫然。
比起名人和媒体上卖药的“专家”,流窜于大街小巷的“医疗专家”更可怕。那些“专家”们手里面拿着各种资格证书,堂而皇之地为公众提供费用很高的就医服务,这些“医疗专家”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所不能,癌症、冠心病、心脏病、高血压?没问题,来吧,什么疑难杂症本专家都不怕。迷信专家是公众的普遍心理,大家都觉得专家见多识广、经验丰富,而且专家都很稀有,不是谁都可以随便见到的。一些“问题专家”就是利用了患者的这种心理,肆无忌惮地行骗。他们也同真正的专家一样贴出告示“每天只限十人,需要就医者请提前挂号。整顿从来都是势在必行的,审批把关从来都是严格的,可是为什么各个大小医院中名不符实的特色门诊却总是得不到清理?为什么滥竽充数的“专家”们总能混在医疗队伍里打着“专家”的招牌专门坑害患者?
专家这个概念已经被滥用好久了,真的专家应该是在某个专业领域中有着精深造诣并且获得了公认地位的人,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权威。专家具有着很高的道德影响力,可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为民众提供具有公信力的指导意见。但社会上对于专家的认识却是相当混乱的,别说是故意骗人的,就是不去骗人的人中,也有很多不是专家的“专家“,比如名气比较大的人、被领导认可的人、有一定行政级别的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可能被认为是专家,但他们中有的人未必就可以成为所在领域内的专家。现在的医疗领域中,真专家、假专家和半真半假的专家到处都是,就医是事关生命健康的事情,钱被骗走了不要紧可健康被骗了就麻烦了,因此对于形形色色的专家如果不加强监管的话,是不行的。专家要管,专家身后的利益群体更要加强监管,是谁把真假专家给推到前台,专家们在台上表演时谁在后台数钱?这些事情也是医疗卫生体系的一部分,不搞明白的话,吃亏的还是普通的公众,他们在那些利益群体面前总是十分脆弱。
4.城乡二元制对医改的挑战
新医改面临的重大挑战很多,其中之~就是来自于城乡二元制的社会结构。
1958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了,这个条例标志着以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核心的户口迁移制度确立了,也标志着影响了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农民生活每一个细节的城乡二元制结构正式形成。这个城乡二元制主要表现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就是区分为先进的工业和传统的农业、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和落后的农村生活。
城乡二元制结构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一个就是户籍壁垒,户籍制度是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城乡居民就具有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因此也就享受着差别非常巨大的社会待遇,这些差别很大的待遇在住房、教育、医疗、就业、保险等各个方面都要涉及到。
二是资源分配,在各种基础性资源方面,拥有城市户籍的人可以充分享受到城市的交通、通信、水电等国家财政投资带来的好处,而农村的公益设施则多是向农民摊派、集资解决。这种城乡分割、限制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城乡二元结构,现在已经对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造成了包括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社会发展不平衡,进一步加大了城乡贫富差别。
新医改有一个比较突出之处就是很现实地承认了现行城乡二元制的问题所在,并且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态度下照顾到了城乡二元制下的医疗保障,这一点是非常让公众期待的。在医改方案中,城乡居民要分属于不同的医疗保障体系,但到目前为止,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虽然对这种不合理的二元制有所认识,但在实际方法上却还没有拿出新内容来。当前,城市居民可以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而农村的居民就只能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对农民有所交待了,可是二者在保障水平上是存在着较大差别的。看一看就清楚了,新农合的药品目录中只有几百种,而城镇医疗保险目录则有两千多种。在医改方案所确立的报销目标上也能看出来,城镇职工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要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的最高支付限额也是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问题出来了,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是多少,农民人均纯收入是多少,两者能比较么?一个是另一个的三倍多,这就意味着城镇居民的保障水平是农村居民保障水平的3倍多。因此说,新医改追求的公平价值对于城乡二元制只是认识上突破还不够,还要在行动上切实向公平靠拢。
如果真的要坚持城乡二元制,那就请来个彻底的吧,不是城镇居民的保障水平比农村居民保障水平高么,那就请按同等比例把卖给农民的药价降下来,把看病的治疗费也降下来。要是能做到了这一条,大家就会说二元制是合理的。
在医疗卫生方面想要公平,就要切实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破除掉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其一是改革农村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在合理的城乡一体化战略下,统筹规划、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合理的保障机制,整合考虑城乡卫生资源。各种疾病救治、预防控制、卫生执法监督等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要覆盖全部城乡,统筹整合,并且要把农村作为医疗卫生城乡兼顾的重点进行倾斜,因为农村的医疗卫生资源太少了。其二就是尽快让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优化起来,这二元体制在根本上就是表现为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尤其是优良的卫生资源在城乡分布上非常不合理。城乡一体化的本质就是让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共享资源,在社保、医疗、教育等方面享受统一待遇。
由于新医改在城乡二元制认识上的现实性特点,各地有关机构在具体实施上对于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上也做出了比较现实的文章。
比如在乡镇卫生医疗机构和村级卫生站的改造上,原来不少乡镇卫生院都是小病没人去,大病看不了,设备老化、人才匮乏,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看病的需要。人们在乡镇卫生院没法解决问题,有了病就只好到县医院或更大城市的医院。一些地方加大了投入,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支持充足了,新的农村村民健康保障机制让农民生病住院的保障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向城镇居民靠拢,改善了二元制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巨大弊端。城乡医疗公平的中心就是不再以城市利益为主体、较少考虑农村甚至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而是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谋求城市与乡村协调共赢。虽然做出了一些成绩,虽然让人们看到了在破除落后的二元制方面挪动的一小步,但这远远不够,只是相当于表了一个姿态,下一大步怎么迈,大家都盯着呢。只有拿出更为实际的行动来,通过推动城乡医疗的均衡发展,从过去只关注城里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到力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才能有效缓解公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才能实现医疗公平的内涵。